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劍:洛陽都市圈的邏輯

2020-12-12 方塘智庫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就洛陽都市圈的建設,我們在此前關於洛陽的新價值時代的文章中已經有所表達,主要的觀點是:洛陽都市圈不是不能建,但是,無論是從城市空間演變、產業發展協同、交通一體化構建來看,還是從人口在區域內外的流動狀況來看,目前洛陽的城市發展依然處於產業集聚階段(至少在當地政府來看是這樣的),甚至可以說,至少在五年內(另一個標準是洛陽的GDP超過8000億甚至破萬億),既有中心城市自身的產業集聚和品質提升,都應該是洛陽城市發展的優先級任務。

在我們看來,洛陽的都市圈規劃需要做相對中長期的打算和規劃,或者說,洛陽都市圈對於現在的洛陽發展而言,是一個未來感比較明顯的戰略選擇。

就目前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河南省和洛陽市對洛陽都市圈的規劃周期是2020年到2035年,其中2025年和2030年將是兩個關鍵節點,也是未來洛陽都市圈規劃中需要做出明確指標性安排的時間節點。

就2025年這一時間節點而言,按照今年3月份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支持洛陽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表述,力爭到2025年,洛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年均增速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以上,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突破35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70%,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和收入佔全省比重均超過20%。

在我們看來,考慮到2019年洛陽地區生產總值正式突破了5000億元大關,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19年7.8%),2025年達到8000億元應該沒問題,而經過十年的發展,2030年突破萬億將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河南省和洛陽市為洛陽都市圈的建設做出的周期安排和針對不同時間節點提出的關鍵性指標,還是比較務實的。

由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做出分析:2020年到2025年期間,對洛陽都市圈建設而言,可以說是培育期,主要目標還是做大做強洛陽自身,尤其是主城區的能級提升和品質優化,以及確立並加強洛陽在全球產業變革和城市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地位,在這期間,所謂洛陽都市圈其實更大意義上是洛陽經濟圈的概念;2025年到2035年期間,將是洛陽都市圈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深化的時期,尤其是在2030年洛陽的GDP破萬億以後,對周邊地區的都市化整合和一體化發展將更加深入。

當然,哪怕是在洛陽都市圈的培育期,洛陽新一輪的城市空間規劃和一系列硬體基礎設施、軟性的體制機制改革以及是很多企業的市場運營,都應該將都市圈的中長期發展作為主要目標和關鍵訴求進行提前布局,這不但是洛陽都市圈培育和發展的需要,也是這些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市場機構未來實現更大綜合收益的重要路徑。

於是,另外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就出現了,對一個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或者說準中心城市而言,都市圈化戰略選擇在城市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將扮演一個什麼角色呢?所謂都市圈,和經濟圈不同,要先有都市才有都市圈,洛陽高質量的都市化發展過程與洛陽都市圈的建設過程在未來五年內的匹配度到底有多高呢?

這些問題顯然不僅是針對洛陽的都市圈之問,還是針對國內很多和洛陽類似並已經提出都市圈建設的城市發展之問。

我們的觀點是,對於那些遲早要進行都市圈化發展的城市和區域(比如大多數省會城市以及像河南的商丘、江蘇的徐州這樣的非省會城市)而言,較早的做出都市圈化的發展戰略甚至是規劃,並由此進行面向中長期的城市和區域空間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布局、公共服務供給,以及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改革,具有充分的戰略合理性和市場合理性,都市圈的發展戰略客觀上將成為中心城市和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中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路徑——都市圈不僅是為中心城市的問題紓解而生,也可以是為中心城市做大做強而生,只不過,基於不同規劃前提和發展階段的都市圈建設的模式和路徑會有所不同而已。

1、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不是洛陽的終點

今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並出臺了專門的意見,明確提出:全面提升副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聯動鄭州打造引領全省發展的雙引擎,加快構建洛陽都市圈,形成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南、支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在城市定位上,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錯位發展,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

