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平面設計40年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作為中國現代平面設計運動的策源地,深圳平面設計的發展歷程是當代中國設計發展的縮影,40年來,深圳的平面設計力量扮演著中國現代設計產業啟蒙者、探路者和思想者的角色。

↑左,王序1987《設計交流》第1期封面;中,《藝術與設計》雜誌,1997年5月,第1期,創刊號;右,《東方之夏》海報,作者:畢學鋒,1991年

1979—1991年:啟蒙者

印刷業奠定的土壤

深圳平面設計的產生與深圳印刷業的發展有直接的關係,而深圳印刷業的發展又得益於改革開放以後深圳製造業的全面展開和香港經濟的輻射作用。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深圳印刷業在近20年的時間裡發展迅速,這不僅在於其引進的先進技術設備和大量印刷企業的出現,更重要的是,這個城市在20年的時間裡建立起了完善的印刷產業鏈,從處於產業鏈後端的單純的加工型企業,擴展到材料、研發、加工、流通全面循環的成熟的產業模式,這為深圳平面設計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和市場基礎。

包裝工業萌芽

為了使工業產品打進港澳地區和國際市場,除了提高工業產品本身的質量外,也要發展工業產品的包裝裝潢水平。在這種市場需求下,深圳的包裝工業發展迅速,到1984年年底,全市包裝工業企業有7家,職工1000多人,工業總產值超過千萬。塑料包裝製品、紙質包裝製品、彩印裝潢製品、包裝印刷機械等方面均有較快發展。這些企業有全民所有制企業、內聯合營企業、與港商合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多種體制。到1985年,深圳的包裝行業從業者迅速增至2000人。包裝設計行業的發展準確把握了國內的市場機遇,也充分吸取了國外的成熟發展經驗。

本土平面媒體的興起

↑84深圳青年報頭版版面設計,作者:李堅,1984年

1986年12月,羊城(深圳)報業有限公司經營的深圳全國報刊總匯開業。各地400多家報刊的600多名代表參觀了全國報刊總匯的門市部和展覽廳,參展報刊近400種。這些媒體的發展給當時企業發展創造了廣告平臺,從而也直接帶動了平面設計的發展,這一時期,平面廣告是廣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中國平面設計類刊物的起步最早也與深圳密切相關。從1987年王序在香港主編的《設計交流》算起,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深圳的《平面》等刊物,作為中國第一波平面設計現代化浪潮的產物,讓深圳設計師集中地領略到一系列蜚聲國際的設計師、設計機構及其作品,如香港的石漢瑞(Henry Steiner)、靳埭強、陳幼堅;日本的龜倉雄策、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嵐威暢、杉浦康平、石岡瑛子;美國的朗濤公司、五角設計聯盟等,他們的影響隨著專業雜誌資訊的流入進入深圳,對當時的深圳平面設計帶來巨大衝擊,深圳的設計師由此打開了對世界同行的觀察窗口。

設計人才大聚集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的王粵飛,曾任職於廣東省包裝進出口公司,1987年創辦了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資設計機構——嘉美設計有限公司。

以嘉美公司為代表的專業設計機構,在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的同時也培養和啟蒙了大批平面設計的設計人才,使得深圳漸漸形成了設計產業的基礎,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無可比擬的專業氛圍和產業優勢,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設計人才紛紛南下:1988年,設計師陳紹華從西安來到深圳,先是擔任萬科的設計總監,1992年成立了深圳陳紹華設計有限公司。後來,西安美院的畢業生韓家英、張達利,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畢業生曾軍,中國美院的畢業生畢學鋒也來到深圳,深圳的平面設計界匯聚了中國最優秀的幾所美術學院的傑出人才。加上此前從湖南來的龍兆曙等人,從中國東部到西部,眾多優秀設計師都聚集深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開啟了自己的設計歷程。

開放包容、多元文化、移民城市等條件提供了諸多天時、地利的優勢,加上製版、印刷、紙業發達,具備現代平面設計應用所必需的所有條件,新的設計思潮在這座年輕的城市裡悄然萌發、激蕩、發酵,一場影響至深的設計運動即將拉開大幕,並迅速席捲整個中國。

