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之仇」,我相信很多姑娘看到這個詞,尤其是生過小孩的都會有一段說不清道不完的委屈,沒生過小孩的,也會因為聽多了周遭朋友的哭訴,而對之噤若寒蟬。
很多人都說新手媽媽在坐月子期間所受的苦都會記上一輩子,沒經歷過的人都覺得這個說法是不是太誇張了,都是一家人,能夠有多大的委屈。但是現實中有的是頭髮花白的老太太,口齒已經不清楚了,但是提及當年生孩子坐月子的事情,她們還是能夠說出個一二三四五。
俗話說的好「三十年看婆,三十年看媳」,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婦,往往是因為年輕時候婆婆伺候月子或者幫襯照顧小孩,在兒媳婦需要照顧的時候親力親為,老了才能受到兒媳婦同等的照顧。這個贍養老人的過程從古至今都是這樣子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正所謂老有所依,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相互而為之。如果你在你該做事的年紀貪圖享樂,做一個甩手掌柜,家裡的大小事情一概不問,那你老的時候也會因為年輕時候留下的芥蒂,而不會輕易得到該有的照顧。
每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人的幫助還有扶持就是所謂的雪中送炭,那麼受到幫助的人自然就會投桃報李,感激不盡。而坐月子就是這樣的一個艱難時刻,很多婆婆覺得就算自己不照顧自己兒媳婦月子,孫子姓的還是他們家的姓。
但是別忘了,在寶媽困難的時候你幫助她一把,她就會記在心裡一輩子。人在低谷的時候,能夠最容易看清楚別人的心。因此,很多媽媽都會對「月子之仇」耿耿於懷。
小雪就是這樣一個準媽媽,本來知道懷孕之後歡歡喜喜的等待新生命的到來,結果因為坐月子誰來照顧的問題,而變得整日憂心忡忡,鬱鬱寡歡。
小雪是去年六月份知道自己懷孕的,自己是遠嫁到老公這個城市,自己的媽媽也不在身邊,照顧月子按理來說就應該選擇就近的婆婆。
老公跟婆婆也早就已經商量好了,等到小雪快生之前,婆婆就從小姑子那裡搬過來跟他們住,而公公則留在小姑子一家那裡,繼續打點著他們的一日三餐。
本來小雪跟這個婆婆接觸的就不多,結婚之後,婆婆更是以擔憂小女兒為由,就一直跟小姑子一家住在一起。除了逢年過節時見見面吃吃飯,一般平日裡都是小雪的老公代為轉達問候,小雪對這個婆婆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是從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中,覺得她是一個不大好相處的人。
小雪一直以來都是想選擇直接到月子中心,或者請一個月嫂來過渡一下,但是老公現在正在創業期間,壓力太大,經濟效益一直都不太好,家裡的開銷一直都是靠著小雪做做微商來維持。這一次既然老公開口,核算了一下月子中心相對來說比較巨額的費用,小雪想想還是算了,就決定讓自己的婆婆來照顧。
小雪覺得既然是一家人,只要自己和善一點,處處忍讓一點,不因為小事情跟婆婆計較,一定可以跟婆婆和平的度過這段時間。
所以,小雪並沒有將自己心中的這番糾結告訴老公,老公性格是一個木訥的人,她害怕自己這樣講出來,老公會左右為難,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決定,畢竟一個是媽媽,一個是老婆,現在還多了一個寶寶。
誰知道沒過多久,婆婆一個電話打到小雪這裡,告訴小雪自己沒辦法來照顧小雪了,因為自己的女兒也懷孕了。而且說她檢查之後,孕酮指標有點低,連孕期都離不開人照顧,所以小雪只能自己想想辦法了。
這個消息對於小雪來說真的是晴天霹靂,本來早已打算的明明白白,家裡也為婆婆收拾出了一間專門的屋子,那是小雪忍著孕吐每天一點點收拾出來的。婆婆的一句話,就把她做的這些事情全盤否定了。
那天晚上小雪老公回來之後,小雪跟他商量,問婆婆可不可以還是按照原計劃來照顧她,因為她知道小姑自己的婆婆跟他們就住在同一個小區,有什麼事情照顧起來也方便。
老公的妹妹從小嬌生慣養,婆婆對她這個女兒也是過分溺愛,老公當哥哥這麼多年也都是處處忍讓,這一次懷孕,肯定會作天作地的大鬧一番。小雪可以等到快生的時候再讓婆婆過來照顧,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
小雪不知道老公是怎麼跟婆婆轉達自己想法的,只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剛亮,婆婆就衝過來「咚咚咚」的敲門,一進門就往沙發上一坐,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你讓我來照顧你,那我女兒誰照顧?」小雪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媽,我的預產期比小姑早半個月,正好可以錯開,大不了,等小姑一生你就去照顧她好了。」
婆婆見小雪態度平和,便也放低了音調,「可是我那姑娘身子弱,不像你這般健壯,你不知道她每天什麼都吃不下,吃什麼吐什麼,那個可憐呀……」婆婆說著說著竟然紅了眼眶,小雪見這樣的場景不知該如何接話,仿佛自己再堅持下去,就是在做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
「媽,我這不實在沒辦法嗎,本來我也想著住月子中心,不勞煩你的,可是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你兒子在創業,我們處處都需要錢……」,
不知道小雪哪句話又觸動了婆婆的神經,婆婆忽然又叫嚷著「那你讓你妹妹去月子中心,錢你出,我來照顧你!」小雪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婆婆,原本正常的五官,一時間都覺得扭曲到了一起,小雪不知道婆婆究竟是怎麼盤算著這筆買賣,居然讓自己出錢給小姑子去住月子中心!
