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學業和工作進入婚姻的女性們,怎樣了,看她們的《無聲告白》

2021-01-20 藍丘嗬嗬

母親死了,最終,唯一值得紀念的就是她烹調的食物。瑪麗琳憂心忡忡地想起她自己的人生:一連幾個小時準備早飯、晚飯,把午飯放進乾淨的紙袋。給麵包片抹花生醬需要那麼長時間嗎?做雞蛋需要那麼長時間嗎?單面的煎給詹姆斯,煮熟的給內斯,炒雞蛋給莉迪亞。一位好妻子,應該掌握蛋的六種基本烹飪方式。她難過嗎?是的。她難過。為雞蛋難過。為一切難過。——《無聲告白》

01、中斷學業的她:16歲的二女兒投湖自殺了

瑪麗琳是美籍華語作家伍綺詩第一本長篇小說《無聲告白》中的全職媽媽。

瑪麗琳成長於單親家庭,是被母親撫養長大的,因為在讀大學三年級時意外懷上了她選修課老師的孩子,於是她選擇結婚而中斷了學業,是3個孩子的全職媽媽。

本來她的人生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她就讀的學校是哈佛大學,原計劃是拿到大學學位證後申請醫學院的。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她連大學最後一年的學業都沒有完成。

她母親為她設計的人生軌跡是:丈夫、孩子、房子。

也是她母親對她的全部期望。

她已經實現了。

可是她很難過。

一直想要「與眾不同」的瑪麗琳就這麼馬虎地進入了婚姻,以為只要1年後生下孩子就可以繼續學業,可是當她再進入學校時已經是8年以後了。

她實在忍受不了全職媽媽的生活了,每次到醫院去,都很羨慕那些穿著白大褂的女醫生。

所以在她結婚8年後且在已有2個小孩的情況下,她丟下他們偷偷失蹤了。

跑回學校繼續學業去了。

可惜事與願違,她又一次因懷孕不得不再次回歸家庭,繼續全職媽媽的生活。

當然,她當醫生的夢想在腦海中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她將自己未完成的醫生夢想全部寄托在二女兒身上。

瑪麗琳在心中用金線為莉迪亞編織了一個華麗的未來,她相信女兒也希望擁有這樣的未來:莉迪亞穿著高跟鞋和白大褂,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莉迪亞站在手術臺前,周圍的一圈男人敬畏地觀摩她嫻熟的技術。——《無聲告白》

因為瑪麗琳失蹤過一段時間,再次回到家後,全家人很小心翼翼地奉承著她,生怕她再次失蹤,只要是她喜歡的,全家人都必須跟著喜歡,包括培養二女兒成為醫生。

而二女兒呢?

她一點都不想當醫生,她超級討厭物理課,但她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害怕媽媽再次離開她們。

於是不堪壓力又目睹父親外遇的年僅16歲的二女兒投湖自殺了。

這個媽媽自己的夢想得不到實現,卻將期望全部放在女兒身上,而不管女兒是否喜歡,是否情願,間接害死了女兒。

她和女兒都是受害者。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你曾經愛得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無聲告白》

02、中斷工作的她:被「鬼上身」,抑鬱了

金智英是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全職媽媽。

因為遇上了相愛的丈夫鄭大賢而結婚,婚後又面對婆家的催育,打亂了智英的工作計劃而成為了全職媽媽。

只有一個女兒的她常常感嘆「太陽落山時心裡空蕩蕩的」。

儘管女兒已經斷奶,但她總是神情恍惚,而且很健忘。

有時候說過的話,轉身就忘得一乾二淨。

尤其是「鬼上身」時說的話,過後完全不記得有這麼回事。

其實她是累,是孤獨,也是失落,但要做好妻子、好媽媽和好媳婦,於是在春節假期回婆家時,面對婆婆刻意的使喚和毫不體諒,忍無可忍了,被「媽媽鬼上身」:

「親家母,真想讓我休息,就讓我回家,這不是事實嗎?

親家母在節日裡看到了女兒開心是吧,我也想看看我自己的女兒。

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的女兒走了。

還得照顧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該多傷心啊!

親家,我也心疼我家女兒。」

金智英如願回到了娘家,倒頭便睡,娘家所有人都在歡聲笑語過春節時,她只想睡覺。

當她想找兼職時,丈夫不同意,面對丈夫的不理解,被「已亡好友鬼上身」:

「喂,鄭大賢,最近智英會很痛苦,雖然斷了奶,身體些許輕鬆了,可她卻心急如焚,你跟她多說說,做得好,辛苦了,謝謝吧」......

