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業6年CEO的破產忠告:別以為公司強大了,就能離開人才

2020-12-24 騰訊網

以前,在總裁培訓班上,我有一個學員,他個人能力非常強,創業第一年就拿到了投資,但創業6年後,公司宣布了破產。

那時,他非常想不通,公司明明越做越大,社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為什麼也逃離不了破產的命運。

後來,他反思到公司是在接連走了幾個核心員工後,開始走下坡路的。

這些核心員工的離職,其原因都是因為不滿公司的待遇。而我這位學員老闆,卻認為自己已經給他們足夠多了。培養他們,給他們這麼好的平臺和資源,是員工不知足。最後一拍兩散,各奔前程。

當時的他不明白,無論是求生存,還是謀發展,人才是最關鍵的。能用錢解決人才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通過這次慘痛的教訓後,按他的話說:

別以為公司強大了,就能離開人才。沒有人才,再牛的公司,也能毀了。

1機會和平臺比過去時代多太多

別讓你的功臣成為其他公司的「搶手貨」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馬雲失聲 31 天后,王健林清空海外資產:這人啊,別總以為自己穩了》,很多大號轉載,閱讀量都是10w+。

主要寫的是,做人不能太把自己當會兒事兒,你以為的能力,只是平臺在起作用。

這類文章,之前讀過的有很多:

《人最大的悲哀,是錯把平臺當本事》

《別傻了,離開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別把公司影響力,錯當自己的能力》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閱讀,應該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對於公司的員工,應當反思自己離開了平臺,還剩下什麼真正的本事。

而作為一名公司的管理者要看到,一個平臺的強大,是由一個個人才聚合而成的。

我那位學員老闆,就是太把自己的平臺當會兒事,覺得核心員工的離開,是他們的損失。

結果人家前腳剛出公司,後腳立馬進入了一個更好的團隊,甚至自己創業,而你不得不苦逼的繼續招人、再培養人,更苦逼的是新來的能力不足,薪資還高。

在現在這個商業社會中,機會和平臺比過去「鐵飯碗」時代多太多了。

很多人才都是「此地不留爺,只有留爺處」,他們是有很多的選擇的,不是一定要留在你公司的啊。

所以,不要等你的功臣成為其他團隊的搶手貨時,而你遲遲招不到合適的人時,再來後悔反思,也是於事無補。

2公司越強大,越離不開人才

阿里能夠如此成功,除了馬雲獨特的見識和格局之外,還因為他非常愛才,公司真的是人才輩出。

馬雲愛才到什麼程度呢?

就算一位優秀的前臺,為了留下她,也不惜拿出股份去挽留。

2000年,一個叫董文紅的女人加入阿里,任職前臺。 這時的她已過而立之年,不懂網際網路,也沒有什麼一技之長。

但經過幾年在阿里的磨鍊,幾場硬仗打下來,董文紅的個人能力迅速提升起來,成為阿里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

有一次董文紅覺得這份工作壓力太大了,想要離職。但馬雲怎能讓這樣的人才在自己眼皮底下溜走呢?

於是,為了留住董文紅,馬雲拿出了0.2%的股份來留住她。最終董文紅被馬雲感動,也就留了下來。直到現在,董文紅依然在阿里,且早已成為公司內的一名高管,忠心輔佐馬雲。

馬雲曾說:我們的第一的產品是我們的員工,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員工強大了,我們的產品自然會強大,我們的服務會做好,客戶才會滿意。

阿里平臺的強大,不光是馬雲的付出,還有這一大群人才的努力。馬雲深知公司越強大,越離不開人才,所以,在招人才、留住人才這塊兒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小米剛起步的時候,很難吸引到人才。據雷軍回顧,當時為了招一個優秀的人才,在兩個月裡,和這個人談了17次,而且平均每次都要談10個小時。

小米手機硬體結構工程負責人,加入小米的過程也是十分有趣和值得學習:

