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店鋪攤檔微信支付更普及,而不是支付寶呢?真正原因有3點

2020-12-24 互聯東東

從過年到現在,小編只用過一兩次的現金支付,而平常用得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所以錢包一般只備著一些零錢就夠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像小編一樣呢?對於手機微信支付越來越依賴了,只要掏出手機掃碼就可以立即支付了,又不用掏錢包、找零錢,比現金支付方便快捷多了。其實,你們有沒有發現,比微信誕生更早的支付寶,使用的頻率卻相對更低,而且店鋪攤檔微信支付更普及,而不是支付寶?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真正的原因有以下3點。

一、界面設計問題

微信和支付寶的界面一比對,誰更簡單一目了然。微信更側重於聊天社交,界面設計更為簡單清爽,而支付寶的首頁界面,更像是一個大雜燴,雖然各個關於生活的功能一應俱全,但是看著非常複雜,更別說去點擊操作了,特別是手機普及率非常高,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的人都用微信,很顯然微信支付的設計更為簡單,沒有過多「花裡胡哨」的功能,就使用體驗來說,更為方便。

二、使用頻率問題

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體,使用人數早已超過了12億人,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我們每時每刻都會通過微信和朋友、親戚、同事等聊天,使用頻率非常高,感覺生活已經離不開微信了,所以我們會一直使用微信。而支付寶的使用沒有那麼頻繁,當我們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或是交個電費水費網費,抑或是還個花唄,才會打開支付寶。

三、雙方交易問題

我們平常轉帳或是發紅包,想想看,你用哪個更多呢?當然是微信了,特別是過年過節,或是平常我們都用微信來轉帳或是發紅包,那麼微信裡面存著的錢,提現要收手續費,所以呢我們平就會用收到的紅包來支付,或是將錢轉給別人,這樣就不用提現到銀行卡了,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其實還有一點,支付寶是網絡交易的工具,我們在網上產生消費的時候,才會有可能使用到支付寶,而現實裡的店鋪攤檔,是人與人之間的線下交易,用得最多的當然就是微信支付了。

現在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都在不斷地更新迭代功能,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的方便,來滿足我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需求。時光倒流十年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手機支付普及得這麼快,無論是何時何地,直接就可以掃碼付款了。不管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信等於生活,支付寶也等於生活,只要好用、易用就好。

你覺得微信支付比支付寶更普及還有哪些原因呢?你平時用得更多的是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一起來探討!

