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
「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而隼鳥 2 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也就是另一顆小行星 「1998KY26」。
據公開資料,隼鳥 2 號於 2014 年 12 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 年 6 月飛抵距離地球約 3 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 「龍宮」附近,並對 「龍宮」進行了全面的信息採集。「龍宮」直徑約 1 千米,它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 46 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是 2003 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於 2010 年成功將 「絲川」小行星的物質微粒送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隼鳥號密封艙分離工作失敗,而日本方面決定以回收樣本為優先,使其整個機體進入大氣層,第一代 「隼鳥號」的機體也因此燃燒殆盡。目前的隼鳥 2 號是隼鳥號的後繼探測器。
除此之外,在全球範圍內,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空前之高,尤其是 JAXA 還在推特和油管上日英雙語文字 + 圖片 + 視頻直播,但國內相關宣稱並不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召開記者會時,該計劃負責人津田雄一教授表示,「探測器非常順利」,並強調 「認為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成果。」
IT之家了解到,除隼鳥 2 號外,美國 2016 年發射的奧西裡斯 - REx 探測器於今年 10 月在小行星 「貝努」上取樣,預計 2023 年將樣本送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