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平臺主動下架存款產品 專家稱監管希望防範擠兌性風險

2020-12-27 和訊銀行

  近日,支付寶、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旗下金融平臺主動下架銀行存款產品,下架之後,只有已經購買了存款類產品的用戶可以看見相關入口。部分受訪平臺人士對《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表示,目前不便對此事原委做交流,度小滿金融一位人士表示,對存款產品恢復上架的前提條件,可能「沒有平臺知道這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日公開表示,近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存款產品。「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本報記者,對網際網路存款型產品,國家原先沒有明確的允許或者不允許,但監管層面確實擔心銀行潛在的擠兌風險。王蓬博表示,網際網路存款的產品提供方主要是城商行等中小型銀行,城商行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將吸儲的展業範圍從當地擴展到全國,這和國家要求它立足當地、服務當地的宗旨有一定的「背離」。同時,由於網際網路平臺流量很大,用戶對存款利率的敏感度也較高,使整體存款交易規模很大,進一步使銀行的存貸款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帶來潛在的金融擠兌風險。「很有可能在短期內把銀行整體的存款類產品的交易規模給抽乾,可能某一個中小型銀行的流動性瞬間就抽沒了,這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擠兌性的風險存在與被觸發。」王蓬博說。

  擠兌風險,也得到張維(化名)的認可。張維在某網際網路公司旗下金融平臺工作,他表示,城商行本身沒有很強的風險抵禦能力,網際網路存款可以隨存隨取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又形成了新的流動性風險。

  張維具體解釋,銀行有一些監管指標,比如說流動存款佔整體存款的比例、資產負債比等。當銀行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進行批量存款時,很多存款就變成流動性存款,也就是活期存款,如果發生某些特定性的風險事件,大量的用戶可能會在同一時間取出存款。「這就相當於銀行面臨的擠兌風險了。以前銀行就服務一個地域的話,即便出現了大規模的用戶取款,銀行也是可控的,但是網際網路存款,用戶的行為是不可控的,說不上遇到一個謠言或者其他什麼事,就有可能使銀行面臨擠兌的風險,這就是流動性風險。」張維說,如果銀行存款有百分之六七十來自於網際網路渠道的話,當出現特定事件時,銀行很難有能力及時應對大規模擠兌,並且金融系統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

  為什麼會形成網際網路存款這種業態?

  據記者了解,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主要興起於最近幾年,模式相對簡單,商業銀行出產品,網際網路公司本質上承擔中介代銷角色。在商業化變現上,中小銀行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突破了網點、資金和人員的限制,在線發展存貸款業務、信用卡業務。而網際網路平臺也有增加用戶黏性、實現流量變現的需求。

  張維介紹,網際網路平臺主要存在四種獲利方式:平臺按存款規模的一定點數收取提成,也叫「導流費」;按照新開戶用戶的數量進行計費;依據曝光量收取廣告費。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把存款產品與其他基金、理財等產品交叉銷售。

  王蓬博對本報記者談到,需求相契的情況下,城商行近年在網際網路平臺力圖拓展自己的服務,發現百度等很多平臺會聯合城商行發行線下的銀行卡,包括A類卡、B類卡,逐漸脫離金融業對帳戶的限制。

  王蓬博表示,現在監管歡迎的金融科技創新,第一點是要能夠服務中小微企業;第二點是需要存在便民的社會意義,第三點是平臺對風險的控制符合合規性的要求。「這三點是『硬性』要求,目前來看,這也是國家希望這些平臺能夠做到的。」短期內,他認為,存款產品恢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長期來看,如六大行等大型商業銀行,不太可能和網際網路公司再進行更深的綁定,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運營自己的APP上,業務收回到自己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系網際網路平臺主動下架相關服務。張維認為,這反映出近幾年監管層面呈現出思路變化。央行以研究名義或者公開發表觀點的名義提示某些風險,這種方法很「微妙」,為將來出臺相關監管辦法做了鋪墊,並在平臺已經做出反應的前提下,讓未來整改更為順利。「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監管思路,比前幾年突然間就扔出來一個文件要求大家整改要好得多。」他表示。

  不過,張維還表示,存款作為基礎型業務,監管層面沒有表現出要把網際網路方式「管死」的意思,但是強調要控制風險,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開展業務,那麼需要牌照。今年上半年,國家出臺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的管理辦法。「既然有了網際網路貸款的管理辦法,其實也不排除未來出一個存款端的管理辦法。」同時,張維提到,因為存款端業務相對簡單,也不能排除監管層面將來採用指導的方式來約束,而不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焦點

