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踏踏
2014-10-18 09:45 來源:澎湃新聞
京都有太多百年老店,由家族一代代傳承,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口味。而最高級的懷石料理,則又是集園藝、花藝、茶道、美食於一體的全方位享受。京都不靠海,魚鮮不那麼豐富,反而因為優良肥沃的土地和溫溼的氣候,孕育出了著名的京野菜。各種瓜果蔬菜,雖稱不上種類繁多,但品質皆上乘,隨著四季交替而出現。料理人則嚴格遵循這「旬」,奉上最新鮮最當造的食材。
近又:京懷石料理神髓
京都市中京區御幸町四條上ル1801年創立的近又,座落在著名的錦市場旁不起眼的小路上。這一片磚瓦屋簷,木格窗,明治時代的煤油燈,古老的石燈籠,這町家建築已經穿越200多年來到現代。夜晚造訪,路上無人,突然有種「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的感嘆呢。入門,揭開暖簾,走過玄關,木質的內飾結構,第七代傳人鵜飼治二笑臉相迎,令人感到並沒有想像中的拘束。沿著通庭,被引領進和室包房,可先在一旁懸掛繪畫和花飾的「床間」稍作休息,預熱味蕾和心緒。懷石料理向來講究,十道料理包含先付,八寸,碗物,向付,蒸物,燒物,煮物,蓋物,食事和甜品。食材是要最當令,不時不食,體現「旬味」之季節感,秋天特色有甘鯛、松茸、松葉蟹、慄子、石榴、銀杏、柚子等。近又名物之一的燒大赤甘鯛魚頭煮清酒醬油,用九州產甘鯛,肉質特別細緻鮮甜,這醬汁的配方從第一代起延續至今不曾改變,吃的到古老傳統的味道。既然是京懷石料理,講究美食之外,對環境美景也極其考究,庭院布置精心設計過,坪庭及蟲籠窗,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皆現禪意。
三嶋亭:傳統和牛壽喜燒這家明治六年創立,迄今已130年的牛肉壽喜燒店享譽世界。傳統的老式木結構屋子令來客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拾級而上,入座包房,席上有紅色的八角爐和簡單的盤飾。店家最著名的是壽喜燒,標榜最傳統的關西做法,不是一般見到的抹點黃油,而是在鍋底灑上些許砂糖,據說這樣能使肉質更柔嫩。店家挑選的是和牛名種之一的佐賀牛,「特饌」級的牛肉雪花紋理清晰漂亮,粉粉地若凝脂般誘人。傾入少許醬油燒煮,再蘸些蛋液入口,軟嫩肥腴,柔滑香甜。稍後再燒煮豆腐、魔芋、洋蔥、大蔥等,吸飽了肉汁的各式蔬菜極易下飯。用餐全程都由穿著和服的女侍照料一切,客人只顧享受就可以了。除了壽喜燒外,日式小涮鍋、雞肉鍋和豬肉蘿蔔鍋也是拿手招牌。
武鮨:最強壽司看這店名中有個「鮨」字,就知道這是一家壽司店了。這家小店坐落在京都北部寂靜的一個居民小區裡極不起眼,店主原田武志先生已經76歲,從事料理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還曾是京都的壽司名店「松鮨」的廚師長。店很小,僅有八個座位,愛吃壽司的食客一定會入座壽司臺,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和料理職人交流,間或欣賞他切生魚片捏壽司的嫻熟手藝,領會其中的奧妙。Omakase,全權交給料理人發辦,既是對他的信任,也是考驗他的功力,大廚會察言觀色,根據客人的進食速度和反饋,隨時調整製作的快慢和食材的品類。從吞拿魚大脂到鯛魚,從烏賊到海膽,從貝柱到鰻魚,根據不同食材而調整米飯的軟硬度和飯量,以及芥末的多寡,用心體會到食材、芥末、米飯的和諧。最推薦的是大蔥吞拿魚大脂卷,外層的紫菜稍長出米飯,蘸一點醬油送入口中,飯糰軟糯,紫菜爽脆,金槍魚柔嫩,三重口感合一,簡單之中最能體現原田大師的超卓技藝和執著精神。
南禪寺順正:豆腐真味
