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背後,遊戲直播平臺的混戰江湖

2020-12-06 中國企業家雜誌

當遊戲核心用戶增長放緩,鬥魚營收來源單一的問題就愈發凸顯。隨著騰訊控股虎牙,遊戲直播的競爭格局悄然生變。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 | 萬建民

圖片來源 | 被訪者

在直播帶貨大火的當口,鬥魚重啟直播電商,並沒有大張旗鼓。

3月,鬥魚戶外主播「峰峰三號」分別在寧波萬達阿迪達斯門店和耐克門店嘗試了一次直播帶貨,兩場直播帶來近600萬銷售額。

這給了鬥魚營銷中心負責人李鵾很大的信心,他也是鬥魚直播電商項目的負責人。從2019年12月開始,鬥魚內部重啟直播電商項目,並在2019年的「雙十二」和今年1月份進行了小範圍灰度測試。

一直以來,鬥魚是一家以遊戲直播為主的平臺,並逐步向戶外、娛樂、音樂、舞蹈、二次元、科技教育直播等領域拓展。鬥魚的前身為AcFun生放送直播,2014年1月1日更名為鬥魚。2019年7月17日,鬥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在遊戲直播領域,鬥魚、虎牙堪稱雙寡頭,被認為是千播大戰中最先跑通商業模式的垂類。此次鬥魚重啟直播電商,頗為引人關注。

一方面,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眾多新玩家躍躍欲試。

招商證券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成交額(GMV)約超3000億元,未來有望衝擊萬億體量。加之疫情影響,線上直播帶貨更成為眾多企業的自救方式。此次耐克、阿迪達斯與鬥魚的合作,正是因為疫情期間,線下實體門店無法開業,銷售額大受影響。

另一方面,鬥魚在營收結構上亟待尋求多樣化。目前,鬥魚在營收來源中高度依賴平臺遊戲直播收入,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20.6億營收中,平臺遊戲直播收入有18.9億,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91.7%。而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藉助巨大的流量優勢殺入遊戲直播領域,有可能改變遊戲直播的雙寡頭局面,鬥魚在遊戲直播上的收入增長面臨挑戰,必須找到新的增長極。

鬥魚2016年就嘗試過直播電商,但最終無疾而終。此次重啟直播電商,鬥魚能成功嗎?

鬥魚要掙「直男」的錢?

其實,早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鬥魚就曾嘗試過電商業務,當時鬥魚與淘寶合作,在馮提莫等主播直播間加入購物連結。此後,鬥魚又與當時的網易考拉、京東618等電商平臺合作帶貨,不過效果並不好。

李鵾告訴《中國企業家》,「當時鬥魚嘗試的電商更偏傳統的電商模式,只是將流量引入電商平臺,並沒有解決用戶想買什麼的問題,依舊是『人找貨』的狀態,所以最終效果不太好。去年我們在重啟直播電商第一次灰度測試的時候,通過圍繞主播調研,按照粉絲屬性、需求選品,一個專場同時推出20個產品,產品轉化率比過去提高了10倍。」

鬥魚內部把重啟的直播電商項目稱為「鬥魚購物」。李鵾表示,這是鬥魚平臺在遊戲推薦之外,滿足用戶多樣化消費需求的一次全新嘗試。

雖然鬥魚早就嘗試直播電商變現,然而如今重啟直播電商,市場已是不同天。

淘寶基於天然的購物場景,湧現出李佳琦和薇婭兩大頂流;快手基於下沉市場的用戶社交生態,誕生了辛巴和散打哥兩大老鐵帶貨王;而抖音6000萬新籤了羅永浩,攜巨大流量大張旗鼓進軍直播電商。如何差異化發展,成為鬥魚直播電商的首要挑戰。

李鵾告訴《中國企業家》,18~35歲的年輕男性玩家是鬥魚平臺的主要用戶,這決定了鬥魚在直播電商的起點就和主攻口紅、化妝品等女性產品的電商平臺完全不同。「這些熱愛遊戲的男性用戶對遊戲滑鼠、遊戲機械鍵盤、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更感興趣,所以鬥魚在選擇商品時更傾向於大眾的日用品、食品類,適合於男性的運動、潮牌、科技數碼產品。」李鵾說。