1992—2007年:星火燎原

「平面設計」概念的確立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1992年

1992年3月,由王粵飛、王序、賀懋華策劃的「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在深圳舉辦。

這次展覽在中國大陸首次引進了「平面設計」這個名詞,得到了陳紹華等人的積極響應。此次展覽標誌著深圳成為我國平面設計產業的發源地,1992年也被認為是中國平面設計的元年。

回憶往事,王粵飛在2008年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就像當年的熱血青年一樣,憑著一股子熱情,想要轟一轟國內設計界的氣氛。……我們第一次在中國提出了『平面設計』這個概念,展覽的英文名稱叫作『Graphic Design in China92』,是我們第一次把『Graphic Design』這個概念介紹到國內,也是第一次讓「平面設計」名正言順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海報,作者:陳紹華,1992年

20世紀90年代之前,「平面設計」所涵蓋的印刷品設計、包裝設計、商業海報、標識設計等內容,在中國被統稱為「裝潢美術」或「實用美術」。「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宣告了獨立於傳統美術之外一個叫作「平面設計」的產業與學科的崛起,對於深圳設計界乃至中國設計界而言,「平面設計在中國」展具有無可替代的劃時代意義,是我國平面設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同時也是中國設計界第一次完全按國際化的標準行事,第一次在全球範圍內邀請知名設計師擔綱評委,第一次讓大陸設計師與港澳臺設計師同臺競技。此後,深圳的平面設計事業蓬勃發展,專業的設計師隊伍迅速壯大,並直接催生了1995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平面設計協會的成立,也宣告了「設計師」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門類,從此被廣泛接納。

國際設計交流的開端

↑平面設計在中國92展海報,作者:韓家英,1992年

由於毗鄰香港,深圳在地理位置上享有天然的便利。從誕生之初,深圳設計便成了中國設計聯結國際設計的一個橋頭堡。通過深圳,中國設計師逐步放眼看世界,並得到啟蒙。比如,「平面設計在中國」展的評委均由國際知名設計大師擔綱,僅92、96兩屆,評委陣容即有石漢瑞(Henry Steiner,奧地利)、靳棣強(中國香港)、陳幼堅(中國香港)、餘秉楠(中國北京)、王建柱(中國臺灣)和尤惠勵(加拿大)、靳祈島(澳大利亞)、米雪·布維(法國)、松井桂三(日本)和安尚秀(韓國)等,均為蜚聲國際的全球知名設計師,展覽作品更在日本、法國、韓國進行國際巡展,成為國內平面設計力量在國外的首次集體亮相,這種國際化的操作模式為國內迅速發展的平面設計浪潮確立了方向,顯示了中國設計師決意大步邁向國際化的雄心。

政府與主流媒體的關注

↑SGDA1995-2005,作者:張達利,2005年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平面設計行業,不斷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自2005年起,「平面設計在中國」展以「GDC」的縮寫名稱實現了品牌化確立,並固定成為雙年展,獲得了政府文化發展基金的扶持,它也是深圳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的重要成果依據。一代又一代年輕設計師因GDC而集結、相識、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深圳平面設計所體現出的開放、創新、包容的精神正在成為一種集體意識,平面設計相關的設計熱點、設計現象開始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主流媒體的大幅報導,在深圳掀起了對平面設計及其文化的廣泛討論,主流社會媒體開始以專欄形式持續刊登設計師的文章,在深圳,平面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公眾話題。

2000年北京申奧,深圳設計師陳紹華設計的標誌成為申奧中選並被廣泛傳播。2005-2007年間,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組織成員,積極參與申辦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活動,先後組織了大運會標申辦標誌徵集與評選、申辦報告書設計、會徽、吉祥物徵集與評選的平面設計相關工作,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和認可。