這位負責人,第一次去雷軍辦公室面試,從下午1點聊到5點,實在憋不住,出去上了個洗手間。回來後雷軍說我把飯定好了,我們繼續聊。

後來聊到晚上11點多,他終於答應加入小米。

之後,這位負責人半開玩笑的說:答應下來,不是因為那時多激動,而是實在體力不支了。

直到現在小米成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後,雷軍依然認為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人。且找人不是三顧茅廬,而是三十次顧茅廬。

為了招到適合的人才,不要在乎臉面不臉面的問題。只要誠意到了,這個事情一定搞得定。

一個優秀的員工,能加入到你的平臺,多麼不容易啊。這是他的本事,也是公司對他的欣賞和期待。

但現實有很多創業老闆,辛辛苦苦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才,過了幾年後,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也不願給月薪5千的優秀老員工漲薪。

更多的原因是——捨不得。捨不得為這一個人才付出更多。

真正的大平臺之所以越來越強大,就是懂得如何識別人才、培養人才、拉攏人才和不惜一切的留住人才。

3企業和員工最好的關係

一定是彼此成就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過:人是最重要的。認識到人才的價值,也要給人才合理的回報,合適的價值空間,給適合的工作環境。

意思是,如果你認可一個人才,並肯定他的價值,就要付出相應的屬於他的回報。

在一次世界浙商高峰論壇上,陳春花教授和任正非討論員工和公司的關係時,任正非說了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

「如果員工感恩華為,我相信華為是做錯了,那一定是我(華為)給他多了」

言下之意是,員工拿到這份待遇是他勞動所得,企業理應給予報酬,這是一種價值交換。

企業管理不是行善,員工不需要感恩。有的是積極工作,彼此成就。

企業和員工的最好關係,應該像華為一樣。公司得到員工創造的價值,員工獲得公司優越的報酬。沒有人對公司感激涕零,也沒有人叫囂著公司的不公。

這是一場職場成年人的交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各取所需,相互成就。

現在,依然有多管理者一聽見員工要漲薪,就覺得員工不知好歹,認為他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平臺的功勞,員工應該知足、感恩。

這樣的管理思維,我不相信,這樣的平臺日後會成為一個好的平臺。

我們應該想到,敢於提漲薪的員工,一定是對公司有所貢獻的。一定是公司欠了他。

董明珠曾說過,不要等員工來要求漲工資,要主動為他們加工資,而且要超越員工的期望。

只有滿足員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才能讓他們忠於公司,積極工作,發揮自己的才能。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更何況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你站在這上面,才摸得到時代的腳。」任正非曾在一次會議中說到。

如果沒有這一群人才的輔助,企業則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而沒有企業這個平臺,這一群人才也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所以,越是優秀的企業,大家越是彼此成就;越是愚蠢的公司,大家越是互相踩踏。