中原城市群作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空間單元,不僅在國務院批覆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中給予了重點關注,而且,在2016年底還正式批覆了《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對中原城市群的空間範圍、戰略定位和機制創新等做出了安排,可以說,中原城市群的發展已經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直到目前,中原城市群的規劃和發展都是河南省內中重要的城市鄭州城市發展戰略定位的最重要的國家戰略依託之一,而鄭州也可謂是中原城市群中最為閃耀的城市。

按照官方既有的規劃和表述,依託於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洛陽也可以說是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獲得了一個明確的戰略定位,只不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考慮到洛陽自身的經濟體量和鄭州市的強勢崛起,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之於洛陽的城市發展而言,戰略存在感並不強——如果說談中部崛起和國家的城市群布局必談中原城市群,談中原城市群必談鄭州,反過來,談鄭州必也談中原城市群,那麼,洛陽和中原城市群的戰略關聯無論是在洛陽當地還是在洛陽之外,認知度並不高。

所以,這次河南省委省政府高規格的再次明確要加快推進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強調「跳出洛陽看洛陽,跳出河南看洛陽,跳出中國看洛陽」,從產業、文化、區域、開放等多個維度做出了很多具體的指導意見,並直接協調多個部門從全省的層面匹配了一系列具體的項目和資金支持,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洛陽當地和外界對洛陽新一輪轉型發展和綜合崛起的信心,甚至在海外媒體上也引發了一些關注,也讓很多人再次意識到,哪怕是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衰落以後,洛陽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5000億經濟體量的中國三線城市的普通故事,而是具有明顯的代表未來東方文化和中國城市復興的城市發展故事。

另外,關於河南省這次針對洛陽的戰略支持,在很多人看來,首先帶有尋求河南省內區域協調和相對均衡發展的戰略色彩,由原來的較多表現為「強省會」開始進入「雙引擎」,其次還表現出河南省委省政府對一個經濟大省過度依賴於省會鄭州的隱憂,尤其是在鄭州的經濟增速一度開始低於河南省的平均經濟增速的背景下,對洛陽的戰略性支持也是河南省穩增長的重要內容之一,無論是從存量規模來看,還是從轉型條件來看,還是從未來的創新空間來看,對洛陽的扶持應該都是性價比相對較高的選擇。

從河南省整體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競爭力重塑的角度來看,洛陽既有的裝備製造業和文旅產業基礎,決定了洛陽在河南新一輪的產業轉型中的不可或缺性,而且,如果能夠在省級層面給予更多的戰略關照、基礎配套和資源配置,至少在這兩大產業領域將對河南省新一輪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提升形成實質性支撐,不僅在洛陽本地形成較大規模的集聚,還可以進一步帶動周邊甚至是全省的裝備製造業和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當然,對於洛陽而言,站在新的全國城市競爭格局來看,今天的洛陽雖然在河南省內依然保持了第二的位置,但是在全國的經濟體量和影響力顯然與這個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帝都不太匹配了,而現實的發展環境也決定了,單純的依靠洛陽現有的經濟體量和資源配置能力,也很難較大幅度的提升自身城市的能級,進入中國城市的前三十強,甚至謀求更高的位次。

在這種情況下,從河南省的層面調配更多資源,對新時代的洛陽轉型發展扶上馬再送一程就成了必要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按照河南省《關於支持洛陽以開放為引領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對洛陽的支持舉措包括: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建設高端開放平臺,支持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開展負面清單外無審批試點,支持申建綜合保稅區,打造中西部區域性服務外包交付中心;支持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產業創新中心;加強華夏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支持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際藝術品保稅交易和展示中心;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構建便捷順暢的都市圈交通網,支持建設鄭登洛、鄭鞏洛城際鐵路;建設生產服務型和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一帶一路」大型生產資料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全國領先的先進位造業供應鏈組織中心和現代商貿物流集散分撥中心。等等。

就這些舉措來看,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全面開放、樞紐構建、全球視野、文化張揚等戰略意圖和轉型邏輯明顯,而且,如果沒有河南省政府甚至是國家層面的介入,單靠洛陽自身,這些舉措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對洛陽而言,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復興機遇。

