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呂不韋請子楚來家裡喝酒,讓身懷有孕的愛妾跳舞助興。酒過三巡,子楚說:「呂兄愛妾甚是漂亮,可以讓給我嗎?」
這裡的子楚是誰呢?《史記》這樣記載,【子楚,秦諸庶孽孫。】就是說,這個子楚是秦王的孫子。
當時的秦王孫子眾多,這個子楚屬於排行靠中間的孫子。由於子楚的母親不受待見,連累子楚也不受愛戴,所以年紀輕輕就被送往趙國當作人質,隨時都有性命之憂。
一日,呂不韋來到趙國都城經商,看到作為人質的子楚,生活困窘,鬱鬱寡歡,心裡便生了一個計謀: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史記》中這麼記載,【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經商出身的呂不韋,不僅有商人般的精明,還有具有政治家那樣銳利的洞察力。當他看到身在趙國作為人質的子楚之後,再來聯繫當時的秦國的政治局勢,明銳的洞察出,輔佐異人做太子有利圖,「此奇貨可居」。
為了讓自己的「奇貨」迅速升值,呂不韋開始了一系列的撒錢操作。他首先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用於改善子楚的生活,同時讓子楚拿著這些錢去結交權貴,博取較好的名聲。
然後再用五百金為你敲門磚,接近秦國太子的寵妻華陽夫人。利用華陽夫人無子的弱點,成功讓子楚成為華陽夫人的繼子。
《史記》記載,【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
意思是說,你華陽夫人現在年輕貌美可以得到寵幸,但是年老色衰之後怎麼辦呢?況且你還沒有子嗣,沒有人為你撐腰。倒還不如趁現在還很得寵,認一個兒子,等到自己百年之後,可以有一個依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之以利,呂不韋成功說服華陽夫人收子楚為義子後,華陽夫人利用自己得寵的優勢,也成功為自己的兒子謀取王位的繼承權。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的呂不韋,再把自己懷了孕的愛妾,送到子楚的懷抱,這真可謂是一箭三雕。
這個故事在《史記》裡面有很詳細的記載,想看的朋友可以翻一翻。都說「讀史使人明智,鑑古方能知今」,我想司馬遷是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第一:「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史記》中記載,在幫助子楚成為太子之前,呂不韋一共花費1600金,而換來的卻是秦國的相國。
第二:敏銳的洞察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剛到邯鄲就察覺子楚「此奇貨可居」,這樣的洞察力非一般人能及。
第三:人性的弱點,是最好的突破口。呂不韋清楚的了解子楚的弱點是好色,華陽夫人的弱點是無子,利用他們的弱點,成就了自己的霸業。
我很喜歡看《史記》,《史記》中每個故事都充滿哲理和智慧,讀了之後你會明白:成功需要智慧,溝通需要技巧,處事需要謀略,人性不能違背……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不僅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而且隱藏著無數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敗的奧秘、可吸收借鑑的智慧,讓人生少走彎路。
讓我們多讀點歷史,多學點智慧,用千古流傳的歷史智慧指導我們今天的生活,成就卓越的人生。
有人會覺得原版《史記》是文言文的,有些晦澀難懂。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套白話文翻譯的《史記》6大本,原價298元,現在僅需79元,還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