直播電商的市場環境已經成熟,平臺的教育成本將大大降低。鬥魚平臺上的年輕男性玩家除了觀看比賽、遊戲娛樂,如果與此同時產生消費需求,主播推薦可能成為他們的購買渠道。

過往鬥魚的商業嘗試證明平臺上用戶粘性和用戶付費習慣不錯。根據鬥魚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鬥魚MAU(月度活躍用戶)達到了1.66億,第四季度付費用戶數量達到730萬。但鬥魚用戶大多是典型的「直男」群體,業界公認從這個群體身上掙錢是最難的,鬥魚直播電商能成功嗎?

據《中國企業家》了解,鬥魚的直播帶貨分為主播帶貨和商家入駐兩種模式。主播帶貨即是無貨、有粉絲,且帶貨能力不錯的主播為粉絲推薦產品。商家入駐則主要是有貨型商家自行賣貨,不需要平臺提供主播資源。目前,鬥魚平臺上已經有玉石商戶入駐魚鋪專區。

無論在哪個平臺,頭部主播帶貨都是示範效應最顯著的形式。在峰峰三號主播的帶動下,鬥魚主播「正直博」和「蛋蛋解說」在3月28日的一場直播帶貨,單場成交額超過487萬,當天極米無屏電視登上天貓熱銷榜電視品類冠軍。李鵾表示,目前戶外、遊戲、美食等版塊的主播都在積極嘗試。

直播帶貨表面看起來是流量之爭,實際上比拼的是供應鏈,這對鬥魚是一個不小挑戰。李佳琦、薇婭等都有完備的供應鏈以及選品等團隊。羅永浩第一次直播帶貨,其選品也備受爭議。目前,鬥魚前幾次帶貨直播嘗試都選擇在線下直營門店,李鵾希望能最大程度規避假貨和劣質產品。與此同時,主播還需要根據平臺的規則選擇產品和招商,目前鬥魚將商品來源限制在淘寶、天貓等主流的電商平臺。此外,鬥魚平臺也會對商品進行資質審核。

單一收入來源的增長困境

鬥魚重啟直播電商背後,一個最直接的訴求,是尋求更多元的營收來源。

李鵾告訴《中國企業家》,「為了進一步挖掘內容,拓展更多商業模式,鬥魚先後嘗試進入雲遊戲、電競陪玩等具有商業潛力的市場,這次試水直播帶貨也是鬥魚在諸多創新業務中的新嘗試。」

根據鬥魚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鬥魚總營收達20.6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77.8%,毛利率也從上年同期的3.1%增至18.2%。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錄得淨利潤1.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0%,連續四個季度盈利。

雖然增長趨勢和盈利能力都在提升,不過,在營收結構上,鬥魚還是主要依賴平臺直播收入,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20.6億營收中,平臺直播收入有18.9億,比上年同期的10.28億增長84.1%,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91.7%。

早在2019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鬥魚首席戰略官蘇明明就表示,「從成立開始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創新創業,並持續性地投入,包括我們最早引入彈幕,探索小額付費的模式。未來我們仍然繼續去做新的嘗試,探索遊戲和直播更深入的結合。比如,我們已經積極探索與雲遊戲廠商合作對未來布局做一些嘗試,探索一些新品類的廣告。」

當遊戲核心用戶增長放緩,營收來源單一的問題就愈發凸顯。在營收結構以及用戶構成方面,鬥魚與另一家已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虎牙相似度非常高。

鬥魚2019年第四季度總營收20.63億元,直播收入18.93億元;而虎牙2019年第四季度總營收24.68億元,直播收入23.46億元。鬥魚2019年第四季度的月活躍用戶為1.658億,付費用戶數為730萬;虎牙2019年第四季度的月活躍用戶為1.502億,其中付費用戶510萬。兩者關鍵數據指標極其接近。

