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對於愛美的女生來說比較痛苦,既要穿漂亮的衣服,又怕曬黑。每年防曬都是女生們暢談的話題。近十年來,隨著光老化的觀點深入人心,防曬更是成為一種護膚界的「政治正確」。但要是問怎麼樣挑選一瓶好的防曬霜?仍然有許多人心裡充滿疑惑和不確定。
物理防曬
有一部分人非常推崇純物理防曬,認為安全。這從原理上講有一定的道理。物理防曬主要就是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兩種,覆蓋力好,不需要皮膚吸收,有一定的遮瑕效果,對皮膚的刺激性小,相對比較安全,一般防水的防曬劑以物理防曬劑居多。而膚感比較厚重,部分物理防曬劑會有顆粒感,油性皮膚使用體驗不佳,會感覺油膩、悶。使用量較多時皮膚會有發白的情況,堵塞毛孔,誘發痘痘產生。
化學防曬
化學防曬則比較五花八門,普通人記不住那麼多,只知道它們有的會一定程度上與表皮化合,或滲透到角質層內,吸收紫外線。而膚感輕薄透氣,無油膩悶感。製作所需成分易獲得,所以一般價格也比較便宜。
需要在外出前20分鐘塗抹,防曬劑吸收後才能起到防曬效果。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相比物理防曬劑來說更易致敏。不防水,出汗了基本上防曬霜就被衝得差不多了。化學防曬劑吸收紫外線後就不再具備防曬功能,所以外出時化學防曬劑要勤擦。
生物防曬又是什麼?
最近幾年還有另外一種新型防曬劑逐步興起,那就是生物防曬。生物防曬的思路是基於一個現實:再好的防曬霜也無法100%濾過紫外線,漏網之魚仍然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導致氧化損傷,並逐步積累形成光老化。生物防曬的意義就在於第一時間對抗氧化應激,阻止光老化的發生,彌補損傷。常見的蘆薈、綠茶、黃瓜、紅花等提取物,可以吸收紫外線。
如何正確使用防曬霜?
除了尋找靠譜成分外,使用技巧也非常重要。讓一瓶好防曬發揮作用,你還需要這些tips:
①何時使用?
每天早起潔面後,塗好面部保溼乳液,就可以上防曬霜了。
②何地使用?
假設你基本在室內通勤,玻璃窗將為你阻隔UVB,但UVA是可以穿透玻璃的,因此假如你在室內的工位受到陽光直射,或距離窗口不足1.5米,你仍然需要採取防曬措施,假如工位距離窗戶有1.5米以上,那麼這個室內光線對皮膚的影響被認為是比較小的。
而當你在戶外活動時,打開你的手機天氣,查看當天的UVI(UV index,紫外線指數)值。是指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數值越大損傷越強,根據WHO的推薦,UVI<2時,對人體影響很小,可以不必防曬,如果UVI≥3時,你就需要採取一些防曬措施了。
③防曬霜需要卸妝嗎?
不管是什麼防曬,只要包裝上沒有特殊的說明,都是要卸妝的,普通的洗面奶就可以。
儘管這篇文章只談了防曬霜,會給人一種錯覺,似乎除了防曬霜外,我們並不需要其他防曬手段了。而防曬傘、防曬衣的好壞,牽涉到紡織工藝等等……
實際上,晴天戶外活動時,除了防曬霜,最好也儘量尋找遮陰處,避免在日曬強烈時段長時間地傻站在太陽地裡。同時使用優質的防曬帽、陽傘或者墨鏡、防曬衣等,至於何種防曬帽、陽傘或墨鏡更為硬核,就留給這方面的能人去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