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我從未真正看懂《無聲告白》

2020-12-06 北魚紅人館

文 | 魚雁 原創

今天想再寫寫《無聲告白》,一本我很喜歡的書。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書,或者說一本好的小說,它除了故事性,更重要的是要有更深層的可以去探索的背景與內涵。

你可以通過表面的故事去挖掘其深意,或者通過背後的底蘊去看見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思想倫理與邏輯推動。

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米蘭昆德拉表面上在寫一段渣男與兩位女子的「三角關係」,實則卻在寫哲學家想要表達的哲學深意,探究生命真正的「輕與重」、「靈與肉」,探尋責任與愛的聯繫,探尋生命的存在意義。

故事表面是看似並不複雜的人物關係,內裡卻藏著深奧的哲學秘密。

而《無聲告白》傳遍全球的成功,我想也一定離不開故事背後值得探尋的背景、文化與人物關系所折射的思想。

這本書的英文翻譯其實更好理解,告白是指「說出口的秘密」,此題也就是指:那些我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

書在開頭就寫到女兒莉迪亞之死,讀過這本小說的朋友會深刻體會到,莉迪亞之死是因為父母不斷施加的「期待」,最終這期待之重把女兒壓死在了湖底。

因而,「那些我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很容易就會想到是指:莉迪亞並不想被種種期待所挾持,她假裝聽話她假裝乖巧,只是因為——她愛自己的母親。

但就像前面所說,好的故事一定能更深的探尋之處與研究意義。

我看到一個研究觀點曾說,莉迪亞最後的悲劇不是偶然的,是社會背景下跨種族家庭的必然結果。

接下來,我希望通過《無聲告白》來探析這種必然性,探尋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變遷中的邊緣處境,這種必然的客觀的環境因素,對悲劇的影響之大。

我想,這也是身為少數族裔的父親「詹姆斯·李」,不曾告訴他妻子與一家人的秘密。

這,是這個病態家庭中,屬於父親的「更加無聲的告白」。

社會背景:美國社會的「二元對立」對少數族裔人群的壓抑

當時美國社會最顯著的特徵,是種族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元。

各族裔之間,自始至終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

儘管跨種族通婚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可表面的允許與人們「內化於心的接受」其實從來不統一,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1966年,德希達發表演講,被視為解構主義的開始,他批判「在場的形上學」,打破二元對立。

此前的長期以來,整個西方的傳統思想都是「形上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其最早發源於柏拉圖。

邏各斯中心主義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都與它的在場緊密相連,言語是第一位的,文字是第二位的,語言優先於文字。傳統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集中體現在等級森嚴的二元對立中,如言語 / 文字、意識 / 無意識、真理 / 謬誤、主體 / 他者、在場 / 不在場,等等。

在每一項二元對立中, 兩個對立項不是和平共處,而是處在一個鮮明的等級秩序中。即前者往往優越於後者,是更高層次上的存在,被賦予至高無上的崇高地位且前者確立為中心、本質或者本原。

而後者相應地被定在邊緣、次要與派生的地位,受到前者的壓抑。

美國主流社會群體,與外來人員群體,在這種二元對立下,就有著天生的優勢與弱勢對立地位。

前者具有極高的優越感與崇高地位,後者屬於弱勢群體。

對這些群體而言,身份危機仍然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無聲告白》的華裔作家,就用了這種獨特的洞察力,將一個美國社會混血家庭中的脆弱人性完整地展現了出來。

父親詹姆斯:不理解與被歧視,美國少數族裔自卑心理的體現

《無聲告白》中莉迪亞的父親就是這樣美國社會的少數族裔人。

父親詹姆斯·李,一名出生在美國的華人,一直極力隱藏自己的華裔身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他跟隨父母偷渡來到美國,在一所學校做著瑣碎的工作。

他從小就面臨著班級裡所有人的特別注視,黑眼睛、黑頭髮、矮小黑瘦,儘管他成績優異,但他始終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的生活。

他從不談論父母卑微的工作,為了擺脫中國人的身份,他拒絕吃叉燒包;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毫無口音的英語;在衣著、談吐方式上,詹姆斯儘可能模仿白人。然而,他的努力卻總是徒然。