小雪真的無法理解,當天晚上跟自己老公說起這件事情,老公也只能回她,老人不願意來,我也沒辦法,我們自己再想想辦法吧。後來小雪的媽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託遠房的親戚找了一個靠譜的月嫂,這件事情才作罷,不然小雪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度過剛剛生完孩子的那段時間。
天有不測風雲,小姑子因為跟自己老公拌嘴,小孩沒到足月就提前出生,算算日子居然還早了小雪十幾天。因為早產,她老公給她也請了一個月嫂專門照顧小孩,又讓自己的媽媽過來照顧產婦。這下子好了,婆婆媽媽的一大堆,每天都雞飛狗跳,兩個親家沒幾天就吵翻了天,連夜哭著給小雪老公打電話,要他去接他們過來住。「早知道,生個女兒還不向著媽,當初就不應該生她出來」婆婆每天哭哭啼啼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句話,不是說女兒的不是,就是說親家不會做人。
小雪現在也只能暗自祈禱,自己的婆婆能夠跟月嫂和平共處,不然接下來要度過的會是怎樣一段光陰,她一點都不敢想像。
我也希望小雪能跟自己的婆婆和平共處,不要再節外生枝。很多人都說坐月子能夠檢驗婚姻以及婆媳間的關係,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能夠看清楚周圍很多人的內心。儘管婆婆不是親媽,可是畢竟今後要在一起生活幾十年,像小雪婆婆這樣,有事的時候,只管自己的女兒,而不考慮兒媳婦的艱難,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自己的女兒也有婆婆,如果實在處在兩難的境地,也應該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商量,而不是以女兒為主。更嚴重的是,居然還想著讓嫂子給小姑子出錢住月子中心,我想大多數擁有智慧的婆婆都會在這個時候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哪個女人從小到大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能因為嫁到你們家,就應該低人一等,你的女兒也是別人的兒媳婦,將心比心。
說句題外話,雖然在小雪的描述中,沒有任何對自己老公不滿的情緒在,但是作為老公在這個時候更應該起到中介柔和的作用。自己的媽媽在生活上打壓自己的老婆,有困難的時候不幫助,作為男人這個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或者乾脆豁出去,直接讓小雪住進月子中心。
媽媽,老婆之間相互調和,才能夠家庭和睦,而單純的相互傳話,什麼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那婆媳關係能有緩和的一天嗎?
我知道世界上沒有理所當然的愛,也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但是生孩子本身就是在生死之間徘徊,內心也是充滿忐忑,一系列的難題都需要婆婆的幫助,如果這個時候婆婆敷衍了事,誰的心裡也不好受。
我知道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婆婆為我們做什麼,因為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婆婆必須給兒媳婦照顧月子。但是我想,明白事理的兒媳婦,也不會真的如想像中的那般過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月子生活。
兒媳婦需要婆婆來照顧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飲食起居,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婆婆的幫助,用過來人的經驗來照顧下一代,也能夠把這樣的育兒知識,通過「坐月子」來進行傳承。
我們都太容易忽略了這些簡單的情感,因為太多的外界因素,而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就像現在有一些坐月子的傳統跟習俗,不僅僅是封建迷信的產物,我想也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關心,一種呵護,一種打心底裡的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