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叫猙的獸五尾一角,叫畢方的鳥是火神,還有一種獸叫天狗

2021-01-13 星語愛讀書

今天讀《山海經》中的章莪山和陰山。章莪山上有獸叫猙,有鳥叫畢方;陰山上有獸叫天狗。

章莪山在長留山向西兩百八十裡的地方。據考證,章莪山在今天的青海湖境內。《山海經》裡說,章莪山上不長草木,但是有很多精美的玉石,還有豐富的青綠色的玉石,而且章莪山上的東西都非常怪異。

書上沒有記載具體是怎樣的一種怪異,顏色奇怪還是形狀奇特,亦或是行為怪異,我們不得而知,只是說:所為甚怪。

其實,《山海經》中記載的獸們,沒有一個不奇怪的。章莪山上有一種野獸,它的身體長得好像紅色的豹子,長著五條尾巴,頭上還長著一隻角。這種野獸嚎叫的聲音像是人們在拿著石頭敲打時發出的聲音。古人給這種野獸取個名字叫猙,面目猙獰的猙。

從圖片上看,這猙長得也不是那麼猙獰,只是有點奇怪。全身長滿了豹子點,五條尾巴長長的,並不拖在地上,而是高高豎起在屁股後面,頭像是山羊的頭,頭的正中長著一隻角。它把頭高高昂起來,像是準備隨時都要仰天長嘯一樣。

章莪山上還生活著一種鳥,長得像鶴,但只有一隻腳,全身的羽毛都是青藍色的,其中加雜著一些紅色的斑紋,尖尖的白色的嘴巴。古人把這種鳥叫做畢方。

從圖片上看到,畢方除了只有一隻腳以外,整個形狀簡直與丹頂鶴沒有什麼兩樣。

我眼前圖片上的這隻畢方鳥,一隻腳穩穩地站在石崖上,尾巴和兩隻翅膀仿佛隨時準備要起飛的樣子,長長的脖子,紅色的頂冠,頭高昂著,眼睛睜得圓圓的,仿佛時刻警惕著周圍環境中的一切。

為什麼把這種鳥叫畢方呢?書上說畢方鳥的叫聲就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它是火光之災的像徵,它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發生火災。而發生火災的時候,那些燃燒的竹子和木頭們就會發出的噼啪聲響,所以人們就稱它為畢方。畢方就是木柴燃燒時發出的聲音。傳說人類的第一粒火種就是畢方鳥帶來的。所以,畢方鳥又被稱為是火神。

從章莪山再向西走三百裡,就到了陰山。陰山是今天塔塔河和巴嘎柴達木湖南的山脈。

青海的塔塔凌河,古時候叫濁浴水就從陰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蕃澤。考古學家認為,蕃澤水可能就是今天的巴嘎柴達木湖。