引發市場和社會較多關注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在河南省主要決策者看來,無論是從戰略認知上還是在實際發展中,至少在河南省內來看,洛陽的重要地位是包括鄭州在內的其它城市所無法全部替代的,洛陽的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河南新一輪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河南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增長極之一,還將是推動河南新一輪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至少從省內的戰略表述層面來看,洛陽再也不用存在於鄭州的陰影之下了。

不過,在我們看來,雖然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是洛陽新一輪城市復興和轉型發展的戰略定位之一,但是,這一戰略定位,顯然還不足以充分體現洛陽在新的時代變革和國家轉型的大背景下所能夠發揮的綜合城市價值——洛陽之興衰,不僅事關河南省域轉型和中原城市群建設之成敗,無論是從地理區位、歷史文脈、產業基礎來看,還是從新全球化、國際人文交流、文旅融合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來看,洛陽都具有更多元的賦能甚至是支撐國家重大戰略推進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價值空間。

所以說,在我們看來,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建設不是推進洛陽新一輪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定位的終點,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戰略定位邏輯和關鍵詞,也不是洛陽都市圈建設和發展中最重要的戰略訴求,無論是針對洛陽新一輪城市復興和轉型發展而言,還是針對洛陽都市圈的建設而言,洛陽都需要在努力爭取多元化的國家戰略規劃落地的同時,進一步立足於其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找到更具戰略能級和資源配置潛力的獨特戰略定位,以推動洛陽在更多領域和更大程度上全面融入時代變革和國家轉型的主流框架和體系,為洛陽爭取更多轉型和發展資源的同時,也使得洛陽能夠為河南省域發展、國家整體轉型和時代新的變革做出更多貢獻。

關於這一點,洛陽最直接的對標城市可以是西安。當然,在對標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發現洛陽在國家戰略布局和項目落地方面的短板(比如,國家級新區平臺的缺失),還需要發現洛陽自身在經濟發展、生態治理、空間布局、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中的短板和缺失( 比如,這幾年西安新媒體的發展不僅為西安的城市品牌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還實現了與當地政府的良性互動,凝聚了一系列城市轉型發展的共識,甚至直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2、洛陽再定位是洛陽都市圈規劃的前置性問題

在我們看來,截止到目前,洛陽依然是一個需要被喚醒和煥新的城市,在此背景下,通過多種主題和平臺不斷提升城市綜合影響力,但也需要一個核心主題和平臺推動洛陽城市轉型發展的新的轉折點的出現,就像中國另一個最重要的古都西安近幾年的發展一樣。

從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到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再到後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國家戰略布局中的獨特地位,甚至一個明星主政官員超常規的強勢推進,還有當地政府和企業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新一輪轉型機遇的積極把握,以及新媒體傳播環境對城市品牌營銷前所未有的放大效應,這些都使得西安的歷史人文積澱以及這些年來的辛苦努力,短時間內被激發,從而讓西安成為最近幾年來中國最受關注和最具成長性的城市之一,真正迎來了城市新一輪復興和崛起的歷史性拐點,而這種拐點和樂觀預期的形成,正在並將繼續構成推動西安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最重要的有利因素的組成部分。

相對而言,針對洛陽的復興拐點和樂觀預期還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雖然包括自貿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洛陽都市圈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等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規劃、項目布局和平臺建設,都在客觀上對洛陽區域和城市發展的歷史性拐點的到來提供了支撐,但遺憾的是,在很多人的眼中,洛陽依然是一個沒落的古都,今天城市影響力與其歷史地位依然存在明顯的落差,甚至在河南省內,也不被認為是過去20年來的成功的城市發展案例,依然被認為是一個急需改變的城市。

就洛陽的轉型發展而言,關鍵的命題我們在此前的文章(見《洛陽的新價值時代》一文)就專門分析過,文旅融合、城市更新、新區建設、都市圈培育、交通樞紐構建、全球開放、全域旅遊、民營經濟發展、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等關鍵詞都是洛陽在新的時代背景和城市競爭環境下需要做出改變的地方,洛陽需要的是全面轉型、全面優化、全面改革、全面開放,是推動轉型的系統性解決方案,但關鍵點還在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治理提升、民營經濟發展、創新創業活力、文旅融合發展、全面開放格局。

在我們看來,洛陽新一輪的轉型發展既有中國城市轉型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需要面對和突破,還要清晰的研判洛陽的發展能夠為中國的整體性轉型貢獻什麼獨特價值?能夠為中國的全球表達和全球競爭力提升貢獻什麼力量?