但是在這片土地裡,他永遠都是外人。

無疑,詹姆斯在各方面都稱得上是優秀的,學業有成、教授工作……可是,我們還是能從他的心理活動描寫中,清楚看見他刻在骨子裡的自卑。

這種自卑感從何體現?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展現,正是來自於他對優越感的追逐。

他想變成美國意義上被社會所認可的優越,也始終想讓自己變得「平平無奇」。因為他自出生以來,什麼都不用做,單單因為他的種族,他就很容易成為人群中最特殊的存在。

他懼怕這種特殊,他對這種「特別」避之不及。

目標實現保證優越感的獲得,而人對優越感的追求源於人的自卑。詹姆斯的這種心理,正是美國少數族裔自卑心理的體現。

而他自己上輩的家庭,當然也是使他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源。

他的父母從不出門交際,也不在家請客, 沒辦過晚餐派對,沒有橋牌牌友、獵友或者午餐會上 認識的哥們。

他們一家人,遇到各種因為身份產生的問題,且長期處於周圍人的不理解與歧視中。

3.莉迪亞自殺的必然性:少數族裔的獨特「期待」

詹姆斯與瑪麗琳的婚姻之所以修成正果,其實也是因為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

正如小說中對瑪麗琳的描寫,她總是盡力讓自己變得「特別」,她去當時還沒有女子的科學實驗室學習,她不想變成如母親一般「一生泡在廚房,學習為丈夫和孩子烹飪」的平凡。

可是,正如文中所說:「她不過是一個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顯的特色……因為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

詹姆斯為了改變自身 「他者」的遭遇,把期望寄托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父親的過度幹涉和期望使莉迪亞心理壓抑許久,甚至喘不過氣來。

毋庸置疑,莉迪亞的悲劇與其爸爸強行建立在她身上的改變「外來者」身份的期望息息相關。這也反映出以他們為代表的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中艱難的社會處境,及他們渴望被認同的「有聲告白」。

他們渴望得到主流群體的身份認同,渴望順其自然地融入生活中,渴望被一視同仁,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雖然莉迪亞出生成長在美國,並且繼承了媽媽的藍眼睛,但在白人眼裡,她永遠是一個「外國佬」,永遠是外來者,永遠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莉迪亞和她爸爸年輕時候的遭遇一樣,沒有真正的朋友,混血家庭的背景讓她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身份問題一直讓她迷惑而彷徨。

可身為父親的詹姆斯,卻不斷給她施加期待——教她如何交友、如何溝通,希望她能在美國社會融入主流。

可一個父親做不到的事、一代群體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莉迪亞就要做到呢?

可見,莉迪亞最後的悲劇是偶然的,是美國社會背景下跨種族家庭的必然結果。

我想,這就是這個病態家庭中,屬於父親代表的少數族裔人群的「更加無聲的告白」。

除了表面上的莉迪亞對父母施加期待的無聲告白,這更深層的無聲告白,讓人看到更加深重的悲劇。這是一個群體在社會環境之下,被迫而必然的心理悲劇。

作者簡介:魚雁,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洞見、讀者等多平臺作者。用文字讓生活更有力量,歡迎關注魚雁日記。

