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大牛股!一瓶醬油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生活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10倍大牛股!一瓶醬油 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生活…

摘要

【10倍大牛股!一瓶醬油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生活】6月24日,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升至124元/股。截至收盤,該股上漲2.06%,報123.8元/股,最新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11.67億元。(中國基金報)

  端午節,海天味業股市傳喜訊。

  海天味業市值突破4000億元

  6月24日,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升至124元/股。截至收盤,該股上漲2.06%,報123.8元/股,最新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11.67億元。

  今年以來,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行業造成很大印象概念股,相關供應鏈企業也受到波及。但是,醬油企業似乎是個例外。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年初至今,海天味業股價已上漲近40%,市值暴漲1134億元。對此有觀點認為,醬油是必需消費品,受疫情影響不大。

  昨天,海天味業還披露了公司股東人數最新情況。

  截止6月24日,公司股東人數為42816人,較上期即一季度末增加17942戶,環比變動72.13%。公司股東人數變動主要因為流通股本發生了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海天味業是「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

  「賣房不如賣醬油」?

  4012億市值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來看昨天收盤後其它企業的市值,乳業巨頭伊利的總市值為1870億,康師傅總市值為694億,海天味業總市值遠高於伊利和康師傅,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而調料行業第二名中炬高新市值才448億,海天味業是其市值的近9倍。

  就上交所上市公司而言,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兩大國有銀行最新總市值均排在排名之後,分別為3891.26億元、3533.2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天味業的市值已遠超地產股中位列前三甲的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蛇口。其中萬科A最新市值3067億元,較海天味業少了近1000億元。此前大家調侃說,「賣房子的不如賣醬油」,說的就是萬科和海天味業。

  早在去年8月底,海天味業市值超越萬科之時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之後的媒體會上表示,海天讓我們看到了企業經營發展的一種思路,雖然這種思路暫時與萬科目前的策略並不吻合。鬱亮回應說,市場給予了優秀公司合理定價,「這樣的公司值很多錢是應該的,我們特別服氣。」

  有網友這樣評論:沒房子也要生活,也要買醬油醋!還有網友說,買再貴的房子,為離不開醬油!

  10倍大牛股

  2014年2月11日,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58歲的海天味業董事長兼總裁龐康以199億元的身家,躋身於頂級富豪行列。

  上市之後,海天味業股價和市值雙雙狂奔,一度被稱為「醬油界的茅臺」。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的股價就一直呈上漲趨勢。

  從最初的股價算起,到今天盤中創出新高,六年多時間裡海天味業股價暴漲10倍。總市值一度飆升至4000億元以上,成為行業「巨無霸」。

  公司的基本面確實出類拔萃。

  從2019年的財務數據看,海天味業營業收入197.97億元,是調味品行業收入最高的企業,同時,也是產能規模最大的,規模優勢顯著。

  海天味業2019年年報顯示,其產能利用率為95%,2019年醬油、蠔油、調味醬生產量分別為224。萬噸、76萬噸和27萬噸。2019年,醬油、蠔油、調味醬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收的88%,為海天的三大主力產品。海天味業今年一季度營收也相當給力,增長了7.17%。

  據Euromonitor 數據,2018 年中國調味品零售收入達 1190.7 億元。這意味著,海天味業的市值近3倍於全行業收入,和茅臺極其相似。

  據《稜鏡》報導,除去未上市的李錦記之外,海天味業目前行業佔有率無人撼動,ROE(淨資產收益率)和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常年保持在30%以上。

  同時,大股東不到1%的股權質押,套現意願並不強烈、市值管理相當謹慎,對於併購重組可以說是保守主義、上市以來超過半數利潤都用來分紅、債務槓桿穩定、帳上趴著近百億的貨幣資金。

  實控人已成千億富豪

  隨著海天味業二級市場不算走高,其實控人龐康身家也水漲船高。

  作為這家公司背後的掌舵者,龐康近年來屢次登上財富榜,且排名不斷上升。2014年海天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首日,就出現開了「瘋漲」現象並觸發了臨時停牌,至少有32名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成為億萬富翁。上市第4天,海天味業的市值就直逼當時589億的五糧液

  第二年,龐康憑藉160億元財富首次進入新財富500富人榜,排名第71位。直到2019年,龐康以850億元財富名列胡潤百富榜第23位,比2018年上升了12個名次。