深圳設計在全國影響力的不斷夯實

圖左↑平面設計在中國96展海報,作者:郭顯君,1996年

圖中↑RIVER COLOR紙張推廣海報,作者:畢學鋒,1999年

圖右↑GDC平面設計在中國05招展推廣海報,作者:韓湛寧,2005年

在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組織推動下,深圳設計師發起參與了一系列高水準的設計活動,各種展覽也蓬勃開展,為「設計之都」的建設營造著氣氛,包括GDC平面設計在中國設計競賽、GDC國際國內巡展、「溝通」海報邀請展(1996)、巴黎蓬皮杜藝術學術演講(1998)、「中國製造」設計展(2001 英國)、NO SARS藝術海報邀請展(2003深圳)、AGI 北京大會(2004北京)、世界華人優秀平面設計邀請展(2005)、屆布爾諾雙年展之中國當代平面設計展(2006)、「當代中國書籍設計家40 人展」/「疾風訊雷—杉浦康平雜誌設計半個世紀中國展(2006)、第五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2006)、「實幹闖未來」廣告創意設計(2007)等,讓深圳設計以整體面貌不斷在國內、國際舞臺上亮相。讓深圳設計成為特區一張閃亮的名片,深圳的城市影響力與日俱增。

深圳設計生態構建成形

圖左↑深圳平面設計協會成立海報,作者:王粵飛,1995年

圖右↑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海報,作者:陳紹華,2005年

與此同時,個體的設計公司、工作室雨後春筍般湧現,越來越多的設計學子因為受到深圳設計的鼓舞而聚集深圳,同時也有深圳的設計師轉赴上海、北京以及海外等地發展,新生代的設計師們也在積蓄力量,他們在商業項目和全球各地的專業競賽中閃耀光芒。

隨著「GDC平面設計在中國」這一包含競賽、展覽、交流項目的常態化運作,深圳的設計師一代代接續成長,各地設計師之間、設計機構之間、院校與職業設計師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除了深圳,各地也不斷湧現優秀的設計師群體,彼此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學習也促進了設計行業的多元發展;職業設計師與設計院校之間的交流也帶來了設計資源、設計觀念以及設計人才的融合與協作,作為優秀設計師組織的深圳平面設計協會,其成員中也包含了許多來自藝術與設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有越來越多職業設計師除了從事設計實踐,也投身於設計教育,以全職的身份成為高校教師,例如畢學鋒、吳勇、徐嵐、劉治治、曾軍等,擔任客座的也越來越多,原本的民間與官方機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日益緊密,知識與觀念的更新與融合,推動著設計行業良性生態的構建。

↑平面設計在中國05展海報,作者:韓家英,2005年

2008—2020年:設計價值重構

↑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2019海報,作者:李炯,2019年

2020,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以大鵬展翅之姿飛速崛起的深圳,一直在求新求變中創造著奇蹟。2020深圳設計周期間,由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承辦、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宋博淵、副主席張昊籌策展的「深圳設計四十年:時代的力量」線上展,組織回顧了深圳設計從視覺(平面+RGB)、工業(產品+家具)、時尚(服裝+珠寶)、空間(建築+室內)四大專業方向40年來的巨大成就,思考深圳設計未來發展,擦亮「深圳設計」城市品牌,探索「深圳設計」全球定位。這是深圳平面設計群體一次空前的實力亮相,也用廣受好評的活動成績表明,40年來,平面設計群體依然是深圳最具活力、凝聚力與創新力的群體,事實上,關於時代演變與設計價值進化,是深圳的設計師們一刻未停的探索課題。

設計之都的見證者與推動者

2008年,深圳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第六個獲得「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也是發展中國家中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稱號的城市。當年10月,深圳市委宣傳部曾邀請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畢學鋒、陳紹華到北京陳述深圳設計的優勢與特點,為申報聯合國「設計之都」工作打下了基礎,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更贏得「申都領導小組」的高度讚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由於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在設計產業方面擁有鞏固的地位。它鮮活的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部門,快速發展的數字內容和在線互動設計,以及採用先進技術和環保方案的包裝設計,均享有特別的聲譽」。

深圳「申都」成功之後,平面設計作為一種創新力量得到全社會自上而下的認可,平面設計產業煥發著勃勃生機,為深圳奇蹟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生產力,推動產業、文化、生活與創新深層次裂變升級。