京都市左京區南禪寺門前京都的地下水水源豐富,水質清甜細膩,所以和水有關的食物和工藝,諸如茶道,釀酒,藍染都聞名於世,當然,還有豆腐這一京都名物。一小塊豆腐,九成以上是水,水就是豆腐的靈魂。京都有名的湯葉料理店不少,南禪寺旁的順正是名店之一,被譽為「僧人肉食」的豆腐,突然更有一種「禪」的味道了。順正走的是傳統料亭的路線,有身著和服的侍女一路導引著走進庭院,綠木蔥鬱,錦鯉巡遊,一旁的順正書院亦是國家法定古蹟。豆腐套餐有四種選擇,胡麻豆腐和田樂燒豆腐都是很典型的日本風味。最期待的當然是「湯豆腐」,女侍端上一個食爐,盛著一鍋昆布湯,飄一片花瓣大小的柚子片,還有十塊切的工工整整白白淨淨的豆腐。再耐心地等待十分鐘煮熱後,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塊,加點醬油和蔥花, 入口一抿,質感溜滑,稍帶韌度,甜中帶著清雅的豆香,感受到豆腐的純淨淡雅,清素樸實和那一縷飄渺若無,濃淡相宜的「禪」味。
天ぷら松:好味家庭料理嵐山一帶有不少料理名店,比如米其林三星的吉兆嵐山,以及稍偏僻的這家開業38年的家庭料理小店。大隱隱於市卻惹得京都人驅車過來,必然有她的迷人之處。店子由一家四口打理,店主也兼大廚,太太和兩位子女做幫手招呼客人,其他廚師也個個樂呵呵的大聲和客人打招呼,其樂融融真是有股子家庭般的親切和溫暖。坐在吧檯可以欣賞窗外的美麗的嵐山,聆聽桂川的潺潺,心裡忍不住猜測師傅身後那個大鍋裡正燒著什麼好吃的,卻見一旁的炭火上靠著的兩尾小香魚已經哧拉哧拉的竄出了香味。倚靠嵐山一大好處是,京野菜和野菌特別豐富,松茸蜆土瓶蒸有別樣的清香鮮美,野生香魚天婦羅淋上香魚籽醬是有多香脆可口,海膽配自家制烏冬冷冽順滑,野生鰻魚涮鍋的鰻魚彈牙爽口,松葉蟹雜炊拌醃蟹糊真是好吃到放不下。各款料理,看似隨意的搭配,卻是精心選擇了最天然的食材,巧妙的烹飪方法,沒有過多的調味,吃得到食物的本味,最後來一份自製焙茶冰淇淋配紅豆及寒天,以及一杯熱騰騰的藍莓茶,劃上最完美的美食句號。
錦市場:京都的廚房
京都市中京區錦小路通想要快速了解京都的美食,不如先逛一逛錦市場。這個已有400年歷史的市場,被成為「京都廚房」。她有一種獨一無二令人眼花繚亂的美,是京都人購買新鮮水果魚肉和南北乾貨的大市場,兩百多家店,從漬物、佃煮、雞蛋卷、京野菜、水果到海鮮、烤物、章魚燒、咖啡,無所不包,一路走還可以一路吃,更有多間名店隱匿其間不容錯過。比如「中央米谷」,嚴選了日本有機米,製作成各種口味的飯糰,鬆軟粘合的米飯口感超好。還有「三木雞卵」,日式雞蛋卷由優質雞蛋加上北海道利尻昆布和柴魚熬煮出來的高湯,一口咬下去,層層疊疊又軟嫩鮮美。又有「打田漬物」,漬物品種玲琅滿目,還很大方的提供試食物。這裡的名物之一是「櫻花漬蘿蔔」是高級版的「千枚漬」。所謂「千枚漬」就是鹽醃白蘿蔔,但這被櫻花浸過的,竟然呈粉紅色,著實嬌豔欲滴的粉嫩醉人。還有「奈良漬」是用酒糟醃漬,口味清甜;「辛漬」有芥末的辛辣味,還有松前漬,福神漬,柴漬等等,目不暇接。
其他料理推薦菊乃井:米其林三星懷石料理
京都市東山區下河原通八坂鳥居前下ル下河原町459
茶寮都路裡:祗園最熱甜品店,永遠大排人龍京都市東山區四條通祇園町南側 573-3 祇園辻利本店
晦庵 河道屋:有嚼勁的冷蕎麥麵京都市中京區麩屋町通三條上ル
高瀨舟:價廉物美的天婦羅老店京都市下京區西木屋町通四條下ル船頭町188
一保堂茶鋪:280年歷史的茶鋪,招牌罐裝煎茶京都市中京區寺町通二條上
梅園:三年坂最熱門的和風甜品屋,招牌御手洗糰子鹹甜相宜京都市東山區清水3丁目339-1
俵屋吉富:百年歷史的和菓子名店,招牌生果子甜蜜溜滑京都市上京區室町通上立売上ル
鍵善良房:葛切涼粉和甘露竹水羊羹京都市東山區下河原通高臺寺表門前上
京野菜館:京野菜特色長月京便當京都市右京區嵯峨野天龍寺廣道町314
文之助茶屋:白玉蜜豆冰和黑糖钁餅京都市東山區下河原通東入兒八坂上町373
戴踏踏(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