我們知道,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都是國家戰略,在這些戰略推進過程當中,鄭州的角色和價值扮演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獨特的,具有明顯的不可或缺性,甚至可以說是這些國家戰略的最重要的城市支點。那麼,洛陽在什麼樣的國家戰略中能夠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並成為這一國家戰略的最重要的城市支點呢?也就是說,洛陽城市的最獨特的價值定位的來源是什麼呢?洛陽除了要做好中國城市轉型發展中的常識性命題之外,特色在哪裡呢?

一般而言,一個城市的獨特價值可以立足於已有的資源稟賦,也可以立足於後期發展中的創造性積累。就現在的洛陽來看,是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古都之一,但也不是唯一的,是河南傳統的經濟重鎮之一,但在全國的經濟格局當中,顯然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顯然也沒那麼重要,而且,無論是高鐵、普鐵、航空、高速以及網際網路等,哪怕在河南省內也與其鄰居鄭州相差甚遠,後來居上的可能性短期內也幾乎不存在。

所以,洛陽需要先找到其在全國乃至全球城市格局中的獨特定位,找到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獨特地位,找到在中國新一輪的國家變革和經濟轉型中的獨特地位。

截止到目前,中國所有發展得比較好的非省會城市,都至少有一個方面能夠在國家戰略層面扮演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扮演一個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角色,這些角色的扮演和作用的發揮,可以是通過當地的一個企業實現的,也可能是通過當地的一個園區實現的,也可能是由整座城市來支撐的。

比如,蘇州在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中的獨特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蘇州工業園及相關企業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全球產業鏈中的強勢地位來實現的,小城義烏的獨特價值則與其在全球小商品貿易中的不可或缺性有直接關係,阿里巴巴則為杭州在全球網際網路經濟格局中的獨特地位提供了支撐,深圳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在多個產業和領域表現出了不可或缺性,作為一個世界城市,更是形成了綜合的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等等。

遺憾的是,過去這些年,包括洛陽在內,像瀋陽、長春、大慶等一大批曾經的工業重鎮,隨著全球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化,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曾經的其強勢地位和不可替代性,還不得不面對很多存量優勢資源被分流,進而使得城市遭遇邊緣化。

在我們看來,無論是對洛陽都市圈的規劃建設而言,還是對洛陽新一輪的城市轉型發展而言,都需要重新找到並確立其城市不可替代性的內容——相對於「來了就不想離開」而言,洛陽可能首先需要解決「洛陽,非去不可」的問題。

比如,也正是基於對這一邏輯的洞察和思考,我們認為洛陽針對「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的定位,值得進行深入的專題研究,並作出具體可行的規劃設計,通過5到10年的時間,尋求超常規的突破,並以此戰略定位的引領推動洛陽新一輪的全面提升,包括洛陽都市圈的規劃和建設。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針對洛陽新的城市定位,我們最近雖然嘗試做了些功課和思考,但依然不敢貿然做出結論,所以,就留作以後有機會做更多研究後再說吧,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就此問題展開思辨。