平面「不平」

在設計全面發展的大環境下,傳統媒體的平面設計進入到一個成熟時期,而新媒體的平面設計還處在一個不斷面對挑戰、轉型思考的階段。

2008年前後是中國平面設計業的分水嶺。普天同慶的奧運盛會正把中華民族的驕傲發揮到了極致,普通百姓從奧運會標誌和一系列周邊VI(視覺形象系統)設計當中了解到了平面設計這個行業的鮮活面貌,關於平面設計的全民討論空前絕後。在深圳,「GDC平面設計在中國」進入了成熟期,中國平面設計的主體群體已經形成,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等組織也已經規範化。「平面設計在中國」展和同行業的比賽、展覽已經輕車熟路,觀眾也了解了什麼是平面設計,行業的基礎建設工作已經告一段落。

圖左↑玉田村導視設計,作者:張爍,2019年

圖右↑社會能量,作者:黑一烊,2009年

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初見苗頭,平面設計賴以生存的傳統媒體危機四伏,設計界開始重新審視平面設計的邊界與內核,評論家祝帥率先發問:「平面設計,終結還是轉型?」

隨著傳播渠道及消費市場的變化,甲方對平面設計的需求不再局限於單個的產品設計圖、一個LOGO、一套VI、一個商品包裝,而更希望設計公司在新的傳播形勢下,提供全新的、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深圳平面設計的外延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早已超越「平面」二字在字面上的界線,擴展到新媒體傳播、內容輸出、空間規劃、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等各個領域,甚至參與到一座城市的規劃與設計當中,深圳的設計師相信,平面設計早已「不平」,設計內核、設計價值與觀念的重構,成為深圳平面設計師們的全新課題。

高揚時代價值

與之相應的是「GDC平面設計在中國」09展開始嘗試將外延擴大,從平面設計擴大到了多個設計門類。平面設計開始在更大的領域發揮能量。

繼「GDC平面設計在中國」07展之後,GDC09的主題叫作「新媒介、新動向」, GDC11是「回到中國」,GDC13是「影響中國未來的設計」,GDC15是「實效性設計」,GDC17是「時代聲場」,GDC19是「設計改變的價值」。28年不斷進化,GDC設計獎一直通過褒獎和推介最優秀的設計來激勵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師群體,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師參加,從「全球華人最頂尖設計獎項」,正逐步邁向「全球最重要設計獎項之一」。

GDC設計獎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獎項,更是一個不斷進化、充滿創造力的設計社區,通過競賽、展覽、講座、訪談等為時兩年的系列活動,將最優秀的設計師聚集在一起,探討設計的價值,推動設計的觀念發展。

基於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與傳播效應,GDC系列活動已經將設計價值從學術延伸至文化、產業、生活、教育等更具體而長效的層面,並以深圳為城市背景,將全球設計力量深度激活,構建一個超越地理空間、行業壁壘的設計生態共同體。

文化自信:文字的覺醒

文字是一個國家最具重要的文化載體。近年來,深圳本土落地的文字設計相關活動不勝枚舉,如2001年開始舉辦的「漢字二十四時」系列活動、2015年開始舉辦的「字生態」系列活動,對中文字體設計在中國的全面興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使一大批設計師投身到字體設計,成為中文字體設計界一股重要力量。

↑CityPlus城市+,作者:許禮賢、吳傑勇,2017年

2017年,首屆China TDC在深圳成功落地。ChinaTDC即Typographic Design in China,是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繼「GDC平面設計在中國」之後,傾力打造的另一個國際性設計盛會。目前全球以TDC命名的文字設計專業活動包括美國New York TDC(紐約字體指導俱樂部)、德國TDC和日本TokyoTDC(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它們均在不同角度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China TDC的舉辦,宣告全球第四個「TDC」、同時也是首個中文語境「TDC」主題盛會的誕生。

China TDC 2017系列活動立足深圳,放眼全球,探討文字設計和城市、文化、生活的關係。通過國際邀請展、文獻展、學術論壇、設計師交流等多種形式,引入國際設計資源,推動國際設計界及華人社會對視覺藝術、信息傳達與文字設計的聯動。

深圳藍本:回到生活的設計

↑平面設計在中國日本巡展海報,作者:宋博淵,2016年

設計大展是記錄、展示、認可、探索深圳設計發展的一個非常有社會意義的儀式。2012年、2016年、2019年分別在深圳舉行的三屆中國設計大展,可以視為對最新設計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案,作為中國國家層面的最高展示平臺,展覽的內容也不僅僅是圍繞作品、項目,而是更多地深入產業和社會發展中去。跨界融合、多媒體、人工智慧、社區、城鄉等板塊的設置也已經遠遠超越了現有的一些設計門類。在文化和旅遊部與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的關注和支持下,深圳的設計仍然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狀態,仍然在不斷探索未來的種種可能。

