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已經成為危害公共健康的大問題,全球超過50%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中我們國家還是高感染率的國家,最高的是西藏,84%,而我們的北京是57%,上海是59%,最低的廣東省都有42%,而且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所以,關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殺?殺了一個療程,沒殺死,什麼原因?下一步怎麼辦?要不要立馬殺等等,這些都是大家平時比較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01幽門螺桿菌是一種什麼樣的細菌?人感染後會導致哪些疾病?
幽門螺桿菌,在細菌裡面,算是比較特殊的!
特殊在哪裡?別的細菌待不了的地方,它活的好好的,專門定植在我們的胃或十二指腸!
大家都知道,我們胃裡面有非常強的用於消化我們食物的胃酸,pH都是在2以下的,幾乎與我們實驗室用的濃硫酸酸性相當,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幾乎認為胃裡面絕對不存在有細菌,因為很多細菌在這種環境下,基本上都要被殺掉!
直到1982年澳大利亞馬歇爾從慢性胃炎的胃黏膜裡頭分離出幽門螺桿菌,這個關於胃裡面不存在細菌的說法被徹底終結。
那麼為什麼幽門螺桿菌不會被胃酸給殺滅?實際上,後來我們研究發現,這跟幽門螺桿菌本身獨特生物學特性有關!
幽門螺桿菌會分泌尿素酶,這是幽門螺桿菌分泌的一種毒素,而這種毒素可以水解我們的尿素。
只要大家吃進去的東西,含氮,那它都能被這毒素水解後放出氨氣。而我們都知道,這個氨是偏鹼性的,也就是說,你吃進去食物越多,胃酸雖然分泌也多,但同樣含氮也多,放出的氨氣也越多,這幽門螺桿菌也會被自己放出來的氨給包起來,從而防止自己被胃酸所侵蝕。這也就是為什麼它能夠在我們的胃黏膜裡面很好的繁殖的原因!
那人感染了這種特殊的幽門螺桿菌,會引起哪些疾病?
從目前的發現和研究來看,我們可以看到
幽門螺桿菌感染,常見的一些疾病還是有幾種的。
比如最常見的引起慢性胃炎,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醫生懷疑你是胃炎,在開具胃鏡檢查時候往往也會要求你做一個幽門螺桿菌檢查的原因;
再比如導致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這主要跟我們胃酸分泌比較多的時候,會把那個十二指腸酸化,使得十二指腸球的黏膜變成胃的黏膜了;
再者,還與我們的胃MALT淋巴瘤、胃癌發生有關。
而對於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目前還發現與一些特發性血小板減少、不明原因的慢性缺鐵性貧血以及慢性蕁麻疹等等有關。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說,並不是說我們一個人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後,它就一定會出現上面那一些疾病。
現實是怎麼樣?是那麼多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但只有少數人得病!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每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都可能不一樣,因為幽門螺桿菌有很多種菌株。
第二個是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不同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因為個體差異性而出現不同的結果。
第三就是還有環境因素,像一些經濟比較落後,環境比較差的,感染的人多,但它也沒有那麼多人得病。
第四就是很多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現在不得病,可能過了十年二十年他才得病,也有這樣的因素存在;
所以,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後,受到菌株、環境、宿主等因素影響,只有少數的人才會生病。
02那是不是說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後就一定要立馬殺菌?
目前關於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後,是否需要立馬「殺」滅,還是存在爭議的,因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我們強調「殺」,最主要是考慮到可以預防我們的胃癌或者胃潰瘍發生率;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假如我們過度地強調「殺菌」,使用抗菌藥物,也很容易引起抗菌藥物的一些不良反應以及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
像臨床上,我們就發現有些病人因為過度使用抗菌藥物,最後造成菌群失調引發肥胖的;還有一些病人這次殺滅幽門螺桿菌以後,後來不注意,又被感染了,反覆使用抗生素,結果造成根治率下降,甚至無法根治!
因此,強調一發現幽門螺桿菌,就要立馬殺菌,醫學界往往更加強調以下人群去治療,去積極「殺菌」:
第一類是已經明確診斷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第二類是發現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第三類就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但是我們說對於那些感染幽門螺桿菌,目前沒有出現不良的一些症狀人來說,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我想這點才是更多人比較關心的話題!
而實際上,我們很多時候碰到不同醫生會有不同看法,不能說哪一個絕對對,但是從我個人臨床經驗來看,我建議治療,尤其是從預防胃癌和關注家裡人健康的角度來考慮!
首先,因為我們感染人群非常大,有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家庭一份子,尤其是都要與小孩生活、共處,而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共餐等方式傳播,也就是說它是非常容易在我們家裡人中間互相感染的,因此從考慮家裡人多個人健康角度,我覺得應該積極去根治,因為媽媽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孩子被感染的機率會明顯低於那些媽媽有感染的孩子們。
其次,幽門螺桿菌感染早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胃癌 I 類致癌物,所以積極根治幽門螺桿菌,無疑在降低胃癌發生率上是有效的,因為胃癌已經成為危害我們人類健康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最後,不治有沒有問題?注意,也不是說一定會怎麼樣,更不是說你以後一定會得病,會得胃癌,只是相比你沒感染,你要更加關注這一塊疾病的預防!
目前,我們國家的「指南」是有症狀的才去治療,跟我們感染人群大有關,而像日本就不一樣,他們主張的還是只要你查到有感染,都要去根治。
03那麼假如要根治,目前「殺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以前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謂用的最多是三聯,現在變了,目前我們醫生大多數會讓你採用的四聯療法,就是是兩種抗生素聯合「殺菌」;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抑制你的胃酸分泌;還有一種就是鉍劑,保護我們的胃黏膜,這四種製劑聯合起來使用,是目前殺滅我們的幽門螺桿菌最有效方法。
04那為什麼有的人吃了一個療程的四聯藥就根治了,而有的人就是沒殺死,是什麼原因?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首先,我可以肯定告訴大家,只要你聽我們的話,幽門螺桿菌是可以根治的,目前根治率是90%左右!
那為什麼有的人就是殺不死?
第一個,就是不聽話,沒有嚴格遵從我們醫囑規律服藥,而是想吃就吃,記起來就吃;
第二個,存在細菌耐藥,無法達到很好的抗菌作用,這時候可能就要考慮換抗生素;
第三個,跟患者本身有關,確實我們臨床上發現有的病人因為自身免疫功能和個體的差異導致殺不死的;
怎麼辦?吃了藥殺不死!
注意,第一次治療沒殺死,不能說立馬又開始第二個療程。
正確處理方法是:要及時找回你的主治醫師,然後經過評估以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再根治,而下一步的治療也是要在前一次治療的2-3個月以後才能再開始的。
我們現在主張假如你殺了一次,沒殺死,也沒有症狀,先隨診觀察3-6個月,在這期間假如你還有不舒服,檢測陽性,這時候才會考慮第二次的治療;不要那麼快接受第二次治療,因為更容易出現耐藥,而一旦耐藥性增高,結果就是根除效果會越來越低,所以把握好根除的時機,特別重要。
關於幽門螺桿菌,大家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堅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碼字方式給您帶來最好、最全面、最實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關注「醫學小偵探」並轉發喲,讓身邊更多的人受益!#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