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對「支付寶」是降維攻擊?話不要說得太滿

2021-01-2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將通過拆分下微信支付的份額提升路徑,來看看每個環節,支付寶做了什麼或可以怎麼做。

記得在微信剛剛開始發展的初期,程苓峰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微信對阿里的競爭是降維攻擊,「微信對陣阿里,是三維打擊二維,毀滅你但與你無關」。意思是,高頻應用打低頻應用,低頻應用毫無主觀能動性、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地盤被高頻應用收割(根據易觀的2017年二季度數據,微信的活躍是支付寶的2倍+,啟動次數是支付寶的60倍,使用時長是支付寶的100倍。)。

事實上,微信支付近一年確實在不斷蠶食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根據《艾瑞:2017Q1第三方網際網路支付達到6.4萬億元》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7%/22.2%(去年同期為43.3%/20.1%)。

支付寶的王位守護

《致青春》中有句話:

我們終將成為我們討厭的那種人。

我覺得,有時,這並不是壞事,當「討厭」來自對比自己優秀的人的妒忌時,從「討厭」的人身上學到他的本事、超越自己。

微信支付一聲不響地在2年內做了支付寶8年做的事情,主要是靠熟人支付以及線下小額高頻消費支付這兩種場景,未來,支付寶如何繼續讓大家「支付就用支付寶」? 支付寶是否仍然能坐穩第一把交椅?

我們通過拆分下微信支付的份額提升路徑,來看看每個環節,支付寶做了什麼或可以怎麼做。

社交引流-完成who豐富支付場景-完成what掃一掃-完成how1、社交引流

微信月活用戶8億、平均每人每天在微信上花1.7小時,無疑是最高頻、粘性最大的應用。依託於微信「插根扁擔都能開花的流量」,微信支付的月活躍帳戶及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含紅包、帳戶間轉帳,據一個長年做騰訊研究的分析師所述,紅包/帳戶間轉帳:支付=7:3),相當於每天有一半中國人用一次微信支付,這個數據,不僅足以讓四大行爸爸、支付寶爸爸顫抖,放眼全球,都是一騎絕塵。

高頻和粘性意味著,客戶花更多的時間在你身上。

移動網際網路早期,一個產品最大的訴求是短時間、低成本地獲取海量的用戶。快速上量的主要手段是抓住用戶某個需求、提供某個功能,通過操作簡單高效的極致體驗完成用戶自傳播。很典型的例子,2014年7月,朋友圈被一款名為「圍住神經貓」的小遊戲刷屏。一個程式設計師奶爸加一個美工萌妹子僅耗時一天半就倒騰出了這個絕對輕量級的社交小遊戲,上線短短三天,訪問量輕鬆過億。

王興拋出一個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概念——終端用戶封頂了,流量封頂了,人口紅利消失了,流量之爭又變為了對用戶留存的戰爭,產品的重心轉變為追求活躍和提高單次使用時長。這並不是說,把某個功能做複雜點、以提高單次使用時長;而是,單個功能的使用依然高效,但產品更傾向於創造不同的、「更吸時間」的功能,像個黑洞,不知不覺佔有你的時間。

花時間的事情,總結來看,除了社交,還有購物、遊戲、視頻、資訊,共五大場景。下圖為2017年8月全網活躍人數排名前10的應用,五大場景佔80%;非五大場景的兩個應用,wifi萬能鑰匙和手機百度,也大多是為了到達五大場景而使用的。

在社交領域正面擊敗微信,目前來看,幾乎不可能;但在拓展更多花時間的場景、提升用戶使用頻率和時長上,支付寶的布局路徑始終清晰、決絕

(1)社交

支付寶9.0推出的、後來飽受爭議的生活圈子,在被各路網民吐槽「拿著錢包去約炮」的背後,不是支付寶產品經理們的社交KPI,而是馬雲對用戶留存的深度思考。

(2)購物

支付寶牢牢掌握這部分市場。馬雲說:「你從一個素未謀面的人那裡買來了東西,你把包裹交給一個陌生人,一個你從不認識的人將會把你的包裹送達,支付寶,對中國社會最大的改變就是信任」。

(3)遊戲

9月26日,阿里成立遊戲事業群,繼渠道、發行業務之後,補足遊戲生態鏈中自研這一關鍵環節,至此,阿里正式成為騰訊、網易「二霸天下」的移動遊戲格局的攪局者。馬雲曾經公開表態「餓死也不做遊戲」,也表示「我們堅定地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遊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所以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然而,面對騰訊農藥一騎絕塵的營收、微信獨佔鰲頭的日活,阿里顧不上打臉、仍然出手遊戲領域,試圖與騰訊爭奪金字塔的流量、爭奪用戶時間。

