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和嫂子同生產,婆婆要兒媳承擔女兒月子全部費用,結局很痛快

2020-12-09 百目閒談

「月子之仇」,我相信很多姑娘看到這個詞,尤其是生過小孩的都會有一段說不清道不完的委屈,沒生過小孩的,也會因為聽多了周遭朋友的哭訴,而對之噤若寒蟬。

很多人都說新手媽媽在坐月子期間所受的苦都會記上一輩子,沒經歷過的人都覺得這個說法是不是太誇張了,都是一家人,能夠有多大的委屈。但是現實中有的是頭髮花白的老太太,口齒已經不清楚了,但是提及當年生孩子坐月子的事情,她們還是能夠說出個一二三四五。

俗話說的好「三十年看婆,三十年看媳」,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婦,往往是因為年輕時候婆婆伺候月子或者幫襯照顧小孩,在兒媳婦需要照顧的時候親力親為,老了才能受到兒媳婦同等的照顧。這個贍養老人的過程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子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正所謂老有所依,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相互而為之。如果你在你該做事的年紀貪圖享樂,做一個甩手掌柜,家裡的大小事情一概不問,那你老的時候也會因為年輕時候留下的芥蒂,而不會輕易得到該有的照顧。

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人的幫助還有扶持就是所謂的雪中送炭,那麼受到幫助的人自然就會投桃報李,感激不盡。而坐月子就是這樣的一個艱難時刻,很多婆婆覺得就算自己不照顧自己兒媳婦月子,孫子姓的還是他們家的姓。

但是別忘了,在寶媽困難的時候你幫助她一把,她就會記在心裡一輩子。人在低谷的時候,能夠最容易看清楚別人的心。因此,很多媽媽都會對「月子之仇」耿耿於懷。

小雪就是這樣一個準媽媽,本來知道懷孕之後歡歡喜喜的等待新生命的到來,結果因為坐月子誰來照顧的問題,而變得整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

小雪是去年六月份知道自己懷孕的,自己是遠嫁到老公這個城市,自己的媽媽也不在身邊,照顧月子按理來說就應該選擇就近的婆婆。

老公跟婆婆也早就已經商量好了,等到小雪快生之前,婆婆就從小姑子那裡搬過來跟他們住,而公公則留在小姑子一家那裡,繼續打點著他們的一日三餐。

本來小雪跟這個婆婆接觸的就不多,結婚之後,婆婆更是以擔憂小女兒為由,就一直跟小姑子一家住在一起。除了逢年過節時見見面吃吃飯,一般平日裡都是小雪的老公代為轉達問候,小雪對這個婆婆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是從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中,覺得她是一個不大好相處的人。

小雪一直以來都是想選擇直接到月子中心,或者請一個月嫂來過渡一下,但是老公現在正在創業期間,壓力太大,經濟效益一直都不太好,家裡的開銷一直都是靠著小雪做做微商來維持。這一次既然老公開口,核算了一下月子中心相對來說比較巨額的費用,小雪想想還是算了,就決定讓自己的婆婆來照顧。

小雪覺得既然是一家人,只要自己和善一點,處處忍讓一點,不因為小事情跟婆婆計較,一定可以跟婆婆和平的度過這段時間。

所以,小雪並沒有將自己心中的這番糾結告訴老公,老公性格是一個木訥的人,她害怕自己這樣講出來,老公會左右為難,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決定,畢竟一個是媽媽,一個是老婆,現在還多了一個寶寶。

誰知道沒過多久,婆婆一個電話打到小雪這裡,告訴小雪自己沒辦法來照顧小雪了,因為自己的女兒也懷孕了。而且說她檢查之後,孕酮指標有點低,連孕期都離不開人照顧,所以小雪只能自己想想辦法了。

這個消息對於小雪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本來早已打算的明明白白,家裡也為婆婆收拾出了一間專門的屋子,那是小雪忍著孕吐每天一點點收拾出來的。婆婆的一句話,就把她做的這些事情全盤否定了。