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騰訊現在同時是鬥魚和虎牙兩家遊戲直播平臺的第一大股東。

4月3日,騰訊正式向虎牙和歡聚集團發出通知函,稱已行使其股權——購買了16,523,819股虎牙B類普通股,總收購價約為2.626億美元現金——交易完成後,騰訊成為虎牙最大股東,投票權提高到50.1%。

因為鬥魚與虎牙在營收結構以及用戶構成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以及在頭部主播之間可能會產生的爭搶、挖角導致競爭成本增大,這些因素都在推動著騰訊將鬥魚與虎牙兩者進行合併。此前業內就有多輪猜測認為騰訊將主導鬥魚與虎牙合併,但當時騰訊在虎牙還不具有控制權。

此次,騰訊同時成為鬥魚、虎牙的第一大股東之後,被認為是推動兩者合併的關鍵信號。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騰訊可能會參照騰訊音樂集團的公司組織形式,把虎牙、鬥魚以及騰訊自己的企鵝電競三家揉在一起,集中資源統戰協同。

關於鬥魚與虎牙合併的問題,在鬥魚2019年財報會議上,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回應道,「這取決於大股東騰訊的意願,但目前沒有任何確切消息。」

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

遊戲直播競爭格局生變

即使在遊戲直播領域,除了與虎牙的直接競爭外,鬥魚也面臨著快手、B站、抖音等平臺的威脅。

2019年7月15日,快手首次公布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躍用戶超3500萬,遊戲視頻用戶總日活達5600萬。而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是,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截至2019年6月5日的數據,鬥魚的日活數為1500萬、虎牙的日活數為1100萬,合計2600萬。

當時快手公布的遊戲直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快手站內遊戲相關內容的發布數達到5億+,點讚數100億+,作品評論數15億+,每月有200萬遊戲主播開播,總開播時長達到6.8億分鐘。

而快手似乎絲毫沒有停止在遊戲直播上的加碼。2019年12月10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顯示,快手直播DAU突破1億,遊戲直播日活超過5100萬。2019年快手首次直播英雄聯盟總決賽(S9),首日在線觀看人數突破2500萬,總觀賽人數達7400萬。而《中國企業家》採訪遊戲直播行業人士了解到,當時騰訊甚至想跟快手成立遊戲合資公司。

隨後,快手拿下王者榮耀職業賽事直播版權。自2019年以來,快手相繼拿下2019《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直播版權、2020年KPL賽事版權。此外,業內猜測快手直播收入至少200億。

快手之外,鬥魚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對手是B站。鬥魚一姐馮提莫籤約B站,被視為標誌性事件。

2019年12月,B站宣布與全球最流行的PC電競遊戲《英雄聯盟》達成為期三年的國內獨家直播協議,當時據路透社報導,此份協議價值8億人民幣。今年3月13日,原移動電競經紀公司大鵝文化CEO王宇陽和COO王智開,雙雙加入B站直播事業部。

而字節跳動同樣在加大在遊戲和直播領域的投入。今年2月,字節跳動任命原戰略部負責人嚴授單獨分管旗下遊戲業務,並將推出一款與《王者榮耀》近似的競技產品。

整個2019年,字節跳動在遊戲領域發力相當迅猛,其著力點主要是輕型的超休閒遊戲。一方面字節跳動代理發行遊戲,另一方面字節跳動旗下抖音、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穿山甲聯盟等平臺也是遊戲推廣的重要渠道。

根據遊戲行業研究機構DataEye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最近的90天內,在遊戲廠商投放的前10名渠道中,字節跳動系產品佔據四成,其中穿山甲聯盟、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分別位列第一、二、五、八名。

不過,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認為,快手們的進入還遠算不上直接競爭。「快手進入遊戲直播目前對我們沒有帶來直接競爭,相反快手的流量大,對整個行業提升是非常有利的,作為內容平臺,我們提供最優質的內容群體,這對我們會有更好的促進作用。」陳少傑表示。

