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2020-12-14 骨科劉剛

「老李,一起出門走走,去鍛鍊身體呀,專家說多走路還能長壽呢!」「老了不想動了,走路跟壽命有什麼關係,肯定是瞎說的!」

基本上大家每天都需要走路,尤其是自己50歲之後,很多人都會跟自己說,沒事就要多出門,可以到公園裡面去走路,不但能鍛鍊身體,還會影響壽命,讓自己更加長壽,很多人都會感到好奇,怎麼走路跟自己的壽命還能扯上關係呢?

走路能鍛鍊身體,還能影響壽命?

大家都知道,適當的運動,對自己的身體的確會有一些幫助,很多人都會選擇比較簡單的一種方式,那就是走路,尤其是當自己過了50歲,經常去散步走路,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不斷流動,改善細胞新陳代謝的狀況,血液經常流動,出現血液黏稠的情況就會減少,對預防血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堅持走路活動自己的關節,可以讓自己的手腳靈活,還能刺激骨骼細胞,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轉化,能延緩骨骼退變的速度,經常走路的確能鍛鍊身體

大家不要小看走路,雖然走路很簡單,但是走路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影響,有些人說的走路會影響到自己的壽命,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有一些道理的,走路對壽命的影響,可以分為好和壞兩個方面

好的一方面就身體在走路的過程中,血液流動速度變快,心功能就會得到鍛鍊,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比很多騙人的保健品更有作用,走路對壽命壞的影響,就是自己過度運動走路速度太快,或者堅持時間太久,超過了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就會讓心臟供血壓力變大,長期超負荷運轉,很容易讓心臟受到損傷,尤其是患有心臟疾病的中老年,如果走路方式不健康,容易引起疾病發作,對生命健康會產生一定影響。

提醒:50歲後,不再適合這樣走路

當自己過了50歲,想要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在走路時,就要避開這些「坑」,不適合在這樣走路,健康科學的去走路活動,可以讓自己更長壽

1. 早起走路

很多人在過了50歲之後,都會感覺到自己老了,好像沒什麼事幹,每天外面還沒亮,自己就睡不著了,想著鍛鍊身體,就早早起來到公園去走路,其實50歲之後,是不適合早起去走路的,尤其是冬天室外溫度較低血管受到低溫的刺激,就會猛烈收縮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關節和肌肉沒有平時靈活,大家可以選擇下午或者傍晚走路。

2. 走路運動量大

有些人一味地去追求鍛鍊,就想著自己要再動一下,多走一點路走得再快一點才能起到效果,其實自己在過了50歲之後,就不再適合這樣去走路,強度過大容易造成關節損傷,相關研究表明,總步數在六千左右,速度不要過快,比正常走路稍微快一點就可以,這樣走路就會比較健康,隨著年齡不斷增大,或者身體患有疾病,可以適當減少步數,放慢速度

