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追夢者,生活在自己的五彩斑斕的故事裡,享受著自己的徵途,把世界從地圖上放到雙腳下。
目之所及,把現實過成夢想的樣子
旅行攝影師,也許是每個熱愛攝影的人的夢想和目標。帶著心愛的相機,帶著一顆隨時隨地流浪漂泊的心,行走這曠闊無邊的大地上。有人說:「對於未來,時間會把我們變成更好的人,我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生前沒有把這個世界看完。」而有的人正在踐行這個願望,讓它慢慢的變成現實。
攝影,是記錄地域人文景觀最直接的一種表達方式。田洋說,每一次旅途自己都帶上相機,嘗試著去發現和捕捉到那些感動的人和風景。
帶上心靈去旅行,光影之間,看似耳目所為,其實是內心世界的感受。耳聽佳音,目極美好,可以用心感悟,以此沉澱。
就是這樣一個想做敢做的80後攝影師,把生活過成了夢想的樣子,無論是詩和遠方,還是期待與未來,路都已然在他腳下。
自由的人生,卻常常被束縛
在田洋看來,作為一名攝影師,無論是他的鏡頭還是眼睛,都捕捉了太多綺麗非凡的瞬間,但卻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每一次手扶相機正欣喜若狂想要記錄定格美好瞬間的時候,眼鏡和相機之間的博弈就會令人抓狂,鏡頭裡的清晰畫面始終隔著一個鏡片的距離。
有時候想要用力貼近鏡頭的畫面,嵌入式的眼鏡總要在眼窩留下鬥爭過的痕跡。
不僅如此,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原到高原,日常鏡片溫差起霧也是拍攝時經常遇到的尷尬。
於是,田洋暗暗下定決心,解脫眼鏡帶來的束縛。
把最好的「鏡頭」,放進眼睛
為相機挑選鏡頭要看品牌、品質和效果,選擇做手術的醫院同樣需要全面衡量設備技術和專家實力。
在多次對比了解醫院的儀器設備、醫療環境以及專家技術之後,田洋來到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找到周進院長,他決定正式摘鏡,告別近視。
周進院長為田洋仔細做了檢查,綜合術前檢查結果、近視度數情況和個人需求,田洋最終選擇了雙眼ICL晶體植入近視手術。
周進院長表示,田洋選擇的ICL晶體植入近視手術,具有安全、高清、可逆、嚴謹、舒適、防護等特點,無需切削角膜,矯正範圍更廣,能夠效遏制戶外紫外線引發的相關眼病。
10月27日,這位榮獲「全球TICL手術量第一人」大獎、「ICL手術量超10000例」榮譽的資深手術專家,成功為田洋實施了手術。
次日複查,田洋的雙眼視力恢復到了1.2。診室裡,田洋激動地向周進院長表達了謝意:「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這麼清晰過,謝謝你,周院長」。
「我們眼科醫生的工作其實和攝影師一樣,都在為『鏡頭』而執著,只不過你們是向外,我們是向內。」周進院長笑著說。
行攝之人,用腳步丈量世界,把鏡頭放進眼睛,千山萬水走遍,風景依舊獨好。即使每個人的詩與遠方有所不同,但熱愛生活,把握當下,星辰大海便近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