陳少傑認為,從用戶群體的觀點來看,鬥魚與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覆蓋的遊戲品類不同。鬥魚的用戶集中在硬核的電競遊戲用戶和重度遊戲玩家,用戶粘度高。從用戶體驗來說,快手短視頻平臺是一個情景式的觀看,與鬥魚平臺完整的觀看體驗是有區別的,並不構成直接競爭。

確實,快手、B站、抖音與鬥魚、虎牙是兩條剛好相反的路徑。前者是在平臺模式的基礎上全面開花,遊戲只是平臺業務的一個板塊;而鬥魚、虎牙則是從成立之日起就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在此基礎上拓展其他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風向如何變幻,在鬥魚、虎牙、快手、B站這些公司背後,騰訊才是最大的贏家,騰訊同時是鬥魚、虎牙的最大股東,佔虎牙50.1%的股份,佔鬥魚37.18%的股份,同時還持有B站13%的股份和快手超過15%的股份。

「這取決於大股東騰訊的意願」,陳少傑在坦誠回應外界合併猜測的時候,似乎已經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而在一切未定之前,鬥魚要做的是實踐更多的商業可能性。

相關焦點

  • 鬥魚做直播電商,一場空?
    無論線上線下,從企業CEO到各類平臺,都在做直播賣貨。其中遊戲直播平臺鬥魚,也重啟電商業務,計劃開闢「王牌薦客」的直播賣貨專區。01 多次徵戰電商無果 這已經是鬥魚,第N次踏入電商領域了,而且也算得上是最早幾家做直播電商的平臺。2016年雙11,鬥魚就開始聯合淘寶、京東等平臺,在眾多直播間嵌入購物連結,嘗試邊看邊買。
  • 鬥魚做直播電商,一場空
    從老羅抖音帶貨,到攜程梁建章穿古裝直播,再到復星郭廣昌、小米雷軍。無論線上線下,從企業CEO到各類平臺,都在做直播賣貨。其中遊戲直播平臺鬥魚,也重啟電商業務,計劃開闢「王牌薦客」的直播賣貨專區。01多次徵戰電商無果這已經是鬥魚,第N次踏入電商領域了,而且也算得上是最早幾家做直播電商的平臺。2016年雙11,鬥魚就開始聯合淘寶、京東等平臺,在眾多直播間嵌入購物連結,嘗試邊看邊買。
  • 遊戲直播混戰結束:騰訊企鵝電競意圖合併鬥魚、虎牙
    正所謂,分久必合,企鵝電競、鬥魚、虎牙三家遊戲直播平臺爭鬥雖然利好直播觀眾,但對於其背後的資本則並一定是好處,競爭很膠著的態勢下,各家都很難實現普遍的收費更別說盈利。遊戲直播平臺合併的可能性有多大?何況,從背後資本看,企鵝電競、鬥魚、虎牙都有騰訊的身影,其中騰訊持有虎牙37%的股份、持有鬥魚38%的股份,大股東都是騰訊,合併更成為了必然選項。2、競爭態勢促使中國乃至全球包括遊戲直播在內的直播平臺,數量還是相當多的,在眾多的直播平臺競爭中,鬥魚、虎牙等並未處於絕對的競爭優勢。
  • 遊戲直播平臺競品分析——鬥魚TV、虎牙直播
    報告指出,中國遊戲市場整體規模呈現平穩較快增長趨勢,其增長速度預計仍將高於我國2014全年GDP增速。對於遊戲直播平臺來說,如今更加是群雄逐鹿,繼鬥魚TV的的火爆之後,又出現了戰旗TV、火貓TV、龍珠直播等直播平臺,甚至連YY都將自己的遊戲頻道獨立出來,不惜花千萬購買域名成立了虎牙直播。
  • 陳少傑:「虎食魚」背後,直播江湖不過是一夢南柯
    遊戲玩家們開始自發在這個語音通訊工具上進行歌唱等內容表演,YY直播逐漸轉變為一個UGC的視頻直播平臺。2009年,YY直播已有用戶10萬,形成了可以和遊戲用戶抗衡的用戶群。2010年,YY直播將平臺上的直播表演商業化,當年營收超過3600萬。直播風口就此打開。2013年,YY直播的平臺營收為8.5億元人民幣,貢獻了總公司營收佔比達到了55%。
  • 開啟「流量扶貧」時代——記國內領先遊戲直播平臺鬥魚直播
    鬥魚直播用實際行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引導主播傳遞社會正能量建設,身體力行地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鬥魚創始人兼ceo 陳少傑鬥魚直播在納斯達克上市2019年初,鬥魚直播開始面向全網發布公益主播招募,凡是具有愛心和奉獻精神,能夠利用業餘時間參與公益活動的主播都可報名加入,於是「公益主播團」成團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展「流量幫扶大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 鬥魚直播榮獲第三屆金陀螺獎年度最佳遊戲直播平臺獎