相關焦點

  • 莉莉絲CEO王信文:創業6年,我犯的那些錯
    2019年初,王信文分享了在創業過程中的一系列感悟。創業6年,我犯過的幾個常識性錯誤1 不關注競爭對手牛逼的公司都很喜歡這麼說。如果他們當時就知道我被打了C,估計都不會跟我一起創業。但是好死不死,創業的第一個項目居然做成了。一堆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人,也能做成事,這讓我更相信了一件事:管理不重要。一個認為管理不重要的人,會把公司做成什麼樣子呢?答案就是一團糟。
  • 賈躍亭叛將離開FF創辦的電動車公司都要上市了
    美國電動貨車創業公司Canoo下周將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交易,計劃融資3億美元。有些諷刺的是,這家由賈躍亭叛將創辦的電動車公司都要上市了,老賈的Faraday Future依然沒有量產。Canoo 2017年創辦於美國洛杉磯,創始人是兩名德國人克勞斯(Stefan Krause)和克蘭茨(Ulrich Kranz)。
  • 這部動漫跟喜羊羊「鬥了五年」,被打下神壇,最終公司也破產了!
    這部動漫跟喜羊羊「鬥了五年」,被打下神壇,最終公司也破產了! 2006年,虹貓藍兔的內部動蕩不安,公司的許多資深人士逐漸隱退,導致宏夢人才迅速流失。可以說,宏夢是岌岌可危了。由於這些原因,宏夢在許多決定中犯了許多錯誤。
  • 一位CEO的扎心自述:幹成是最大的公平,心慈是公司頭號殺手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他在創業過程中寫下的酸甜苦辣,真實粗礪、溫暖強大,讀來令人笑中帶淚。作 者:劉老木來 源:筆記俠(ID:Notesman)我是趣學車CEO劉老木。公司剛成立的時候,沒有產品經理、技術團隊,也沒有UI設計師。為了APP1.0版本上線,我們借用了兄弟公司的平面設計師為我們手繪」交互圖」。
  • 《創業無畏》:6個方法打造「獨角獸」公司,幫你實現快速增長
    比如,iPhone X雙攝像頭的像素是1200萬,但第一臺數位相機的像素只有1萬,從1萬翻倍到2萬,再到4萬、8萬、16萬,即使翻了好幾番,看起來也感覺離1200萬非常遙遠,但實際上,第一臺數位相機的出現是在1975年,從1萬像素到1200萬像素,只花了大概40年。
  • 稻盛和夫的忠告,對年輕人創業有幫助,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看看
    稻盛和夫的忠告:考慮要周全,做到未雨綢繆能夠描繪出自我成功後景象的人,其成功的概率是極高的。閉上眼睛想像一下成功的樣子,如果其景象清晰可見,那麼你就一定能實現、一定能成功。——稻盛和夫在某手機領域,稻盛和夫曾經告訴周圍的人,再過幾年,手機將會普及,幾乎可以做到人手一份,老人小孩都有自己電話號碼,而這個觀點,卻被手機領域的公司所嘲笑,結果,手機時代真的來了。稻盛和夫在京瓷公司從事技術革新,包括速度,尺寸,成本的變遷都掌握得很好,他才有十分肯定手機將是世界普及的產品。
  • 莉莉絲CEO王信文:創業6年,我犯過的3個常識性錯誤和2個高級錯誤
    創業 王信文總結了自己從2014年至2019年的創業感悟,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創業者、CEO有血有肉的一面,創業路上,有收穫,有過錯,但他的個人成長如今也為無數管理者提供了寶貴的前車之鑑。
  • 2016年國外創業公司最全死亡名單:百家創企從風投寵兒到破產清算
    部分原因在於這可以平衡典型「倖存者偏差」帶來的問題(「倖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們往往給成功者戴上光環,以為是他們的行為導致了他們的成功,其實也有可能他們的做法是錯的,只是倖存下來了而已)。還有部分原因在於理解失敗這件事對構成產品基礎的算法至關重要。
  • 創業20年,賺得170億身家成「首富」,百億企業3天「破產」
    山東地大物博,如果提到德州,想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德州扒雞」,在今年這個家歷史百年的企公司,也在忙著上市,然而在德州,還有這麼一位靠著養雞起家,並且還成為了當地首富的人物,他就是張洪波。憑藉著吃虧耐勞,和肯鑽研的精神,張洪波通過養殖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正在這時候,鄰縣的一家國企因為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張洪波於是決定買下這個食品加工廠,轉行養殖鴨,很快在他的手上,這家加工廠就開始起死回生,2001年正式成立為中澳集團。
  • 日航破產,稻盛和夫零薪水出任CEO,424天後創下三項世界第一