相關焦點

  • 走路定能鍛鍊身體?醫生提醒:人過了50,常做3件事或會更健康
    生活當中走路鍛鍊身體,比較適合老年人。平時所謂的慢走並不是字意上的慢走,畢竟走路速度降下來,達不到鍛鍊身體的作用。所以走路不一定能夠鍛鍊到身體,因為你走路的速度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一、走路走對了好處多,能讓身體更健康1、預防骨質疏鬆,提高骨密度隨著年齡不斷增加,老人體內的骨密度也會下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然而走路走對了,能適當地給予骨頭壓力,可以讓骨密度提升。
  • 走路快慢影響壽命長短?70歲的老年人,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
    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有益健康,但是近幾年來有種說法說走得快的人更容易長壽,這是真的嗎?那麼對於70歲左右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多少步比較有利健康呢?走路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照著做,你或能「走」出健康!
  • 老年人靠走路真的可以鍛鍊身體?研究表明,這樣走路只能事倍功半
    現在我們周圍各個住宅小區花園裡每到晚上都有好多在走路鍛鍊的老年朋友,大家普遍認為慢走這種鍛鍊方式很不錯,適合行動能力較弱的老年人。但是大家恐怕不知道,慢走這個慢如果達不到速度就起不到鍛鍊的作用,走再多的路也是枉然,因此所謂走路也不一定可以起到鍛鍊作用的。一、那麼大家肯定會問,那要怎樣走才是對的呢?要用怎樣的速度?
  • 多走路就能長壽?專家提醒:過了45歲,這幾件事比走路更重要
    近年來,走路已經成為人們養生的主要方式,許多專家都指出了走路鍛鍊的好處。之前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堅持每周走路7小時,也就是每天走路一個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降低30%。的確,走路確實有很多好處,但有人說,走路不能促進長壽,真的是這樣嗎?
  • 走路不一定能夠更好地鍛鍊身體,經常作對3件事,才會事半功倍
    導語:現如今社會上,比較適合老年人運動的一種方式為走路,慢走也不是非要在速度上減慢,畢竟速度放慢了也起不了鍛鍊的作用了,所以這個運動不一定能夠使得我們的身體得到好的鍛鍊,必須要達到與身體同一速度的走路才能夠達到目的。
  • 走路也能鍛鍊身體?醫生強調:超過五十歲,多做三事利於健康
    導語:民間有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叫做「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人們通常認為,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式,既不像跑步、遊泳那樣累,又利於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走路都能鍛鍊到身體的,想要達到理想的鍛鍊效果,就要在走路時保證一定的速度。
  • 走路與壽命也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同點
    延長壽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顯示: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會比平均壽命更長,每秒0.8米大約是10分鐘左右可以走完500米。 增強心肺功能 快走是一個非常好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幫助鍛鍊全身的肌肉,還能有效增強心肺功能。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老人走路鍛鍊多少步好
    適當的走路鍛鍊,是免費「養生方」 ·保持手腳靈活 對於老年人來說,走路是鍛鍊健康最簡單的運動方式,同時也是幫助老人保持手腳靈活的好方法。
  • 為何年紀大的人,喜歡背著手走路?什麼樣的走路姿勢適合老年人?
    而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走路的姿勢更容易區分,因為許多老人都喜歡背著手走路。有段時間我常常感到腰椎酸痛,於是不自覺地在走路時也將手背在身後,感覺舒服了一些,被同事看到後開玩笑,說年紀不大卻正式步入老齡——背著手走路可以說是老年人的專屬動作了,是什麼原因導致人上了年紀就會背著手走路呢?
  • 70歲後每天走多少步有利於長壽?專家發現:1種走路方式或能長壽
    因此運動是老年人想要長壽的好辦法,但不是什麼運動老年人都適合的,否則會引起身體受傷。那麼走路就在眾多運動中脫穎而出,運動強度低不說帶來的好處還很多。很簡單,你可以記下前一天走的步數,如果第二天起床後身體沒有很明顯的不適感,並覺得神清氣爽,那麼那個步數就是適合你,反之就做出調整。因此就可以長期按照這個步數來鍛鍊自己,預防一些慢性疾病。
  • 走路讓50歲的人更健康?醫生科普:中老年人做這3件事身體更好
