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狼族」食人魚,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

2020-12-27 蘇策

食人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都是無比兇殘的,超強的攻擊力以及再加上成群結隊的出沒,確實是個頗為難纏的物種。

再加上很多影視劇的渲染,使得食人魚成了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魚。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無敵」的物種,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我被「騙」了……

簡單了解下食人魚

食人魚又被稱為水虎魚或者食人鯧,這個名稱不是特指某種魚類,而是泛指10多種在南美洲水域生存的脂鯉科鋸脂鯉亞科肉食性魚類。

食人魚中最主要的一種,就是影視劇中最常見的紅腹食人魚(納氏臀點脂鯉),一般食人魚的體型長度在14~26釐米之間,稍微大一些的可以超過30釐米。

它們的上下兩塊額骨上布滿著鋒利的尖牙,呈三角狀或者尖狀以及葉狀,方便它們撕開或者刺穿獵物的組織。

通常食人魚在咬住獵物之後,會通過身體扭動,之後憑藉鋒利的牙齒,順利撕下獵物的肉,因為食人魚經常成群結隊的出沒,所以它們被人冠以「水中狼族」的稱號。

但幼年食人魚卻十分膽小,它們通常會跟在其他魚類後面,趁其不備就咬一口,而且通常咬的都是尾鰭。

食人魚在成年之後攻擊力就會大幅度增強,而且因為是群居生物,所以數量龐大的食人魚更是成為淡水河流中的一霸。

食人魚是否真的無比兇殘?

或許食人魚長久以來被過分誇大,導致很多小夥伴認為,食人魚就是兇惡殘忍的代表,而很多影視作品中,也有大批量食人魚在短時間內啃食其他生物的鏡頭。

但根據多項科學研究表明,食人魚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般兇殘,它們除了食肉之外,還會吃一些植物跟種子,也會充當食腐生物的角色。

它們的膽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並且它們屬於機會主義者,哪怕處於飢餓狀態,它們也不會攻擊毫髮無損的人類或者其他物種。

國外有個非常著名的實驗,想必大家都從網絡中看到過,那就是《河中巨怪》的主持人傑瑞米·瓦德(著名生物學家),他弄來一大批食人魚,並且讓它們餓了好幾天。

然後傑瑞米·瓦德進入泳池中,起初他小心翼翼,並且隨時準備跳出,但實驗次數多了之後,傑瑞米·瓦德就進入了放鬆狀態。

而那些食人魚,只是在傑瑞米·瓦德身邊遊過,即便處於飢餓狀態,它們也沒有表現出攻擊傑瑞米·瓦德的意圖。

首先食人魚並不能區分旁邊的生物就是人類,它們壓根就不懂「人類」的含義,其次旁邊的生物沒有攻擊它們,而且也沒有處於虛弱狀態,所以食人魚不會冒生命危險去攻擊。

這個實驗,非常直白的說明了食人魚到底會不會平白無故攻擊人類。

所以,如今的食人魚被描述的過於妖魔化了,但客觀地說,食人魚的兇殘程度及不俗的攻擊力,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據傳外媒有份關於亞馬遜十大恐怖生物的排行榜,食人魚就在其中。

那麼攻擊力不弱,族群數量眾多的食人魚,為什麼沒有在亞馬遜流域泛濫成災呢?

1.天敵眾多

雖然食人魚自身攻擊力很強,但一山還有一山高,食人魚也有著眾多天敵。

比如在亞馬遜河流中,電鰻就是食人魚的一大天敵,雖然電鰻看上去並不猙獰,但即便幾十條甚至上百條食人魚一起上,也不是電鰻的對手。

因為當食人魚衝過去攻擊時,電鰻可以瞬間釋放出超強的「高壓電」,連兇猛的鱷魚都退避三舍,更何況是防禦力偏弱的食人魚。

所以,當電鰻發威時,其身為中心,大約6米的範圍內,食人魚群基本要麼被直接電死,要麼被電暈,在布滿各種猛獸的亞馬遜流域,被電死或被電暈的食人魚,很快就會成為其他生物的腹中餐。