相關焦點

  • 葉一劍:從生態基礎到產城空間,關於鄭州都市圈的兩點洞察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1、「以生態為基礎」將成為鄭州都市圈建設的亮點之一關於河南省的都市圈建設和發展,最新的消息之一是,7月18日,河南省省長尹弘主持召開省都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以生態為基礎,產業為重點,交通為關鍵
  • 洞察|洛陽都市圈建設,這個支撐點很重要!
    「洛陽都市圈的建設,有許多支撐點,包括戰略支撐、產業支撐、項目支撐等多方面。」洛陽師範學院商學院院長劉玉來說,其中,打造人才高地,形成人才「強磁場」,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 加入洛陽都市圈,平頂山、三門峽、濟源都是啥角色?8大謎團探究
    近段時間,平頂山、三門峽、濟源等城市加入洛陽都市圈的消息勾起了不少人的興趣。洛陽都市圈是個什麼圈?這些城市為何要加入這個圈?這個圈能給這些城市帶來什麼?2020年10月14日,省長尹弘主持召開了第102次省政府常務會議,這個會議審議通過了《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年)》,當天,許多權威媒體報導了這一重磅消息,《洛陽都市圈亮相,濟源三門峽平頂山「入圈」》《重磅!洛陽都市圈正式亮相,濟源三門峽平頂山已加入「群聊」》……這標誌著洛陽都市圈建設正式全面啟動。
  • 李亞: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科學編制「十四五...
    李亞: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李亞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討交流會上強調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25日下午,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團隊負責人朱喜鋼教授對《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進行深入解讀,對加快洛陽都市圈建設提出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26日上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中研討交流會。會上,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和部分市直部門、縣(市)區黨(工)委負責同志進行交流發言,其他同志作書面交流。
  • 【洛情頭條】市委書記李亞發表文章 談洛陽都市圈建設
    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充分體現了對洛陽發展持續有力的支持,標誌著洛陽都市圈建設正式邁入全面啟動的新階段。我們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必須把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推進洛陽都市圈建設貫通起來,統一思想行動、明確方向路徑,確保中央、省部署要求在洛陽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 袁牧:需要準確全面理解都市圈發展中的產業外溢現象及背後的邏輯
    雲沙龍第三期,邀請了「王建國、張耀軍、袁牧和葉一劍」四位嘉賓,就「鄭州都市圈的新未來」這一主題展開對話,對鄭州都市圈進行國家戰略化、生活方式化、社會變革化的公共傳播。雲沙龍在騰訊網直播,接下來我們將摘編部分觀點,以饗讀者。本期推出的是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的主要觀點。
  • 葉一劍:南京的復興與區域中心城市首位度的真偽之辨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隨著南京的持續走熱,外界對南京都市圈的關注,也在明顯的升溫,比如,最近南京都市圈擴容的話題,不僅在南京都市圈內引發很大的關注
  • 你好,都市圈!‖付曉東:南京都市圈對觀察中國都市圈的制度改革意義...
    雲沙龍第五期,邀請了「孟祥遠、付曉東、袁牧和葉一劍」四位嘉賓,就「創新南京,跨界綻放」這一主題展開對話,從南京都市圈的時代價值、戰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論研究、地方實踐、企業參與等層面展開交流,對南京都市圈進行國家戰略化、生活方式化、社會變革化的公共傳播。 雲沙龍已在騰訊網直播,接下來我們將摘編部分觀點,以饗讀者。
  • 「盤活」漢魏洛陽故城④大遺址的活化利用 洛陽之路如何走?
    祖籍偃師的洛陽學者魏進京,對遺址區的現狀深有感觸。洛陽市著名學者徐金星,曾任洛陽漢魏故城文物管理所所長,長期從事白馬寺、漢魏故城的保護工作,以及中國古代史、洛陽古代史、河洛文化等研究工作。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漢魏洛陽故城是黃河文化、河洛文化的產物,是「中國古代早、中期都城的典型代表」。
  • 李亞:統籌做好城市有機更新和建設提質 為洛陽都市圈建設提品質強...
    24日,市委書記李亞調研城建、文旅重點項目建設,強調要緊盯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統籌做好城市有機更新和建設提質,通過一個個重點項目的接續完工、落地見效,推動城市更有品位、更惠民生,為洛陽都市圈建設提升品質、強化輻射帶動打牢基礎。
