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宣布,為亞馬爾項目建造的17.4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3號船「Phecda」號,於7月3日離開上海工廠,開始進行氣體試驗。
滬東中華指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了整個行業,在船舶建造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
預計在氣體試驗完成後不久後,該船即將達到交付狀態。
「Phecda」號是日本三井國際航運公司和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在滬東中華訂購的四艘亞馬爾專用船舶中的第三艘。亞馬爾項目每艘LNG船長290米,都配備 WinGD 雙燃料發動機和 GTT 的貨物密封系統。
這些亞馬爾LNG船不會直接裝載俄羅斯在北極的1650萬噸/年的液化天然氣廠的燃料。
他們將在俄羅斯的歐洲碼頭接收轉運來的液化天然氣,然後主要運往亞洲。
提醒一下,滬東中華最近表示,正在完成第四艘亞馬爾項目LNG船「Megrez」的建造工作。
該船廠於2019年10月交付了該批次的第一艘LNG船「Dubhe」,隨後於今年早些時候交付了第二艘LNG船「Merak"號。
與此同時,當LNG船「Phecda」忙於氣體試驗時,滬東中華為另一艘174000立方米的新型LNG船舶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
這艘LNG船是為中遠海運下屬中遠海運能源公司建造的,建造完成後將租賃給中石油國際事業公司使用。
長期以來,作為一家最主要的油氣國企之一,中石油既承擔著保障國家油氣供應安全的重任,同時又是中國能源「煤轉氣」清潔化的主力軍之一,除了充分利用國內資源外,近年來還積極布局海外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資產。
截至目前,中石油在海外9個國家參與11個天然氣項目的勘探開發,參與俄羅斯亞馬爾、莫三比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北極-2等LNG項目合作。並先後與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康採恩和阿姆河天然氣公司、烏茲別克斯坦石油公司、哈薩克斯坦輸氣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等籤署管道天然氣長期(≥4年)購銷合同累計1022億立方米/年;與卡達天然氣公司、亞馬爾LNG、殼牌、切尼爾能源公司等籤訂LNG長期購銷合同累計1185萬噸/年。
但是海外的這盤大棋中,中石油卻缺少自己能夠掌控的LNG運輸船隊,導致其LNG運輸能力不足,掣肘了其LNG一體化發展的遠景規劃。
為此,中石油終於下決心要發展自己能掌控的LNG運輸船隊。
2020年6月30日,中遠海運能源、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母公司)三方舉行「雲籤約」儀式,其中中遠海運能源作為船東代表,中石油國事作為租家代表,滬東中華作為船廠代表,共同籤署3艘17.4萬方大型LNG 運輸船的租船合同及建造合同。
根據Vessels Value網站數據,滬東中華船廠目前有17艘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在手訂單,其中包括兩艘亞馬爾LNG船。
滬東中華將為中船租賃建造四艘LNG船舶,為卡達國家石油公司建造八艘LNG船,為中遠海運能源公司建造最近訂購的三艘。
此外,中華滬東船廠還有兩個希臘航運公司Dynagas的預定訂單,為其建造兩艘相同規格的FSRU(浮式LNG儲存及再氣化裝置)。
今年對於滬東中華來說,將會從年頭忙到年尾,無疑是一個豐收年。
【公眾號"石油360"版權所有,商業轉載請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