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有間,是近來情感專家常用的一個詞,它指的是親密關係也要保持一定的獨立空間。像刺蝟取暖一樣,保持一個適中的距離,在不傷害彼此的前提下互相取暖。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是因為每個人都觀念、背景、性格都不盡相同,因此處事方式和交往態度也會因人而異。伴侶之間更是如此,過於親密則免不了碰撞摩擦。有了距離,才會想起對方的種種好處,關係也變得更親密。疏而不遠,親密有間才是愛情歷久彌新的法寶。
《東方時空》曾經做過一個1500人參與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竟然有近70%的人承認自己曾翻看過愛人的微信等信息記錄。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通過看對方信息的方式窺探伴侶的內心呢?其中有40%的人是抱著「看看有沒有好玩的信息」,還有31%的人「沒有明確目的」。
其實,伴侶是想了解另一半那個在表面背後「躲在山洞裡的」那一面。其實生活裡,每個人都有不願意提及的事情,說出來反而會使其不自在,因此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讓彼此幸福。每個人都有「公眾的我」和一個「私人的我」,也就是說我們都會保留一個內心的小自我,這通常對他人是沒有影響的,對自己來說卻很重要。如三毛所說:「我的心有很多房間,荷西也只是進來坐一坐。」
那麼,想要給彼此留下空間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 給予對方理解和信任。生活或工作上遇到不如意的事在所難免,如果遇到問題便把壞情緒發洩在另一半上,那麼再深的感情也會消磨殆盡。把另一半的關心和愛意揮霍,是愛情消亡瓦解的根源。
2. 不要過分依賴,經濟上做到獨立。在金錢這個敏感的問題上,很多情侶涉及到經濟利益而翻臉的例子不在少數。感情是感情,金錢是金錢,各有各的用處,感情和金錢攪合在一起會很容易產生矛盾。
3. 擴大自己社交圈,擁抱屬於自己的空間。要明白,另一半再親密體貼,也無法成為「自己」,更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把心思都花在對方身上,只會迷失自我,失去魅力,愛情也無法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