相關焦點

  • 為啥商家喜歡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這3點原因連馬雲都改變不了
    眾所周知,中國行動支付市場從萌芽到成熟,已經被兩大APP軟體所佔據,這一點也是表現在兩者的功能方面。因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功能十分強大,擁有的活躍用戶都破上億人,我們可以在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支付。不過雖然公認支付寶要比微信支付更受歡迎,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小商販攤位上張貼的是微信收款碼,而支付寶收款碼並不常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支付寶支持海外叫車服務 Uber為何沒有選擇微信支付?
    Uber今天宣布在全球範圍內拓展該公司與支付寶的合作關係。這樣一來,支付寶的4.5億活躍用戶在Uber開展業務的68個國家或地區都可以使用這款應用支付車費,而且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應用叫車。  根據此次最新的合作協議,中國用戶到海外之後,支付寶錢包會出現Uber圖標,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叫車。當他們回到家後,這個選項將會消失,用戶需要返回Uber應用叫車。
  • 為何有支付密碼,「掃碼槍」卻能直接扣錢?微信和支付寶安全嗎?
    但在支付方式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不少人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次去超市或者商場購物時,商家只需用掃碼槍一掃就能完成扣費。這個問題令不少人疑惑,明明在微信和支付寶中設置的有支付密碼,為什麼他們可以直接扣費呢?這種扣費方式究竟安全不安全,微信和支付寶是不是存在「漏洞」呢?
  • 為何支付寶和微信在發達國家並不流行?原因竟是貧富差距?
    行動支付不僅僅是在國內非常普及,甚至到了國外,像日本、泰國等地也有著很多商家已經推出了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功能,來方便國人消費。據數據統計,支付寶在全球的實名用戶現已超過了12億人,微信11.51億人,中國目前行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已經是達到了1046多億元,可以說在國內取得的成功十分之大。但行動支付這個概念最早並不是我國開始實行的,而是歐美的發達國家。
  • 香港人為何只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這幾點讓你恍然大悟
    不過使用手機支付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大家在平時還是要多注意一點。香港為何不用支付寶微信進行支付?隨著旅遊業的不斷興起,人們經常都會去到世界各地進行觀光旅遊。而我國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供大家觀賞遊玩。
  • 行動支付新風口!微信支付寶刷臉支付,消費者會怎麼選擇?
    微信與支付寶幹上了,微信青蛙、支付寶蜻蜓,你更看好誰?據【雲南偕行資訊】報,2019年支付寶與微信刷臉支付各佔的市場份額為:微信支付佔50%左右,而支付寶支付佔40%左右,另外一部分支付,來自於現金,刷卡等其他支付方式。
  • iPhone用戶更方便了!蘋果支付要集成支付寶,付款簡單了
    不過這些公司的行動支付方案顯然無法和微信以及支付寶相比,同時支持的設備也不算多,所以即使看起來應用更方便簡單,但用戶真正在支付的過程中,很多都是無視了,繼續使用支付寶和微信。當然,在這些公司眾多的行動支付方案中,做得最好的可能要算蘋果的Apple Pay了,一方面蘋果的行動支付做得相對較早,使用的人相對較多;另一方面相比起安卓,蘋果的Apple Pay也在更多的支付場景中被收款方適配,很多線下商店都支持。不過即使如此,和支付寶以及微信相比起來,蘋果的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如,所以很早就有蘋果會在自己的行動支付中加入第三方方案的傳聞。
  • 微信支付怎麼轉帳到支付寶?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提問者期待的答案可能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沒有微信支付直接轉帳到支付寶的方式;一個是微信支付轉帳到支付寶如何避免手續費,最好是免費的方式。基於這兩個方面,最直接的答案是沒有。兩款軟體之間本就是競爭關係,彼此之間怎麼會建立互通有無的橋梁,另外這也與這兩款軟體的理念相違背。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 支付寶與微信用得好好的,為什麼還要支付牌照
    而另一邊動作稍晚的微信支付,則綜合支付寶給用戶培養使用習慣的趨勢,以及自身積累的深厚熟人社交網絡等優勢,在2014年春節期間,以微信紅包功能奇襲。並且在後續更多或明或暗的較量中,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也最終達成了近乎二分「天下」的局面。雖然這兩家如今似乎進入到了一種較為微妙的平靜期,但放眼整個行動支付市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平臺也開始通過種種渠道,拿到屬於自己支付牌照了。
  • 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所以大陸經常有遊客到臺灣省旅遊時,也會選擇在當地「血拼」一番,大買自己心儀的商品。但不少的大陸遊客到臺灣省後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臺灣人基本上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沒有其他便捷的支付軟體。那臺灣人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呢?
