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與壽命也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同點

2020-12-10 騰訊網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者選取了1000多名60~64歲的志願者,讓這些被研究者連續5天攜帶心率和運動傳感器,每日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和高強度的活動,並且實時記錄數據。

同時,檢測分析老年人體內幾種生物標誌物的濃度,分別提示炎症、血管功能以及膽固醇水平等,幫助測定心血管的患病風險。

該研究結果顯示,久坐不動的老年人,其血管內皮細胞會出現一定的問題,而60歲以上人群,哪怕每天只快步走10分鐘,都可以大大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快走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快走是非常簡單是一項運動,但身體卻會因此獲益不少。

延長壽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顯示: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會比平均壽命更長,每秒0.8米大約是10分鐘左右可以走完500米。

消除疲勞

經常快走還可以一定改變人的精氣神,讓人變得活力有神採。並且長時間快走還可以讓人增強自信,對於一些平常工作壓力比較大的白領來說,平時不妨多多快走來緩解壓力,改善壓抑的心情。

增強心肺功能

快走是一個非常好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幫助鍛鍊全身的肌肉,還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對於心肺功能不好的人群來說,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改善效果。

對血管健康有益

現代人多數都缺乏運動,長時間不運動很可能會導致身體肥胖,並且會存在各種血管方面的疾病。血液過於粘稠會讓血管壁壓力過大,時間一長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而堅持快步走的話,則有利於提高身體循環代謝能力,改善血液循環,對於血管健康有益。

哪些人不適合快走鍛鍊?

首先,對於一些平常沒有鍛鍊習慣的人群而言,不建議一開始就進行快走。建議先從步行開始進行鍛鍊,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了之後再進行快走。

其次,身體肥胖的人群也不建議進行快走,因為體重較大在快走過程中膝關節和踝關節需要承受的壓力較大,容易造成損傷。對於這類人群而言,建議先將體重降低再快走鍛鍊。

在進行快走鍛鍊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進行運動之前要準備一雙帶緩衝的鞋子和寬鬆的運動服,並準備好水壺和毛巾。

2、快走之前要做好四肢韌帶和肌肉的拉伸,活動膝蓋、腳踝。這個準備工作大約需要15分鐘,再進行快走。

3、快走時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抬頭挺胸,手臂保持較大擺幅,步子也要跨大。

4、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路程,平日身體素質好,可以走得遠些。素質較差的人群可以走得近一些,要注意量力而行。

雖然說快走是一個很好的運動,但是一定要注意在適合自己的前提下再去進行,避免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參考資料:

走路快的人身體好[J].家庭科學,2017:3.

