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組詩)
文/惠風宜人(廣東省作協會員)
《白菜頂著雪》
昨夜。黃河以北、江淮兩岸、江漢平原
又下了雪。旱地裡,白菜頂著雪
天晴了,我們一直看著雪花
在陽光下消融
《巫山神茶(贈遠倫)》
幾片寬大的黃葉
在透明的玻璃壺中泛紅
來自巫山的神茶裡
沒有神仙,只有遠倫兄弟
高山、自然、純正
像你的詩歌
一個味兒
《這個春天》
二月四日。時過17:03
就是春天了,這個春天
有點遲,像這個夜晚
靜而深
《新世界》
「小老鼠站在牛頭上了」
這是個古老的故事,不是童話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留下姓名的
只有十四個
就像老人告訴小孩,蝙蝠是黑色的
它總是在夜裡飛行
書房裡的電腦,像是染上了病毒
少了上網,也省得窺探外面的世界
北京衛視,《新世界》二集連播
孫紅雷親率的團隊演技超群
讓我記住了許多經典的臺詞
新世界,是什麼樣兒
天天有太陽
《元宵節》
元宵節。嶺南的天空,開始晴朗
這個豔陽天,惹得養了四年的小花犬
在小院裡撒著歡兒
駐足望天,掃地除塵、衝洗院落、逗狗
看荔枝樹和小菜園,有冇長出新芽嫩葉
夜晚的月亮格外圓,只是星星有些稀落
忽暗忽明的星光,看似人間的煙火
讓我想起江蘇女詩人宗小白的詩句
「如果,你的生命裡沒有火」
《高速路》
微信。成了人間洞察的窗口
從朋友圈,看到一個高速路入口的
溫馨提示:「離開河源再回來,需要
隔離14天,請想好了再上高速」
這路。太長了,十四天才能走完
有位戰疫的護士,如是說
「如果,有快進按鈕
希望能加快到我們勝利的那一天」
詩人評詩
——納蘭
這組詩,作者命名為《新世界》。新在何處?
無論是《白菜頂著雪》,亦或是《巫山神茶》 ,都能看到一種潔淨的特質,這或許正是新世界所具有的特性。
「天晴了,我們一直看著雪花 /在陽光下消融」,這是詩人在去冬今春這個非常時期的「觀看之道」,循著詩人的目光,可以想像得到,新世界的存在主體應該仍是人,恰如白菜有資格頂著雪,一種雪的潔白唯有白菜的潔白與之相襯,正如「幾片寬大的黃葉 /在透明的玻璃壺中泛紅」。
觀察事物的方式與所呈現的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或許可以這麼說,觀察者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心靈的幻象」,是看不見的心靈找到了事物的支撐和依歸。
詩歌的語感很重要,用詩來表達意志,用歌來曳長語音,用律來協調節奏,人和神都能和穆了。《巫山神茶》《元宵》《高速路》,都有第三方的切入,在有限空間裡實現了語言的有效拓展。
同時,詩人在《新世界》的結尾,借用經典臺詞,寫下了:「新世界,是什麼樣兒 /天天有太陽」,於是,我們又可以在潔淨之外,給新世界加上一個「有太陽」的必要條件。
這首詩十多行,蘊含著豐富的信息量,裡面有神話傳說、又有當下現實世界。「書房裡的電腦,像是染上了病毒 /少了上網,也省得窺探外面的世界」,詩人對窺探外面的世界的拒絕,意味著把關注點放在了內在經驗和內心的世界。可以在內和外兩個世界之間自由地切換。
詩人發現「微信。成了人間洞察的窗口」,意味著人活在微信這樣的新媒介裡,人成了卡爾西所說的被符號化的動物了。我們對新媒介的依賴,就像是信徒對神的依賴。
通讀整組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新世界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可感知的,正如《元宵節》裡所寫:「看荔枝樹和小菜園,有冇長出新芽嫩葉」,「新芽嫩葉」正是一個新世界所具有的生機活力。雖然在《這個春天》裡,感嘆「這個春天/有點遲」,但詩人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都被提純為詩,讓人有一種「惠風宜人」的感覺,源於日常經驗,紀實性的閱讀,令讀者倍感親切。
納蘭,男,本名周金平,1985年生,現居開封。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水帶恩光》《執念》《紙上音階》。參加詩刊社第35屆青春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