  不僅他自己的排名較往年大幅提升,而且還帶領7位夥伴上榜,其企業上榜人數達8位,與上榜人數最多的阿里系(13位股東上榜)差距越來越小。而在2017年榜單上,他的財富僅為325億元,名列胡潤百富榜第68位。

  董事長龐康直接和通過廣東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間接共持有海天味業27.4%的股權,是海天味業的最大股東,按照目前海天味業市值計算,龐康家族的財富高達1100億元。

  26歲做從醬油廠副廠長做起

  「醬油大王」龐康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海天味業最早的前身佛山醬園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955年,佛山醬園聯合佛山25家古醬園合併重組,佛山珠江醬油廠正式問世,後更名為海天,試圖依靠「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產品種類最多的老字號醬園」名號,壟斷全國醬油市場。新中國成立以後,海天成為了一家市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1982年,時年26歲的龐康出任珠江醬油廠副廠長一職。

  之後,經過1988年、1994年和2007年三次改制,海天從一個小作坊蛻變為全國知名的調味品企業。與此同時,龐康也從副廠長一步步成為海天味業的董事長。

  斥巨資從國外引進生產線

  1988年,國企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龐康通過努力升為副總經理。90年代初,龐康意識到,以往傳統的作坊式生產,早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要規模化生產。

  當時,為提升廠房的生產能力與效率,他曾豪擲3000多萬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產線,而且先進的工藝使海天邁出了規模化的第一步,建造出很多優質的天然曬池及更好醬油自動化包裝流水線。

  1994年底,龐康再一次深化國有體制改革,次年初他已將海天70%的國有股份逐漸轉讓給海天員工,將其改制重組為國有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即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

  成為總經理的龐康彼時意識到,單一的產品線無法支撐市場需求。海天開始開展多元化業務,將觸角伸到耗油、調味醬、醋、雞精、小調味等9個領域,涉及200多個規格和品種,並且不斷進行規模化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繼1993年購買國外先進生產線後,2005年龐康斥資10億建立了一座100萬噸的生產基地;2008年海天建起80萬平方米的陽光曬池群,並投資10個億從德國引進10條自動生產線,119道工序全部自動完成;2014年又投建了一座150萬噸的生產基地。

  在品牌建設上,龐康也走在前面,醬油主要還是散裝售賣時,海天味業已開始為自己的生抽產品打上精心設計的品牌標誌。之後,龐康更是通過投放廣告,進一步擴大了海天醬油的知名度。

  海天還連續幾十年贊助新東方廚師學校和許多廚師賽事活動,在廚師的成長階段強化味道記憶,增加廚師對海天產品的使用粘性。

  對經銷商採用先款後貨政策

  產品線拓寬後,龐康開始致力於構建一個高效有序的營銷網絡和分銷商管理制度。截止2011年底,海天營銷網絡已全面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超300個地級市,近1000個縣份市場,330000個終端營銷網點。

  為了讓經銷商保持忠誠,龐康對經銷商出手非常大方,不僅按月結算,還動不動有額外獎勵,包括蘋果手機,寶馬,奔馳等獎品。

  值得注意的是,海天一直都採用經銷商為主的銷售模式,但公司在每個區域會設置多家經銷商,不設總經銷商,並細分渠道,實現深度分銷,並掌握主動權。

  另外,海天對經銷商還有長期的「扶持」策略,採用先款後貨政策保障經銷商的資金需求,也不不利用高返點政策鼓勵經銷商壓貨,以銷定產的方式生產,防止壞帳產生。海天會向經銷商下達月度銷售計劃,並且以周訂單的方式預付貨款。

  機構:龍頭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中信證券認為,海天味業憑藉深厚壁壘,公司不斷證明其抗周期、持續穩健成長的能力,在全球疫情不確定背景下,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國開證券表示,公司龍頭地位穩固,銷售渠道加速下沉,產品結構不斷優化,高明基地擴產及江蘇基地產能釋放為後續增長提供保障。

  此外,公司繼續推進平臺化發展,繼收購丹和醋業後,今年年初再度收購合肥燕莊食用油。雖然公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隨著馬太效應加劇,公司龍頭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西南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海天的核心產品醬油和蠔油在餐飲企業中的普及率超過50%,在行業內處於相對強勢地位。不過海天主要面向中低端餐廳,同業中的李錦記主要面向高檔餐廳,高檔蠔油系列是其招牌,近年來李錦記也在擴張醬油產能,有向中檔滲透的趨勢。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513)

