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趙叔是一位有著14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他當初發現糖尿病也是因為一次「意外」。14年前,趙叔還是一位身高175cm,體重達到200斤的胖叔叔。結果,有一個月體重突然掉了20斤。這讓原本怎麼都減不下來肥的趙叔開心壞了。那個月他總是頻頻上廁所,同事還笑話他是不是腎不好。他這才來南醫大二附院看看怎麼回事。沒想到醫生讓他測了一下血糖,竟然高達30毫摩/升(一天中任一時間血糖≥11.1毫摩/升)!立馬被醫生收住了院。
這次住院趙叔認識了南醫大二附院內分泌科護士長王金霞。王金霞告訴他,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因為趙叔是初發糖尿病患者,所以對糖尿病的知識是一問三不知。王金霞就利用他住院的期間,一步一步教授他糖尿病患者以後該如何回歸正常生活。從每天吃的主食需要定量,到蔬菜、脂肪的攝入量該如何計算。王金霞還根據趙叔喜歡喝粥,來給他制定雜糧粥的食譜。住院期間護士給趙叔一天量8遍血糖。回家之後,如何自己用血糖儀測量血糖,天天戳手指肯定也疼,王金霞就告訴他,那就在指腹兩側找神經不敏感的地方戳。每周要堅持運動,但是當血糖高於14或者低於5的時候,就不適宜運動。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質代謝異常,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糖尿病常見併發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問題。王金霞又和他交代了萬一出現了併發症該如何就醫。就是在這種點點滴滴細緻入微的教育下,趙叔14年下來,都沒有發生過併發症。一直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吃藥控制血糖。但是,談起當初一起住院的病友,王金霞嘆了口氣。有位當年和趙叔一起住院的病友,幾年前就已經中風說不了話了。還有的病友,都轉到腎科去做血透了。其實,趙叔控制好血糖,不僅是他遵守了王金霞護士長及醫生們的忠告,還因為王金霞留下了她的電話,讓趙叔有問題就來諮詢。正是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才沒有出現不良後果。
王金霞護士長介紹,除了她們醫護人員會每周定期在病房做健康宣教,還會每周帶領患者們跳槽運動,保證每個關節都活動到位。同時,她們還在護士站,做了玻璃展示櫃,用食物標本來告訴患者如何來計算每日的攝入量。有時遇到很多患者得了糖尿病,思想上卻萎靡不振了。有的覺得一輩子離不開吃藥打針了,就自暴自棄,有的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大吃大喝了,而鬱鬱寡歡。王金霞就會慢條斯理的開導他們,經常說些開心的笑話和一些積極努力的病友事例為他們加油打氣。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護士在對患者的健康宣教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王金霞護士長說:「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夠重視它。如果你從生活的點滴入手,那麼你就能和它和平相處。」(顧頤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