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中國建造橋梁享譽全世界,在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中,中國先後修建了港珠澳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杭州灣大橋等等。凡是有河流穿過的地方,各國也像中國一樣建造大量橋梁。而作為世界上流量最大、分支最多的河流——亞馬遜河至今都沒有修建大橋,這到底是為何呢?
世界第二長河,一直「桀驁不馴」超乎我們的想像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這座山脈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而亞馬遜河的源頭就是安第斯山脈的一條小溪。這條小溪源源流淌匯聚百川之水,最後形成波瀾壯闊的亞馬遜河。如此長的亞馬遜河流經多個國家,比如秘魯、玻利維亞、巴西等等,最後在馬拉若島中與大西洋匯聚。
1、各個河流段的水各具特色,形成世界最壯觀的大湧潮
不管是從整條河流的面積來說,還是從分支河流水流量來看,亞馬遜河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王河流」,近700多萬平方千米的肥沃土地都被它滋潤著。南美洲土著人曾自豪地說:「如果說安第斯山脈是我們的母親,那麼亞馬遜河就是我們的父親。」亞馬遜河全長6436千米,是僅次於尼羅河的世界第二長河。
亞馬遜的上遊長度達到了2400多千米,中遊的河寬是最寬的,一般河面寬度達到了近8000米。與中遊段相比,亞馬遜河的下遊段水是最深的,達到了80米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下遊水比較深,所以在亞馬遜河口處會有大量沉積的淤泥,日積月累,這些淤泥在最後竟然形成了一個大衝積島,這個島也叫馬拉若島,它的面積比我國臺灣島都大。一直以來亞馬遜河都「桀驁不馴」,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入海口並沒有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亞馬遜的河口像個大喇叭,每次大西洋海水漲潮入侵時,就會頂託亞馬遜河水,堵塞了下流的河道,形成世界最大也是最壯觀的海潮——亞馬孫大湧潮。
2、河流分支多,可以充分利用水能資源
此外,亞馬遜河流分支特別多,比如長度在1500千米以上的分支大概有17條。這些分支雖然遍布不同的區域,但它們就像森林中的樹枝,每一條分支都是相互纏繞在一起,緊密相連。亞馬遜中上遊非常湍急,就像是一個性格暴躁、脾氣急的人,隨時隨地都會無緣無故地爆發出自己的情緒;而亞馬遜的下遊卻像一個文靜的女孩,水流平緩流淌在亞馬孫平原上。因為水能源豐富,很多在國家都在該河上充分利用水資源,比如秘魯就利用亞馬遜分支流域建起了水電站。
亞馬遜河波瀾壯闊,為何沒有建造橋梁呢?
1、亞馬遜河脾氣古怪,水位上漲、河面變寬,修橋難度大
如果說每條河流都有它的脾氣秉性的話,那麼亞馬遜河的脾氣是很古怪的,就連科研人員都摸不透它,為何這麼說呢?要知道亞馬遜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它的全年降雨量非常豐富,所以說它的汛期是隨著它的脾氣改變而改變的,一般從11月份到次年6月份都是亞馬遜河的汛期,但是何時水位變大,何時河流泛濫相關業內人士也摸不透。
不過在水位上升變大後,整個河面的寬度是原來的三四倍,這個數字寓意著什麼呢?也就是說在水位上漲,亞馬遜河泛濫之際,生活在河岸周圍的居民要不得不搬家,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生活在亞馬遜河周圍的人們,隨時隨地都會受到亞馬遜河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亞馬遜河水位上升最高能達20米,這就為修建橋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為橋梁設計師會最先考慮汛期的水位,但如此高的水位,使橋梁設計變得非常困難。
2、亞馬遜河經常會順著大量泥沙,自己「改道」
亞馬遜河流經的區域大部分都是非常平坦的,在上遊處,亞馬遜河流會攜帶泥沙,隨著泥沙數量越來越多,亞馬遜河經常會「改道」。這就好比一匹沒有馴服的野馬,本來是應該按照我們指定的方向奔跑,但是在沒有完全馴服下,野馬就會按照它的想法跑偏道。
