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職,表面原因是身體出問題,真正原因是實在幹不下去了?

2020-12-15 騰訊網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據日本NHK報導,安倍計劃辭去首相職務。公開說明的原因是,安倍希望避免因自身慢性病的惡化而影響國政,妨礙國家發展。

最近,安倍的身體的確出了問題。7月份,有日媒透露安倍吐血。進入8月份,又連續2次入院——8月17日在醫院「體檢」長達7個多小時,8月24日又接受更多檢查。一國首腦的健康狀況通常都是絕密,而安倍並未隱瞞,恐怕也是想找一個能夠說得過去的離開首相府的理由。

創造了「日本連續擔任首相時間最長記錄」之後,安倍選擇「病退」或「病遁」,的確並不體面。這裡沒有什麼「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壯,只有「最是倉皇辭廟日」的無奈和無力。高處不勝寒。安倍決定離去,肯定不單單是「不能因身體原因耽誤國家大事」,權力就是最好的補藥和興奮劑。

辭職的真正原因,恐怕是「實在是幹不下去了」。這背後的原因比較複雜:

1、疫情重創日本經濟,「安倍經濟學」基本破產。在疫情的衝擊下,日本2020年二季度GDP環比下滑7.8%,按年率換算同比下滑竟然達到27.8%。外部因素當然非常不利,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1.7%,這是自1947年以來最糟糕的數字。由於美日經濟深度捆綁,因此日本經濟受到嚴重牽連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在於,東京方面在促進經濟復甦方面能做的很少,只能指望中美歐的需求逐漸恢復,拉動日本出口。疫情如同一次浩劫,令「安倍經濟學」所積累的成就和財富幾乎是一夜清零。2020年度破紀錄的63萬億日元稅收將大幅縮水,所謂的「戰後最長經濟擴張期」已經碎了一地。

當經濟不錯時,首相是「小甜甜」,當經濟黯淡時,首相就是「牛夫人」。安倍的內閣支持率只剩下36%,僅比2017年森友學園醜聞時好一些。而且看趨勢,會持續下跌。日本經濟的衰退,使得財政重建不可能完成,靠補充預算刺激經濟,終究會產生反作用力。安倍打完了手裡的牌,下課只是遲早的問題。

2、東京奧運會延期,提振經濟的作用趨近於消失。舉辦東京奧運會在日本並未獲得普遍支持,反對和贊同的比例基本相同。而安倍堅持要辦奧運,主要也是要借鑑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振奮國民信心,讓日本經濟再次騰飛。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場疫情,讓2020年東京奧運會不得不延期。而率先向日方施壓要求把奧運拖後一年的,正是美國總統川普。為了準備這次奧運,日本耗資巨大,本來就怨言頗多。而延期一年,令很多投入直接打了水漂,對日本人敏感的心理也是一次重挫。2021年舉辦2020奧運會,物是人非,感覺沒了,世界也不再是原來的世界。需要為這次「意外之失」負責的,還是安倍。

3、承受美國巨大壓力。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和支柱,隨著華盛頓方面將崛起中的大國視作對手乃至敵人,日本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近,美國就直接要求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

想想韓國因為同意美軍部署THAAD而吃了多少苦頭、損失多少市場,就知道辦這種事只是對美國有利,而對所在國來說是一場災難。怎麼辦?涼拌!

所有的伏低做小和受辱,無非是要為日本爭取更多的好處。安倍對美國總統類似卑躬屈膝的奉承與討好,是要憑藉構築牢固的私人關係來為日本的國家利益服務。當狗也有當累的那一天。安倍的身體本來就不佳,還要強撐著陪川普打高爾夫,甚至滾進沙坑,視頻被傳到網上,安倍也成了笑料。手底下那些貌似恭敬和馴服的隨從與下屬,估計回家沒少看首相出醜的畫面。

