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博物館上課去!南京一批學校開設博物館課程

2020-12-22 龍虎網

近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這意味著博物館「進」校園提速,學生們將有機會通過校內博物館系列課程,足不出戶「瀏覽」博物館。記者了解到,其實,這幾年南京市不少學校已開設博物館課程,通過館校合作帶領學生們走進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

12月9日下午1時,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選修博物館課程的3個班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博物院,參觀「晶·華——礦物之至善至美」特展。

學生們根據二十九中學初中部和南京博物院合作製作的博物館課程任務單,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在各項準備工作後,課程正式開始。現場,學生們根據博物館提供的導覽器,一邊瀏覽文物,一邊自主、合作學習,並完成學習任務單。學生們認真地拍照、記筆記、動手操作、組內討論。

「我們博物館課程的主題是紙文化。」指導老師成惠說,目的是通過課程引導學生們製作紙張,並了解紙張的運用,使學生們認識到中國古人的發明創造智慧以及這種發明創造對於中國文化傳承的意義。「紙張依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學會去了解紙張,而且要珍惜紙張。」

「我非常激動,因為這樣的課程非常有趣。」該校初一(5)班學生史嘉灝說,通過學習,他不僅學會了製作紙張,而且還了解了歷史,明白了古人是如何去生活,「我以後會經常來博物館學習!」

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歷史教研員、二十九中初中部高級教師金波說,學校的博物館課程內容包括:《中國紙文化實踐探究課程》《中國陶瓷器實踐探究課程》《到博物館玩去》《我是小小講解員》等,學生通過學習了解紙質文物修復技藝、原始制陶方法、製作古代燈具、飲食器具等,既有對文物外形的鑑賞,也有文物背後的歷史,還可以製作手工模型,近距離的觸碰歷史、感知古人的生活。「該課程目前在初一年級開設,學生們會利用社團活動時間參與課程,大家積極性非常高。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課程,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通過動手實踐達到育全人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二十九中初中部,南京市還有不少學校也在嘗試通過校館合作,給孩子們開設博物館課程。

2014年,南京市岱山實驗小學與南京博物院正式籤訂協議,合作開發博物館課程。學校負責課程的整體規劃、課程管理、教學組織、教學評價和研發相應的研究報告與學習單;南京博物院負責建構課程的知識體系、遴選教學內容、選擇文物與展覽、培訓學校教師、為學校設計微展和博物館體驗活動。如今全校每個班,每個月都會有一節博物館課程。2017年,學校還與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籤訂了《小學生博物館生物進化課程》合作協議,開設針對小學生的生物進化課程。

南京博物院社會服務部部長陳剛說:「過去雖然也有很多學生參觀,但大部分只是把博物院作為一個景點,走馬觀花。而現在,學校會和博物院一起組成課程研發團隊,開發的課程不是一節兩節,而是一個學期,甚至幾個學期。所有課程,也都是由學校老師和博物館教育人員一起執教。為推動更多學校和教師走進博物館,進一步拓展博物館和學校合作教育活動的覆蓋範圍和深度,南京博物院還將進行課程開發研討活動,邀請更多學校參與到館校合作中。」