(4)視頻

16年12月,阿里文娛啟動「視頻UPGC戰略升級」,採用一站式接入統一開放平臺的模式,多產品平臺流量支持,在視頻領域,和騰訊視頻、百度愛奇藝再一次形成三足鼎立,目的仍然是爭奪用戶時間。

(5)資訊

17年3月,支付寶推出「天天有料」,定位信息流。內容對平臺來說就是生產力,而用戶的使用時長更是一個APP的生命。

2、豐富支付場景

電子支付不考慮時間因素(當前除了大額支付因為要走央行大額結算通道、而有時間限制之外,其他支付場景並不受時間影響),因此,電子支付無非是由地點、人物兩大要素構成,即,支付場景在哪發生、支付給誰。

(1)熟人(線上&線下)

向長輩、領導討個紅包,和同事吃飯aa,父母給個生活費什麼的,這些高頻場景都屬於熟人支付。

目前,微信在這個領域是毫無疑問的王者,無論線上、線下。

未來,只要微信在社交領域仍是航母,微信將繼續在這個領域保持領先,而且會越來越領先。因為,現在小孩一二年級就開始接觸手機、微信,通過微信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紅包。他們這一代人註定會從微信開始、從紅包開始、從微信零錢支付開始他們的無現金生活體驗,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只有微信沒有支付寶的空白期(我外甥今年初一、已有3年微信網齡,用微信和同學聊天,網購是老媽的事,並無支付寶)。

熟人支付,時間站在微信這一邊,無論是越來越年輕的一代還是越來越高齡的人群進入無現金時代。

(2)陌生人(線上&線下)

不與服務掛鈎的單純陌生人之間的支付場景很少,用哪個支付工具都行,也不是支付寶和微信的主戰場。這裡不多說。

(3)電商消費(商戶+線上)

在淘寶買件衣服、在鹹魚上買張演唱會票、在飛豬上買一張明年的旅行計劃,電商消費,是支付寶的主場,留給其他支付企業的發展機會微乎其微。

(4)O2O/線下消費(商戶+線下)

刷個公交卡、付個打車費、買個早餐、超市買個單,O2O生活消費模式全面覆蓋用戶的衣食住行等各種需求。目前微信和支付寶都在積極布局。短頻快的線下消費,目前正處於超高速增長期,預計將成為未來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的新增長點。

(5)機構服務(機構+線上/線下)

機構指的是行政機構、醫療機構、金融機構等。與機構的支付場景,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支付寶的布局都比微信廣得多、深得多。

與商家的支付用一個掃碼就能搞定不同,支付寶與機構的合作,除了支付,更多地整合了阿里集團強大的技術支持能力和數據生態。

如,網際網路+出行

1-3-5(1公裡共享單車,3公裡公共運輸,5公裡滴滴打車)。1公裡共享單車:相對於微信只支持摩拜(押金不能少),支付寶的「掃一掃騎單車」功能接入了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funbike、優拜、1步等至少7家共享單車,不用下載應用、打通芝麻信用減免押金、打通金融服務提供騎行保障、打通公益活動騎車種樹。3公裡公交交通和5公裡滴滴打車:支付寶和微信的布局不分伯仲,戰火覆蓋杭州、武漢、天津、青島、蘇州、深圳、廣州等城市。

除了「1-3-5」,還有一個出行的帶頭大哥——曾經說多了都是淚、現在的國民出行好應用「12306」。12306只支持支付寶不支持微信,如此鐵的情誼起源於2014年支付寶免費幫12306做高並發解決方案,並且取得最高峰PV400億次的顯著成效。

再如,網際網路+金融

這是螞蟻金服護城河最深的一塊業務,螞蟻不僅自己做金融業務,還幫助傳統金融機構提升效率和技術創新。傳統的金融全牌照主要包括: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託、租賃這七大業務,目前,集齊七大金融牌照的公司只有中信集團和平安集團,螞蟻目前已布局其中的四項,並且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小貸、P2P、股權眾籌)有著比中信、平安更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更廣泛的應用。在螞蟻依靠已有牌照開展金融業務之外,螞蟻還有三大ToB端的殺手鐧:為解決風險定價問題而生的-芝麻信用、中國最大的面向金融行業的IT解決方案提供商-恒生電子、基於阿里雲的性能強、安全性高的獨立雲集群-金融雲。