    導語:一個人不管處於什麼年齡階段,想讓身體健康,就離不開運動。但中老年人因為身體原因,有些運動是不能隨便做的,那相較之下,很多人會認為走路對他們來說就是很不錯的鍛鍊方式。不過如果僅僅是慢走的話,走路的速度過於緩慢,又沒法達到真正鍛鍊身體的目的。因此60歲的人走路速度可能還達不到鍛鍊身體的速度標準,所以客觀來說,走路是不一定能鍛鍊身體的。這也就意味著,一個60歲的人,如果採取不正確的走路方式,那他也不一定能變得健康。
  • 60歲後,每天走路走多少步好?醫生說出範圍,看看你是否達標
    雖然走路是很好的一種運動方式,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日行萬步並不是走路的標準,60歲後,骨骼在退化,骨質和鈣質在流失,各項生理機能也在衰退,並不適合鍛鍊過多。那麼,60歲後,每天走路走多少步比較好?醫生說出範圍,看看你是否達標?正確走路才能走出健康,否則反而傷身。60歲後,每天走路走多少步比較健康?醫生告訴大家,一般情況下,60歲後,每天走路鍛鍊走6000步就可以了。
  • 一個人壽命,能從「走路」判斷出來?2個走路要點,把握住更長壽
    卻會反應出你的肌肉群使用情況、你的全身骨骼情況、你的體態等問題,我們的身體是一個整體,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上半身的不良姿態會影響下半身,下半身走路不正確也會影響全身!比如現在很多青少年走路的時候都出現彎腰駝背的現象,更不用說老年人了,脊柱側彎、腰間盤突出、長短腿、膝蓋疼痛、老寒腿等等,那這些問題,一定會在你走路的時候反應出來,長短腿就會走路一高一低,膝蓋疼走路就會一瘸一拐等,還有大家經常會翹二郎腿,喜歡重心在一隻腳上,這樣會導致你的骨盆傾斜,骨盆傾斜反過來會影響你的走路姿態。
  • 走路是全民運動!每天走路鍛鍊的人有什麼變化?3個好處會上門
    從年齡層看,50-64歲的老年人每天走的步數是最高的,為8249步;而26-35歲的青年人群走路步數墊底,一天僅有7133步。如果分城市看,西部城市用戶整體步行較多。 ·走路可以降糖,大量消耗葡萄糖 走路可幫助降糖,還能減少併發症,這主要是因為走路可以加快血液中葡萄糖的代謝並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此外,走路還可以避免肥胖,肥胖是糖尿病主要誘因之一;走路還可以加快下肢血流量速度,有效預防糖尿病足。
  • 運動不夠走路來湊?健步走,這些「坑」別踩!
    編者按:健步走,其實就是走路,被公認為最簡單、最經濟的運動方式。那麼,健步走越快越好嗎?越多越好嗎?怎麼走才科學呢?走多快?微喘但還能說話介於散步和競走之間,健步走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與跑步、打籃球、遊泳等激烈的運動相比,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鍛鍊方式。對於沒有基礎疾病的人來說,健步走基本是適合的,不分性別、年齡。
  • 走路鍛鍊身體,走多少步不傷身?每天走完最佳步數,想不健康都難
    走路是最簡單鍛鍊身體方式,也是目前人們最喜歡的運動方式,通過步行就能獲得健康。很多人會想,那就每天多步行、多走路,就會獲得好身體,事實上,在步行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步數,符合一定步數,才是健康表現。相反,如果走錯了、沒有達到最佳步數,想健康,都很困難。那麼,到底走多少步不算傷身呢?
  • 喜歡走路鍛鍊的人,趕緊看看最新研究結果!
    你在走路鍛鍊嗎?不妨看看這個最新研究!《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此前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1.8萬多名美國老年婦女(平均年齡72歲)後,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結論有兩點:1、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2、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 雙語閱讀:走路快的人能多活15到20年
    研究人員對近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進行了監測,其中大多數人在研究開始時都是50多歲。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快的人比走路速度慢的人壽命更長。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走路快的男性85.2~86.8歲。走路慢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72.4歲,男性則為64.8歲,由此計算出走路快的人大約能多活15~20年。
  • 除了走路,40~60歲的人,最適合做這4種運動,越動越健康!
    是的,伏地挺身不僅可以練胸肌,還能強健心血管功能,提升人體平衡能力、增大肺活量,特別適合 40~60 歲的人。此外,伏地挺身需要胸部、肩部、手臂、腰腹核心肌群的共同聯動,簡直是運動中的「全身力量提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