辣條是「垃圾食品」?管不了了我狂吃!

2020-12-19 網易新聞

有這麼一款食物,出國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外國人視為「最受歡迎的中國小吃」。

它就是「國民零食」,又辣又甜、鹹中還帶著油香氣的辣條。


BBC拍攝的紀錄片《中國新年》中,外國人對辣條高度稱讚。

但這款出口國外的網紅零食,卻有人對它嗤之以鼻——

有人說它一文不值,一點兒營養價值都沒有;

有人認為它有毒,是摳腳大漢用腳踩出來;

還有人嫌它髒,說它是移動的「細菌炸彈」……

但這些「指控」,真的屬實麼?

1

辣條,沒啥營養還有毒?

提起辣條,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沒啥營養,又不健康,認為它是由一堆添加劑堆砌而成的加工產品。

可它真的很冤。

辣條,又稱為大麵筋、素牛筋,主要原料是麵粉和豆皮,它們可以為人體提供澱粉和蛋白質。哪怕經歷各種加工,麵粉和豆皮依然是辣條的主體。

因此不能說辣條一點兒營養價值都沒有,它只是營養價值不那麼高而已。

除了主要原料之外,辣條的食品配料表裡還出現了色素、香精、甜味劑、防腐劑等數十種食品添加劑。

大眾對於食品添加劑有著天然的排斥,認為它們是導致加工產品不健康的源頭。

事實上關於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並不科學。全世界範圍內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沒有一起是由食品添加劑導致的。

中國也早在2010年公布了《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允許在食品中加入可以改善品質、色/香/味以及保證食物防腐、保鮮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當然了,需要在符合標準的條件下。

世界上可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足足有25000多種,日常常用的就有600~1000多種,若要防的話,還真防不勝防。

總之,說辣條完全沒有營養,還有毒,確實委屈了它。

2

辣條,真的「髒」麼?

網上爆出來的負面新聞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人們對辣條「質量低劣、安全性差」的負面印象也越來越多。

在2019年的3•15晚會上,一款名為「蝦扯蛋」的三無辣條產品被記者曝光,更是將辣條推上了風口浪尖。

當記者未經任何消毒措施就進入食品生產車間時,撲鼻而來的是濃重的油辣氣味。

水池牆壁上到處是黑色汙點,水桶、水瓢等工具覆蓋著厚厚的泥垢,而不知是否乾淨的水源從生鏽的水龍頭中一滴滴地滲出。


十幾種添加劑沒有被放置在專門的衛生空間裡,而是在地上隨意擺放著,等著工人們隨手一拿,混合進滿是汙垢的滾筒中。


類似這樣的新聞一個接一個,如驚天暴雷,引起了群體性憂慮:辣條,真的乾淨麼?

如果是在上文中糟糕的衛生環境中生產的辣條,不由分說,一定髒。

據報導,無證辣條每克含細菌數量超過10萬。

在2015年至2017年,中國就有195批次辣條不合格或者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其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最為突出。

不僅髒,這樣的辣條還致癌。


廉價辣條,往往存在嚴重的衛生問題。

但這些外部因素其實是可控的。

2019年12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了一份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調味麵製品質量安全監管》。


公告內提及加強原輔料和生產過程管控、倡導減鹽減油減糖等六個方面,並對保障辣條質量安全監管提出了要求。

所有面市銷售的辣條,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安全規範化的生產、包裝和銷售,讓辣條的安全性和衛生性得到了保障和提高。

事實上,目前許多正規的辣條生產車間也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批量生產。

生產車間裡有可以自動稱量、配比、打粉、和面的全自動和面系統;


在高壓情況下熟化、膨化麵團,並可擠壓出不同形狀辣條的膨化機;


可高效運轉裁切、運輸辣條的機器;


甚至連稱量包裝都用自動稱量機。


在預備麵團、膨化產品、裁切到稱量包裝等一系列的流程中,每個環節都能保障生產環境無菌、乾淨、衛生,以及流程的標準化和規範化。

如果市面上的辣條車間都能做到嚴格保障衛生環境,按照標準合理添加原料/食品添加劑,那麼辣條便是安全又衛生的。

3

放心吃,別放膽兒吃

辣條口感雖好,但放心吃的同時,建議不要亂食、多食。

辣條,有一點比較讓人詬病——鈉含量超標。

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對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建議為控制在5克以內,也就相當於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毫克。

對於每100克就有2000毫克以上鈉含量的辣條而言,確實能讓人每日鈉含量爆表。

所以,請別把正規生產的辣條當飯吃,否則再強大的胃也會壞。

2018年,一則關於「吃辣條會腸穿孔」的新聞衝上了熱搜。

原來是一個大學生將成箱買來的辣條當飯來吃,最後因腸穿孔被送進了醫院。口耳相傳後,就變成了吃辣條會引發腸穿孔。

導致腸穿孔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病理性因素外,還有長期吸菸、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等。