這就跟遊戲裡的兵種等級一樣,數量多不代表打架一定能贏,關鍵還得看實力。

除了電鰻之外,食人魚還有很多天敵,比如南美大水獺能把食人魚當零食吃,此外還有巨骨舌魚、大型鯰魚、凱門鱷等等。

2.進化缺陷

食人魚相比於其他魚類,它們的遊速不夠快,所以拼長距離,食人魚肯定是不行的,但食人魚突擊速度很快,導致於它們首先要慢慢接近獵物。

亞馬遜河流渾濁,基本上能見度少於1米,而食人魚的視力不太行,它們只能捕捉到25cm之內的事物,所以視力的缺陷,會讓他們間接性食物缺失,很多時候,食人魚都處於飢餓狀態,所以大多數情況,食人魚都比較兇猛。

有時候發起狠來,食人魚連同類都吃……

3.有效繁殖能力低

亞馬遜河流中食人魚數量不低,照理說繁殖能力很高才對,這其實也不能怪食人魚,比較一條雌性食人魚每年可以產下約1000枚魚卵。

但悲催的是,食人魚在產卵時,會將魚卵排在水中的植物上或者是樹根上。

看到這裡,也並沒有什麼不妥,就拿亞馬遜流域來講,食人魚繁殖的時候,剛好是一年中的雨季,亞馬遜區域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的,很容易讓水位暴漲,流速加快,所以原本吸附在植物上、樹根上的魚卵,大部分都會被河水無情衝走……

這是主要原因,所以也不能怪食人魚,要怪就怪這運氣不好……而且動不動還會有其他魚類來吃點魚卵……

4.人為捕捉

據說很多土著都敢在充滿食人魚的河流中遊泳,因為他們深知食人魚的習性。

就食人魚那兇狠的外觀,實在無法勾起人類的食慾,但大自然似乎跟它開了個玩笑,據傳食人魚的肉質十分鮮美……

所以很多當地人特別喜歡捕捉食人魚回去吃……

而且我之前去日本旅遊時,導遊就跟我們講,在日本還有一道特色菜,那就是食人魚拉麵,一碗要200人民幣左右……

果然,肉質鮮美的食人魚,已經引起了全球吃貨們的注意,不知道食人魚有什麼感想……

結語

綜上所述,食人魚沒有泛濫,一方面是因為天敵眾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有效繁殖能力低,此外它的肉質還吸引著全球的吃貨們……

所以,食人魚的日子並不好過,而且它們的膽子相對很小,只有在成群結隊時,它們才兇狠一點。

要是食人魚的肉質再鮮美一些或者其他價值再高一些,可能還會有滅絕的風險……不過兇狠醜陋的外表,總算起到了一絲絲作用……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