相關焦點

  • 10倍大牛股!一瓶醬油 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
    海天味業市值突破4000億元6月24日,海天味業股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升至124元/股。截至收盤,該股上漲2.06%,報123.8元/股,最新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11.67億元。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賣房不如賣醬油」?4012億市值是什麼概念呢?
  • 牛冠A股!2020年第一隻10倍大牛股來了,業績暴漲超2500%
    來源:全景網2020年首隻10倍大牛股,或許是它。今日(7月14日),上半年業績暴增超2581%的英科醫療(300677)股價再度漲停,這已經是英科醫療年內第18次漲停。截至盤後,英科醫療股價報167.61元/股,總市值升至369.1億元。
  • 「鼠」你最牛:揭秘翻倍牛股的五大基因 收好這份鼠年擒牛攻略
    來源:證券時報牛股是衡量市場表現的重要風向標。過去一年伴隨著股市回暖,牛股數量創下2016年以來的階段新高,押寶成功的投資者更是賺得盆滿缽滿。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19年兩市共有249股股價年漲幅超過100%,較2018年市場低迷之時多出10倍。
  • 2009年十大牛股盤點: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在這一年,中國證券市場也發生了許許多多精彩的大事,為此,我們網易財經特別推出了《2009年證券市場年終大盤點》,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件做了一個總結,其中包括2009年證券市場的10大散戶、10大醜角、10大炒股明星、10大牛博、10大牛股、10大熊股、10大營業部、10大熱詞以及2010年的10大展望。
  • 7年熊市7大金剛上漲10倍多 10大資源股熊途漫漫
    原標題:7年熊市7大金剛上漲10倍多 10大資源股熊途漫漫 統計顯示,平潭發展、三安廣電、國中水務、華數傳媒、華夏幸福、稜光實業、廣弘控股等7大牛股,漲幅超過10倍以上,構成了A股熊市中的七大金剛,這些個股的爆發多數都是因為重組。
  • 2020年這個板塊將會誕生10倍漲幅的超級牛股。
    "決定命運的,不是股票和市場,而是投資者本人"2018年成功預判到了5g和華為產業鏈會成為A股市場上的翻倍牛股誕生地。其中最牛的漲幅有東方通信(區間漲幅10倍)其次是誠邁科技(區間漲幅接近10倍)。10倍是什麼概念?就是你有10萬的本金,收益最後是110萬,利潤1000%。
  • 穿越牛熊的翻倍股名單來了:相比5178點 首隻十倍股誕生
    平安基金李化松:教你如何捕捉A股「牛」  景順長城鮑無可:牛市開車如何開的穩?穿越牛熊的翻倍股名單來了!相比5178點,首隻十倍股誕生原創 陳見南逾百股相比5178點時的股價已經翻倍。5178點以來首隻十倍股出現牧原股份今日小幅高開後震蕩攀升,截至收盤,股價報93.63元,漲4.72%,再創歷史新高。數據寶統計發現,剔除2015年6月15日後上市股票,該股坐穩5178點以來漲幅榜首位,並且是其中唯一一隻十倍股(相對大盤5178點時的股價),5178點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072.35%。
  • 他們是牛股聚集地
    漫畫財經 吃貨牛 王建明【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陳燕青)今年以來,食品板塊走勢強勁,年內漲幅約六成,遠遠跑贏大盤。其中,鹽津鋪子、良品鋪子、安井食品、巴比食品等10隻個股年內股價翻倍,堪稱牛股的聚集地。
  • 5·19行情21周年:股王漲276倍 十倍股165隻
    來源:中國證券報來新浪理財大學,聽彭道富為您講述《龍頭戰法超長深度解析》,揭秘最適合散戶的股票投資5·19行情21周年:股王漲276倍,十倍股165隻!基金看好三大牛股「搖籃」原創 林榮華 李惠敏 1999年的「5·19」行情已滿21周年。Wind數據顯示,21年來,A股出現了165隻漲幅超過十倍的個股,貴州茅臺以276倍的漲幅夯實了股王位置,醫藥生物行業的十倍牛股達39隻。
  • 最牛板塊盤點(四):建築材料,妥妥跑贏滬深300的周期王者!
    說實在話,建築材料作為強周期板塊,指望那些水泥玻璃磚頭能在21年長跑中成為A股最牛的板塊之一,你能想到麼?反正老司基是萬萬沒想到的。 從1999年519行情至今,申萬建築材料指數累計漲幅達到600.3%,高居所有行業板塊第四名。
  • 不懼風險提示 英科醫療衝擊年內首隻10倍牛股
    北京商報訊(記者 高萍)不懼風險提示,7月15日,已經連收兩個「一」字漲停板的英科醫療(300677)開盤再度漲停,除去科創板個股、2020年上市新股,英科醫療成為年內首隻股價增長幅度超10倍的股票,一時驚豔市場。截至收盤,英科醫療股價漲幅收窄,全天上漲4.74% 。