但現在白宮不僅讓日本當「防波堤」,還要讓日本成為頂在前面的防線乃至炮灰,這就完全違背了日本的利益。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對日本最有利。一邊倒實際上是愚蠢的。日本稍有頭腦的政客,都知道在態度上做出與美國共存亡的架勢,但在實際微操當中又要考慮如何維護日企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的利益。部署中導,其實就是美國給日本出了一道二選一的單選題,何其糟糕。作為日本首相,這道題沒法做。

4、與俄羅斯的領土問題看不到解決的希望。安倍曾經不止一次在他父親的墓前發誓,要在自己的任內解決「北方四島」問題。可他遇上的對手是普京。更何況,還有雖然沒有參加日俄協商,卻給日本下了絆子的美國。

為了拿回「北方四島」,安倍已經竭盡全力,在現有條件下使用了所有能夠動用的手段。作為「西方七國」成員,他甚至參加了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而由於克裡米亞問題,當時西方首腦聯合抵制了這次冬奧會。安倍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給普京捧場,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當俄羅斯挺過了艱難時刻,對日也愈加強硬。不僅在「北方四島」增兵,部署飛彈等重型裝備,還乾脆單方面宣布停止關於領土問題的談判,因為不存在爭議。普京更是直接表態——俄羅斯不會在「南千島群島」降下國旗!

辛辛苦苦七八年,一夜回到起點前。安倍的所有設計和謀劃,在北極熊的怒吼面前變成了碎片。打又打不得,談又無法談。日本其實已經失去了「北方四島」,而且就是在安倍手裡丟掉的。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這恐怕是安倍心裡比較真切的感覺。

5、與中韓的關係並未得到修復。日本與韓國是「千年之仇」,而文在寅更是堅持對日強硬。雙方因為歷史問題(包括日本非法擄掠韓國勞工等)在2019年撕破臉,日本甚至在產業鏈上對韓國進行制裁。這反而令韓國的仇日情緒更加高漲。

而在對華外交上,原本計劃在2020年4月舉行的元首級訪問也被無限期推遲。由於日本方面追隨美方,在疫情源頭、臺、港等問題上都採取了錯誤立場,導致兩國關係不進反退。

與4個鄰國的關係同時陷入低谷,這裡面固然有遺留下來的過節,但美方不願讓日本與鄰國的關係持續轉暖也是重要原因。安倍內閣不能不站隊,又加速了日本的孤立化,幾乎喪失了之前苦苦爭取來的獨立性。外交的失敗,恐怕是壓垮安倍的最後一根稻草。

「安倍時代」倏然終結,留下的是一個幾乎無法收拾的爛攤子。接下來,無論誰當日本首相,都要面臨一系列的難題。盡心盡力、一心要重現昔日輝煌的安倍,以這樣的方式收場,似乎也證明日本的國運趨於耗盡。這個沒有完整主權的國家,失去了安倍這樣雖然不頂用但足夠努力的舵手,將駛向何方?新首相要面臨老問題,不知老問題又要熬過多少個新首相。(完)

