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養殖尾水治理
新聞事:我市全域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
今年,全市各鎮街道申報創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1家。林埭鎮徐家埭村的瀚庭家庭農場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瀚庭家庭農場,可以看到原先的養殖區域內開闢出了一塊地方,建立起了一個「三池兩壩」的處理池,農場內的尾水都會流至處理系統,經過處理後排放。「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尾水排放一直以來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如今,整個農場原本70多畝的養殖基地改造了面積7.14畝,用於尾水處理。」林埭鎮治水辦工作人員倪偉力說,經過實踐,養殖尾水經過尾水收集管道到達改造的「三池兩壩」,通過使用微生物製劑來控制池塘水質富營養化,系列環節層層淨化,治理後的尾水達到相關排放標準,大大減少了水汙染。
一直以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是我市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但由於養殖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局部地區養殖密度過高等,使得養殖尾水直排直放或排放不達標,破壞了水生態、水環境。瀚庭家庭農場的養殖尾水改造是我市水產養殖尾水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以精度、速度、高度和力度「四度」全域推進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助力「五水共治」工作向縱深推進。
「我們在前期制定了《平湖市水產養殖尾水處理技術指導意見》,明確尾水處理工藝流程、主要設施、面積佔比、日常管理等技術指標。同時,對規模養殖場、主要河道和重點斷面周邊設置的養殖場,要求優先選用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三池兩壩』模式和種養結合生態消納模式。」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技術推廣及海洋資源服務中心主任王甘翔說,根據不同養殖品種、不同處理模式,對尾水處理設施面積有著不同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還會定期進行水質調控、水質檢測和清淤。通過該模式,全市水產養殖尾水中氮磷物質的含量大大降低,農業面源汙染減少,切實改進養殖環境。據了解,經第三方檢測,目前平湖市高錳酸鹽去除率約40%,氨氮10%,總磷44%,總氮40%。
同時,我市以治水倒逼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正在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在探索開展傳統養殖場生態化的同時,還將傳統養殖場往景觀化、休閒化改造,發展休閒觀光漁業。還以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為抓手,在實現養殖尾水治理的基礎上,支持有條件的養殖場改進養殖管理、引進試驗新模式新技術、開展標準化生產,打造健康養殖典範,不斷提高水產養殖的設施化、生態化、數位化水平,全市各鎮街道申報創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1家。日前,11家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建設主體已完成創建和驗收。
工作推進有力度,完善的監督也不可少。「今年我們把尾水治理工作作為深化『三服務』『三聯三送三落實』『清潔家園防疫情不誤農時保春耕』等各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形成各部門(單位)協同推進的強大合力。」王甘翔說,聯合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組成省市專家組開展點對點服務,借智借力提速尾水治理。同時將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列入環境整治工程排名戰「五水共治」專項重要內容,每月排名情況在微信群「平湖零距離」和微信公眾號「平湖發布」「環境整治工程」進行通報,排名成績納入鎮街道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以考促推,強化治理責任落實。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全域水產養殖尾水治理,並通過省健康養殖示範縣預驗收。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強化指導和督查,對標對表、完善提升,全力做好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正式驗收準備。
■記 者 居丹荔
通訊員 紀亞千
【來源:平湖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