那天晚上小雪老公回來之後,小雪跟他商量,問婆婆可不可以還是按照原計劃來照顧她,因為她知道小姑自己的婆婆跟他們就住在同一個小區,有什麼事情照顧起來也方便。

老公的妹妹從小嬌生慣養,婆婆對她這個女兒也是過分溺愛,老公當哥哥這麼多年也都是處處忍讓,這一次懷孕,肯定會作天作地的大鬧一番。小雪可以等到快生的時候再讓婆婆過來照顧,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小雪不知道老公是怎麼跟婆婆轉達自己想法的,只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剛亮,婆婆就衝過來「咚咚咚」的敲門,一進門就往沙發上一坐,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你讓我來照顧你,那我女兒誰照顧?」小雪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媽,我的預產期比小姑早半個月,正好可以錯開,大不了,等小姑一生你就去照顧她好了。」

婆婆見小雪態度平和,便也放低了音調,「可是我那姑娘身子弱,不像你這般健壯,你不知道她每天什麼都吃不下,吃什麼吐什麼,那個可憐呀……」婆婆說著說著竟然紅了眼眶,小雪見這樣的場景不知該如何接話,仿佛自己再堅持下去,就是在做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

「媽,我這不實在沒辦法嗎,本來我也想著住月子中心,不勞煩你的,可是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你兒子在創業,我們處處都需要錢……」,

不知道小雪哪句話又觸動了婆婆的神經,婆婆忽然又叫嚷著「那你讓你妹妹去月子中心,錢你出,我來照顧你!」小雪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婆婆,原本正常的五官,一時間都覺得扭曲到了一起,小雪不知道婆婆究竟是怎麼盤算著這筆買賣,居然讓自己出錢給小姑子去住月子中心!

小雪真的無法理解,當天晚上跟自己老公說起這件事情,老公也只能回她,老人不願意來,我也沒辦法,我們自己再想想辦法吧。後來小雪的媽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託遠房的親戚找了一個靠譜的月嫂,這件事情才作罷,不然小雪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度過剛剛生完孩子的那段時間。

天有不測風雲,小姑子因為跟自己老公拌嘴,小孩沒到足月就提前出生,算算日子居然還早了小雪十幾天。因為早產,她老公給她也請了一個月嫂專門照顧小孩,又讓自己的媽媽過來照顧產婦。這下子好了,婆婆媽媽的一大堆,每天都雞飛狗跳,兩個親家沒幾天就吵翻了天,連夜哭著給小雪老公打電話,要他去接他們過來住。「早知道,生個女兒還不向著媽,當初就不應該生她出來」婆婆每天哭哭啼啼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句話,不是說女兒的不是,就是說親家不會做人。

小雪現在也只能暗自祈禱,自己的婆婆能夠跟月嫂和平共處,不然接下來要度過的會是怎樣一段光陰,她一點都不敢想像。

我也希望小雪能跟自己的婆婆和平共處,不要再節外生枝。很多人都說坐月子能夠檢驗婚姻以及婆媳間的關係,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能夠看清楚周圍很多人的內心。儘管婆婆不是親媽,可是畢竟今後要在一起生活幾十年,像小雪婆婆這樣,有事的時候,只管自己的女兒,而不考慮兒媳婦的艱難,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自己的女兒也有婆婆,如果實在處在兩難的境地,也應該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商量,而不是以女兒為主。更嚴重的是,居然還想著讓嫂子給小姑子出錢住月子中心,我想大多數擁有智慧的婆婆都會在這個時候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哪個女人從小到大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能因為嫁到你們家,就應該低人一等,你的女兒也是別人的兒媳婦,將心比心。

說句題外話,雖然在小雪的描述中,沒有任何對自己老公不滿的情緒在,但是作為老公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起到中介柔和的作用。自己的媽媽在生活上打壓自己的老婆,有困難的時候不幫助,作為男人這個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或者乾脆豁出去,直接讓小雪住進月子中心。

媽媽,老婆之間相互調和,才能夠家庭和睦,而單純的相互傳話,什麼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那婆媳關係能有緩和的一天嗎?

