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應該算苦盡甘來的民族。猶太人曾經有一段非常悲慘的歷史,他們曾經流散了數千年,無論他們走到哪都會被欺壓、排擠,他們的生存實在是非常艱難。但這些苦並沒有讓他們放棄,反而他們通過不斷地鞭策自己,人才輩出。查看大量與猶太人相關的資料後,發現猶太人把自己一生的智慧都總結在了《塔木德》,他還總結了3種人無法苦盡甘來,他們只會苦上加苦,分享給你,希望你能及時避免這些因素。
無法找準人生位置的人
《塔木德》說:「人生最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人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並不一定人人都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人生的訣竅就是找準人生定位,定位準確能發揮你的特長。經營自己的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
位置是死的,人是活的,它會隨著時間,隨著你的努力而不斷的變化。一個堅持不懈努力的人,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人生的夢想。
位置不是越重要越好,適合自己最好。當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能力時,過高的位置不將是一種榮譽,而成了一種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不懂得變通的人
古今中外,不會變通的人其實很多,這樣的人,往往做事目標感不強,會因為過度強調既定的安排,反而不關注事情的結果。
《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以前有一個人,想去集市買鞋。於是他在家裡量好腳的尺碼,去了集市才發現自己居然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
於是他立刻返回家去取尺碼,然而等他再次來到集市,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好奇他為什麼不用腳試試呢?
他說:「我只相信量好的尺碼,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人就是典型的不會變通,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原本可以買到鞋的,最終沒有實現目標。
很多人會說,沒空寫作,沒空探索副業……其實,用很土的話來說,時間就是海綿,你擠一擠,總是有的,你說沒時間,其實也是不懂得變通的一種體現,說到底,是對這個結果沒有那麼想要。
從不忍耐的人
真正的成功輝煌就隱藏在忍耐的背後。忍耐是一種心情,一種智慧,一種精神內涵,積蓄驚人的力量。與忍耐為伴是痛苦的,但忍耐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一條向前的大河,在迂迴曲折中孕育出的快樂,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猶太人之所以流散了這麼多年,依舊有錢又有才,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他們的忍耐。人生很多事,忍一忍就過去了。
童話大師安徒生在他窮困潦倒之際,來到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他忍受著上流「劇作家」「詩人」「演員們」的冷嘲熱諷。但他發奮學習希臘語、拉丁語,從處女作《即興詩人》的發表到如今的聞名天下,中間是忍耐,忍耐,再忍耐。由此可見,忍耐,必須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只有忍耐的人才能夠取得成功。
猶太人的智慧傳承系統非常厲害,猶太人的智慧不止局限在從苦逆轉到好上,還有很多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
愛因斯坦說:「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
鋼鐵大王卡內基生說:「美鈔和鑽石都留給別人吧,給我棺材裡放一本《塔木德》就行」。
《塔木德》經過上千年的積累,2000多位猶太精英嘔心瀝血著成,人生最重要的幾個方面都涵蓋了,包括學習、社交、逆境、財富、謀略等融合在這一本書裡面,形成了一個70多圈的一個龐大的著作。
《塔木德》被猶太人視為行動指南與致富聖經,由最精英的如果你閱讀會發現自己很多認知上的觀點都被顛覆了,人生、財富、處世上的那些迷茫,都能找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