這項國家級綜合性設計展覽從2012年12月落地深圳舉辦首屆以來,每三年舉辦一屆,是藉助「設計之都」深圳的設計優勢呈現中國設計新面貌、推動設計交流的平臺。設計大展呈現出來中國設計改變的力度和深度難以想像,這既是對中國設計界過去三年裡的成就的回顧與總結,呈現行業新的設計思維和設計觀念,也是對設計融入生活的一種倡導。

↑設計的可能-2018深圳設計周主題展,作者:管普查,2018年

粵港澳大灣區視角:設計融入國家與城市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所涵蓋的世界級城市群,不僅有蓬勃發展的經濟,更集中了中國最豐富的設計資源,這裡設計活動最頻繁、設計成果最顯著。2018年首次亮相的粵港澳大灣區設計展,每年一度,既是立體呈現大灣區設計生態的整體風貌,也是對面向未來的設計思維與設計風潮的引領與思考。

實物、影像、圖文、裝置,來自不同城市的設計師通過多種創意方式,展現設計原生地域特質,探究設計的開放多元、歷史沉澱、前沿探索。展覽期間還舉行論壇,設計師之間,設計師與公眾之間,就設計展開持續的、深入的交流互動,共享共建設計生態鏈。

↑雙向維度:記憶與更新,作者:魯曉勇,2019年

走向世界的設計根據地

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努力之後,深圳的平面設計行業日臻成熟並且開始走向國際。

深圳平面設計精英群體先後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義大利、丹麥、韓國等國家進行了交流,並在多個國家舉辦展覽,深圳設計已經成為全球設計界重要的生力軍。

圖左↑漢儀天諾麗線,作者:張昊,2020年

圖右↑漢字字體實驗,作者:劉永清,2011年

目前,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已擁有會員200 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設計師會員。協會會員多次獲得世界各地設計賽事和國際展覽的獎項,取得了享譽國際的設計藝術成就。深圳設計師的設計服務遍及全國大型企業集團和文化機構,為中國特別是深圳的經濟建設與企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價值。

圖左↑筆墨方,作者:曾令波,2017年

圖右↑醒獅山品牌形象設計,作者:夏江南,2019年

在今天,深圳與全球設計界的交流日趨頻繁,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設計。可以說,包括GDC 在內的一系列對外交流與展覽活動,讓西方乃至世界見識到了中國設計的水準,也看到了中國今天的變化。通過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等平臺及深圳一系列品牌活動,從內至外培育設計人才、搭建交流平臺、普及設計美學,從專業「小圈子」面向大眾,對公眾、對教育、對深圳這座城市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傳承創新的時代使命

某種意義上,深圳平面設計的歷史,就是一部深圳的城市建設史,也是整個中國當代平面設計運動史的縮影;它所經歷的種種發展和變革,成為中國平面設計發展的獨特樣本;它也是這個時代的鏡像映射,它的歷史與深圳這個城市發展的歷史緊密融合。

圖左↑花鳥魚蟲,作者:林溪,2018年

圖右↑改革開放30周年海報,作者:李堅,2004年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宋博淵在採訪中說:「我們協會內部分為幾個「代」,即老、中、青三代。老一代前輩年紀最大的接近70高齡,他們今天依然活躍在平面設計領域;而經歷過03、05、07展的設計師則是非常重要的中堅力量;近幾年加入協會的大部分青年設計師也是如今的重要力量。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和深圳平面設計師為什麼一直發展得很好,我覺得是這種『老中青』不斷地一代一代的傳承非常重要,每一個時代的設計師都有不同的時代價值和追求。」

而提及今年圓滿落幕的「深圳設計四十年系列活動」,策展人張昊則認為自己不僅僅是活動的策展人,也是千千萬萬深圳設計師的一員,站在四十年這一個歷史節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每個身在其中的設計師無不感受到一種源源不斷的、由這座城市所賦予設計的力量。這種力量,也成為了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竭盡全力辦好本次展覽的動力來源。