我知道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愛,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但是生孩子本身就是在生死之間徘徊,內心也是充滿忐忑,一系列的難題都需要婆婆的幫助,如果這個時候婆婆敷衍了事,誰的心裡也不好受。

我知道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婆婆為我們做什麼,因為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婆婆必須給兒媳婦照顧月子。但是我想,明白事理的兒媳婦,也不會真的如想像中的那般過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月子生活。

兒媳婦需要婆婆來照顧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飲食起居,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婆婆的幫助,用過來人的經驗來照顧下一代,也能夠把這樣的育兒知識,通過「坐月子」來進行傳承。

我們都太容易忽略了這些簡單的情感,因為太多的外界因素,而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就像現在有一些坐月子的傳統跟習俗,不僅僅是封建迷信的產物,我想也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關心,一種呵護,一種打心底裡的疼愛。

相關焦點

  • 「兒媳回你娘家坐月子,我女兒要來坐月子」「老糊塗,這是我家」
    ,但其實很多婆婆都做不到,婆婆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又怎麼可能真的像親母女一樣呢?女兒和母親可以好的時候很好,一不開心就甩臉色,但婆婆和兒媳不行,吵一次架可能會記一輩子,女兒有什麼做得不好的,母親可以隨時就罵,婆婆可以嗎?女兒不開心的時候可以隨時和母親擺臉色,但兒媳不能這樣,婆婆和兒媳之間永遠不會像親母女那樣。
  • 兒媳坐月子自己洗衣服,婆婆藏起手套,為什麼說月子仇會記一輩子
    從進化上來說,雌性在繁衍下一代的整個過程中,從孕前,到分娩,再到產後,都是一個非常虛弱的狀態,必須要有一個地方安頓下來,要雄性在這個階段承擔保護的責任。女性自身具有生育價值,但是這份延續下一代的責任,不僅是目前一個人的,分娩後的目前和孩子, 需要丈夫、家人都出一份力,來幫助女性照顧嬰兒,恢復身體。
  • 婆婆伺候月子VS親媽伺候月子,差別有多大,網友:婆媳關係難處啊
    生女兒時婆婆主動提出照顧小佳,小佳也沒有推辭,在坐月子的那段時間她身心疲憊,和婆婆生活習慣的不同可以將就,可是  婆婆用所謂的經驗約束著小佳的各個方面,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不可以"。媽媽早已經把所有的準備好了,讓女兒好好休養,囑咐她第一胎月子時沒有養好,這次一定要把月子養好,否則落下病根遭罪的是自己。  同樣被稱之為媽媽,可婆婆與親媽之間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 兒媳生產完第一天,婆婆就落跑,不侍候了:是誰「拎不清」?
    小麗經常羨慕別人有個「親媽似」的婆婆,她常對我們說,她的婆婆說話不算數。當伴娘時,我見過小麗的婆婆,我還記得她在婚禮現場說:「我會把麗麗當親女兒疼的。」如今一年過去了,剛坐完月子的麗麗卻抱怨,婆婆在她出院的第一天就回老家,不「侍候」她了。
  • 寶媽曬豪華版月子餐,引來無數兒媳羨慕,直言好婆婆都是別人家的
    前段時間一位寶媽曬出自己的月子餐,打破了大家的認知。寶媽曬豪華月子餐,引來無數兒媳羨慕照片中的美食營養搭配健康、色香味俱全,真的是饞哭了所有人,然而這只是一位寶媽月子餐中的一小部分,更讓人羨慕的是,這些美食都是由這位寶媽的婆婆親手做的。
