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環各規劃建設路段命名
徵集意見
縣委縣政府決定啟動安溪縣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規劃建設,目前路線規劃建設方案已基本確定。為便於項目報批建設及交通組織,對縣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各規劃建設路段擬命名如下(詳見下表),現通過本報向全縣各界廣泛徵求意見建議,歡迎來函來電。
來電聯繫人:
1、鄭先生13959703906,來函地址:安溪縣金融行政服務中心6B1816室縣民政局社會事務綜合股;
2、劉先生13799535209,來函地址:安溪縣建安大道230號農村信用社大廈12樓縣大三環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溪縣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
各規劃建設路段擬命名表
安溪縣綜合立體大交通(大三環)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溪縣民政局
2020年5月11日
安溪大三環布局
(點擊放大查看)
大三環各規劃建設路段命名方案
科學規範的城市地名,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是一種文化生產力。本次大三環路段命名,本著道路名稱「規範有序、體現特徵、反映文化、好找好記」的原則,以「講好地名故事、傳承地名文化」為基礎,力求通俗易懂,便於群眾記憶,方便出行,既體現安溪人民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又反映千年安溪悠久的歷史文化特徵。
1.東三環浦口大橋經安溪東站至參嶺隧道段,路線長6.35公裡。
擬命名「安山路」。取名「安山」,緣於羅內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安山廟,廟內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謝枋得,世人尊為「羅內境主」,蓬萊、長坑、感德等地奉為正順尊王。羅內古渡為西溪上遊十八個古渡口之一,通往南安、永春,是西溪水路交通樞紐,附近有「觀瀾」摩崖石刻,明代「官定石鬥」等諸多人文古蹟和自然景觀。
2.澇港經茶學院至石獅巖隧道段(原東二環),路線長7.63公裡。
保留原名「東二環路」(2017年已命名)。
3.南三環澇港至三安大橋連接線交叉口路段,路線長7.80公裡。
擬命名「文峰路」。筆架山至午峰山(南山)一帶,是安溪的文脈之山。筆架山三峰拱峙,秀麗壯美。午峰山上有午峰巖、獅峰巖等,祀伽藍尊王周樸。周樸為唐代賢士,在此結廬隱居,與開先縣令詹敦仁交遊甚好。宋代我縣第一個進士張讀也曾居於筆架山麓。此外,為安溪培養諸多人才的千年文廟,其建築的中軸線也正對著筆架山「文峰」,這不只是一種巧合。歲月悠長,略顯神秘的筆架山、午峰山,如今已經不只是幾座山峰而已,她已經融入安溪人的精神世界,更常見於文人學者的筆觸之下,讓他們心有所感,筆有所依。
4.南三環與三安大橋接線交叉口經勤內至江興大橋段,路線長4.50公裡。
擬命名「韶苑路」。芳村開令序,韶苑暢和風。韶苑,即秀麗的園林。穿過鐵觀音隧道,進入安溪城區,就像進入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路名亦和閬苑巖有關。閬苑巖在城廂鎮同美村新巖山頂,寺名取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閬苑有書多附鶴,女牆無處不棲鸞」句。祀閬苑祖師和清水祖師。巖宇始建於唐代,清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安溪縣誌》均載:「唐普照禪師下錫於此……」「自李唐之後,巖寺迭新」。
5.西三環碼頭至中標大橋段,路線長7.91公裡。
擬命名「岱屏路」。岱屏巖,又稱大平巖,始建於宋,重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位於城廂鎮中標村北部。清乾隆《安溪縣誌》載:「山闢一湖,奇泉怪石,樹林深茂。其頂可望清、紫,乃縣學之後照山也。宋普足禪師住持清水,時時來住,憩而樂之。嗣後化身清水,飛爐於此。每風清月白,常聞鐘鼓之聲,裡人因為建巖立像,宋敕封金牌。湖內有水,大旱不涸,湖外有曝谷石,廣而坦。」在水湖山背為岱屏巖。岱屏巖奉清水祖師,與清風洞僅隔一個小山尖,鐘鼓相聞,構成一道佛道共處的宗教風景線。2002年,20集古裝電視連續劇《婀娜公主》拍攝時,曾把這裡布置成「雲裡紅」染布坊場景。
6.聯四線(省道S217)江興大橋至蓬萊鎮路段,路線14.81公裡。
擬命名「廣惠路」。古人認為,修橋造路,是為後人積善行德的義舉,這是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廣惠,即普惠民眾,取名於清水祖師聖號「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
清水祖師俗姓陳,法名普足。據載,清水祖師生前造橋修路無數,廣度眾生。成佛後,神通廣大,有求必應,行仁賜福,興神助戰,功勳卓著。南宋時,累獲歷朝皇帝四次敕封,英名遠播,倍受崇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有清水祖師信眾上億人(僅臺灣就有1000多萬人),世界各地分靈清水祖師廟有千座,分布在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臺灣有500多座)。這些分爐都認同安溪清水巖寺為其祖廟。
7.聯四線(省道S217)金谷鎮路段,路線長1.29公裡。
擬命名「廣澤路」。廣澤,取名於當地信俗「廣澤尊王」,「廣澤尊王」又稱郭聖王、聖王公等。每年舊曆八月舉辦廣澤尊王「封塋祭祖」活動,遍及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臺灣等地的信眾,都會來到金谷祭拜廣澤尊王的祖墳,對尊王先人表示敬意。
8.勤內經鐵觀音隧道至蓮苑大道路段,路線長5.52公裡。
擬命名「鐵觀音隧道」。鐵觀音隧道穿越官橋鎮東的鐵峰山(俗稱鐵尖山),連接安溪大城區與南翼新城,是我縣境內首條以「鐵觀音」命名的道路(隧道),寄託安溪人對生長於斯的這棵「偉大的植物」的感恩,其300年前出現在安溪的大地之後,從此改變安溪的山川地理,改變安溪人的命運,同時改變中國乃至世界茶業的經濟格局,豐富美好了這個世界。穿越鐵觀音時空隧道,勤勞智慧的安溪人,將繼續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的奇蹟。
鐵峰山海拔751米,峰巒幽美,景物天成,是一座歷史名山。萬曆中,裡人林會鸞塔之。下有慈濟院,在鐵峰之阿,建自宋,祀清水祖師。其山有一古洞名鐵松洞,相傳此洞極為深險,是宋代名將楊文廣平閩南十八洞之一的「蝙蝠洞」。
END
來源|安溪報
原標題:《徵求意見!安溪大三環各規劃建設路段擬命名,快發表一下您的意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