相關焦點

  • 安倍為民鞠躬盡瘁身體惡化無奈辭職?你可夢想得太簡單……
    昨日,安倍宣布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原因是:「因擔心身體狀況惡化而影響處理國家政務,而做出這一決定。」 隨後,就有各大媒體開始報導這次的病應該是不容小覷,政府相關人員的說法也是「安倍的身體看似狀況不太樂觀」、「有倦容」、「吐血」、「走路速度變慢」。 大家立刻聯想到安倍首相常年有隱疾纏身,這次身體出原因,也很有可能跟此病有關。
  • 安倍前腳辭職,後腳「拜鬼」的背後,用心險惡!
    即便如此,安倍依舊每年在靖國神社供奉寫有自己名字的貢品。在之前的文章《安倍川普通話,釋放出什麼樣的含義?》中,筆者已經解釋過安倍選擇辭職的時機以及日本未來的走向。所以要解釋安倍為什麼「拜鬼」需要從其執政說起。
  • 時隔13年再因健康問題辭職,這次安倍的繼任者是誰?
    會上,安倍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原因是他自身健康狀況難以繼續履行首相職務。誰將接任安倍?先來說繼任者這個重要問題。在記者會上,安倍表示,繼任者選出前,他將暫時繼續完成首相職責。也就是不設代理首相,這與他2007年辭職時的選擇一樣。下一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今年9月舉行,屆時自民黨將會選舉新黨首,新黨首繼續完成安倍剩餘1年多的首相任期。
  • 看完半澤直樹2,安倍辭職的原因被我找到了
    而事實上,半澤也確實被這個最強對手壓得好一陣翻不了身,還不得不下跪道歉。這種老謀深算、能長時間壓制男主的絕對是個人物。當然最後還是被我們主角揪住了小辮子,發現他違規收受了100.8億日元的政治獻金並轉移到私人帳戶,而這筆來路不明的巨額財產最終也把箕部送上了絕路。呼,讓我喘口氣,劇情描述到這裡,就到了雷雷真正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主題,日本政治金融體系。
  • 安倍,要計劃辭職了!
    無相財經綜合 日本NHK新聞今天發布消息稱,安倍計劃辭職。 報導稱,安倍希望避免因自身慢性病的惡化而妨礙國家的政治局勢。 一家日本媒體曾報導,安倍7月吐血,並在本月17日在醫院「體檢」7個多小時。
  • 川普回應安倍辭職:非常遺憾,他很愛自己的國家
    剛剛,美國總統川普回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辭職一事。路透社消息稱,當地時間28日晚,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此事作出了回應。他說:「我想向安倍晉三首相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對此感覺非常遺憾。」報導稱,川普當時還表示,安倍很愛自己的國家,並表示將與安倍通話。
  • 安倍宣布辭職後 川普發了一個「朋友圈」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美國總統川普對此回應稱,他把安倍晉三看作「好朋友」,並對其因健康原因辭職的決定感到擔憂。資料圖:當地時間2018年6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右)在白宮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並共同會見記者。圖為二人出席聯合記者會。
  • 獨家報導|日本首相安倍因大腸炎再次辭職,日本民眾有何反應?震驚...
    2007年就曾因大腸炎病情惡化辭職 2007年12月,首次出任首相的安倍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宣布辭職,當時沒有發現任何先兆,令很多媒體相當意外。8月28日發表的第二次在任期間辭任消息也是事出突然。
  • 為什麼大家辭職的時候都會編瞎話,很少有人會說出真正原因?
    為什麼大家辭職的時候都會編瞎話,很少有人會說真正原因?還記得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第一向領導辭職,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進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公司打開30多人吧,老闆是廣東人,很少在公司呆,只有總經理經常在辦公室。
  • 安倍辭職記者會提到的8個重要問題,是否真的難以解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出現嚴重問題不得不辭職 安倍晉三 8月之前,日本一份雜誌曾報導稱,安倍曾在7月6日發生過吐血,之前也多次進醫院檢查,說明情況已經非常惡化了。 辭職記者會提到自己有8個難解決的問題: 1.日朝拉致 拉致就是綁架的意思。
  • 安倍辭職後首次赴醫院就診,治療宿疾潰瘍性大腸炎
    此前,安倍曾在8月17日與8月24日赴慶應大學醫院檢查身體。此次距離他上次赴該院僅過了19天的時間,也是其宣布辭職後首次接受診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因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並表示在繼任者選出前會繼續履行首相職務。
  • 日本首相安倍辭職:最長任期背後的秘密
    安倍和一家人促進日本經濟發展先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幹政治,這是安倍的真實寫照。因此,在安倍的推動下,日本國會通過了《新安保法案》,從法律層面解禁了集體自衛權,為日本未來出兵海外鋪平了道路。這一舉措,得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強烈支持。但是,日本的這一舉動,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與反對,表面上,日本政府是為維護世界和平局勢出了一份力,實際上,日本就是想為自己的對外軍事化穿上一件合理合法的外衣。但是這件外衣,只能是皇帝的新裝,毫無意義。
  •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結束近8年執政生涯,新任首相就職
