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亞馬遜河流又稱為亞馬孫河流,是世界上平均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支流最多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河流。
由於亞馬遜河沒有固定的河道,經常會發生河流改道事件;再加上當地的雨季與旱季時水位高度、寬度變化量大,以至於沒有一座橋敢跨越亞馬遜河。
獨特的環境氣候,再加上當地人口稀少,經濟落後,使得這裡的環境呈現於出原始狀態,河流中的動物數量繁多,很多都屬於傳說中的生物,比如:食人魚、電鰻等,如果人類在沒有保護措施下,站在亞馬遜河流中3分鐘,可能會遭受野生動物的傷害。
危險的魚類
據統計資料顯示,亞馬遜河流域目前已被發現有3000多種魚,其中90%以上屬於硬骨魚。據科學家們的估計,當地至少還有2000多種魚不為人所知。
在當地河流中,生活著兩種傳說中的傷人最深的魚類:食人魚以及電鰻。食人魚在全世界都臭名昭著,雖然它的體型較小,但它們數量多,且喜歡群居,對血液味道敏感,雖然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它們並沒有電影中那麼可怕,但在1981年的奧比多斯的翻船事故中有300人喪生在它們口中。如果你恰巧站在了食人魚勢力範圍內,有可能會被它們啃噬。
電鰻對人類的傷害主要是它能放電。據研究發現,電鰻能夠放出300伏的電壓,最高時甚至能達到600伏。我們知道,在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屬於安全電壓,電鰻放電的能量已經足夠電死人類,所以電鰻又被稱為「水中的高壓線」。電鰻每分鐘可以放電50次,但是每次持續的時間不長,而且越往後放電的電壓越小。
在過去,當地人捕獲電鰻時,會將牛推入水中,等電鰻慢慢耗儘自身的電量時,人們才會動手抓電鰻。如果你不等電鰻放完電量就下水,此時感到威脅的電鰻會先釋放少量電壓來警告你,如果你不聽警告,它們將會釋放大量電壓,電暈對方。科學家曾經研究過電鰻電死的生物,發現它們電死的生物遠遠大於它們的能量需求,這意味著它們大多數情況下利用放電來殺死天敵,以保護自己。
亞馬遜河流中還有一種魚:寄生鯰,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體型小於10毫米長,呈透明狀。它們喜歡鑽入大魚的魚鰓中吸食魚血,以寄生的形式生存。
而它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它喜歡鑽入人體的尿道,如果你在亞馬遜河流中裸泳,很可能會被它們攻擊,一旦鑽入人體尿道中,則只能夠通過手術取出,而且取出不及時也會置人於死地。
除了這些魚類對人體有威脅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生物對人類的威脅比魚類更可怕。
危險的陸生動物
亞馬遜雨林中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比如:鱷魚、森蚺和蟒蛇。其中亞馬遜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大體長可達6米,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森蚺非常喜歡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潛水中,以小型生物如:水鳥、烏龜、老鼠為食,有時也會吞噬凱門鱷以及鹿類,所以它們有被稱為「食鹿獸」。如果你站在亞馬遜河流中遇到了森蚺,很容易就會被森蚺當作食物攻擊,而體型超過3米的森蚺僅靠一人之力很難掙脫。
除了森蚺之外,凱門鱷也是威脅人類的大型動物之一。生活在當地的居民對這種鱷魚可謂是深惡痛絕,因為它會悄無聲息地潛伏在河流周圍,等待人們在岸邊活動時,它們會突然咬住對方,竭力將對方拉下水,如果沒有同伴的幫助,僅憑個人力量也難以擺脫,而且即使擺脫,被鱷魚咬住的位置也會被它們撕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這裡還生活著傳說中的毒蜘蛛,以及地球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美洲豹,但這些數量較少,難以遇到。
真正對人類威脅最大是各種昆蟲。如果說以上這些危險還能夠通過各種措施避免,那麼昆蟲對人類的侵害則很難避免,它們會緊盯著人類沒有遮擋的部位,見縫插針地吸食你的血液。而且由於昆蟲的趨光性,以至於如果你在野外出行,根本不能點燈,因為點燈之後,昆蟲會把你當作活靶子。
在亞馬遜河流站3分鐘,會受到哪些傷害?
如果你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站在亞馬遜河流中3分鐘,可能會遭受水中各種魚類的侵擾,但只要不遇到食人魚、電鰻、寄生鯰、鱷魚等對人體攻擊性較強的魚類,一般不會致命,但會有很多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小傷口。
曾經有人在記者、攝影師以及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遊完了亞馬遜全程。為了保護它的安全,領導元以及安全員分成了三艘船為他保駕護航,一旦發現食人魚、虎鯊、鱷魚以及毒蛇森蚺等蹤影,他們就會立即用別的食物引開它們。儘管如此,他在遊完全程之後身體之上依然有許多魚類咬傷的小傷口。
如果他在遊完亞馬遜河流的途中遭遇食人魚、鱷魚甚至是森蚺的攻擊,可能就是另一個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