    說起人生成就,或許大家會覺得馬雲、王健林、任正非這樣的人才是取得成功的大企業家,馬雲都已經是中國首富了,難道還有比馬雲還要優秀的人嗎?稻盛和夫27歲時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並且飛速的帶領著公司跨進了五百強這個金字塔上,又在八十多歲高齡的時候還在堅持著工作,被稱為世界上最熱愛工作的人。但稻盛和夫從學校畢業時,經老師的推薦獲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當他滿懷期待準備好好努力一場的時候卻發現這是一個快要破產的公司,甚至連工資發放都十分困難。
  • 散打宣布公司破產,面臨千萬違約金!劉二狗很享受痛苦要努力強大
    散打哥公司要宣布破產了方丈談驢打滾公司被處罰,吊銷營業執照的事!是你阿打違法,還是你這個b養馬小胖違法,超過六個月不給個說法,開始立案調查說不好會弔銷營業執照,就是宣布公司破產!專業創業導師指導,全程醫療保障!舞臺已搭建現在就等你出現!
  • 網紅鼻祖羅永浩:創業失敗欠債6億,轉行直播帶貨大半年就還了4億
    就如高二輟學一般,他從新東方辭職了,開始自我創業的生涯。離開新東方之後,羅永浩做過一個網站,名字叫做「牛博網」。創辦牛博網後,羅永浩沒有做任何宣傳,純粹是靠「內容」兩個字吸引了大批的作者和讀者,韓寒、柴靜等皆在其中,也彰顯了羅永浩的「特立獨行」。
  • 「最慘」共享單車創始人:公司破產女友分手,今負債百萬父母入獄
    丁偉是一個典型的90後,出生於1994年。他的父親丁萬青是江蘇省一位著名的富豪,擁有很多公司。和大多數富二代一樣,丁偉從小就被寵壞了,直接被送出國留學,實習期間,他開著一輛超級跑車,每個月幾十萬零花錢。然而丁偉最想做的事,就是摘掉富二代的"帽子"。
  • 關於永州市2020年優秀人才和企業科技創新 創業團隊評選結果的公示...
    根據《永州市優秀人才評選表彰辦法》要求,2020年我市開展了系列優秀人才和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評選,經過組織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組織考察、研究審定等程序,確定了一批擬表彰和支持的人選及團隊,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1月26日至2020年12月4日。
  • ZDL進駐南通,助力「北上海」構建創新創業人才體系
    2020年,四條高鐵相繼於南通通車,經濟專家表示,未來,南通將在高鐵經濟的大力支持下,產生5000億元左右的經濟效益,南通已然成為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來,南通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積極集聚各類高端人才,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 被迫離開工作近20年的公司,半導體老兵上演逆襲
    原因很簡單,2011年底創業時,林孝平這三個字背後跟著的,是一連串的問號,沒人敢投資他。「憑良心講,當時大家不是很看好,」與林孝平認識近20年的聯發科董事金聯舫解釋,雖然IP附加價值高,且是半導體產業重要的一環,但因為營收規模小,臺灣過去少有成功典範,因此資本市場並不熟悉。市場更顧忌的是,林孝平究竟為何離開智原?
  • 離開UC,朱挺開發教育APP「神算子」任CEO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神算子最新資訊 > 正文 離開UC,朱挺開發教育APP「神算子」任CEO
  • *ST兆新:公司股東彩虹集團被宣告破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2月10日,*ST兆新(002256)公告,公司通過查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站獲悉,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深圳市彩虹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虹集團」)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於2020年 11 月19日被深圳中院裁定宣告破產。
  • 金世佳出演創業公司老闆,一改霸總人設,觀眾還是看到了展博影子
    周尋身為創業公司合伙人,原則感強,不會依靠情感作出判斷,遇到了合適的人才,也願意給對方一個機會。在面試公司的樓下,姜小果以為周尋在偷拍走光的女生,上前為其打抱不平。實為晉陵資本老總的周尋,從姜小果的自我介紹裡得不到任何相關的行業信息,將她淘汰。
  • 今年6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製作外包資金鍊都是問題,如何自救?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製作成本上漲,外包費用增加,資金鍊斷裂,2013年成立的日本動畫公司Production IMS 在5年後宣布破產。而這是今年已知倒閉的第6家日本動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