支付寶念念不忘的社交,顯然是被微信這個時間殺手逼急了,但奈何在社交領域正面對抗微信,在沒有極大差異性的前提下幾乎不可能;也有可能是因為「支付寶」這三個字本身就限定了人們普遍心智中認為支付寶只是個支付工具、認為「拿著錢包去搞社交」太搞笑、認為「錢包」應該要有金融的安全性、私密性和該有的專業、穩重。反過來,微信做金融,也被大多人詬病:在社交軟體中存太多錢不放心、微信轉帳不安全、微信理財不專業。

既然外界已經給螞蟻金服貼上了「錢包」標籤,那麼,不如順水推舟,圍繞著「錢」,佔領用戶的時間

花錢。事實上,支付寶已經在這方面布局了大量場景,便民服務(生活繳費、快遞、政務、醫療、車主、交通)、購物娛樂、教育公益(螞蟻森林、校園工作、愛心捐贈)、第三方服務,都是幫著用戶在支付寶上花更多的錢。支付寶可以整合這些內容、把精華推薦給用戶,來個消費版的「今日頭條」。這樣一來,那些原本被摺疊起來的消費功能就能重新回到用戶的視線,支付寶也能從現在交易的終點回歸起點。省錢。很多人對看不懂「什麼值得買」的模式,認為「買東西也要別人教?」,答案是:是的,吃飯都需要教,買東西當然更需要教,本質是基於過剩信息進行二次整理,幫助用戶高效決策。在消費升級時代《如何打造「裝逼」生產力》一文中筆者已經指出,消費升級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信息問題」,是我們的新晉中產階級和偽中產如何通過最小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來讓自己活得更有個性、品質和逼格,從而獲得更多的社交貨幣和階層身份體驗。那麼這個事情支付寶也能做嘛,省錢逼格指南,阿里版的「什麼值得買」!賺錢。投資基金保險股票理財,所有投資者教育、所有能生錢的資訊都可以放進來。目前,專注於賺錢的內容客戶端競爭還不算激烈,主要做港美A股、基金的雪球算做得不錯的,其他並沒有特別突出的,主流都是新聞客戶端的某個板塊。借錢。花唄、借唄都是基於信用,但信用和客戶資產多少並沒有線性關係,但如果有一位客戶在螞蟻聚寶上買了1千萬定期、1年後才到期,期間有臨時用錢需求、問你借個幾萬塊,你借不借?支付寶可以打通客戶的資產,以客戶資產為質押、給客戶做質押貸款,同花錢一樣,將原本的交易終點回歸交易起點。

在每種細分業務領域中,信息交流都是標配,如此,也算曲線圓了阿里的社交夢。

3、掃一掃

和微信相比,使用支付寶掃碼,首先不一定有安裝,其次打開還需多出「退出微信-找到支付寶-打開支付寶」這三步。如果幾天沒打開支付寶了,打開時間可能還會比微信長很多。

線下掃碼,支付寶也並不是沒有機會(當然,像杭州這種全城只有支付寶、沒有微信的非市場行為也是個辦法,但很難大規模複製也不是長久之計~)。想想大家傾向於用微信,主要是因為「微信常開–>不用換app就能完成支付–>快」,懶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真正動力!

因此,支付寶還能更快、更方便嗎?

微信線下掃碼步驟有: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選擇「掃一掃」-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那麼,做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支付寶和硬體廠商合作,直接從拍照入口進入支付界面(四步:「點擊拍照快捷操作-選擇支付寶支付-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或,乾脆直接定製一個付款快捷操作,即,三步:「點擊支付快捷鍵-掃碼-輸入支付口令-完成支付」),還有誰能快的過支付寶!!!還有誰!!!硬體打軟體才是降維攻擊好嗎!

(9月20日,IOS11發布,攝像頭就具有掃描二維碼功能,不過,是跳轉到wap版支付頁面,暫時還不支持吊起應用,暴露了蘋果對流量入口的野心。)

結語

要麼提供服務、優化客戶的時間,要麼讓客戶上癮、拖住客戶時間。微信用大量無效社交消滅了時間,支付寶可以通過:

幫助客戶將時間花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以完成引流創造更多支付場景、快速獲得服務,以提高支付使用頻率優化支付路徑,以提升支付效率

對商業模式而言,「好產品」的重心已經從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功能需求,轉向能更好地粘住用戶眼球,從更快速地獲取新用戶,轉向能更持久地佔據用戶時間——活躍、留存。