相關焦點

  • 食人魚在亞馬遜少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
    食人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是一種極度危險、成群結隊的獵食者,隨著電影《食人魚3D》的播出,這種生物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在亞馬遜雨林裡,可以算是「群雄涿鹿」,地球上最危險的一些淡水生物都生活在這裡,食人魚以它們鋒利牙齒在此也有一席之地。
  • 食人魚在亞馬遜少有天敵,為什麼沒有泛濫?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食人魚是淡水中最兇猛的魚類之一,而且在野生環境下,食人魚還是群居的食肉動物。表面上看,長著滿嘴尖牙且群居的食人魚可以橫掃一切,但是,實際上,在食人魚的棲息地-亞馬遜流域中,食人魚在「殺手榜」上僅排第四位。食人魚學名食人鯧,它的大名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究其原因就是其兇猛的個性以及一些影視作品的放大化。從分布上看,食人魚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流域,作為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食人魚的食物幾乎囊括了亞馬遜流域中80%以上的水生動物,除此之外,食人魚還會攻擊意外落水的動物,包括人類。
  • 亞馬遜河中的超級巨獸,被稱為水中大力神!食人魚只能當餌料
    據生物家推斷,一個沒有野外生存經驗的人,倘若走進了亞馬遜雨林,很難活過三個小時。巨骨舌魚亞馬遜雨林作為最古老的熱帶雨林,裡面棲息著各種奇珍異獸和毒蟲猛獸,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喪失生命,而雨林當中就有一條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亞馬遜河裡的水中巨物
  • 亞馬遜河流域中最恐怖的動物是什麼?
    如此多的世界之最,也讓亞馬遜河中孕育了數之不盡的水生生物,其中,比較為人熟知的且恐怖的動物主要有以下5種:第一種:食人魚食人魚可謂是亞馬遜流域中的「水中明星」,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食人魚學名食人鯧,它是脂鯉科鋸脂鯉屬下所有魚類的總稱,其中大多數的食人魚雖然有著尖利的牙齒以及群居的習性,但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水中比自己體型小的生物為主,除非是聞到血腥味,不然它們很少主動去攻擊大型的獵物。不過,在鋸脂鯉屬下確實有一種大型且具有很強攻擊性的食人魚,它就是鋸腹脂鯉。
  • 將食人魚餓了半個月後,再放入一條電鰻,結果會怎樣?
    將食人魚餓了半個月後,再放入一條電鰻,結果會怎樣?提起食人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食人魚是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霸主,它們擁有一副尖牙利齒可以輕鬆的將鐵絲咬斷,而最令人可怕的就是它們龐大的種群數量,一旦聞到一絲血腥味就會蜂擁而至。
  • 亞馬遜河流王者:一次電30條食人魚不在話下,鱷魚也會被瞬間秒殺
    而在水中,也有類似的王者選手——電鰻,它們憑藉自己超強的發電能力稱雄稱霸,人送外號「水中高壓線」。其實在自然界中能夠發電的魚類不只單有電鰻,但是電鰻以其超強的發電能力一直霸居發電量榜首,它所釋放的電量是人體安全值域的幾百倍,所以科學家將其歸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淡水魚類之一。電鰻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河、蓋亞那河、奧裡諾科河流域,而在這些河中,同樣生活著食人魚。
  • 水中的美洲虎——亞馬遜巨獺
    埃布爾和朱莉夫婦居住在南美洲的秘魯和巴西交接處的亞馬遜河流域,它們是水棲哺乳動物,長相非常奇特。長著扁平頭,神採奕奕的小圓眼睛,體長一米八,體型滾圓,四隻短小,粗粗的尾巴。全身長著黑褐色的毛髮,叫聲似狗,戰鬥力超強,智慧卓越。它們就是亞馬遜巨獺,也叫南美大水獺,是已知的十三種水獺中體型最大的。想看看我的樣子嗎?
  • 亞馬遜流域無冕之王?可放出800伏電流,美洲豹,凱門鱷均被電倒
    電鰻能從眾多水中恐怖生物中脫穎而出,我們還要先看一看亞馬遜河中到底還有些什麼水中生物。亞馬遜河中,最為人熟知的就要數食人魚了,食人魚是一種極其恐怖的魚類,學名叫做食人鯧。它們在許多電影中都有出現,如果食人魚覺察到有血腥的味道,它們會蜂擁而至,對獵物群起而攻之,場面非常恐怖。
  • 食人魚也有天敵,你知道是誰嗎?
    食人魚原產於亞馬遜,是河流湖中最兇狠的小型魚類,食人魚有著尖銳的利牙,被咬到的獵物一旦溢出血腥味,它們就會變得無比瘋狂,用它們銳利的牙齒撕咬獵物,直到剩下一堆殘骨為止,而在亞馬遜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水族生物之一,可見食人魚有多兇殘,是食人魚也是有天敵的,把它放進魚缸裡面,
  • 亞馬遜河又一「殺手」,沒有天敵,比食人魚還可怕?
    亞馬遜河流中的生物種類也是非常多,其中有很多都是富有攻擊性的生物。像眾所周知的食人魚就是亞馬遜河中的常居物種,因殺傷力強而被人評選為「亞馬遜十大殺手」之一。不過食人魚在這個榜單中並不算最危險的,奪得該榜單榜首的水中生物是一種名叫刺鯰的魚類。當刺鯰與食人魚「狹路相逢」時,食人魚即便再兇殘都無法拿刺鯰怎麼樣。