相關焦點

  • 強推純愛《無聲告白》禁慾學神X超強佔有欲,沉默是我無聲的告白
    大家好,歡迎來到果果小說,今天果果又來給大家推薦小說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強推《無聲告白》禁慾學神X超強佔有欲,沉默是我無聲的告白,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短評:很喜歡看這種片子類型的小說酸酸甜甜的,而且還能夠對於學習有詳細的描寫兩個人的感情,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而且非常的唯美,你是我生命中的光這樣的描寫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 書評:《無聲告白》:愛的枷鎖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起初我是讀不懂封面上這句話的,直到看完小說才發現那是一個少女靈魂深處的無聲告白,向我述說了她生命無法承受的「期待」:來自父母過於沉重的期待和愛傾壓在她一人身上時,變成了引人墮入無間地獄的枷鎖,使其一步步地迷失真正的自己。
  • 《無聲告白》背後的失語
    華裔作家伍綺詩的長篇處女作《無聲告白》被亞馬遜美國網站評為「2014年度最佳圖書」,不久前,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上市,封底的「《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並且,這本小說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疏的」,更讓這本書顯出這位華裔新銳作家的野心。中文版使用了「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作為宣傳語,足以引起中國讀者(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共鳴。
  • 【微課堂】三分鐘看懂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辦!這篇文章值得收藏!
    【微課堂】三分鐘看懂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辦!這篇文章值得收藏!想知道如何賺取嗎?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知道了~每天的閱讀分享籤到積分,不容錯過~▲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原標題:《【微課堂】三分鐘看懂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辦!這篇文章值得收藏!》
  • 怎麼讀文獻、管理文獻、寫綜述?這篇文章講了!
    對知識點的記憶是寫作和創作的基礎,記不住怎麼組織語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從幾百篇文獻上千頁中哪裡去查。我的導師教導我讀書要辯證去讀,在思考中記憶,不要在書上塗畫。不否認這種方法適合聰明的大腦。我資質愚鈍,試行幾年之後,腦子裡只有墨盒的味道,卻沒有文字,結果連我賴以憑藉考上大學和研究生的寫寫劃劃也丟失了。
  •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句話是小說的開篇。全書圍繞著尋找這位16歲少女死因的線索展開,時而插敘,時而倒敘。起初我以為是部懸疑推理小說,隨著閱讀的深入,才發現作者通過細膩內斂的文筆,抽絲剝繭般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幕同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家庭與社會問題劇,儘管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後半葉。
  • 如果您的孩子不會寫作文,那麼請一定看看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當個比方說吧,現在的孩子們都被要求讀了很多的書,但是你問問她,除了知道書名以外,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給你什麼啟發,你看懂了多少?讀懂了多少?它這樣寫的優點在於哪裡?而這些都是要通過你有效的閱讀才能把知識點牢牢的吸收在腦海裡,實現從「會讀」過渡到「會寫」的過程,這也才是寫作提升的秘訣。閱讀和寫作本身就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閱讀本身沒有錯,但是同學們一定要記得,一定要是切實有效率的閱讀才能幫助同學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 看懂《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5個彩蛋,才真正看懂了中國
    以下文章來源於王耳朵先生 ,作者我是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我是王耳朵,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文章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作者:王耳朵《我和我的家鄉》終於上映了,不到兩天,票房就衝破了3.5億。
  • 推純愛小說:沉默是我無聲的告白,你不用患得患失,我會一直愛你
    今日推文作品:《無聲告白》作者:奶糖不甜類型:純愛、現代、都市、寵愛這不科學啊!辛意心煩意亂,這對於沉浸在幸福當中的辛意來說無非是致命的打擊,到底要不要戳破這件事呢?如果說出來是不是周暮回就會離開自己?如果不說,那周暮回的目的到底又是什麼?糾結,患得患失,不知該何去何從……周暮回真的要跟辛意離婚嗎?