    2018年12月5日,2018未來商業生態連結大會暨第三屆金陀螺獎頒獎盛典(簡稱「FBEC2018」)在深圳舉辦,鬥魚直播亮相本次大會,榮獲第三屆金陀螺獎年度最佳遊戲直播平臺獎。
  • 鬥魚虎牙靴子落地:鬥魚或主導新公司,遊戲直播走入後合併時代
    新格局、新對手 從競爭格局來看,整合超百億市值的直播平臺之後,騰訊並非高枕無憂。 在遊戲直播領域裡,騰訊的眾多被投公司中,鬥魚、虎牙並不是騰訊在遊戲直播領域的全部布局,快手、B站均已經介入遊戲直播,其中快手的增速已經不能小覷。
  • 被快抖碾壓,鬥魚、YY等五大傳統直播平臺如何突圍丨財報橫評
    在這一大背景下,鬥魚開始號召旗下主播做電商帶貨,陌陌旗下的探探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YY進一步鞏固海外護城河,映客則併購了年輕社交平臺積目……各家平臺都希望能找到一條除了直播之外的新路,誰會最先突圍呢?映客在財報內解釋,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直播行業競爭加劇。但相比之下,泛娛樂領域秀場直播平臺中,陌陌與YY的安全係數相對高一些。YY是秀場模式和公會模式的鼻祖之一,從YY中走出的直播人才佔領了直播江湖的半壁江山。據一位秀場公會負責人表示,YY仍然是直播平臺中金主數量最多、用戶付費習慣最好的平臺。
  • 鬥魚電競,虎牙秀場:遊戲直播平臺的中場戰事
    在應用描述部分,鬥魚的文案是賽事介紹,而虎牙則在開篇就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這是幾個微小的差異,但是暗含著兩個平臺運營策略的變化——電競直播 vs 秀場直播。鬥魚 vs 虎牙平臺一周(3月23~28日)主播禮物收入排行,數據來自小葫蘆xiaohulu.com第三方視頻大數據平臺「小葫蘆」的榜單顯示,最近一周鬥魚TOP15 主播的平均禮物收入為530萬,而虎牙TOP的平均收入僅為115.8萬。
  • 鬥魚被傳進軍日本,將與N站、亞馬遜旗下平臺等競爭遊戲直播市場
    據《日經新聞》7月28日報導,中國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將於9月進軍日本市場,目前正計劃與日本企業三井物產(Mitsui & Co.)成立一家新公司。除了為鬥魚9月在日本推出的新平臺,招募人氣主播,這家新公司還將向日本國內發布新遊戲。除此之外,鬥魚還有計劃推出遊戲之外的內容和電商模塊等。
  • 有人、有貨、有場,鬥魚如何用直播帶貨打動萬千遊戲玩家
    關於鬥魚涉足電商直播,外界最大的質疑就是遊戲是個遊戲直播平臺,那些平日裡打遊戲一流的遊戲主播究竟能不能帶貨?縱觀當下三個最火的直播帶貨平臺淘寶、抖音、快手均是如此,李佳琦(淘寶)、薇婭(淘寶)、羅永浩(抖音)、辛有志(快手)等都是擁有海量粉絲的主播。  而京東、蘇寧、蘑菇街、小紅書這些傳統電商平臺雖然也都涉足的電商直播,但它們電商直播這條路上走得並不順利。上周,業內最早嘗試電商直播的蘑菇街傳出裁員的消息。這背後的原因無非是要麼沒有代表性的主播,要麼沒有足夠的流量支持。
  • 鬥魚虎牙必須合併|虎牙|遊戲直播|騰訊|馮提莫|lol全球總決賽|鬥魚...
    作為「千播大戰」時代僅存的2位獲勝者,鬥魚、虎牙目前均擁有月均1.6億以上月活躍用戶,佔據了國內遊戲直播賽道近八成的市場份額,如今與B站快手一起構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經歷了漫長的對抗之後,「兩超」即將成為一家人,騰訊將「一統」遊戲直播江湖。再造一個TME?
  • 誰在直播電商平臺「買買買」?
