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2月29日消息(記者楊靜)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繆亦鋒、科副主任馮軍峰的通力協作下,在南院區成功為一名顱內異物患者取出飛入大腦深部並滯留2周的斷裂工具機刀片1枚,刀片長達近3釐米、寬1.1釐米、厚3毫米,鏽跡斑斑。術後患者神志清楚,語言功能、肢體運動功能良好,沒有腦脊液漏、感染、癲癇等情況發生。
本文圖片:仁濟醫院神經外科成功救治一例顱內異物患者(央廣網發 仁濟醫院供圖)
患者為33歲男性,從事石材加工工作。2周前,患者在做磨石操作的時候,工具機刀片突然斷裂並高速飛出,擊中其額部眉間並完全沒入腦內。患者當即出現頭痛、左眼失明、噁心嘔吐及額、鼻部出血等症狀。送醫後發現,患者眉間有1個小破口,但已找不到任何金屬刀片的痕跡。隨後的CT檢查發現,斷裂刀片已經完全穿透顱骨、直達深部腦組織。
由於缺乏手術條件,當地醫院只能予以患者抗感染等相關治療,並尋求合適的轉院手術時機。患者及家屬多方諮詢後,輾轉來到仁濟醫院南院求治。神經外科值班醫師迅速為患者完善了相關檢查,發現金屬刀片在穿透患者額骨之後,又深入行進了近10釐米,已經完全抵達左側中顱窩底部、偏向內側深部的腦組織。手術取異物過程中稍不留神,就可能傷及重要的腦神經、血管和神經功能區,造成嚴重後果。
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邱永明組織多次術前病情討論會,和顱腦創傷、神經內鏡、腦血管病專業組成員一同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大家一致認為,可以採用神經內鏡技術,通過左側顳底顱底入路,充分暴露必要的穿刺通路並做好清創、止血等操作,確保在取出刀片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證患者正常神經功能不受損傷。
完善術前準備後,患者被推入手術室。馮軍峰和繆亦鋒充分發揮臨床經驗和手術技能,歷時4小時在神經內鏡下完整取出一枚長近3釐米、寬1.1釐米、厚3毫米的鏽跡斑斑的金屬刀片。術後患者神志清楚,語言功能、肢體運動功能良好,沒有腦脊液漏、感染、癲癇等情況發生。目前神經外科、眼科進一步治療,待平穩後即能出院回家。
據神經外科科主任張曉華介紹,在江基堯教授的帶領下,顱腦創傷、神經危重症的高水平救治已經成為仁濟醫院最為突出的特色和亮點之一,享譽全國。在當前院區合併、同質化管理模式下,顱腦創傷的規範化、專業化救治水平將快速推進到南院,為當地乃至全國顱腦創傷和神經危重症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