  • 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繼續持倉未來十倍股 大消費是永恆的主題
    紅刊財經 何豔 2017年的A股市場「一九」行情分化明顯,消費類大白馬股的表現成為市場中最靚風景線。對大多數投資人而言,2017年錯失了消費白馬股行情或許就好比是錯過了「一個億」,但對有些投資人來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堅守自己的價值投資理念仍然獲得不錯的收益,而這其中就包括了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
  • 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 基因圖譜大曝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基因圖譜大曝光回顧2020年的A股市場,經歷過挑戰,也迎來了珍貴機遇。風雨過後,曙光初現,2021年,令人更加期待。2020年12月31日,A股繼續紅盤收官。
  • 超2500億解禁將至:十倍牛股英科醫療在列 7股解禁比超五成(名單)
    超2500億解禁將至,兩大晶片迎重大考驗,十倍牛股赫然在列,7股解禁比超五成(名單) 下半年最大解禁洪流將至,解禁市值達到2589億元。按照解禁市值計算,下半年最大規模解禁潮即將來臨。證券時報·統計顯示,下周共有69股面臨解禁,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2589億元,解禁公司數量和市值規模均為下半年單周之最,同時也是年內第二高。按一季度末股東數據來看,這69股合計股東達到202.05萬戶。
  • A股市場:繼茅臺後,未來10年這些公司有望成為10倍、100倍大牛股,從...
    高成長的公司,其盈利的增長速度會大大高於其他公司,一般是其他公司的1.5倍以上。在有萬點牛市行情的支持下未來3到5年完全可以產生10倍或者是100倍行情股票。當然一個行業的崛起必然是通過龍頭企業來帶動的,所以要想搭上10倍大牛股必然重點在龍頭企業,下面我把這些行情的龍頭股羅列如下。1、高端製造行業分別為:小米﹑寧德時代﹑大疆﹑魅族﹑蔚來汽車﹑優必選﹑威馬汽車﹑柔宇科技﹑智車優行﹑微鯨﹑納恩博。
  • 上市6年成10倍牛股!5000億調味品龍頭300年專注做醬油,公司高管:用...
    近日,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大型系列報導採訪團走進海天味業,公司董秘張欣與證券時報社副總編輯高峰面對面深度對話,暢談調味品行業發展,探尋海天味業如何打造一瓶5000億的「醬油」。  繼續看好行業發展  高峰:新冠疫情對很多製造企業都造成了直接影響,但海天在餐飲企業影響巨大的情況下,一季度實現逆勢增長。
  • 最強主動偏股型基金回報超24倍
    21年來,A股誕生了165隻十倍以上回報的個股,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恆瑞醫藥、雲南白藥、恒生電子漲幅逾百倍。在牛股頻出的背景下,眾多主動偏股型基金也斬獲高額收益,其中華夏大盤精選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高達24.8倍。展望後市,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仍將有更多牛股出現,個人投資者可通過精選基金獲取A股投資收益。
  • A股:繼茅臺後,這些股有望成為10年10倍大牛股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在A股,大牛股的形成亦是如此,很溼的雪可以代表行業,很長的坡顯然就是時間。實際上,貴州茅臺本身沒有必要過於神話,我們來看一看,白酒指數同期也上漲了近60倍,五糧液上漲了66倍,瀘州老窖上漲了73倍,山西汾酒上漲了65倍,古井貢酒上漲了46倍。換句話說,貴州茅臺之所以能夠如此牛,主要原因在於高端白酒行業本身的發展。繼茅臺後,未來最有可能出十倍股的幾大行業!
  • 醫藥板塊成牛股匯集地 最強主動偏股型基金回報24倍
    21年來,A股誕生了165隻十倍以上回報的個股,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恆瑞醫藥、雲南白藥、恒生電子漲幅逾百倍。在牛股頻出的背景下,眾多主動偏股型基金也斬獲高額收益,其中華夏大盤精選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高達24.8倍。展望後市,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仍將有更多牛股出現,個人投資者可通過精選基金獲取A股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