在深圳的城市發展進程中,設計創意力量越來越成為驅動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這個城市帶來無限的活力和發展的可能性,而身處其中的平面設計師群體,將這個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基因也融入了自身的思考和工作實踐中,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正是這個基因的締造者之一。

相關焦點

  • 深圳服裝設計40年
    來源:經濟日報↑深圳時裝周(攝影:劉伯良)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裡,有許多時裝品牌在這裡紮根、成長,走向國際。40年的深圳服裝史,是中國時尚的覺醒史,也是中國時尚從來料加工到文化自信的生動濃縮和鮮活表達。
  • 深圳建築設計40年
    來源:經濟日報↑深圳最高的建築: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築設計:KPF深圳事務所(攝影:Tim Griffith)深圳是人類建城歷史上的一個特例,這座只有40歲的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間由人「造」成,與歷史悠久的北上廣被共同划進一線城市。
  • 深圳設計的使命與未來——訪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望喜
    2017年4月21日,首屆深圳設計周開幕式現場。SDPA 供圖作為一座設計之城,40年來,深圳從當初的世界工廠,到現在的創新之都,「設計」發揮了重要作用,亦是深圳創新驅動的根本要素。它鮮活的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部門,快速發展的數字內容和在線互動設計,以及採用先進技術和環保方案的包裝設計,均享有特別的聲譽」。設計是深圳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深圳以「設計城市」的身份融入了國際對話。從當初的世界工廠,到製造業升級,再到創新之都,「深圳設計」發揮了重要作用。
  • [分享]深圳京基100大廈平面圖資料下載
    深圳京基100大廈平面圖專題為您提供深圳京基100大廈平面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深圳京基100大廈平面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深圳設計師勇奪香港「環球設計大獎」
    在文字中讀懂深圳2010年上海世博會深圳館以「大芬麗莎的微笑」迎接全世界的觀眾,而在深圳館的一個角落裡,悄然藏著張達利設計的「城市檔案文字牆」。其實,當時這件作品所處的位置並不討巧——它位於一個大斜坡的上方,大斜坡投影著斑斕的光影,而人們需要從旁邊的樓梯拾級而上,才能在一個類似閣樓的地方看到它。
  • 感受現代設計之美!江蘇優秀平面設計展亮相
    12月15日,「尋計江南」——江蘇優秀平面設計展亮相南京江蘇大劇院美術館,全國設計界中堅力量的近40位江蘇優秀平面設計師的80套本平面設計作品集中展出,涵蓋海報作品和書籍裝幀作品,其中不乏國內外大型比賽的獲獎設計,讓觀眾充分領略現代設計的藝術之美
  • 盤點,2020年的平面設計趨勢!
    當然插畫設計不僅局限於平面設計在網頁或移動客戶端都可以看到。等距圖形通常用於信息圖表設計、網頁設計和ui設計中,它們能夠在二維平面上演示三維對象, 動效的設計逐漸被引用且擴大認知,逐漸演變成一個純動畫的視覺方案。最近,三維物體在二維表面上的轉換變得比以往更加真實,也能更輕易激起和消費者的互動,讓信息可視化。
  • 在新時代打響「深圳設計」城市品牌——訪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向本刊記者介紹了深圳作為世界設計之都,4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並對深圳設計的未來做了展望。記者:深圳被稱為設計之都,以創意立城,設計的力量讓「深圳」成為一種新型城市發展模式。
  • 深圳騰飛40年,靠科技制勝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前的今天,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國家批准在廣東深圳、珠海建立經濟特區;其後又在福建廈門、廣東汕頭,海南,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建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40年,就是一部產業升級發展史。前半程,深圳完成了從「三來一補」加工製造到「世界工廠」產業鏈條的巨大飛躍;後半段,深圳又完成了從「山寨之都」模仿跟隨到「科技之都」引領創新的華麗轉身。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沒有深圳,就沒有比亞迪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圖片來源:企業供圖)40年前,深圳還是一個海邊漁村;40年後,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窗口」,深圳已發展成為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十一位。截至目前,深圳擁有多家行業級頭部企業,如通信行業「標兵」華為、移動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比亞迪等。「過去四十年,深圳以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勇於擔當、不斷創新,已成為全國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奇蹟。」回顧深圳和比亞迪的發展史,王傳福感慨萬千。