對你我來說,保持獨立的思考能力,將越來越成為一項基礎生存技能。想像你的周圍有一群對著你的時間虎視眈眈的資本家,一旦你鬆懈、一旦你倦怠,他們將爭先恐後地撲上來吞噬你的時間。沒有了時間的你,就像在一場泡沫中,成為了泡沫。

未來,不是一個人可以掌控、預測的,然而自己的未來,就掌控在自己手中。

 

本文由 @mil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微信支付怎麼轉帳到支付寶?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提問者期待的答案可能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沒有微信支付直接轉帳到支付寶的方式;一個是微信支付轉帳到支付寶如何避免手續費,最好是免費的方式。基於這兩個方面,最直接的答案是沒有。兩款軟體之間本就是競爭關係,彼此之間怎麼會建立互通有無的橋梁,另外這也與這兩款軟體的理念相違背。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 支付寶與微信用得好好的,為什麼還要支付牌照
    而另一邊動作稍晚的微信支付,則綜合支付寶給用戶培養使用習慣的趨勢,以及自身積累的深厚熟人社交網絡等優勢,在2014年春節期間,以微信紅包功能奇襲。並且在後續更多或明或暗的較量中,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也最終達成了近乎二分「天下」的局面。雖然這兩家如今似乎進入到了一種較為微妙的平靜期,但放眼整個行動支付市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平臺也開始通過種種渠道,拿到屬於自己支付牌照了。
  • 行動支付新風口!微信支付寶刷臉支付,消費者會怎麼選擇?
    微信與支付寶幹上了,微信青蛙、支付寶蜻蜓,你更看好誰?據【雲南偕行資訊】報,2019年支付寶與微信刷臉支付各佔的市場份額為:微信支付佔50%左右,而支付寶支付佔40%左右,另外一部分支付,來自於現金,刷卡等其他支付方式。
  • 支付寶、微信支付、二維碼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支付寶、微信支付、二維碼英語怎麼說? 2020-01-17 11:0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小朋友們,生活在wechat(微信)時代的你們,二維碼是再熟悉不過了吧?無論是掃二維碼還是出示您的二維碼,我們每天都會聽到或者說到。
  • 支付寶、微信迎來對手?央行出手,新的行動支付方式崛起
    最終,像支付寶這樣的行動支付正在興起。 毫無疑問,行動支付將在全國範圍內流行,取代現金,成為當今社會交易的主要方式,這離不開支付寶,同樣也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推動。馬雲從電子起家後,就推出了支付寶,當時網際網路金融基本上就是支付寶的天下。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即將成為過去?央行數字貨幣來了
    行動支付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成了判斷一個地方經濟與年輕人是否活躍與發達的晴雨表。僅在個別偏遠山區的農村集市上,還保留著必須現金交易的傳統。
  • 央行介入,新的支付方式來了,支付寶、微信恐難以「獨」大!
    不管是網購還是線下實體店,不管是去菜市場還是去高檔商場,不管是網約車還是地鐵站,不管是路邊攤還是酒店大餐,都可以通過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來完成。雖然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這塊大肥肉被不少人盯著,但是奈何對手太強大,支付寶和微信幾乎兩分天下,沒有給其他的支付軟體留下任何的餘地。
  • 行動支付近身戰:微信與支付寶爭搶線下零售市場
    同樣在趨勢之下,微信、支付寶代表的行動支付渠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數億活躍用戶背後,行動支付似乎已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頃刻間,從電商到線下零售商,從大型軟體企業到獨立服裝代購者,各色產品紛紛接入微信支付,用戶紅利首先在移動電商及支付層面爆發開來。很顯然,行動支付與線下零售業結合帶來的火花更大。一年以來,微信與支付寶之間的線下資源爭奪也愈演愈烈。
  • 支付領域大變天:數字人民幣落地京東,支付寶、微信將遭到挑戰?
    顯然,而提及我國的行動支付領域,94%的市場份額都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了,支付寶為老大,微信支付則為老二。當然,在目前的行動支付市場上還出了雲閃付,但對微信和支付寶兩大巨頭的地位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不過,但如今在行動支付市場上又突然闖進了「第三者」——數字人民幣。
  • 數字人民幣來了 會衝擊支付寶微信支付嗎?
    從網絡上披露的各種實踐體驗來看,使用數字貨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區別不大,甚至有商戶表示「比第三方支付還好」。雖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市場還是有不少疑慮,擔心數字貨幣會衝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現有第三方支付市場。就記者採訪情況看,這樣的擔心有些過度解讀。數字貨幣對於公眾而言,其實是相當於多了一種支付工具,可進一步減少現金的使用。
  •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意思,和微信、支付寶支付有什麼區別?