    私域電商研究中心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90後是直播電商用戶中的主力軍,佔比達到40.2%。購物平臺促銷活動感興趣(38.87%)、喜歡帶貨主播(35.63%)和對優質的內容)(27.53%)是直播購物平臺用戶消費的主要理由。
  • 遊戲直播賽道大變局:鬥魚贏在哪裡?
    直播平臺作為後來者,不可避免的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付費用戶難增長,已經成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難題。有著國民老公王思聰背景熊貓直播,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倒下。翻閱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同屬遊戲直播平臺的虎牙,付費用戶僅610萬人,僅和鬥魚去年同期數據相當,遠低於目前鬥魚的付費人數。
  • 借免費網課推廣遊戲 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被點名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鄭蕊北京商報訊 (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耿文婧)6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在報導中點名批評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因為後者在免費網課渠道中推廣網路遊戲。此前2月,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紛紛上線了免費網課功能。
  • 百度開啟知識直播新戰爭?|電商直播|淘寶|短視頻|抖音|快手
    店鋪直播成為主流的背後,意味著直播從內容和傳播力的競爭,進化到了包括內容在內、以產品供應鏈為核心、囊括客服、物流等電商流程的全方位比拼,成為了商家之間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這種競爭,也從淘寶延續到了短視頻平臺和社區。不論抖音還是快手,只要是有帶貨功能的平臺,都成為了商家利用直播打造品牌、提升銷量的生意場。
  • 鬥魚等直播平臺或成雲遊戲最大贏家
    導語:隨著5G時代到來,雲遊戲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看直播的「雲玩家」也有機會親自上場玩遊戲了。受疫情影響,全民宅家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月有餘,遊戲和直播成為了玩家們在家娛樂的長期活動。換作往年,電腦配置跟不上、手機遊戲有卡頓等硬體缺陷常常讓玩家們抓耳撓腮,只能看著主播們一起在遊戲中進行「雲通關」。
  • 騰訊遊戲直播夢碎
    費時三年,騰訊企劃的虎牙鬥魚合併案可能遇阻。騰訊一統遊戲直播江湖的美夢,可能難以實現。在遊戲直播領域,虎牙和鬥魚是當之無愧的冠亞軍。來自中商情報網的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遊戲直播領域的用戶中有超過82%來自虎牙和鬥魚兩大平臺。除了擁有最多的用戶,虎牙和鬥魚在遊戲直播平臺中也擁有著最強的營收能力,2019年虎牙和鬥魚在遊戲直播營收方面的行業佔比分別為40.25%和35%。
  • 產品分析 | 虎牙直播:從遊戲直播到綜合性直播平臺
    競品分析2.1 產品定位回望國內直播的發展歷程,它興起於2005年,那個時候的直播間更像聊天室,形式主要為唱歌和聊天。2014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電競行業的飛速發展,遊戲直播異軍突起,移動直播平臺迅速佔領直播市場的份額。2015年往後,直播形式開始多樣化發展,遊戲、美食、教育、電商、戶外運動……直播所連結的行業越來越多,逐漸進入「泛娛樂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