  • 婆婆在生活中,如果能把兒媳當「親生女兒」,就能讓家庭幸福
    因為婆婆和兒媳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親人,兩個人只是通過一個男人,所以成為了親人,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沒有感情是極為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彼此產生感情。 無論是婆婆還是兒媳,如果生活在一起就需要通過實際行動讓彼此產生一種依賴感,要讓兩個人都把對方當成自己的一個親人,這樣一來婆婆和兒媳也就能夠成為一家人,整個家庭也就能夠幸福。
  • 我怎麼總成不了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母親的心病,女兒用3句話治癒
    女兒的這句:」想要成為好婆婆,對兒媳要真心實意的相待「幫了她。從女兒那裡領了教後,李婆婆開始改正自己的錯誤,家裡的事不再瞞著兒媳,不管幹什麼都事先和她商量。婆婆對自己真心實意地相待,什麼事不再瞞著自己,李婆婆的兒媳,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 婆婆好不好,從月子餐就能看出來,這個三種月子餐背後是好婆婆!
    月子餐吃得講究,寶媽恢復好,奶水也充足,寶寶自然長得快;月子餐吃得將就,那肯定就要打折扣,寶媽營養不夠,奶水不足,還很容易患產後抑鬱。月子餐,婆婆做,寶媽吃了恢復快,全家幸福又快樂。相信大部分月子餐都是由婆婆親手做,畢竟婆婆也是過來人,他們有自身的經驗,懂得月子餐的飲食宜忌。婆婆對兒媳關不關心,全看月子餐做得用不用心,花了心思做出的月子餐,兒媳是吃得出來,也能感受得到。
  • 給婆婆做飯清湯寡水兒子不滿,妻子:月子我就吃這個,媽說有營養
    凡凡懷孕的時候丈夫和自己商量說:「我工作忙,媽說不用請月嫂了,她來帶孩子,照顧你。」 凡凡本來想拒絕,但是丈夫和婆婆堅持,也同意了。等到生產完之後,婆婆果然拎著行李來了。
  • 「兒媳,我生病了,你怎麼不來照顧我」「我沒空,叫你女兒照顧」
    婆媳之間的干係也是一樣,若是你想要兒媳孝敬你,起首要做的就是拿出本身的至心去看待她。身為婆婆,若是本身有才能的話,該當在兒媳婦最艱巨的那幾年,挑選協助搭一把手。那麼比及你需求人賜顧幫襯的那一天,她也會把你當作本身的怙恃一樣去孝敬。王敏跟張澤成婚曾經有十五年了,本覺得熬過了婚姻最艱巨的那幾年,便可以具有一個好的餬口,沒想到就在這個時辰婆婆卻抱病了。
  • 碰上這樣的婆婆,多半要結「月子仇」,真不是兒媳婦矯情
    莉莉的母親當初勸她要再三考慮清楚,尤其是看看婆婆的為人如何,因為女人要嫁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倘若沒有足夠的了解,貿然做決定,將來後悔就來不及了,可是莉莉並沒有想太多,他覺得老公這麼優秀,婆婆自然也不會太差。
  • 「她給我做的月子餐,你憑什麼給你孩子吃」,婆婆:我女兒懷孕了
    "她給我做的月子餐,你憑什麼給你孩子吃",婆婆:我女兒懷孕了很多女人在懷孕期間對坐月子會感到恐慌,擔心自己坐月子沒有照顧好身體,烙下病根,又怕精力有限照顧不好孩子。對於女人來說,坐月子這個階段需要的養護,一點也不比懷孕期間差。而女人是否能夠坐好月子,丈夫和婆婆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 「最好婆婆」走紅,兒媳都忍不住炫耀自己「月子餐」,網友:羨慕
    似乎因為婆婆自己的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辛苦經歷,這些婆婆對媳婦的要求就非常高。總是認為自己受過的苦也要讓自己的媳婦也受一遍,不然對自己不公平。殊不知這種思想是大錯特錯的,畢竟婆婆自己受到自己婆婆的虐待,但是這和兒媳婦有什麼關係呢?很顯然很多婆婆的思想是比較極端的,而且很多婆婆過度神話兒子。但是接下來這位婆婆卻和很多婆婆恰恰相反,對媳婦那是親切和藹又照顧的很周到。