江盛元.快走健身還治病[J].大家健康,2014:6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老李,一起出門走走,去鍛鍊身體呀,專家說多走路還能長壽呢!」「老了不想動了,走路跟壽命有什麼關係,肯定是瞎說的!」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需要走路,尤其是自己50歲之後,很多人都會跟自己說,沒事就要多出門,可以到公園裡面去走路,不但能鍛鍊身體,還會影響壽命,讓自己更加長壽,很多人都會感到好奇,怎麼走路跟自己的壽命還能扯上關係呢
  • 一個人壽命,能從「走路」判斷出來?2個走路要點,把握住更長壽
    我們從出生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學會如何走路,從會爬到會搖搖晃晃的走,到昂首闊步的走,到步履蹣跚,最後寸步難行......從一個個有關走路的成語,我們看到了人的一生,可以說,你的腳步就是你的人生!直觀的反應了你走路的速度,你走路的狀態,也從側面反應了你的精神風貌,反應你的健康狀態!
  • 雙語閱讀:走路快的人能多活15到20年
    研究:走路快的人更長壽英國萊斯特大學對近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進行了監測,發現走路快的人,壽命也更長!這項研究發表於《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 走路快慢影響壽命長短?70歲的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
    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有益健康,但是近幾年來有種說法說走得快的人更容易長壽,這是真的嗎?那麼對於70歲左右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多少步比較有利健康呢?走路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照著做,你或能「走」出健康!
  • 壽命長的人,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分別指的是什麼?
    那麼說到壽命,你知道一般壽命長的人,都會有哪些特徵嗎?壽命長的人,大都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具體指什麼呢?所謂的「一小」是指腰圍小。腰圍小不僅僅是說你的身材比較好,從某些角度來說「壽命」會比腰圍大的人長很多!
  • 壽命短的人,多有「1慢4懶」的特點,若你也是,趁早改一改
    壽命短的人,多有「1慢4懶」的特點,若你也是,趁早改一改! 走路慢 人上了一定歲數,走路要講究安全,這種走路慢是基於安全的角度。不過一般來說,一個正常的人,走路太慢是不利於健康和長壽的。研究發現,無論男人或女人處在哪個年齡段,也不論男女和吸菸狀況如何,步行速度慢的人,心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高。
  • 跑步App顯示運動後可延長的壽命,專家這樣說
    電影《超全約新書》中,上帝的女兒將每個人的壽命時長以簡訊的方式發送給所有人。壽命可以被計算的場景讓人覺得編劇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但跑步愛好者李女士驚訝地發現,在一次跑步後,手機軟體上竟然顯示了此次運動給她「延長的壽命」。這讓她不禁產生疑問,跑步是否可以「續命」?壽命的延續真的可以被精準計算嗎?
  • 多走路就能長壽?專家提醒:過了45歲,這幾件事比走路更重要
    近年來,走路已經成為人們養生的主要方式,許多專家都指出了走路鍛鍊的好處。之前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堅持每周走路7小時,也就是每天走路一個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降低30%。的確,走路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有人說,走路不能促進長壽,真的是這樣嗎?
  • 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研究發現: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
    可是很多人很難達到這樣的期望。人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在美國的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就是針對於人的壽命長短的研究。在這項研究的結果中顯示,人們的壽命長短,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遺傳因素。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跑步是為了健康。那麼每周跑多少公裡才能有效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呢?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
  • 「健康」走路和不走路的人,居然有這麼大的差別!3個技巧,讓你喜歡...
    2護關節很多人擔心走路傷關節,但有研究數據顯示,在經常不運動、堅持走路、職業運動員三類人群中,走路損傷關節的比例非常小,只佔到2.5%。而且簡短的步行,對骨關節有好處。不僅能加速關節液充盈,減少軟骨之前的摩擦,緩解外界的衝擊力,還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強化下肢肌肉,更好的保護關節。
  • 最新研究出爐:每天走路超過規定步數,心血管疾病或能降低60%
    俗語「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古人告訴我們吃完飯之後走走路可以延長人們的壽命。雖然在古代的時候醫學技術不是特別的發達,但很多觀點對人們都是非常有用的。對現代人的健康也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天底下沒有賣「長生不老藥」,但它可能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人們的身邊。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喜歡走路鍛鍊的人,趕緊看看最新研究結果!
    你在走路鍛鍊嗎?不妨看看這個最新研究!《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此前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後,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結論有兩點:1、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最新研究:走路慢的人思維也慢(雙語)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表明,45歲時,走路最慢和最快的人之間平均相差16個智商值。   This reflected both the participants』 natural walking speed and the pace they achieved when asked to walk as fast as they could.
  • 壽命「長」的人,往往有五個共性,佔兩個以上,恭喜,身體還不錯
    隨著時代變化,醫療的進步,人們的壽命也逐漸升高。2020年據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壽命已達到76歲。壽命長的人都有哪些共同點?1、眉毛黝黑茂密從一個人的眉毛上可以分辨出身體的好壞。如果眉端正、黝黑、茂密表明身體是很好的。
  • 研究稱:食量減少1/3,壽命延長20年,是真的嗎?挨餓使人長壽?
    這話說得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在現在美食「橫行」的生活中,許多的人都喜歡暴飲暴食,而且有的還喜歡吃夜宵。長壽與健康一直是人類永不過時的追求。因此,國外還有研究了一些動物,例如小鼠、猴子、蒼蠅等,研究表明,少吃可以增壽。說同樣這樣的道理也是適應於人類的。
  • 壽命長短,看吃飯習慣便知曉?有3個特徵的,壽命或會比一般人長
    一個人長不長壽,有的時候看看吃飯習慣就能大概的進行判斷,你可別覺得這是在胡說八道,繼續看下去,你就會發現有一定的道理。營養專家說,很多人飲食習慣不好,可能會加快衰老的速度,如果長期飲食不當,或會未老先衰,想要長壽可能就比較難了。如果你吃飯時有這3個特徵,壽命或比一般人長。
  • 研究發現:人活得長短,和飯量有很大關係,少吃有助於延長壽命
    有研究發現,人活得長短和食量有很大關係,或可幫助你找到那把「長壽的鑰匙」。人活得長短,和食量有很大關係此前,哈佛大學在雜誌《Cell》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間歇性禁食可以幫助保護線粒體,使線粒體代謝網絡穩定,從而把細胞保持在年輕的狀態,實現延緩老化的過程,保證了壽命的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