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取回地月系以外的碎石,日本隼鳥 2 號現已成功返回地球

2020-12-06 IT之家

IT之家12月6日消息 發射六年之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預計在今日中午前後完成回收任務。

「隼鳥 2 號」昨日向地面釋放可能裝有小行星 「龍宮」碎石的密封艙,該密封艙或於日本時間 6 日凌晨 2 時 50 分被投放到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據報導,可能被帶回的碎石樣本,或有助探索太陽系起源。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將地月系以外的石塊帶回地球。

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而隼鳥 2 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也就是另一顆小行星 「1998KY26」。

據公開資料,隼鳥 2 號於 2014 年 12 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 年 6 月飛抵距離地球約 3 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 「龍宮」附近,並對 「龍宮」進行了全面的信息採集。「龍宮」直徑約 1 千米,它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 46 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是 2003 年日本發射的隼鳥號,它於 2010 年成功將 「絲川」小行星的物質微粒送回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隼鳥號密封艙分離工作失敗,而日本方面決定以回收樣本為優先,使其整個機體進入大氣層,第一代 「隼鳥號」的機體也因此燃燒殆盡。目前的隼鳥 2 號是隼鳥號的後繼探測器。

除此之外,在全球範圍內,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空前之高,尤其是 JAXA 還在推特和油管上日英雙語文字 + 圖片 + 視頻直播,但國內相關宣稱並不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本周召開記者會時,該計劃負責人津田雄一教授表示,「探測器非常順利」,並強調 「認為取得了超出預想的成果。」

IT之家了解到,除隼鳥 2 號外,美國 2016 年發射的奧西裡斯 - REx 探測器於今年 10 月在小行星 「貝努」上取樣,預計 2023 年將樣本送回地球。

相關焦點

  • 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 內裝小行星碎石
    中新網12月6日電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2月6日2時30分前,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在澳大利亞上空被觀測到,並被確認回歸地球。據稱,樣本艙在澳南部沙漠地帶著陸,奔赴當地的日方小組對其進行了回收。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2019年2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收集地表樣本並發現了水合礦物質。
  • 日本隼鳥2號 成功將小行星「龍宮」樣品帶回地球
    12月6日,離開地球六年之久的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的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其中攜帶的小行星「龍宮」(Ryugu)的採樣樣本也已被取回。
  • 日本太空採礦飛船隼鳥2號滿載而歸,即將於年底返回地球
    畢竟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球,上面充滿了地球上沒有的礦物或者稀有礦物,比如黃金和鑽石等。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國外已經註冊了好幾家太空採礦公司,正在向著太空中的寶藏做積極準備。但是你知道嗎,有一個國家已經實現了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返回地球的成就,它就是日本。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返回地球前,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都做了哪些事?
    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當時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龍宮」附近。 隼鳥2號2019年2月在小行星「龍宮」投下的陰影,JAXA/EPA 「龍宮」給隼鳥2號著陸帶來的挑戰在於它的低重力和比預想更加崎嶇的地表,後者分別於2019年2月和7月兩次登陸「龍宮」,並首次在小行星上製造了人造撞擊坑,執行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的採集任務。
  • (科技)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隼鳥2號」12月將「路過」地球,釋放「龍宮」樣本後繼續遠航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9月4日報導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返回地球時將在22萬公裡的高度釋放密封艙,後者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具體釋放時間為日本時間12月5日下午,密封艙將於6日凌晨落入澳大利亞南部沙漠。 此前8月下旬,日本宇航局表示,「隼鳥2號」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
  • 嫦娥5號成功登月「隼鳥2號」也將完成壯舉,中日航天孰優孰劣?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嫦娥5號,毋庸諱言,是世界上40年來首次將要實現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人類月球探測器,它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其將要採回的月2000g月亮礦石樣本,將會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2號下個月都將取樣返回,哪個技術更先進
    2號小行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30,我國長徵五號託舉著8.2噸重的嫦娥五號成功飛向了月球,它將在月球上「挖土」兩公斤左右,之後將於12月中旬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取回的月壤將幫助科學家們研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歷史。
  • 一飛好多年,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已成功返回樣本
    在太空度過六年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小行星取樣任務探測器—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02:14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
  • 時隔6年,日本隼鳥探測器將返回地球,人類有望獲得小行星砂石
    為了將可能成功採集到小行星砂石的密封艙送返地球,花了逾一年、飛行約3億公裡的日本探測機「隼鳥2號」逐漸接近地球,預計日本時間12月6日凌晨,密封艙就會進入地球大氣層。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隼鳥2號(Hayabusa 2 )6年前升空後飛往小行星「龍宮」,在龍宮上所採集到的樣本,很可能成功裝進這個密封艙內。隼鳥2號團隊為了讓密封艙順利返回地球,今天下午4時進行最後一次軌道修正,並對外宣布一切正常。隨著這次的軌道修正,密封艙預計將落在便於回收的澳洲南部沙漠地帶。
  • 從「龍宮」返回後,「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回收倉抵達日本
    日本航空航天機構的一名成員在澳大利亞取回「隼鳥2號」的回收倉(資料圖)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12月8日報導,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的回收倉於前天(6日)在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降落「隼鳥2號」回收倉據悉,研究人員將在本月中旬打開回收倉,在經過半年時間對樣品進行記錄後,正式分析將於明年6月左右開始進行。
  • 隼鳥2號送回「龍宮」寶藏,人類首次捕獲太空氣體,探究生命起源
    2014年12月,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JAXA )用H-IIA火箭運載小行星採樣探測器「隼鳥2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目標是距離地球約3.4億千米,名為「龍宮」的小行星,這是一顆富含碳元素,寬約900m的巨型土豆樣子的近地小行星。
  • 日本「隼鳥2號」密封艙內成功採集地球外氣體,稱是「全球創舉」
    (JAXA)今天(12月15日)宣布,日本探測機「隼鳥2號」帶回密封艙內所採集到的氣體,確實是來自小行星「龍宮」(Ryugu)。  日本電視臺報導,隼鳥2號(Hayabusa 2)項目經理津田雄一說,「我們已確認成功採集到來自龍宮的氣體,如此一來,隼鳥2號已完全達成採樣返回(將樣本送返地球)的任務」。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該探測器將在12月6日返回地球,預計降落的地區是在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的伍默拉鎮。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送回小行星樣本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6年的長途太空旅行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釋放的返回艙於12月6日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透露,這是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並首次通過在小行星上製造人造撞擊坑的方式,採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據稱,小行星「龍宮」直徑約1公裡,它被認為含有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 日本宇航局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即將返回地球,攜帶有神秘外星物質
    人類太空探索史即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歷時6年多,長途飛行51億公裡,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即將攜帶神秘外星物質返回地球。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監測結果,目前,隼鳥2號太空飛行器距離地球大約256萬公裡,按照預定計劃,該太空飛行器將於當地時間12月6日將一個返回艙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