  • 亞馬遜河狼,以食人魚為零嘴鱷魚為正餐,站上亞馬遜河食物鏈頂端
    亞馬遜河,這是一條位於南美洲北部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長河,三個世界第一:流量最大、流域最廣、支流最多,流經熱帶雨林地區,物種豐富,物產豐厚。而這裡的河流裡也暗藏殺機,各種兇猛的動物分布其中,如食人魚、亞馬遜森蚺、寄生鯰等。
  • 非洲巨型食人魚,還能獵殺鱷魚,體積非常大!
    食人魚"是指生活在亞馬遜流域的食肉性淡水魚。在當地,食人魚被稱為"齒魚",而在中國,食人魚被稱為食人鯧。食人魚,被稱為"水中的狼人",經過藝術加工後,已經成為恐怖和兇猛的代名詞。事實上,食人魚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兇猛。在非洲剛果,有一種比食人魚更危險的巨型淡水魚。它是非洲虎魚。
  • 為什麼人們不敢在亞馬遜河遊泳?
    結果他們進入亞馬遜叢林的第一天就遭受了蚊蟲的叮咬,其中女性參與者在後期採訪中表示,她在叢林裡的每一個晚上都會被一群蚊子咬,沒有蚊帳的保護根本無法入睡,男性參與者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最終堅持到第五天,他們一致認為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他們的精神會崩潰的,因此選擇退出節目錄製。亞馬遜流域暗藏哪些「殺機」?
  • 男子把食人魚跟河豚放進一個魚缸,3秒過後,食人魚哭也來不及了
    男子把食人魚跟河豚放進一個魚缸,3秒過後,食人魚哭也來不及了萬千世界無奇不有,不管是陸地動物還是水生動物,都是遵循著弱肉強食規則的,食人魚應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水生動物,食人魚的攻擊力是非常強的,因而被稱為是「水中狼族」,因為食人魚的牙齒呈現出三角狀
  • 水中狼族食人魚?作為觀賞魚,其實沒那麼恐怖!
    在進入正文之前,需要說明的是,水虎魚,也是就食人魚,在我國是禁止進口以及買賣的,緣由是在南方地區的野外水域曾經發現過食人魚並且攻擊過人類。在數量龐大的觀賞魚中,有著一類比較特殊的群體存在,它們就是猛魚。
  • 為什麼沒有一座橋能跨越亞馬遜河?就算亞馬遜在中國,也無能為力
    一直以來亞馬遜河都「桀驁不馴」,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入海口並沒有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亞馬遜的河口像個大喇叭,每次大西洋海水漲潮入侵時,就會頂託亞馬遜河水,堵塞了下流的河道,形成世界最大也是最壯觀的海潮——亞馬孫大湧潮。
  • 食人魚餓了一周有多恐怖?扔了只小龍蝦進去,場面觸目驚心!
    食人魚餓了一周有多恐怖?扔了只小龍蝦進去,場面觸目驚心!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食人魚,是一種性格極其兇殘的魚類,它們的下顎發達而且有刺,可以很好的撕咬體型巨大的獵物,食人魚大多都是群居生活,利用它們鋒利的牙齒撕咬攻擊大型動物,往往一群食人魚經過之後現場只會留下一堆白骨。
  • 為什麼人們不敢在亞馬孫河中遊泳?
    這就是著名的亞馬孫河,它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及支流最多的河流。 它的支流有上千條,與幹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6萬餘公裡的亞馬孫河水系,其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公裡。亞馬孫河滋潤著南美洲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這一片地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 亞馬遜河頂級殺手, 放600伏電壓, 食人魚不敢惹, 鱷魚只能同歸於盡
    因為需要隱藏,所以電鰻必須生活在能見度比較低的水中,複雜的環境曾經讓電鰻的生存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無人敢於攻擊、卻可以肆無忌憚地追擊別人,這樣的能力讓別的海洋生物望而生畏,電鰻因此成為了亞馬遜流域遊走的頂級殺手。囂張如食人魚,見到電鰻也不敢惹,只能繞道走。而水中霸王鱷魚與電鰻狹路相逢時,只有兩種結果:鱷魚被電鰻電死,兩強同歸於盡。 電鰻擁有足夠的能力讓它成為水中的配電器,而它的一生,又曾經經歷過怎樣的時光呢?
  • 亞馬遜熱帶雨林看似人間天堂,實則人類禁區,那到底有多恐怖呢?
    動物亞馬遜熱帶雨林讓許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亞馬遜河,亞馬遜河中有著超過2000種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食人魚和電鰻了。食人魚又稱食人鯧,它是南美亞馬遜流域中常見的一種肉食群居性魚類,它們對血液的感知能力很強,而且它們還長著一副鋸齒狀的尖利的牙齒。食人魚群僅僅用兩分鐘的時間,就能將一整牛頭吃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在電影中。可見,成群的食人魚的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