南報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實習生 李政

相關焦點

  • 南京一批學校開設博物館課程
    近日,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這意味著博物館「進」校園提速,學生們將有機會通過校內博物館系列課程,足不出戶「瀏覽」博物館。記者了解到,其實,這幾年南京市不少學校已開設博物館課程,通過館校合作帶領學生們走進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
  • 扶貧更扶志:世博會博物館為山區小學送博物館課程
    在唐君琦看來,對發達城市的孩子來說,博物館是很熟悉的,甚至可以說已經嵌入到他們日常生活當中,學校老師會組織學生們一起去,在課餘時間父母也會帶他們去,從小到大他們都能接觸到博物館。 「但是山區的孩子們,連博物館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只是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相關體系內的知識,而素質拓展、素質教育這一塊,特別是博物館知識是十分欠缺的。」
  • 非遺進校園|南京非遺周周學系列創新課:傳承有高招 創新無極限
    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不僅在博物館裡為學生開設課堂,還在館裡給非遺傳承人開設工作室,並幫助非遺傳承人創立自己的品牌和培養非遺傳人,對於這樣的非遺傳承方式,劉媛之副館長表示,目前博物館工作人員還在開拓更多有助於非遺傳承、創新的「高招」。「在南京民俗博物館,很多非遺項目可以有一個集中的展示,也可以接觸到世界各地的人。」
  • 線下課程難以開展,英國博物館學課程如何適應疫情?
    雖然現在持續性的限制使大家重新認識了面對面互動的好處,但同時也激發出永久性影響課程教學方式的新式學習方法,並且這種學習方法極具創造性。 阿爾斯特大學的課程主要授課點在其貝爾法斯特校區,但目前攻讀該課程的學生並沒有住在學生宿舍。阿爾斯特大學決定,春季大部分課程的所有教學都將在線上進行,至少持續到一月,即第一學期末。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博物館怎麼開設-博物館開設條件介紹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博物館怎麼開設?博物館是遊戲中很多玩家期待和關注的,那麼博物館開設條件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博物館開設條件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博物館  想要開設博物館,需要達成三個條件
  • 集合啦動物之森博物館怎麼開設?森友會博物館開設條件介紹
    集合啦動物之森博物館怎麼開設?森友會博物館開設條件介紹 集合啦動物之森遊戲裡的博物館要怎麼開設,具體開設博物館有哪些條件和要求,具體準備的材料以及對應任務NPC是誰呢,我們來看下博物館開設的步驟和流程。
  • 英文版「線上博物館」傳播金華婺文化
    這是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也是金華市博物館的展陳主題。這一次,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被翻譯成了英文,由此為學生們拉開了金華璀璨文化的絢爛篇章。策劃錄製英文版「線上博物館」課程的,是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婺文化譯播研究中心的教師團隊。「這是我們實踐教學的一項內容,受疫情影響,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們也無法出門參觀博物館,在學院號召下,大家就想著把教學『搬』到網上。」該研究中心主任李慧說。
  • 動物之森博物館怎麼開 博物館最快開設攻略
    動物之森裡,各位玩家可以在遊戲裡開設博物館,聽起來是不是很高級,但是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動物之森博物館開設條件是什麼?動物之森博物館怎麼開設?現在我就為大家帶來了動物之森博物館開設攻略,一起來看看吧~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博物館開設條件1、在服務處交給狸克5種魚蟲。2、放置傅達的帳篷(也就是博物館的位置)。3、次日傅達來島,捐贈15種魚蟲或化石給他。
  • 南京三家博物館將點亮「博物館奇妙夜」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王麗華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即將來臨,5月14日,由江蘇省文旅廳(省文物局)、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的2019
  • 逛遍博物館、玩轉電動滑板,一年前她在法國的交換太浪漫!
    南京大學作為中國內地高校中國際和港澳臺地區交流合作最為活躍的大學之一,每年都有千餘名本科生通過學期交換、聯合培養、暑期學校、國際比賽等形式,前往劍橋、哈佛、牛津、耶魯、麻省理工等海外高校進行長期短期交流學習。今天,我們有幸跟隨陳金言同學到浪漫之都巴黎,到頂尖社科類大學——巴黎政治學院,一同走進她豐富多彩的交流生活,聆聽她的交換故事。
  • 南京高級英語口語課程
    英語培訓選美聯教育◆讓你享受雙重授課模式 南京英語口語培訓機構: 南京英語口語培訓機構,美聯教育不錯,美聯教育開設的英語口語培訓課程,適合各年齡階段的學員學習,其中包含有:英語口語入門課程
  • 在博物館上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另外,與學校教師的密切合作,也讓博物館教育人員了解了學校不同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不只有助於博物館開發交叉學科以及和國家課程相關聯的教育項目,也為他們的職業發展的帶來有益的提升。 由於孩子們在博物館中學習的時候會到達館內各個區域,這改變了博物館對於教育空間的利用態度,變得更加開放和靈活。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升級了,元旦起免費開放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升級了,元旦起免費開放 2020-12-21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京最值得去的4A級景點,「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門票免費
    很多人或許都知道,南京博物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灣省故宮博物院並稱為「中國三大博物館」,其中南博是我國創立最早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民國22年建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至今已有87年歷史之久。當時僅修建了一座「人文館」,即仿遼代宮殿式的南博大殿。
  • 來南京,各大博物館參觀對老人們這樣...
    現代快報訊 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會預約,沒有健康碼,怎麼參觀博物館?自元旦開始,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總館、南通博物苑、揚州博物館、常州博物館、東臺市博物館、淮安博物館、中國海鹽博物館 …… 江蘇一系列博物館積極響應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推出了 " 老年人參觀優待 " 政策。
  • 南京博物院上演「博物館奇妙夜」
    南京博物院上演「博物館奇妙夜」 2020-05-19 09:43: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翟璐 責任編輯:翟璐
  • 我國最有名的五座博物館,故宮博物館上榜,第一名實至名歸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歷史,來探討一下中國最有名的5座博物館。博物館是專門用來展示各朝代被發掘出的歷史文物,對於我們來說有著深遠的意義,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館,那麼中國最有名的5座博物館是哪幾座呢?下面一起瞧瞧吧!第五座是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的佔地面積是9.1萬平方米,規模非常龐大。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起免費對外開放,重裝歸來,恐龍咖啡挖化石等...
    中國江蘇網訊 恐龍咖啡、「我在博物館開化石」、古生物文創產品……21日,記者在探訪展陳昇級後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獲悉,經過近半年的現場施工,閉館裝修接近尾聲的博物館計劃自2021年元旦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告訴記者,有觀眾會問古生物化石有什麼作用,此次新設置的「生物的應用」展區,涉及到石油煤炭天然氣是如何發掘,告訴觀眾研究古生物化石的目的能夠給國民經濟產生效益。精品展廳中,把古生物所近20年來最『精』的一些化石如甕安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化石集中展示,體現這些化石的科學性和在世界上的學術地位。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博物館開設條件介紹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一款最近很火的模擬經營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開各種商業店鋪,種植作物果樹等等,這裡為大家說下博物館的玩法,遊戲中博物館機制是什麼?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博物館開設條件一覽,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北美多家博物館推出「博物館療法」,為身心提供療愈時刻
    身為博物館界力推藝術療法的領頭羊,MMFA官網強調:「MMFA堅信藝術對身心健康福祉有正面影響,此乃『博物館療法』新概念。」 MMFA於2016年11月開設「謝納埃雷爾教育和藝術療法國際工作坊」(Michel de la Chenelière International Atelier for Education and Art Therapy),試圖解決輟學、歧視、貧困、文盲、厭食症、恐同性戀症和無家可歸等社會與文化問題,每年約有30萬人參加工作坊教育和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