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唐,那是一個神仙打架的年代,不會作詩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唐的人,要想在眾多「神仙」中脫穎而出是當時的詩人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之一。
今天我們所講的崔顥,這個名字乍一聽我們可能並不熟悉,再一聽可能也想不起來是誰,別擔心,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和他同時代的人都有:
陳子昂,在幽州臺前望古人後期來者的痛哭。
王勃,雖然生命短暫,但是一篇序言就能讓滕王閣大紅大紫。
王維,曾高居廟堂,後回歸平淡,和好朋友孟浩然的農村男子二人組——王孟,合力將上水田園詩發揚光大。
邊塞四人男子組合——岑參、高適、王昌齡、王之渙也是佳作不斷。
就更不用提「詩仙」李白和他著名粉頭「詩聖」杜甫了,那就是大唐詩界的行業標杆。
要想在這種情況之下脫穎而出,打敗前面所有人開創新時代,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但是另闢蹊徑,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還是有可能火一火的,崔顥就是這麼做的,他的這條路就是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成為「婦女之友」。
但小崔走這條路偶爾用力過猛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那就變成了愛好美色。
根據《全唐詩》的收錄,崔顥的詩共有四十二首,但婦女閨情的居然有十五首,上天給了他驚人的才華,但他的詩作並不被當時人的人們認可,甚至在其中看出了他好色的這一特點,隨便舉幾個例子:
《長門怨》
君王寵初歇,棄妾長門宮。
紫殿青苔滿,高樓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罷簾櫳。
泣盡無人問,容華落鏡中。
這是為宮中不受寵的女性所發聲的,多麼悲慘的命運,同情!
《邯鄲宮人怨》
邯鄲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見一婦人。
自言鄉裡本燕趙,少小隨家西入秦。
……
十三兄弟教詩書,十五青樓學歌舞。
……
憶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時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萬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獨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這是寫淪落風塵的女子的,全詩細細道盡了其命運的悲慘和不易,大家還是努力不要入錯行!
《代閨人答輕薄少年》
妾家近隔鳳凰池,粉壁紗窗楊柳垂。
本期漢代金吾婿,誤嫁長安遊俠兒。
兒家夫婿多輕薄,借客探丸重然諾。
平明挾彈入新豐,日晚揮鞭出長樂。
……
這是寫遇到渣男的女子的,男默女淚啊。
細讀這些詩作,會發現其實相比較輕薄少年郎的形象,他在這些詩中更多的像是在替婦女發聲,替她們說出人生悲苦,他對自己的定位現在看來其實是非常精準的。在好男兒們都在寫好山好水大江大河時,他成為了「婦女之友」,很遺憾的是他用力過猛了,為自己招來罵名。
事情是這個樣子滴——
他天生才華橫溢,並且時代有利,沒有牛氣沖天的大咖與其爭鋒(此時李白正在仗劍走天涯,杜甫還是個十幾歲的初中生),所以十九歲就能進士及第的他確實配得上當時人們那句「年少有為」的誇讚。
但他飄了,他飲酒賭博,還堅持娶妻要娶美貌如花的,更是見一個愛一個,拋妻棄子。
有資料記載,他「娶妻唯擇美者,俄又棄之,凡四五娶」,一時成了「渣男」,還是一個有文化的「渣男」。
年少成名但未能修身養性的他,註定會有遺憾,為官之路更是不易。
當時書法大家李邕愛結交有才之人,聽說了崔顥之名後邀請他到家裡做客,崔顥也是欣喜若狂,拿出自己的作品,期待能夠被認可。
可事與願違,李邕看到後勃然大怒,高聲斥責其是「小兒無禮!」,且轉身離去。
他到底寫了什麼呢?
《王家少婦》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
自矜年正少,復倚婿為郎。
舞愛前溪綠,歌憐子夜長。
閒時鬥百草,度日不成妝。
其實平心而論,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他就是在詩裡把李邕比喻成美男子王昌,而自己是嫁給大眾男神的王家少婦,可能小崔更多的是以美人出嫁來比喻知音賞識,可是當時大咖李邕不懂,最終只落得個聲名狼藉,仕途基本無望的結局。
此後他開始出走江湖,這一走就是二十年。
歷經沉浮的他看到了塞北風沙,也看到了將士無畏,無意中他走過了黃鶴樓,眼前是長江東流,奔騰不息,江上是煙波縹緲,好似仙境,突然他的小宇宙就爆發了,提筆寫下了高級版的「崔顥到此一遊」,也就是黃鶴樓的代表名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滄浪詩話》裡曾經這樣評價:「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就這樣,在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個時空,崔顥與黃鶴樓互相成就。
崔顥成就了黃鶴樓,此後黃鶴樓躋身名樓樓中的名樓,遊人如織,絡繹不絕。
而黃鶴樓也成就了崔顥,唐代七律第一,李白也曾說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就此擱筆,自嘆弗如。
自此,有了代表作的崔顥在大唐詩界佔據了一席之地。
從「行履稍劣,好博,嗜酒」「有文無行」到「少年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詩風轉變巨大。或許是他年少時過於瀟灑放縱,導致他出走半生也困頓半生,最終才能思緒萬千寫下這首曠世佳作。
詩仙李白一直是盛唐的標杆與代表。單從才華來看,崔顥憑一己之力,讓詩仙為之折腰並模仿就已經是其才華最好的證明。後來李白寫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雖一直被模仿,可從未被超越,這就是崔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