  • 國內規模最大 參展陣容最強 日本平面設計展在深開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0日訊(記者 潘潤華 實習記者 李日成)8月20日,2020深圳設計周分會場——日本平面設計展於益田假日廣場Yealife藝術空間展廳展出,持續至9月20日。據展方介紹,本次展覽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展陣容最為強大的日本平面設計群展。
  • 蘇州平面設計課程讓你掌握平面設計基礎
    平面設計,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是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以及完成的作品。從技術上講,平面設計者不僅要掌握傳統的設計工具,如畫筆,繪圖筆和相應的度量工具等,更要掌握電腦和繪圖軟體等現代化的設計工具及相關的印刷技術工藝知識。
  • 致敬40年!「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
    原標題:致敬40年!「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驚豔亮相   四十年,東方風來滿眼春,新時代,逐夢先行再揚帆。在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之際,10月14日晚,「逐夢 先行——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深圳大劇院拉開了帷幕。
  • 平面設計具體是什麼?學平面設計好不好?
    本文由:「學設計上兔課網」原創,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僅供學習分享 平面設計具體是什麼?學平面設計好不好?很多人在打算轉行的過程中,十分迷茫,為什麼迷茫呢?就是因為自己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做什麼好?
  • 40年實現騰飛,深圳的「魔法」是科技產業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前的今天,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國家批准在廣東深圳、珠海建立經濟特區;其後又在福建廈門、廣東汕頭,海南,新疆喀什、霍爾果斯建立經濟特區。聚焦最近10年發展歷程,本文試圖勾勒出深圳的「科技之都」逆襲史。頂層設計的支持和謀劃2010,深圳特區建立30年。
  • 美國藝術院校:平面設計、插畫、視覺專業(1+3)本科
    由於美國加州大學學分課程轉移進入深圳,在此基礎上,家長問,如果孩子高二/高三,面臨「藝考」,計劃到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讀一間藝術設計學院的名校,是否可以在深圳我校完成標化成績備考,以及美國大學一年級/二年級課程?我校的做法是:學生全日制在我們「五星級」校園學習,包吃包住包升學。
  • 趨勢 | 2020年10大平面設計趨勢
    以下是99designs設計服務平臺發布的眾多優秀設計師對未來平面設計的趨勢分析,一起來聆聽更多的聲音,經歷正在發生的設計變革。2020年,平面設計趨勢已達到重要的裡程碑。這是新十年的曙光,隨著設計師開始定義時代,平面設計有望達到新的高度。空氣中有一種可能發生的感覺——我們將見證平面設計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儘管20年代邁出大步可能還需要幾年,但設計師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即將發生的一切。
  • 《深圳的風》看得見!「科技藝術40年」展煥新重啟
    去年,「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及「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40年文獻展」終於來到深圳,掀起一股觀展熱潮,展覽在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提前關閉,很多人表示意猶未盡。近日,晶報APP記者從主辦方處獲悉,設計互聯從2020年5月30日起,重啟年前這場備受觀眾歡迎的大展,部分作品已升級,旨在為新老觀眾帶來煥新體驗。為響應公眾對展覽的熱情,設計互聯與展覽聯合主辦方——中央美術學院與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以及參展藝術家們密切溝通,共同決定將展覽延期至2020年10月11日。
  • 設計,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看40位平面設計大師如何做到(多圖)
    巴斯還是一位出色的logo設計師,他設計的許多品牌標誌經久不衰,平均使用年限長達35年。他的許多作品至今仍在使用,如舒潔(Kleenex)、女童子軍(Girl Scou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logo。
  • 深圳「百外教育集團大廈」總平面圖 批後公布
    點擊標題下「向上天際線」可快速關注項目概況深圳百外教育集團大廈位於龍崗新區政和路與吉誠路合圍處的布吉2018-61A—0001號地塊,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由深圳市百業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設計單位:深圳市清華苑建築與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海綿城市一站式諮詢單位:深圳中技綠建科技有限公司,是龍崗地標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