    而幾千年來,支付方式也是越來越便捷,最初的支付方式都是物物交換,還沒有貨幣這麼一說,之後貨幣出現,紙幣流行,現在行動支付已經成為流行的支付方式。而近年來,全球各國都在研究數字貨幣,我國也不例外,關於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工作一直在進行。早在2014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成立團隊對數字貨幣進行專項研究。
  • 全球第一的PayPal貝寶來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如何迎戰?
    簡單的說,「支付寶」當初就是模仿PayPal而來,所以也可以理解PayPal就是國外的支付寶。1998年12月,Peter Thiel及Max Levchin成立了Confinity。Peter Thiel,中文譯名為「彼得·蒂爾」,著名的《從0到1》作者,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創業者導師。
  •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線,與支付寶芝麻信用有何異同?附開通教程!
    我們都知道支付寶推出多年的芝麻信用可以用於住酒店、借充電寶等活動,只要信用分夠高就可以免除押金。微信的支付分其實就是對標的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支付分主要是對微信用戶的綜合信用進行評估打分,包括身份特質、支付行為和信用歷史三方面。
  • 支付寶支持海外叫車服務 Uber為何沒有選擇微信支付?
    Uber今天宣布在全球範圍內拓展該公司與支付寶的合作關係。這樣一來,支付寶的4.5億活躍用戶在Uber開展業務的68個國家或地區都可以使用這款應用支付車費,而且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應用叫車。  根據此次最新的合作協議,中國用戶到海外之後,支付寶錢包會出現Uber圖標,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叫車。當他們回到家後,這個選項將會消失,用戶需要返回Uber應用叫車。
  • 新支付方式來了,微信支付寶該何去何從?未來錢會變成什麼樣?
    行動支付領域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原先我們只在網上購物時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等熟悉的支付工具;而現在我們出門完全可以不用帶錢包。如今支付快捷方便,走到哪裡直接掃碼支付,這成為了老少皆宜的新型支付方式。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上到大型商場,下到鄉鎮小店路邊小攤,均有微信和支付寶的身影。
  • 為何店鋪攤檔微信支付更普及,而不是支付寶呢?真正原因有3點
    從過年到現在,小編只用過一兩次的現金支付,而平常用得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所以錢包一般只備著一些零錢就夠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像小編一樣呢?對於手機微信支付越來越依賴了,只要掏出手機掃碼就可以立即支付了,又不用掏錢包、找零錢,比現金支付方便快捷多了。
  • 為什麼小商販小商店都愛用微信支付,卻偏偏不喜歡支付寶?
    人們在購物過程中用手機掃一掃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付款了。不過,小夥伴有沒有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小商販都比較愛用微信支付,微信的二維碼貼在很明顯的位置。卻很少有支付寶二維碼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現在連小區門口賣煎餅、雞蛋灌餅的商販們都在使用微信支付。這樣也比較方便快捷。讓買家不用排隊,也不用找零錢,況且即使找了零錢顧客也不容易攜帶。有了掃碼支付確實也很方便。
  • 數字人民幣誕生,手機沒有網也可以在線支付,微信支付寶要注意了
    支付寶和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支付時的必備工具,真正讓我們做到了出門可以不用攜帶錢包的便捷,但是數字人民幣的到來或許會對我們的支付方式帶來更大的變化,數字人民幣是否會對微信和支付寶兩大支付應用產生威脅呢?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數字人民幣作為一種貨幣為何會對微信和支付寶產生威脅呢?數字人民幣誕生,手機沒有網也可以在線支付,微信支付寶要注意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央行推出「硬錢包」,首次脫離手機支付,網友:再見了微信支付寶
    ,好像被「資訊時代」給遺忘了一樣,在加上微信支付寶收取的手續費,讓很多小夥伴早已不滿。 所以這次,央行推出「硬錢包」,是數字人民幣拓展而來的一個新版塊,採用顯卡的樣式,1月5日在上海試點,這是首次脫離手機支付,操作簡化到極致的一個改進,用這一張小小的「卡片」,就能夠進行所有的支付操作,還能在上面看到自己餘額和離線可用次數。
  • 香港人為何只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這幾點讓你恍然大悟
    不過使用手機支付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大家在平時還是要多注意一點。香港為何不用支付寶微信進行支付?隨著旅遊業的不斷興起,人們經常都會去到世界各地進行觀光旅遊。而我國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供大家觀賞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