聽得丈夫淚流滿面。

丈夫為此專門用電腦搜索「鬼上身」,還去醫院諮詢精神科醫生。

當金智英的媽媽得知女兒似乎生病了時,心疼地去看望她,當著媽媽的面,被「外婆鬼上身」:

「美淑啊,別那樣,想當年你正青春年華,卻為了照料哥哥們,在清溪川踩縫紉機,臉變得消瘦,每當你按時拿工資回來,媽都心如刀割。

孩子太乖了,你手被縫紉機弄成那樣回來,媽別提有多心痛了!

當時都沒能好好抱抱你,也沒能說句感謝,美淑啊,對不起!

智英她就算幸苦也會自己看著辦的,你把她培養得很堅強,對吧?」

筆者看到這裡也跟著淚流滿面啊!

金智英之前可是智慧美麗的職場麗人啊,只不過生了個孩子在家待了幾年,怎麼就抑鬱了呢?

竟然需要去看精神科心理醫生!

社會心理學家正在積極地探索抑鬱、孤獨、社會性焦慮以及身體有疾病的人們的歸因和期望問題。抑鬱的人有一種消極的解釋風格。與不抑鬱的人們相比,他們更加自責,用一種更消極的看法去解釋和回憶事情,對於未來也不抱有太多的希望。——《社會心理學》

03、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女性應該是怎樣的?

善良、獨立、堅強、吃苦耐勞、忍辱負重?

是波伏娃中的《第二性》?

是由男性來塑造的?

必須取悅和依附於男性?

還是一定要成為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

那什麼又是好呢?

相較於《無聲告白》中的瑪麗琳,《82年生的金智英》是幸福的,金智英的媽媽很有能量,不願意女兒重蹈自己的命運,鼓勵女兒做自己想做的,在金智英需要幫助、傷心難過的時候,她總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維護、保護著女兒。

金智英的丈夫很愛她,不顧自己的前途,願意請一年的育兒假替換她照顧女兒,為了她的健康,請她做她想做的事。

金智英在丈夫和家人們的關心愛護下慢慢恢復了健康,重新拾起了工作的自信。

她終於找到了自己。

而《無聲告白》中瑪麗琳的媽媽明明知道女兒沒有完成學業就結婚是不對的。但從不當面指出來,只是一遍遍重複:

「這樣不對,瑪麗琳,這樣不對。」卻不點明「這樣」指哪樣,而且任由這個詞在她們之間的空氣中迴響。

卻不知道沒點明的「這樣」卻害了女兒和外孫女。

瑪麗琳與媽媽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婚禮上,再次見面時已是參加媽媽的葬禮。

但是,當她試圖整理母親的遺物時,卻找不出自己想要留下的東西。她想找一張和媽媽的合影,卻發現沒有。她翻了三本相冊,連她母親的一張擔任照都找不到,她母親像根本沒有存在過一樣。她 難過嗎?她的母親根本無處可尋,她又怎麼會難過?——《無聲告白》

而瑪麗琳的大學教授丈夫,竟然與他的女學生搞起了外遇。

結語

《無聲告白》是筆者讀過的最難忘的一本書,其涵蓋了原生家庭、婚姻、性別和種族等問題,令人讀起來醍醐灌頂。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筆者一口氣看了2遍,意猶未盡,很溫暖的一部電影。

作為女性,

我們不要被定義,

不要為了取悅誰而委屈求全。

一時的忍耐或許沒問題,

但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

它從來沒有放過任何對它不負責任的人。

我們一定要遵從自己內心去生活。

我們不是別人眼裡的誰誰誰,

我們只是我們自己,

為自己而活!

(本文圖片來自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和騰訊視頻《聽見她說》,侵刪)

