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 成功將小行星「龍宮」樣品帶回地球

2020-12-17 遊民星空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在檢查樣本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今天首次放出了一張照片,可以看到,在樣本盒的外殼上,有一層炭黑色物質。

 

科學家已經確認,這些沙狀的黑色物質,就來自小行星「龍宮」。

JAXA表示,將會繼續分析採樣樣本,並將其中一半分享給NASA和其他國際航天組織,共同研究。

隼鳥2號在釋放樣品返回艙後,已經調整了自己的航向,掠過地球後返回深空執行延長任務,計劃在2026年、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但這次只進行探測,不會再採樣。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隼鳥2號」把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
    圖片來源:AP/Shutterstock 本報訊 本周,日本航天探索局(JAXA)確認完成了將小行星塵埃帶回地球的任務。近日降落在澳大利亞沙漠中的「隼鳥2號」返回艙中,裝有小行星「龍宮」上的黑色顆粒。 JAXA太空系統專家Yuichi Tsuda表示,這一操作對項目組和JAXA而言都具有裡程碑意義。
  • 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出發
    2020年的現在,日本JAXA隼鳥2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兩次採樣,帶著小行星龍宮的樣本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在這長達1年的歸途中,本系列會系統回顧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敬請期待。「龍宮」這個名字來源於日本民間故事《浦島太郎》(うらしまたろう),故事裡的浦島太郎被海龜帶往海底龍宮,在龍宮受到了公主乙姬的熱情款待,回到人間的時候帶回了一個寶盒——寓意採樣返回任務隼鳥2號也能從小行星帶回珍貴的信息。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該機構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對小行星「龍宮」進行了深入探測,將於13日開啟它的回家之旅,預計明年年底「到家」,其從「龍宮」採集的樣本有望揭示有關太陽系起源的奧秘。 「隼鳥2號」項目經理津田裕一說,「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科學知識」。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隼鳥2號小行星樣本盒被打開 首次觀察到「龍宮」的碎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啟了最近返回的「隼鳥2號」樣本艙,發現裡面確實有來自深空的寶藏在等待。周一,該機構披露了從近地小行星 「龍宮」上收集到的首批材料圖像。「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小行星追逐太空飛行器,它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圍繞龍宮度過了16個月。
  • 一飛好多年,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從「龍宮」返回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回收倉抵達日本
    日本航空航天機構的一名成員在澳大利亞取回「隼鳥2號」的回收倉(資料圖)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12月8日報導,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的回收倉於前天(6日)在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降落「隼鳥2號」回收倉據悉,研究人員將在本月中旬打開回收倉,在經過半年時間對樣品進行記錄後,正式分析將於明年6月左右開始進行。
  • 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彩色「龍宮」是什麼鬼?
    一點簡單的前情提要:2014年12月3日,日本JAXA隼鳥2號探測器發射,2018年6月27日抵達小行星「龍宮」,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伴飛探測,其間順利完成了兩次著陸採樣[1]。兩次著陸採樣點TD1和TD2的位置。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2020-12-16 18: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內成功採集地球外氣體,稱是「全球創舉」
    (JAXA)今天(12月15日)宣布,日本探測機「隼鳥2號」帶回密封艙內所採集到的氣體,確實是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  日本電視臺報導,隼鳥2號(Hayabusa 2)項目經理津田雄一說,「我們已確認成功採集到來自龍宮的氣體,如此一來,隼鳥2號已完全達成採樣返回(將樣本送返地球)的任務」。
  • 日本隼鳥2號帶100毫克小行星土返回地球,同樣採土差別這麼大?
    落地之後,隼鳥二號的回收艙很快被找到。比隼鳥二號取樣還少的,就是日本的隼鳥一號。當然話又說回來,迄今為止,小行星採樣並成功返回地球這種事,人類一共做過兩次,都是日本人幹的,因此所有世界紀錄都是日本的。
  • 日本隼鳥2號返回艙樣本室打開:大量小行星巖石、塵埃顆粒
    12月15日,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任務返回艙的第一個樣本室被打開,可以看到收集到了大量漆黑的巖石、塵埃顆粒。本次任務預期採集0.1克左右的小行星樣品,但實際帶回的要多得多。
  • 日本宇航局打開隼鳥2號的「龍宮寶盒」,小行星土壤和氣體相當豐富
    日本宇航局(JAXA)官員周二說,他們已開啟了「隼鳥2號」(Hayabusa 2)所帶回的返回艙,驚喜的發現土壤和氣體的數量超出了預期,顯示任務非常成功。美聯社報導,JAXA表示,工作人員在周一打開了密封容器,先取出一些黑色顆粒,這是最先得到的龍宮小行星樣本。 到了星期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更多的土壤和氣體樣本,這些部分是隼鳥2號兩次降落小行星當中,的第1場降落時取得的。隼鳥2號任務負責人津田雄一說:「我們證實,隼鳥2號從龍宮小行星帶回大量的寶物,也就是土壤以及氣體。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 日本「隼鳥 2 號」採集的小行星巖石樣本亮相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今年除了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球表面樣本之外,另一重要成就便是日本 「隼鳥 2 號」採集樣本的成功返回。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近日公布了一組照片,展現了 「隼鳥 2 號」從小行星 「龍宮」收集的兩份樣品。
  • 日本「隼鳥」大鬧「龍宮」!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人類首次取回地月系以外的碎石,日本隼鳥 2 號現已成功返回地球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