濁浴水中有很多貝殼,還帶著花紋,特別漂亮。如果把那種貝殼收集起來,串成一件藝術掛件,絕對很有價值。

陰山中生活著一種野獸,它的身體像山貓的身體,白色的頭又像是狐狸的頭一樣。古人把這種動物叫天狗。

天狗的叫聲並不像是狗在叫,而是像貓叫,古人用它來防禦兇險。

怎麼防禦呢?也許這種動物對環境中的異常現象非常敏感,周圍環境中有什麼不對時,它們就會像貓一樣地叫起來,告訴人們有危險。就如同看家狗用叫聲告訴有陌生人來了一樣吧。

好啦,今天的《山海經》就讀到這裡,我們明天繼續。

相關焦點

  • 看山海經,一天熟悉一種志怪。陸拾肆
    山海經西山經——第三列山系:章莪(é)山——志怪:猙(zhēng)、畢方正文又西二百八十裡,曰章莪(é)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zhēng)。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é)火。注釋1.瑤:似玉的美石,亦泛指美玉。
  • 苦於國產遊戲《山海經異獸錄》洗腦,盤點山海經裡的異獸
    燭龍燭龍也叫燭九陰,在很多玄幻類的小說中都出現過,《半城風月》中女主一家都是燭龍一族,在神族很有威望,屬於名門之後。但是小說與《山海經》還是有差距,小說裡的燭龍是以龍為原型,但是山海經的記載燭龍並不是龍。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 山海經,長留山,章莪,白帝居然和到處放火的怪鳥做鄰居
    他是黃帝和嫘(lei)祖的兒子,也叫玄囂。這就是為什麼白帝和黃帝居住的軒轅丘距離這麼近的原因。 長留山上還有一個天神居住,這個神叫做員神磈(kui)氏,這個神居住在彩色有花紋的玉石中,這種神掌管的是太陽下山後,把太陽的光線折射到東方,和月亮的作用差不多。
  • 《山海經》一個異獸為尊的世界
    蠃(luǒ)魚-------《山海經》裡講,「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這是一種長著翅膀的怪魚,不同於揮著翅膀的單身女孩,這種魚大多是出雙入對的,而且聲音也如同鴛鴦。這是一隻長著刺蝟刺兒的老虎狀物體,叫起來像狗嚎,吃人·······小朋友離遠點!駁-------《山海經》裡講「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御兵」,簡單來講就是長著老虎爪牙、白色身體、黑色尾巴的獨角獸,叫起來像敲鼓,下酒菜是老虎和豹子,養一隻可以避免兵災!
  • 中小學生必讀書籍《山海經》裡的75種異獸,都是什麼樣子?
    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書裡寫道:「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阿長作為魯迅的保姆,頗為憨厚可愛,魯迅在《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中這樣描寫:「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蓆子上,又已經烤得那麼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 山海經10大最強神獸排行榜:第二饕鬄最貪吃,畢方僅第十
    《山海經》中描述了大量的神獸,而對於山海經10大最強神獸排行榜,也是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因此也有好幾個版本。而以下的山海經前十排行榜也是根據大眾來選出來的,並沒有特定的順序。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都是哪些吧。 1、燭九陰
  • 中國神獸錄:山海經異獸篇(二),精美圖文介紹
    翼望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只長著一隻眼睛卻是三條尾巴,名稱是讙,發出的聲音好像能賽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飼養它可以闢兇邪之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黃疸病。鵸鵌qi tu出自《山海經·西次三經》: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食之不魘,又可御兇。
  • 《山海經》中最兇殘的十大怪獸,你認識幾個?
    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第二個,猙  猙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奇獸,以老虎豹子為食物。章峨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赤豹,臉部中央長出一隻角,有五條尾巴,所以五尾一角,全身赤紅,身形似豹,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  第三個,天狗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
  • 山海經裡的上古神獸名字,用來起名吉祥又好聽!
    山海經是屬於上古先民的浪漫,也是中國古代記載志怪的古籍,華為鴻蒙商標就出自與山海經之中,可見山海經也是一本不錯的「起名寶典」。白澤(獅子身姿,頭有兩角,山羊鬍子)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
