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在家這麼多天,爸媽們的精力除了陪玩,還放在另一個重要的地方:每天收拾娃製造的殘局。
玩具越堆越多,能踏足的地方越來越小,感覺家裡就像被外星人攻佔了!
嗯……群眾心聲啊有沒有!
但說起來,我們跟在屁股後頭收拾,不說把自己累死,孩子也沒辦法養成好習慣,覺得這些事就是爸爸媽媽收場啊。
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讓孩子跟著我們一起學會收納,養成好習慣。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做法。
這3步,教娃成為收納小達人
要想讓孩子送玩具「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我們需要先做3件事。
第1步
要讓孩子明白「斷舍離」
收納總是離不開「斷舍離」,給寶寶整理玩具也一樣。要想讓家重新變得乾淨整潔,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扔」!
那些破損的、買兒童套餐送的、寶寶大了不再愛玩的玩具,即使再堆一百年,也只是積灰塵而已。不如清理出來,扔掉、捐掉,或者上網賣掉。
不過,說說簡單,很多娃還一定不愛扔對不對?什麼廢紙、殘缺了三個輪胎的汽車,他都當寶貝藏著呢。
那麼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專門的「寶盒」,告訴它有一些玩具如果你真的捨不得,那你可以放在這個寶盒裡,但是盒子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超出以後就不能再放進去了,你可以自己決定哪個要哪個不要。
以及,有些玩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現在都不想玩了,可以整理出來,等之後我們捐給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讓孩子明白分享、給予也是重要的事。
第2步
給玩具分類
分類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往小了說,會分類的人才能把家收拾地井井有條。往大了說,分類能力會顯著提升我們在學習、工作中的表現。
所以像給玩具分類這種培養寶寶分類能力的大好機會,我們怎麼能錯過呢?
木製積木是一類,拼搭積木式一類,合金小車是一類,磁力片是一類,火車軌道是一類,繪本也按大小、形式分好類。
第3步
送玩具各回各家
給玩具分好了類別,接下來就該送它們各回各家了。
每樣玩具都該有一個固定的「家」,比如木質積木在櫥櫃左邊第一個籃子裡,拼搭積木在左邊第二個籃子裡。把常用的放在下層,寶寶能方便拿到和放回,不常用的放在上層。
記得每天和孩子玩「把玩具送回家」的分類遊戲。
準備幾個收納箱,貼上「圖文並茂」的分類標籤,如積木、汽車(交通工具)、動物(絨毛玩具)等。然後媽媽拿起一輛小車問寶寶,「小汽車的家在哪裡呀?」寶寶就會指著放汽車的箱子說,「這裡」,然後親自送小車回家。
寶寶玩得開心,媽媽玩得省心(基本只要動動口就行),不知不覺間就把玩具分類整理好了,優秀!
國外媽媽這樣收拾玩具
除了上面的3個玩具收納基本步驟,還有一些輔助手段也很重要。比如收納工具。
下面這些媽媽收納玩具的好辦法,可以跟著學學,如果家裡沒有的,趁著快遞陸續發貨了也可以買點囤著用。
1
基礎款格子收納箱
收納整理最常用的果然還是方形收納箱。不同顏色的箱子便於分類整理,柜子頂層還可以放些大塊頭的玩具。
把整面牆都設計成儲物格,大的毛絨玩具有專屬「格子屋」,其他玩具則用自帶包裝盒或透明收納箱保存,清楚易找。
這類抽屜式儲物櫃很容易買到。透明設計讓內容物一目了然,較低的高度也方便寶寶自己拿取、放回玩具。
2
其他款式的收納神器
抽繩式的束口袋用來收納積木、拼圖這類有很多零部件的玩具特別好用。
另一樣收納神器就是各種大小的透明塑料盒。把玩具分類裝進塑料盒,貼上標籤,看起來會非常有條理。
不能裝進盒子裡的大玩具,可以當作裝飾品陳列起來。把玩具按高低或顏色順序來排列,視覺效果會很贊哦。
要是把平淡無奇的收納箱換成這種萌萌噠玩具籃,寶寶內心的整理欲望一定會被喚醒。
「寶寶,小松鼠餓了,我們一起用玩具來餵飽它吧。」這招對小寶寶來說簡直太管用了。
這類置物架適合存放寶寶經常玩的玩具。媽媽可以定期更新置物架裡的玩具,這樣寶寶就能經常玩到「新」玩具。
最棒的一點是底層的玩具箱附有輪子,寶寶能推著它四處撿拾散落的玩具,把整理變成一場尋寶遊戲。
3
毛絨玩具的花樣收納法
這種懸掛式收納網袋,只要高度合適,寶寶也能輕鬆自如地把玩具從洞口拿進拿出。
這種掛在門後的收納掛袋簡直太好用了,超級節省空間,分分鐘幫流浪的玩具找到回家的路。
把毛絨玩具關進這樣的「動物園」,想拿哪只就拿哪只,不玩了就從上面丟進去,超方便有木有?
像這樣把娃娃們放在「吊床」上,不僅充分利用了牆角的空間,也是寶寶房間超有童趣的裝飾呢。
對於超級「車迷」寶寶,在牆上打造一面屬於自己的立體車庫也是超酷炫的。
4
一物兩用的可愛家具
很多家具都兼備收納功能。比如這種帶抽屜的床,內置幾個收納籃,就能做進一步的分類整理了。
既是粉粉的公主凳,又有可觀的收納容量。放上一個小書架,就變身為寶貝專屬的閱讀角啦。
它是一張有「內涵」的漂亮書桌哦,把臺面翻開,裡面藏有超大存儲空間。
以前老覺得,家裡亂糟糟的還不都是因為有了孩子。
但孩子也是需要鍛鍊的嘛,爸爸媽媽們如果可以做好榜樣,教會孩子辦法,他們肯定都是學得會的。
趁著還要宅家,就教會寶寶一起成為玩具收納小能手吧!
部分圖片來源:homeb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