  • 「別讓親媽伺候月子」95後辣媽分享親身經歷,網友:婆婆太霸道
    早在阿雯生產前,婆婆就說要幫大兒子照顧孫子,可能沒精力再來伺候月子,並且婆婆告訴阿雯,坐月子還是自己親媽伺候的比較好,不僅會比較盡力而且飯菜也會更合胃口。在阿雯臨近預產期,媽媽就早早趕來陪產,擔心女兒害怕。婆婆只顧在家照顧大孫子,在得知阿雯生的是女孩後,婆婆更是在孫女半個多月後才來看了一眼。
  • 婆婆做的蔬菜月子餐,好有營養,謝謝她
    導語:有些婆婆的觀念還沒有轉變,她本著「我吃過的苦,兒媳也應該受一遍」的想法,從見到兒媳的第一面開始,就處處發難。別人家娶媳婦那是高高興興地,唯有她拉著個臉,跟要她命還難受。真是何苦。01.關於婚姻,有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婆婆。好婆婆是小兩口過日子的粘合劑,她幫理不幫親,心裡跟個明鏡兒似的,知道自己兒子到底啥樣。
  • 「我怕水涼,你坐月子怎麼不能洗衣服」婆婆教訓兒媳反被兒子掌摑
    #情感#很多人都把家庭關係過成了公婆—兒子—兒媳的金字塔關係,把兒媳放在最底端,這個家裡依舊長輩最大,但其實真正良好的家庭關係中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平等的,應該是婆婆—兒子—兒媳三個人連成一個閉環,他們互相影響,在這裡兒媳和婆婆之間應該是雙向箭頭,而兒子的箭頭指向婆婆和兒媳。
  • 李白的小姑和李商隱的小姑,哪個是你家小姑?長知識的唐詩才好玩
    唐詩中有許多小姑形象,但其中小姑所指代和現在不一樣,同樣以媳婦作為主體,現在的小姑特指丈夫的妹妹,可在古代就沒那麼簡單了,所指有點五花八門了,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可不是賢惠,而是規矩,過去做個合格的媳婦可不容易,新婚三天,婆家的門有幾道都沒搞清楚,就要下廚做飯菜,這飯可不是做給丈夫一個人吃,而是一大家人,特別是公公婆婆,新媳婦怎麼樣,婆婆的評價很重要,第一頓飯合不合婆婆的胃口往往決定婆婆怎樣開口,可婆婆的胃口怎麼樣不知道啊?不過,這個新媳婦很聰明,婆婆的胃口應該和小姑差不多,先讓小姑來嘗嘗,可不就行了嗎?
  • 婆婆栽贓陷害兒媳偷錢,結果當場毀了兒子的婚姻,自己遭了報應
    前面一種人通常都可以順利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後面一種人的結局,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結果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02下面這個女人的婆婆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二種人,自己對自己的女兒不負責任,卻想讓兒媳出錢養活自己的女兒,結果毀了兒子的婚姻,自己遭了報應:『婆婆雖然跟我道歉了,雖然來求我復婚了,但我依然沒有原諒她,我頂多做到不恨她,因為恨一個人對我自己沒有好處,恨一個人會一直讓我處在悲觀情緒中,所以我選擇不恨
  • 婆婆給孫子寄了一大袋舊衣服,兒媳打開看一眼,全部丟進垃圾桶
    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婆婆管住自己的手,別伸到兒子的婚姻中管東管西,兒媳也會站在婆婆的角度思考問題,把她當親媽一樣孝順和尊重。張心和婆婆的金錢觀有些不同,因此二人為了一袋舊衣服吵架。01張心嫁給丈夫以後,婆婆對她經常說得話就是:「兒媳,我兒子賺錢不容易。
  • 小姑載婆婆出門1天!坐月子媳婦生氣了:沒人煮飯給我吃!
    近年來「月子中心」興起,許多年輕媽媽生完小孩會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不過月子中心費用不便宜,若是想住上1個月恐怕還得先考慮經濟狀況,許多夫妻會選擇在家中,請媽媽或婆婆幫忙坐月子,不過也因此發生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