    在安倍晉三成為日本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之後,他突然宣布離職,原因跟上一次一樣,都是因為大腸炎突然惡化。隨後日本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選出了新任首相,此時距離安倍辭任才僅僅過去了半個月。9月14日,菅義偉毫無懸念的成為了日本第99屆首相,而安倍也於9月16日面向公眾正式辭職,而這一次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至此安倍的統治時代徹底終結。安倍晉三就這麼猝不及防地結束了近8年執政生涯,在此之後新任首相菅義偉正式就職。安倍的離任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如果不是實在支撐不住了他恐怕根本不會辭任,畢竟現在距離他任期結束只有一年的時間了。
  • 日本網友激烈討論:中國人對「安倍辭職的看法」!
    日本媒體28日消息,日本媒體引用了中國人對安倍辭職的看法:有點惋惜。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中國人「不希望安倍首相辭職。他為改善中日關係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消息:【速報】中國人「不希望安倍辭職」,因安倍改善了中日關係,最近採訪的中國專業有關人士表示,不希望安倍首相辭職。從中國專家看來,主要原因是是對安倍首相評價很高。中國專家認為安倍幫助促使兩國關係改善,甚至促成中國訪日計劃。
  • ...NHK周五消息稱,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決定辭去首相職務。據TBS...
    【日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辭職 東京都知事稱「非常遺憾」】日本NHK周五消息稱,安倍晉三因身體原因決定辭去首相職務。據TBS電視臺最新消息,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稱,對安倍決定辭職一事「非常遺憾」。
  • 安倍閃電辭職背後:這十個小細節很意味深長
    來源:牛彈琴細節決定成敗,一些看似很不經意的細節,其實透露出太多意味深長的信息。在創造了日本政壇的一系列歷史記錄後,昨天(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閃電宣布辭職。原因?安倍的解釋,潰瘍性大腸炎又復發了,沒有自信能完成國民託付,於是選擇辭職。不得不說,這個決定非常不簡單。類似一幕,已不是第一次在安倍身上發生。2007年,因為這種病,安倍辭去首相職務;2013年,他重新出任首相,創造了日本政壇的歷史;但現在,疾病襲來,一切戛然而止了。
  •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政權宣告落幕
    原標題: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 第二次安倍政權宣告落幕海外網 9 月 16 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 16 日上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匯總內閣成員的辭職書,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至此,歷時 7 年零 8 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
  • 安倍辭職真相首次曝光,東京檢察廳準備逮捕令,俄稱這次證據確鑿
    眾所周知,當地時間8月28日,作為日本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以身體健康為由突然對外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這一爆炸性的消息一經推出後,立即在日本政壇掀起了軒然大波。由於事實已定,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加快了最高權力的重新布局,經過黨內選舉等程序,此前擔任安倍內閣重要成員的菅義偉最終脫穎而出,成為過渡臨時政府的首相。
  • 安倍辭職後誰來接任?專家:岸田文雄或石破茂可能性最大
    如何評價安倍對中日關係的影響?2006年9月,安倍晉三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戰後最年輕的首相。然而,2007年9月,安倍晉三突然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直至本月28日,安倍正式宣布因病辭職。該如何評價安倍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博士慄碩28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安倍任期內,在處理中日關係問題方面表現得較為成熟與理性。其執政期間,釣魚島領土爭端問題雖然一直存在,但並沒有像民主黨執政時期導致中日關係惡化到極點。
  • 安倍轉危為安,菅義偉只是「炮灰」?
    編輯:小馬2020年8月28日是國際政治領域十分重要的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這一天正式宣布辭職,他給出的原因是「擔心因為自身慢性疾病的惡化而影響國政」。對於安倍晉三的卸任,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傳聞和分析,其中熱度最高的莫過於安倍是受形勢所迫才辭職的,身體原因只不過是藉口而已。近年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投入越來越大,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也逐年惡化,這讓十分擅長平衡各方面利益的安倍晉三「壓力山大」;而隨著日本高層內部的某種變化,安倍晉三的這套策略無法實行下去了,只好選擇在美國大選的節骨眼上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