  • 三分鐘看懂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辦!這篇文章值得收藏
    三分鐘看懂孩子發燒應該怎麼辦!這篇文章值得收藏 2020-12-23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斷學業和工作進入婚姻的女性們,怎樣了,看她們的《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01、中斷學業的她:16歲的二女兒投湖自殺了瑪麗琳是美籍華語作家伍綺詩第一本長篇小說《無聲告白》中的全職媽媽。瑪麗琳成長於單親家庭,是被母親撫養長大的,因為在讀大學三年級時意外懷上了她選修課老師的孩子,於是她選擇結婚而中斷了學業,是3個孩子的全職媽媽。
  • 我讀天道|生有何歡,死亦何苦?原來尊重才是真正的孝道!
    在意外遭遇追捕多年未果的主犯時,她清楚地知道這將是一場敵死我亡的硬仗。懂音響的人知道「音如其人」,這不就是芮小丹對人生追求的影射麼?寧肯慷慨赴死,也不苟延殘喘,坦然,豁達。給她交代財產,因為她從來不想做伸手黨,她一再推卻,說作為成年人,我已經拿您的很多了,我不知道將來有沒有能力報答您,也不敢說將來就不向您索取了,但是可能的話我希望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不想聽你說這些。
  • 只有看到這3個隱藏的細節,你才真正看懂了《國產凌凌漆》
    它應該算是周星馳的早期作品《國產凌凌漆》,編者至今記憶尤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戲中有這樣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只有看懂了這些隱藏的東西,才算是真正看懂了這部作品。1、金槍客秒變臉。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故事的女主李香琴正躲在廁所裡,跟她的上司金槍客對話,畫面中的金槍客一直是兇神惡煞的樣子,然而在凌凌漆推門而入的時候,金槍客臉色瞬間變了,畫面顯得格外正氣溫和,其實,這是現實照進了作品裡,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看似端方雅正,實則包藏禍心,能夠真正做到真誠坦率的人,畢竟都是極少數。
  • 巖井俊二的《情書》:少年無聲的告白,你終究是聽見了
    博子翻開相冊,發現了藤井樹的地址,抄在了自己的手腕上,晚上回家的時候,她寫了那封不知道會寄給哪兒的信原來,兩個人是同名同姓的初中同學,博子搞錯了地址所以會寄給女的藤井樹,既然誤會都解開了,那就再問一下關於他的事,學習好不好,擅長什麼運動。
  • 或許你從未看懂,真正的主角是紅A噠!
    或許你從未看懂這部動漫,真正的主角是紅A噠!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Ubw線是動漫《fate stay night》其中一條劇情線,同樣也是最能凸顯衛宮士郎主角光環的一條劇情線。在ubw線中,衛宮士郎完全習得了無限劍制的能力,單挑從者,手撕金閃閃,最後與遠坂凜攜手進入時鐘塔,成為人生贏家。
  • 國產凌凌漆:看懂了這3個隱藏的細節,才算真正看懂了這部影片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在周星馳的作品中,看似搞笑無釐頭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一些大家沒注意的細節,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部周氏作品《國產凌凌漆》,裡面就有3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只有看懂了這些細節,你才能真正看懂這部戲。
  • 這篇手帳的主題,叫做「生命」,你看懂了麼?
    恰好新年這段時間趕上了新冠病毒的肆虐,每天閉不出戶,這讓我和很多人一樣,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思索和敬畏。經過幾天的思考和安排,這頁特別的手帳,就做成這個樣子。如果不看我下面的介紹,你是否能看懂這頁手帳?能看懂多少?
  • 高考滿分作文熱議不斷:晦澀難懂與樸實無華,哪一個才是好文章?
    閱卷組長指出這篇作文相當的老到,那麼什麼是老到,用詞生僻,引用過多典故就是老到?麻煩看一下韓寒先生當年的《杯中窺人》。那才是老到,思想深刻,觀點犀利,但是在韓寒先生的那篇文章當中,能夠看到什麼生僻的字眼嗎?並不能夠。
  • 漫長的歲月裡,最無聲的陪伴才是最真摯的告白
    過了很久才發現,十年前的每一幕,仍舊還雕刻在我們心間。高傲的靈魂,精湛的球技、冠軍的榮耀、完美的家庭,相伴的摯友,城市的圖騰。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完美的人,我們願稱呼他為科比布萊恩特。永遠的科比布萊恩特,唯一的科比布萊恩特。十年之前,他帶著保羅加索爾勇奪總冠軍。那一年的吶喊,那一年的狂歡,那年校園裡的二十四號球衣,曾在我們的青春裡,留下過最美的記憶。
  • 柯南劇中服部平次告白的7連敗,原來他才是讓人虐心的一個角色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話題並沒有太多深奧的東西,就是單純想和大家嘮一嘮有關於《名偵探柯南》中的「平和」這一對,寫過很多篇有關於他倆的文章,收到的最多一種留言就是「平次今天告白了嗎?」細想之下也能理解,畢竟隨著「新蘭」的成功官宣牽手之後,就連「園真」「千苗」這些都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唯獨剩下這對堪比是關西「新蘭」的平和,一直還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要知道平和一開始的起步是要高於新蘭的,最後卻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著實讓眾多粉絲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