  • 山海經中的兇猛動物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會給世人帶來多大麻煩
    先讓我們用書中記載來對比一下現實中發現的動物1、畢方-火烈鳥「漢武帝時,嘗有獨足鶴。人皆不知,以為怪異。東方朔奏曰:此山海經所謂畢方鳥也。驗之果是。因敕廷臣皆習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翻譯: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鶴,但只有一隻腳,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張白嘴巴,名稱是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它出現的地方就像著火了一樣。
  • 古代十大神獸排行 真龍不死鳥都沒上榜?
    不僅如此《山海經》還是對先秦地理描述最全的百合全書,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山海經》中大多數記載的神話故事的確是讓人難以置信,就比如當中對各個神獸的描寫。  《山海經》中描寫到,華夏神州是一個天地靈氣充沛的地方,流傳著許多上古大神的故事,像是女蝸、后羿、夸父、伏羲等等。而在神州各地,還有許許多多的靈獸,這些靈獸往往都有著非常奇特的外形,和非常強大的力量。
  • 《山海經》中異獸種類繁多,實力強悍,六大異獸看看都有誰?
    在山海經中的記載只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鳳凰又稱為不死鳥關鍵在於浴火重生的能力極強很難被殺死,而且每一次涅槃實力就能突飛猛進,經過九次涅槃之後再死才算的真正意義的死亡,為此鳳凰經常和龍拿來做比較(這裡指的真龍,就此涅槃的鳳祖才有堪比角龍的實力)。為此鳳凰實力體現在他的涅槃以及浴火重生上面,至於戰鬥力卻比正常的應龍低一個檔次。
  • 《山海經》原來可以這麼有趣
    提到《山海經》,你最先想到什麼?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曾提過,他的一個遠房親戚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這部奇奇怪怪又充滿誘惑力的繪圖書,成了他年少時最渴求的東西。
  • 上古八大妖神,其中一種居然以龍為食!一種兼管「天之九部」!
    鯤之為魚也,潛碧海,泳滄流,沈鰓於勃海之中,掉尾乎風濤之下,而濠魚井鮒,自以為可得而齊焉;鵬之為鳥也,刷毛羽,恣飲啄,戢翼於天地之間,宛頸乎江海之畔,而雙鳧乘雁,自以為可得而褻焉。及其化羽垂天,摶風九萬,振鱗橫海,擊水三千。在民間俗稱大鵬金翅鳥,以龍為食。
  • 山海經中的十大人面獸!有的吞噬火焰,有的還能抵擋雷劫!
    ,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 畢方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災之兆。 它的外形像丹頂鶴,但面孔是人,只有一隻腳,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 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 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這畢方就伺候在戰車旁。因此,畢方被稱為火神的侍寵。
  • 山海經|皋塗山裡有毒石與毒草,還有四不像動物叫玃如
    皋塗山中有一種白色的石頭,叫做礜石,是一種含有劇毒的熱性石頭,遠古時代的人們用它來毒殺老鼠。怎麼殺的呢?老鼠並不吃石頭,應該是把這種石頭的粉末拌到食物之中讓老鼠吃了的。反正古人的智慧是無法估量的。皋塗山中還有一種草,它的形狀像是一種香草藁茇,葉子和葵的葉子差不多,但葉子的背面是紅色的,這種草的名字叫無條。
  • 《山海經》中出現的「果然獸」是什麼動物?乾隆皇帝曾有過一隻?
    山海經裡面一共描寫了大約有44隻異獸,其中比較出名的,也就是電視劇中經常被提到的,有窮奇、天狗、畢方、西王母、女媧以及六不像等等。這些異獸讓人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了古代的時候,生態環境和所處的社會詩人對一些不知名的事物的天馬行空的想像。
  • 山海經中的珍禽異獸第五篇,學豬叫的魚,長著人臉的鳥,流血的樹
    《山海經》插圖因為《山海經》裡所描述的奇珍異獸太多太多了,僅憑一文當然無法展示,這是《山海經》中奇珍異獸第五篇,再介紹五種奇珍異獸給您(本文還介紹一種仙樹)。一說是現在的劍羚,一說是現在的馬羚,還有一說是現在的大尾脂羊。2.渠是什麼鳥:
  • 《山海經》十大異類妖獸,知道的人很少,認識一兩個就很了不起
    《山海經》中十大災難異獸:1、天狗:天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西山經》。據記載,原是陰山之中的異獸。性殘陰險,身形酷似狸貓,獸頭逞白色。吠叫之聲與「榴榴」之音相似。兇獸聞之皆遠避。有防兇闢邪的能力。在郭氏對《山海經》的註解中,視狍鴞為饕餮。這個後人多有爭議,大多數認為這兩種兇獸並不是一種體系。饕餮象徵著一種貪慾,是一種文化符號,是蚩尤的延續。而狍鴞則是在神話中真實存在的異獸,兩者類似卻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