  • 為什麼小商販小商店都愛用微信支付,卻偏偏不喜歡支付寶?
    人們在購物過程中用手機掃一掃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付款了。不過,小夥伴有沒有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小商販都比較愛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二維碼貼在很明顯的位置。卻很少有支付寶二維碼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現在連小區門口賣煎餅、雞蛋灌餅的商販們都在使用微信支付。這樣也比較方便快捷。讓買家不用排隊,也不用找零錢,況且即使找了零錢顧客也不容易攜帶。有了掃碼支付確實也很方便。
  •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線,與支付寶芝麻信用有何異同?附開通教程!
    如果用戶能夠保證以上三項符合微信的要求,能夠得到的支付分也就越高。微信支付分有什麼用處?既然是與支付寶的信用分對接,微信支付分的用處與支付寶也極為相似。從支付分的頁面來看,用戶可以享受免押租借、先乘後付、便捷住宿、先玩後付、優惠先得等1035個服務。
  • 行動支付近身戰:微信與支付寶爭搶線下零售市場
    遠程支付考驗的將是移動電商及支付企業的後臺能力。作為最有實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之一,支付寶依託阿里巴巴龐大的電商帝國,具備雄厚的用戶及消費習慣基礎,在行動支付領域也早有涉足。據透露,支付寶手機支付用戶超1億,支付寶錢包用戶數也接近1億,支付寶日常支付約有三分之一的筆數來自手機。依託淘寶等自家電商平臺,支付寶在移動端上已經做到了一年近百億的流量。
  • 央行推出「硬錢包」,首次脫離手機支付,網友:再見了微信支付寶
    網際網路改變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手機支付普及之後,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衣食住行的煩惱,但是慢慢的,手機支付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手機沒電或者沒信號的時候就無法使用,老年人更是搞不懂使用方法
  • 為什麼QQ錢包沒有在行動支付時代得到普及,卻孵化了微信?
    為什麼qq支付沒有微信和支付寶那麼普及?這個只能說時代的發展過程中,QQ軟體被當做了棄子,很多80後、90後的主力軍從QQ社交變為了微信社交,所以移動網際網路來臨,騰訊就開始重視了微信的打造,而支付系統也就基於微信支付開展了,畢竟微信是華人使用人群最多的超級APP。
  • 數字人民幣誕生,手機沒有網也可以在線支付,微信支付寶要注意了
    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支付時的必備工具,真正讓我們做到了出門可以不用攜帶錢包的便捷,但是數字人民幣的到來或許會對我們的支付方式帶來更大的變化,數字人民幣是否會對微信和支付寶兩大支付應用產生威脅呢?首先我們要明確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數字人民幣其實本質上還是一種流通的貨幣,和支付寶微信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其實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提出,但是一直是遲遲沒有落實,直到近期才傳出開始測試的訊息。
  •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意思,和微信、支付寶支付有什麼區別?
    「DC/EP」便是我國計劃中的數字貨幣項目,它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的縮寫。很多人對於數字人民幣其實並不是很了解,數字人民幣是什麼呢?和數字貨幣的區別是什麼呢?是不是比特幣呢?和支付寶微信的區別又是什麼呢?1、數字人民幣是什麼呢?有哪些作用呢?
  • 「微信支付」對「支付寶」是降維攻擊?話不要說得太滿
    依託於微信「插根扁擔都能開花的流量」,微信支付的月活躍帳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含紅包、帳戶間轉帳,據一個長年做騰訊研究的分析師所述,紅包/帳戶間轉帳:支付=7:3),相當於每天有一半中國人用一次微信支付,這個數據,不僅足以讓四大行爸爸、支付寶爸爸顫抖,放眼全球,都是一騎絕塵。高頻和粘性意味著,客戶花更多的時間在你身上。
  • 央行再次出手,新的支付方式快速崛起,支付寶、微信只能默默接受
    消費者已經棄用紙幣,改為用手機支付來完成各項交易。無現金社會的快速推進離不開第三方行動支付的崛起,核心是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推出,立即引爆,微信支付由此崛起,搶佔支付寶的份額。這一年可以稱得上是第三方行動支付崛起的元年,當年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規模只有6萬億,發展到2019年226.2萬億元,短短5年多時間,漲了37.7倍。
  • 為何行動支付在我國很流行,卻在發達國家不行?原來還有這些原因
    在行動支付成為趨勢後,眾多的行動支付廠商都想進入支付賽道,不過最後都被淹沒在茫茫的「錢海」中,因為最後大家通常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支付寶,另一個則是微信。第三方的統計數據顯示,移動市場份額總體是上漲的態勢,只是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微信和支付寶加起來的份額維持在94%左右,根本不給其他對手留機會。坦白講,有行動支付的幫助,實際生活中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如果交易雙方都採用行動支付,至少在此次交易的過程中,資金是以數位化的形式存在,不存在找零,也不存在丟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