  • 騰訊螞蟻網際網路存款相繼下架 消息稱監管規則將出爐
    近日,騰訊、螞蟻悄然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度小滿昨日晚間也回應財聯社記者稱,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目前,京東金融、度小滿、陸金所等多個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數量及參與銀行數量均有所減少。多位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目前監管尚未就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平臺及銀行方面進行相關的窗口指導,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多是平臺或銀行自身的選擇。
  • 騰訊、螞蟻網際網路存款相繼下架 消息稱監管規則即將出爐
    網際網路存款的下架風波仍在持續。近日,騰訊、螞蟻悄然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度小滿昨日晚間也回應財聯社記者稱,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目前,京東金融、度小滿、陸金所等多個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數量及參與銀行數量均有所減少。
  • 騰訊、螞蟻網際網路存款相繼下架,消息稱監管規則即將出爐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網際網路存款的下架風波仍在持續。近日,騰訊、螞蟻悄然下架所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度小滿昨日晚間也回應財聯社記者稱,已啟動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處理工作。目前,京東金融、度小滿、陸金所等多個平臺上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數量及參與銀行數量均有所減少。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陸續下架 網際網路金融要創新更要安全
    支付寶日前下架理財頁面所有銀行存款產品,只允許其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隨後,騰訊理財通、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京東金融等也紛紛作出同樣舉動。多家平臺就此回應稱,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為了滿足監管規範要求。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存款產品,傳遞什麼信號
    自12月18日起,陸續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下架了其存款產品。截至目前,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已有支付寶、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攜程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至少10家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 螞蟻集團被曝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多家平臺收緊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你...
    12月18日,螞蟻集團被曝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廣泛關注。根據媒體報導,支付寶已對未持有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用戶,下架該類產品。對此,螞蟻集團向天目新聞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方面同時表示,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 10家網際網路平臺「主動拆彈」存款產品 背後原因真是重拳出擊網際網路...
    和訊網訊 自近日螞蟻集團首先下架銀行存款產品之後,陸續有其他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下架了其存款產品,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陸金所、天星金融、攜程金融、滴滴、美團、360你財富等至少10家平臺下架相關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部門尚未正式禁止相關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銷售,上述網際網路平臺下架相關產品均為主動行為。
  • 多家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而且在網際網路平臺買基金、股票或者黃金等,非常方便,不用去銀行排隊,有手機、有WiFi,有錢就能買,門檻低、操作快。特別是近幾年,部分銀行也藉助網際網路平臺攬儲,開發了不少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聽著比股票、黃金那些風險小一些,而且一說銀行推出的產品,大家也覺得更加安全穩健。
  •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到底意味著什麼?
    螞蟻集團對此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此前,支付寶已經與超過300家基金、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全面接入存款、養老險、銀行理財等全資管品類。
  • 根據規範要求,螞蟻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8日,多家媒體報導,支付寶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下線了理財頁面上的相關產品,多家銀行存款產品也不再銷售。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現有用戶怎麼辦?
    繼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攜程金融App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後,已購買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用戶怎麼辦?網際網路存款業務被「叫停」又將帶來什麼影響?
  • 螞蟻主動「清空」網際網路存款背後,創新性存款產品接連迎來嚴管
    近期,央行官員公開表態稱,網際網路平臺上售賣銀行存款產品,屬於「無證駕駛」。12月18日,螞蟻主動「清空」網際網路存款。  監管對於網際網路存款的關注點聚焦在兩個方面:第一,網際網路平臺的資質;第二,地方銀行負債業務的流動性風險。創新存款嚴監管給銀行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倚重外部渠道吸存的中小行該如何應對?
  • 支付寶之後,又有三家平臺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目前我們已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度小滿金融相關人士表示。又三家平臺全部下架存款產品12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度小滿金融APP注意到,其「銀行精選」列表無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售,頁面顯示稱「46家銀行暫無在售產品。」
  • 風險引起監管部門警惕 多平臺下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繼螞蟻平臺下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多家網際網路平臺近日都對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調整。陸金所昨天表示,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陸金所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 陸金所、支付寶、騰訊理財通等8家網際網路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12月21日 消息:據財聯社報導,昨日,陸金所表示,已停止上架新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 48小時突擊下架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有「三宗罪」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螞蟻集團回應的8個小時後,12月18日晚,度小滿金融表示「我們會嚴格遵守相關政策規定及監管要求,擁抱監管,堅持合規經營。」
  • 螞蟻京東金融等齊下架 網際網路存款有何風險
    三日內,螞蟻集團、京東 金融、陸金所等金融科技「三巨頭」已悉數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2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陸金所獲悉,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
  • 為什麼支付寶突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馬雲:積極配合監管
    比如餘額寶都是眾多朋友熟悉的產品了。而支付寶其實也是有銀行存款產品的,這些銀行存款產品都是一些銀行與支付寶的強強聯合,然後在支付寶平臺上出現有存款產品的接入點。但是從12月18日開始,支付寶上面的銀行存款產品已經悄悄下架了,這是為什麼呢?作為銀行的存款產品,傳統上都是銀行的業務人員外拓營銷,利用自身銀行的一些產品吸引到高淨值的存款客戶。
  • 螞蟻集團下架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打開APP 螞蟻集團下架多款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20-12-18 10:46:07 據北京商報報導,今日,針對「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一事,螞蟻方面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螞蟻集團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下調部分用戶花唄額度 回應稱倡導...
    中華網財經12月23日訊 今日,針對有用戶反饋花唄額度下降的問題螞蟻集團回復稱,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但支付寶尚未透露具體的下調標準和用戶範圍。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螞蟻花唄簡稱為花唄,是螞蟻科技集團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用戶在經過實名認證後開通業務,將獲得一定的消費額度(500元—30000元),消費額度依據用戶在平臺上所積累的消費、還款等行為授予。在使用花唄進行消費的時候,信用良好的情況下,花唄的額度還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