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目前我們能看到的2D動畫電影,公認製作水平最高、口碑最好的還是《你的名字。》,這部由新海誠執導的日本奇幻動畫電影讓給很多小夥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大家對新海誠有了了解,他的漫畫和電影似乎是日本影視界的一股清流,就像《你的名字。》裡幾乎貫穿整部電影的滿屏小清新的畫風,沒有那些動漫裡的蘿莉御姐豐乳肥臀,但偏偏讓那些直男看得涕淚四流,這也就是新海誠最大的風格。
而最近,新海誠的新作品《天氣之子》也在臺灣放出了預告,影片的劇情也是初露崢嶸,這部被稱為《你的名字。》續作的奇幻都市片主要講述在天氣氣候失常的時代,一位離家出走的男孩和一位能夠操控天氣的少女的故事,和《你的名字。》一樣,《天氣之子》的劇情放置高中時代,圍繞著「青春」、「學生」、「愛情」和「奇幻」四個主題展開,並且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清新畫風,算得上良心之作。
新海誠表示,這部《天氣之子》的靈感來源於《你的名字。》,在《你的名字。》上映之初,該片收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支持,令新海誠非常感激,於是想繼續製作出能讓大家喜歡的作品,那段時間新海誠壓力非常大,閒暇之餘他總喜歡抬頭仰望天空,突然間靈感大發,他幻想著自己能夠跳上積雨雲放鬆一下,於是有了想創作一部天空相關的電影。
從預告片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女主陽菜所謂的「控制天氣」的能力,故事被設定在一個整天下雨的城市,人們很久沒有看見過陽光普照大地的樣子,而身為孤兒的陽菜從小與弟弟相依為命,表面上開朗、堅強的少女卻有著一個令自己煩惱的秘密,每當她祈禱著:「現在開始放晴了」,大雨就會漸漸停下來,陽光便會驅散烏雲照耀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她擁有著讓天空放晴的特異能力。
而熟悉新海誠的人都知道,在《你的名字。》上映以前,新海誠的畫風被人定義為暗淡的憂鬱,從他此前製作的《秒速5釐米》到《言葉之庭》等等一系列作品,畫面都非常陰沉,而直到《你的名字。》上映後才慢慢地撕掉了這一層標籤,他的畫風也趨向於兩極化——明媚溫暖的早晨和細雨朦朧的傍晚,而這部新作《天氣之子》更是將兩種畫風融合在一起,也難怪觀眾們會期待值爆滿了。
新海誠還有一個稱號:壁紙狂魔。喜歡新海誠的人或者說看過《你的名字。》的人都知道,新海誠的電影畫風都非常唯美,場面十分乾淨利落,而新作《天氣之子》也是保持了這種傳統,陰沉沉的天氣蓋不住少女那顆熱情的心,城市的陰霾和雲上的天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城市、積雨雲、陽光這類意境都是人物心理最完美的隱喻,再加上故事的本身的設定,票房應該不會差。
相比畫風和設定,其實更多的人喜歡的是新海誠動畫電影裡的劇情,之所以說新海誠是能夠比肩宮崎駿的漫畫家,我想有一半的原因要歸功於他作品的劇情,他的電影劇情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反而更像是一種文學,就拿《你的名字。》來說,你真的看懂了裡面的劇情了麼?那句「黃昏之時可以見到不可見之人」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口嚼酒」代表了三葉的一半,而頭繩又將兩人聯繫起來了呢?恐怕很多人也許連時間線都沒有搞清楚吧?
談過了影片的優點,這裡還是要說一下讓人擔憂的缺點,新海誠很多時候會過於追求完美的場景,畫面的唯美和配音的感動,然而新海誠最不擅長的就是奇幻類電影製作過程中對大格局的掌握,就像《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新海誠非常想要把這個故事完整簡單的呈現給觀眾,然而由於整個故事的複雜導致了劇情的瑣碎,硬生生把這個奇幻唯美故事變成了不知所云的胡言亂語。
說了這麼多回過頭來再看這部《你的名字。》續作《天氣之子》,我們不難發現這部電影留有很大一部分《你的名字。》的身影,甚至連某些畫面都和《你的名字。》驚人相似,比如男女主現在樓上看天氣放晴的畫面和瀧現在樓頂看彗星掃過幾乎一模一樣,而這部《天氣之子》新海誠也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人物感情的刻畫上,如果各位非常喜歡《你的名字。》,那麼這部作品絕對不容錯過。
最後要提醒一下大家,《天氣之子》已經定檔於7月19日於日本上映,8月8日於香港上映,9月12日在臺灣上映,而大陸這邊的上映日期暫時不明確,不過估計最晚今年11月份之前會於內地上映,屆時小夥伴們就能一睹這部新海誠打磨了三年的動漫電影風採風採。PS:主題曲依然由演唱《前前前世》的RADWIMPS樂隊演唱,非常好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