仔細看新聞的描述,辣條或許是他患腸穿孔的病因之一,但完全歸咎於此就太過片面了,因為新聞中的男生最大的問題不是吃辣條,而是飲食不規律,把辣條當飯吃。

所以請一定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休閒零食。

同時,也建議青少年少吃辣條。

中國發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零食分為了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種,辣條被歸類為「限制食用」的零食。

這是因為從營養角度出發,即使是滿足了《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的合格辣條,也無法滿足青少年的營養需求,而高油高鹽高熱量,同樣不利於青少年的身體發育。

營養學界裡有一句話,「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用於辣條這種營養價值不高的零食身上,最適合不過了。既然無法克制對它的沉迷,那就偶爾吃一下吧。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句,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大牌辣條,給予它「國民零食」地位的尊重。

本文來源:網易公開課 責任編輯:陳丹妮_NBJS1859

相關焦點

  •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全球走紅?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全球走紅?1#上市1#全球1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5毛錢辣條吃出一家上市公司,衛龍何時撕掉「垃圾食品」標籤?
    曾經5毛錢一包的辣條,如今撐起了一家十年狂賺50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11月19日,有消息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依靠花式營銷走紅網絡,也獲得不錯的收益,並定下今年實現72億元的營收目標。
  •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 垃圾食品憑啥全球走紅?
    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中國辣條遠銷160國,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憑啥全國走紅?
    來源:江瀚視野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江瀚:中國辣條遠銷160國 衛龍被吃上市 垃圾食品憑啥全球走紅?
    ,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說實在,說起辣條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一個記憶: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剛剛上學的時候,每每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各種小攤小販就特別多,而在這些小攤小販之中賣的最好的就是辣條,這些用簡易塑膠袋包裝的辣條,很多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生產廠家,便宜一點的幾毛錢一袋,能吃得起上一塊錢一袋的衛龍都是有錢人,而且這種食品都不能光明正大的吃,要專門找沒人的時候,特別是要避開爸媽的關注
  • 被央視「曝光」的辣條,到底是美食小吃還是垃圾食品,一探究竟
    去年央視《今日農經》報導了辣條火爆美國後,市場就出現一股辣條火爆的場景,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也是異常火爆,好多吃播也是紛紛帶貨,長期佔據網紅食品排行榜前5名,為什麼受到這麼多消費者青睞呢?被央視「曝光」的辣條,到底是美食小吃還是垃圾食品,我們來一探究竟!
  • 從垃圾食品到年營收近50億,辣條「扛把子」衛龍也要被吃上市了?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公司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商討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從學校對門零食攤上5毛錢一包的垃圾食品,到火到國外的中國美食。近年來,衛龍靠著花式營銷一路走紅,也讓大家開始注意到,賣辣條原來可以這麼賺錢。
  • 賣辣條的衛龍擬明年赴港上市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如今撐起了一家十年狂賺50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11月19日,有消息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依靠花式營銷走紅網絡,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在業內人士看來,尋求資金支撐加速實現營收目標是衛龍食品登陸資本市場的主要原因,不過,在這之前,衛龍食品還需考慮如何撕掉「垃圾食品」標籤。
  • 湖南辣條專業班首次考核90分才讓過!考試辣條管飽嗎?
    不少網友稱,「以後再吃辣條就不算吃垃圾食品了啊」 @菠蘿很甜吶: 沒想到讀辣條班要九十分才能通過考試[失望]做一個辣條還需要這麼多工序,以後放心大膽吃啦~ @麻辣王子地道辣條: 同學們好棒,看到了辣條行業未來的希望 也有網友調侃:讀這個專業辣條管飽 @土味大賞: 讀這個專業班的同學,平時是不是辣條管飽 @忠孝東路ciel: 建議學校安排他們實踐一個月,正宗辣條吃個夠