相關焦點

  • 日本婚姻危機與女性社會問題:來自日本妻子們的獨白
    這些報導,不僅描寫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業社會問題,還引入了心理諮詢師的精神分析,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幾位採訪對象婚姻危機的成因,包括婆媳關係、親子關係等問題的心理根源。 這些女性的共通點是都受過較好的教育,也有過職業生涯,但結婚後都辭去工作成為專業的家庭主婦。她們的丈夫都是職場精英,也就是泡沫經濟時期被稱為「企業戰士」的工薪群體。
  • 女性情感實錄:她們為什麼不結婚?
    01因做心理諮詢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有機會認識不少女性朋友。前不久在一次聊到三四十歲女性的婚姻現狀的時候,朋友A說出了她和閨蜜的現狀。這個朋友已育離婚,她現在只想談戀愛不想結婚。她的閨密未婚未育,卻不想要婚姻,只想要孩子。
  • 書評:《無聲告白》:愛的枷鎖
    起初我是讀不懂封面上這句話的,直到看完小說才發現那是一個少女靈魂深處的無聲告白,向我述說了她生命無法承受的「期待」:來自父母過於沉重的期待和愛傾壓在她一人身上時,變成了引人墮入無間地獄的枷鎖,使其一步步地迷失真正的自己。全文開篇第一句就寫到「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 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我從未真正看懂《無聲告白》
    而《無聲告白》傳遍全球的成功,我想也一定離不開故事背後值得探尋的背景、文化與人物關系所折射的思想。這本書的英文翻譯其實更好理解,告白是指「說出口的秘密」,此題也就是指:那些我從來不曾說出口的秘密。這,是這個病態家庭中,屬於父親的「更加無聲的告白」。社會背景:美國社會的「二元對立」對少數族裔人群的壓抑當時美國社會最顯著的特徵,是種族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元。各族裔之間,自始至終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衝突。
  • 強推純愛《無聲告白》禁慾學神X超強佔有欲,沉默是我無聲的告白
    大家好,歡迎來到果果小說,今天果果又來給大家推薦小說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強推《無聲告白》禁慾學神X超強佔有欲,沉默是我無聲的告白,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短評:很喜歡看這種片子類型的小說酸酸甜甜的,而且還能夠對於學習有詳細的描寫兩個人的感情,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而且非常的唯美,你是我生命中的光這樣的描寫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
  • 【人物】當她們合唱——梅琳達·蓋茨的女性賦權之路
    這就需要好的學校和教師,像鮑爾太太那樣,鼓勵女孩們用知識捍衛自尊。 「我意識到自己其實不必用身體的一部分去換取受教育的機會。那是我的權利」,返鄉籌建女校當馬賽族姑娘卡卡尼亞·恩蒂亞如是說。 「為什麼進入中學和大學的女生少於男生?」貧困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且不是最重要的。
  • 從《無聲告白》中感受到的,社會文化對人的性格影響,究竟有多大
    如果說,我們普通人的身邊並沒有早年就移居美國的華裔,不知道華裔在外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那麼,在華裔女作家伍琦詩的《無聲告白》這本書裡,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美國社會,和一個普通的華裔家庭在美國社會中的小心翼翼和格格不入。
  • 血的教訓告訴女性無聲的吶喊最沒用
    而每年因家暴選擇自殺的女性有近十萬人,在被他殺的女性中,死於家暴的人數也高達40%。如此驚人的數字,正無聲地控訴著家暴行為是多麼的嚴重,可她們大多卻悄無聲息地「死」在了暴力婚姻的這座墳墓裡。我明白了,不是她們不想逃,而是很多像方洋洋一樣的女性,即便她們有機會逃,也會選擇隱忍。因為她們所生活的環境還不夠發達,思想還未完全進步和開化。「家醜不可外揚。」「忍忍吧,就當為了孩子想想。」
  • 看韓劇《告白夫婦》,我懂得了婚姻……
    《告白夫婦》是由河炳勳執導,權慧珠編劇,張娜拉、孫浩俊、許正民、韓寶凜主演的奇幻愛情連續劇。該劇講的是一對40歲的夫婦的婚姻以離婚收場,但是一覺醒來重回20歲,當時他們還沒有相遇、相戀和結婚,人生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於是他們再次遇到已經去世的父母,已經不再熟絡的朋友和曾經心動的初戀對象,通過這次"重走一遍人生路"的經歷,他們開始找尋自己忽略的、失去的和遺忘的事物 。
  • 《三十而已》用女性的角度映射現實,無論婚姻生活都應遵循內心
    沒有什麼遠大志向,也沒有特別優秀的學業成績和長相,就是很普通的女人,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為人隨和,不懂得拒絕別人,進可攻退可守,沒有一定要去奮力拼搏的壓力。因此他的婚姻生活成了所有人的看點,沒有激情沒有儀式感甚至活成了所有人心中「將就」的婚姻。
