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簡單鍛鍊身體方式,也是目前人們最喜歡的運動方式,通過步行就能獲得健康。很多人會想,那就每天多步行、多走路,就會獲得好身體,事實上,在步行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步數,符合一定步數,才是健康表現。相反,如果走錯了、沒有達到最佳步數,想健康,都很困難。那麼,到底走多少步不算傷身呢?希望你能重視。
美國某個研究機構,對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追蹤分析,調查發現,每天走路的距離沒有達到4000步的人,死亡風險最高,當每天走路步數達到了8000步,死亡風險降低了51%,每天走路步數達到了12000步,死亡風險降低了65%,因此,提出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更應該多走路、少坐著。
這樣的結論,剛好也契合我們國家一直倡導的「生命在於運動」,只有藉助於運動,才可以獲得健康。因此,國際衛生組織還把走路稱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方式」,每天都堅持一定距離的步行,會發現身體上、生理上有了不一樣感受,這些好處,會在不知不覺中找上身。
中老年人每天堅持步行,會發現可以改善記憶力,本來,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變得很差,但是當通過堅持步行,會發現在這過程中可以鍛鍊大腦,避免大腦出現退化,促使記憶力顯著提升。
心臟作為身體的控制器,需要護理好、調節好,一旦失去了活力,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大,通過步行可以鍛鍊心臟,促使心臟造血能力顯著提升,血液流動速度加快,心臟得到更好強化,身體自然不會太差。
任何一種運動,都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步行也是如此,在步行過程中,可以全面調動身體肌肉、神經,從而達到提高身體抵抗力、免疫力的作用,免疫力高了,少生病,自然健康。
運動過程,屬於淨化心靈過程,尤其是現在,很多人感覺到焦慮、抑鬱,這些不良的情緒,對健康會造成很大影響,在步行的時候,可以緩解壓力、治療抑鬱,心理上的負擔慢慢減輕,人也健康很多。
由此可見,步行的好處非常多,堅持步行,對身體實在是好極了。當然,也不是說步數越多越好,在步行的時候,需要遵循最佳步數,6000步,基本就滿足了身體的需要,至於上面說到的12000步可以降低死亡風險,並不能長期嘗試。6000步的步行距離,可以滿足身體的運動量。當運動量增大,步數超過6000步,甚至達到了一萬步,很容易把膝蓋磨損了,而關於這樣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
除了控制好步數之外,如何步行也需要警惕,不建議進行爬山鍛鍊身體,會加重膝蓋磨損程度,也需要避免走在鵝卵石的小路上,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應該走在塑膠跑道上。
通過走路,確實可以鍛鍊身體,每天走路步數達到6000步,屬於最佳步行距離,當堅持這樣步行,會發現好處不請自來,想不健康估計都很難。當然,步行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按照科學步行,才能獲得健康,不能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