  • 我學會做辣條了!吃不死人的那種~
    且慢且慢,從健康的角度,春雨君不得不煞風景地來一句:辣條雖好,也不要貪杯哦~從古至今(小時候到現在),大江南北,江湖各處,無不流傳著關於辣條的傳說:吃辣條會得胃潰瘍;辣條就是零營養的純垃圾食品;吃一次辣條等於喝
  • 最新垃圾食品名單出爐,辣條上榜,小心因嘴饞惹疾病纏身
    熬夜冠軍特別喜歡吃泡麵來充飢,很多人以為泡麵已經屬於垃圾食品的行列,但泡麵並不屬於垃圾食品,泡麵生產受到國家各項標準控制,不能使用添加劑和防腐劑,所以適量食用方面便並不能給身體帶來危害。雖然泡麵不屬於垃圾食品,但其含量屬於高脂肪高蛋白類型,常吃並沒有什麼營養可言,還會讓身體變得肥胖,導致健康隱患出現三高等症狀。
  • 衛龍辣條要上市?「垃圾食品」估值的三大障礙
    價值觀念 第一道障礙:食品安全大於天。辣條在大眾心目中的真實形象幾乎鎖定在「垃圾食品」。 作為辣條行業的龍頭,衛龍食品自然是沒能逃過被點名的命運。它曾被浙江、貴陽、山西、湖北等省份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食藥監局查出,在其產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鉀鹽和脫氫乙酸及鈉鹽防腐劑。 光看這些聽都沒聽過的化學成分,就知道,辣條有多「垃圾」了。
  • 衛龍要上市:十年狂賺500億 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曾經5毛錢一包的辣條,如今撐起了一家十年狂賺500億元的企業——衛龍食品。11月19日,有消息稱,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作為辣條界的「扛把子」,近年來,衛龍食品依靠花式營銷走紅網絡,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在業內人士看來,尋求資金支撐加速實現營收目標是衛龍食品登陸資本市場的主要原因,不過,在這之前,衛龍食品還需考慮如何撕掉「垃圾食品」標籤。
  • 真正的垃圾食品被公布,泡麵排不上號,你家孩子可能都吃過
    1、控制孩子吃垃圾食品的次數想做到讓孩子完全不碰垃圾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成長中存在這樣一種心理,就是你越不讓他碰,他就越想嘗試,如果家長一味阻止孩子不讓他吃這些東西,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建議家長適當控制孩子攝入垃圾食品的次數,比如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吃幾次,次數得到控制,孩子受到的影響就會降低。2、告訴孩子垃圾食品的危害孩子雖然小但也具備一定的認知,當他意識到某些食物會影響他的健康,就會開始約束自己儘可能不去接觸這些食物。
  • 真正的「垃圾食品」被公布,泡麵薯片不算啥,全吃過進來挨打!
    很多食品都是人工合成的,商家為了獲得更多利潤,會添加很多合成物質,而那些合成物質大多數都是對人體有傷害的,甚至有的是致癌物質。而人們明明知道那些食物吃下去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可是還是沒辦法管住自己的嘴。市面上有很多垃圾食品,而有的人以為垃圾食品就是泡麵、薯片之類的,事實上這些都是小兒科,真正的「垃圾食品」被公布,全吃過的快來挨打!
  • 衛龍被吃上市,垃圾食品憑啥全球走紅?
    如果問當今中國市場有什麼零食可以紅火幾十年的話,那麼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會是辣條,這個曾經在各個學校門口幾毛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今卻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出口食品,而辣條的扛把子龍頭大哥衛龍甚至還要上市了,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個垃圾食品是怎麼成功到這種地步的?
  • 衛龍辣條要上市,它是怎麼從「垃圾食品」到超級品牌的?
    文丨知產行業觀察昨日消息顯示,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進行10億美元的IPO。衛龍食品,就是那個80後、90後青春記憶的「第一零食——衛龍辣條」。如今,衛龍辣條已紅遍全網,成功變身「國民零食」。據衛龍董事長劉衛平透露,2019年衛龍食品的營收已達到49.09億。品牌發展基石1999年,劉衛平創立衛龍食品。
  • 方便麵是不是垃圾食品?這幾種食物最好少吃,很多人卻經常吃
    一說到垃圾食品,可能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方便麵,因為平時我們吃方便麵的時候,無論是幹吃還是泡著吃,常常被家裡的長輩認為是在吃垃圾食品,所以很多人也會不自覺地將方便麵與垃圾食品聯繫到一起。那麼方便麵到底是不是屬於垃圾食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方便麵是不是垃圾食品?
  • 垃圾食品逆襲成辣條一哥完美詮釋品效合一
    #衛龍作為公司旗下主打產品,衛龍辣條已經成為了"國民級"的零食。從學校對門零食攤上5毛錢一包的垃圾食品,到火到國外的中國美食。近年來,衛龍靠著花式營銷一路走紅,也讓大家開始注意到,賣辣條原來可以這麼賺錢。作為公司旗下主打產品,衛龍辣條已經成為了"國民級"的零食。
  • 衛龍辣條逆襲背後:品種單一 與垃圾食品難以擺脫關係
    「我當時有好多老鄉在西安和洛陽,但是那些地方比較偏,不在主幹線。」劉衛平在地圖上沿著主幹線劃了一下,最終圈定了漯河。雖然之前根本不知道漯河這個地方,但劉衛平心想,漯河的雙匯做火腿腸做得那麼好,「我也要去那裡」。彼時的漯河最有名的食品企業只有雙匯,而今天這裡已匯聚了南街村、三全、衛龍……成為了「中國大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