  • 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歷時6年寫就,是一部爆發力驚人的處女作。美籍華裔作者伍綺詩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因此她深諳移民家庭的與眾不同。於是在這本書中,首先討論的便是美國在吸收移民的歷史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種族問題,以及華人移民在他人眼中和自我認同方面的尷尬處境。
  • 《無聲告白》|那些原生家庭帶來的愛與痛
    《無聲告白》以這樣的驚悚方式開頭,然後圍繞著莉迪亞的死亡緩緩展開,將美國一個特殊的家庭展現出來,將每個人的糾結和內心曝曬開來。這個家庭一共五個人,在當時的年代,是為數不多的華裔和白人結合的家庭,也許因為這個背景,家裡的每個人都滿懷心事,充滿著擰巴。
  • 婚姻是女性的福星,還是女性的剋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是福星,為什麼有的女性進入婚姻的圍城會性情大變?如果是剋星,為什么女性都爭先恐後地擠進入婚姻的圍城?是什麼吸引著她們像飛蛾撲火一樣勇敢,像蜜蜂戀花一樣痴貪?難道是婚姻自帶光環,吸引路過人間的女性紛紛打卡?難道婚姻是麵包,而女性又是飢餓的食客?婚姻能精神致殘,使得女性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只有極少數人能抗拒婚姻的誘惑,會選擇路過。
  • 《非誠勿擾》黃瀾解讀婚姻 單親媽媽黃菲告白「好脾氣先生」
    黃瀾解讀「非傳統婚姻」 解鎖婚姻全新打開方式   「嘗試新鮮事物,是我體驗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來自重慶的男嘉賓吳克之高中讀的就是國際中學,又在美國念的大學,思想比較西化。在矽谷工作了兩年,和朋友一起做了智能硬體的電商平臺。
  • 《無聲告白》背後的失語
    華裔作家伍綺詩的長篇處女作《無聲告白》被亞馬遜美國網站評為「2014年度最佳圖書」,不久前,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上市,封底的「《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並且,這本小說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疏的」,更讓這本書顯出這位華裔新銳作家的野心。中文版使用了「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作為宣傳語,足以引起中國讀者(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共鳴。
  • 女性律師的高光時刻,她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工作中她們沉穩幹練在法庭上她們能言善辯在生活中她們遊刃有餘人們印象中的女性律師都是西裝革履非常幹練的女強人,但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過女性律師的工作與生活,正值3·8婦女節,華律網關注到行業內女性律師的聲音與力量,以「女性律師的高光時刻」,面向華律網的女性律師
  • 離婚一時爽再婚下水管,面對婚姻不幸日本女性怎樣優雅離婚?
    目前我們從號稱世界婚姻最穩定的國家快速成為全球離婚率最高的國家,即便刨除為了買房的人數,近年因家庭問題導致的離婚率飆升也是確實存在的因素。由於我國的離婚案件中有70%的離婚訴訟是由女性提出來的。所以也有人說,中國女性開始進入全面「休夫」的時代。
  • 1988屬龍的婚姻和命運怎樣
    1988屬龍的婚姻和命運怎樣在看屬龍人的婚姻與命運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清楚,屬龍的人究竟是男人還是女人,因為自古男為陽,女為陰,陰陽有別,所以命運也會有所不同,即使同樣屬龍但是婚姻和命運情況卻會截然不同,男性屬龍的話一般都會顯得比較內向一些,面對愛情也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表達
  • 婚姻對女性到底意味著什麼?| 她們的故事
    這些話,無不透露著「婚姻的底色是悲劇」的意思,好似,進入婚姻的人都變得奇形怪狀了……但婚姻真的是這樣嗎?為了了解婚姻到底是什麼樣,我們發布了一期#婚姻改變了你什麼?#的話題徵集,想讓經歷過/正在經歷婚姻的朋友進行分享,為我們這些婚姻之外的「門外漢」打開一點兒窺探婚姻的窗口~@匿名1號婚姻改變了我什麼?別的我不知道,但是性生活真的妥妥地變了!也不知道為什麼,結婚之後,和老公從以前每周一兩次到現在兩三個月可能連一次都沒有!可能這就是別人說的「床死」吧。
  • 日劇《緋紅》看女性的出路在何方?
    她畫的陶器圖案很受歡迎,還受到報紙的採訪和報導,引起轟動。但是女性在職場還是受歧視,同工不同酬,雖然她有名,但是她的工作並沒有為她贏得足夠的薪酬待遇。她努力工作為父親還債,照顧母親和妹妹們。後來遇到同事老公,兩人婚後創立自己的陶器工房,丈夫以製作陶器出名,而她再有才華也只能做男人身後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