這種河道不固定,肆無忌憚的流淌,人類也就無法修建大橋。雖然亞馬遜河私自改道,無法修建大橋,但是卻方便了生活在這裡周圍的居民。他們出行都會乘船,而且河流改道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可以用豐富的土壤發展農作物。亞馬遜地區依舊保持著原始自然環境,經濟發展落後,人們只能靠種植為生,與其修建大橋,不如讓這裡的農民多開墾土地,因為對他們來說開發農作物,比修建大橋更經濟實惠。
3、亞馬遜河裡的動物種類繁多,攻擊性強威脅人類生命
看似平靜如鏡的亞馬遜河流,裡面卻暗藏危機。由於地理環境比較特殊,在茂密的森林中隱藏著各種稀有動物。尤其是在亞馬遜河流裡有著非常多的「隱形殺手」,比如其中最有名的是食人魚。
食人魚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面寬闊、水流較湍急處,雖然食人魚的體積小,但是它們數量非常多,它們性情是十分兇狠殘暴的,尤其是它們喜歡血腥味道,對血液的味道是十分敏感,一旦河流裡哪個生物意外受傷流了鮮血,它們將成為食人魚的暴殄之物。據相關史料記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奧比多斯的翻船事故中有近300餘人喪生在它們口中。如果你意外墜落在食人魚群居的範圍內,那麼你將成為它們的饕餮盛宴。
除了食人魚,亞馬遜河流中還有會放電的電鰻,它放出的電壓高達300多伏,如果遇到體積稍大的電鰻,它能放出近600伏電壓,電鰻的電能量殺傷力是非常強的,為此它們還得名為「水中高壓王」,據了解電鰻每分鐘至少放電50次,雖然電鰻能量非常強,但是電鰻在放射能量時,持續的時間卻不長。
很多捕魚者,都是先有食物做誘餌,當電鰻把能量都耗盡後,在最後一刻,捕魚者才會行動抓捕電鰻。科學家們在對電鰻進行解剖分析時,發現電鰻雖然能電死生物,但遠遠大於它們的能量需求,換句話理解那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電鰻會耗盡所有能量,來保護自己。
與電鰻相比,亞馬遜河中的凱門鱷也是威脅人類生命的兇猛動物之一,凱門鱷喜歡悄無聲息地主動出擊,讓人們措手不及。一旦疏忽大意被凱門鱷咬住,那麼它們會竭盡全力把人們拖入水中,如果此時的人們沒有同伴的幫助是很難對付擺脫得了這隻兇猛的鱷魚。由此可見亞馬遜河流中的兇猛生物是非常多的,堪稱「人類生命禁區」,如果人類想要在亞馬遜河流建橋勢必要進入河流,這冒著生命危險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想要把橋建成功簡直是天方夜譚。
4、在亞馬遜河流中修建大橋耗資巨大,建設難度高歸屬成難題
亞馬遜河流不僅面積廣,而且分支多,即便是能夠建橋,那麼建橋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耗資也是巨大的,比如橋墩打洞這項工程,光耗盡設備就難以想像。此外由於亞馬遜河流途徑多個國家,即便這座大橋修建成功了,最後又歸誰所有呢?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亞馬遜河流都無法修建一座大橋。
如果亞馬遜河流在中國,是否能夠建橋成功呢?
中國建橋技術堪稱世界第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連最難行走的川藏公路也修建起了拉薩大橋,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如果亞馬遜河流在中國的話,能否建橋成功呢?」個人觀點是恐怕無能為力,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跟大家提過,亞馬遜河流裡有很多兇猛的生物,這是無法改變的,就算是亞馬遜河流在中國,其中兇猛的生物還是存在的,這對修建大橋者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山區面積廣大,如果亞馬遜河流在中國,光它的河流面積就佔據了大半個中國,山區面積多,河流的分支就會多,自西向東,河流落差會很大,如果要修建大橋,到底要修建多少條大橋呢?從地理位置和河流分支面積來說,亞馬遜河流在中國也是無法實現建橋計劃的。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未來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後,亞馬遜河流出現了新的改變,也許到那個時候,人類科技發展有了質的飛躍,能夠全自動實現垮橋計劃。到那個時候,對於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周圍的人類來說,才實現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希望這個建橋目標會在將來某一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