  • 你好,都市圈‖從「縣域經濟」到「都市圈經濟」,京南小城固安做對...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一】 截止到目前,我們對固安的持續關注已經持續將近十年了 在我們看來,雖然因為固安與北京距離較近的獨特區位優勢,讓其轉型發展的速度在其它很多縣域可能無法複製,但固安的縣域經濟轉型邏輯、開放態度、合作模式和價值取捨,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產業新城營造邏輯和實踐,對中國很多迫切需要轉型發展的縣域而言,還是具有廣泛適配性的,其中,至少有兩個方面是尤其值得關注的,一是推動縣域產業結構調整的問題,二是優化縣域城鎮空間布局的問題。
  • 一個大河南,兩個都市圈。你更看好誰?
    撰文:悟淨 美編:刀妹 校對:紫藤——1——洛陽都市圈規劃出爐踩著2020年的尾巴,河南增長的第二極——洛陽,發布了屬於自己的大都市圈規劃。12月25日發布的《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中提到,未來洛陽將與平頂山、焦作、三門峽、濟源5市一體化發展。
  • 振威展覽打造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5月盛大開啟
    由振威展覽組織的第六屆中國(洛陽)國際機器人暨工業裝備展覽會(簡稱:洛陽工博會) 將於2021年5月27-29日在洛陽會展中心隆重開啟。  依託都市圈 副中心城市洛陽發展千億製造業集群  河南省「十四五」期間要重點依託鄭州、洛陽都市圈,推動高端製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核心區;以沿京廣、隴海線中心城市為重點,加快培育千億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撐軸。
  • 【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特刊丨「決勝中原」洛陽篇
    「精彩洛陽」全文轉發。洛陽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 近日,洛陽王城大道快速路望朝嶺立交至連霍高速段正式通車。至此,縱貫洛陽市區南北、全長19.5公裡的王城大道快速路,經過兩年多接續攻堅,實現全線貫通!不僅在洛陽城市建設史上創造了諸多第一,更在副中心城市、洛陽都市圈建設大潮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大事記:2020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工程/2035年鄭州變森林「綠都」
    一周重磅 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出爐 9月3日,河南省中原城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提出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五城」聯合抓好「一體系五工程」,書寫2020年「聯考卷」答案。
  • 洛陽首次發布民營企業「20+20」強榜單
    榜單是洛陽市工商聯在企業自願申報的基礎上,以企業2019年度營業收入總額為基本標準評選,旨在展示洛陽市大型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成就,發揮大型民營企業示範引領作用,激勵更多民營企業做強做大,推動洛陽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洛陽都市圈建設貢獻民營企業更大力量。
  • 溧陽、金壇正式成為南京都市圈新成員 都市圈擴容 一體化提速
    「溧陽、金壇,歡迎加入南京都市圈!」12月5日,兩年一度的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召開。寧鎮揚淮、蕪馬滁宣等兩省八市市委書記聚首鎮江,鼓掌歡迎都市圈新成員溧陽、金壇正式「入群」。從2000年提出設想,到「8+2」十城抱團時代,南京都市圈已經走過20個年頭。
  • 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先進位造、文創體育全球總決賽在洛陽...
    今年大賽主題為「清華智薈·綻放洛陽」,圍繞先進位造和文創體育相關領域,由來自清華園、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國內八大賽區及歐洲國際賽區的逾百個優質項目在洛一決高下。  作為特色活動,本屆大賽主辦方還將針對縣域經濟發展,邀請清華校友參賽團隊赴嵩縣三合村手繪小鎮進行文創產業交流,並首度走出洛陽,前往平頂山市魯山縣與當地企業開展調研對接,為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進一步助力洛陽都市圈和河南西部(洛陽—平頂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 莞惠河汕納入深圳都市圈,專家:有對標東京、紐約都市圈的意味
    1莞惠河汕納入深圳都市圈4月28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公布2020年工作計劃,在該份工作計劃中,深圳市發改委表示將加快推進深圳都市圈規劃編制。2020年以來,官方文件中已數次出現「深圳都市圈」的提法且明確提及編制相關規劃,引發了外界關注,但對於「深圳都市圈」概念的內涵,外界還未有全面清晰的了解。
  • 大南昌都市圈傳來好消息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使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合作再深入、工作再發力,推動大南昌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繼續走深走實,大南昌都市圈發展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