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希望有人陪伴,但是又很排斥親密關係,怎麼辦?

2020-12-22 有夢想的唐糖

讀者提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一直很排斥親密關係,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對於朋友,總覺得有一個明顯的界限,如果對方觸碰到我會立馬倒退很多,所以親密的朋友特別特別少。曾經有過戀人,努力對他敞開心扉,努力到討好的地步,但現在再去想其實還是保留有模糊的界限,同時對方對我諸多挑剔的態度,導致最終分手。後來單身很久覺得一個人過的很自由喜樂,很享受獨處的時間,除了工作比較少約朋友一起,非常非常偶爾會覺得孤單。目前在家人朋友同事的壓力下開始相親,但是非常排斥跟不熟悉的人聊天吃飯之類的,所以最後也都不了了之。自己認真想過,還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尊重我的界限感和距離感並給我足夠空間的人,這樣能算親密關係嗎?有這樣的人嗎?我是異類嗎?我應該怎麼辦呢?

我的回答

1、「好」的親密關係:親密有間

在你的提問中,本身已經包含了你的思考,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覺察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才有可能擁有和諧的關係。

在我看來,你對另一半期待的核心在於,希望自我的邊界不被入侵,保持人格的獨立性。我認為這種期待是恰當的,任何一段親密關係,如果以犧牲自我邊界為代價,都不會走的很長遠,或者具有高質量的關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親密關係的本質,其實是「親密有間」,這裡面的「有間」二字,就是各自擁有獨立的人格、尊重各自的邊界。

2、自我邊界的本質:守護自己的邊界,同時也不入侵別人的邊界。

但邊界其實並不是一條涇渭分明的線,尤其在親密關係中,清晰的界定邊界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親密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融合性。而融合本身,就意味著雙方都要放棄一些自己的東西。所以,當你產生自我懷疑的時候,也許你應該更加清晰一個問題:什麼叫自我邊界?

有人將自我邊界設定為「所有屬於我的東西」,比如我的生活習慣、我的行事風格、我的個人喜好等等。凡是與【】掛鈎的,都列入個人邊界的範疇。

很顯然,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很難與他人形成親密的關係,更難維繫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這樣的人,會比較「獨」,而不是「獨立」。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是雙標,對方不能侵犯自己的任何邊界,但自己卻經常有控制他人的意願。

以上這兩點,也許是你需要特別注意思考的部分。

3、高質量親密關係的要點:協商與合作

如果是一個人,就談不上協商與合作,但是涉及到關係,就必然涉及尊重、協商、合作,甚至還有必要的妥協。可以說,「合作精神」是親密關係的核心態度。

當然,合作不意味著討好對方,而是既充分的尊重自己的意志,也同時尊重別人的想法。兩個人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看法不統一,但我們應該允許這種不統一的存在。所以,我想請你思考一些問題:比如,你不喜歡別人幹涉你的生活習慣(比如幾點鐘睡覺),你可以思考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l 如果對方是基於關心你的身體健康,提出你早點休息的建議,這種情況你能接受嗎?

l 你不接受的是對方的任何提醒,還是需要對方在提醒的時候要用合適的態度?

l 是否會發生只要對方提出與你原有生活習慣相悖的觀念,你都會視為對方在侵犯你的邊界的情況?

從以上幾個問題,也許可以幫你釐清一些你心中的困惑——「我是不是有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期待或要求本身不是問題,但標準或許應該更具象化,同時,提升自我的開放度和人格的靈活度,從「關係」的視角看待世界,也許你會更能體驗到關係的「好處」,一個人是自由的,但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也同樣能帶來很多溫暖和喜悅。尊重自己的內心,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關係中學會信賴...這些都是我們生命的體驗。

祝福你。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臺的籤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致力於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歡迎點讚,評論,打賞,各種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臺私信我。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怎麼知道一段關係是否親密呢?這個方法簡單有效
    文/學乃身之寶想一想,我們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其實,親密關係,不僅僅指伴侶之間的關係,還包括家人之間、朋友之間,以及同事之間等等讓我們感覺到親密的關係,只是伴侶之間的關係比較重要,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親密關係單指伴侶之間的關係。
  • 親密關係裡,最忌諱什麼?
    親密關係裡,雙方都成長在不同的家庭,接受著不同的家庭價值觀、有各自的生活習慣,總的來說,他們是獨特的個體,有很多的不同。這些不同,或許在初識的時候正是對方身上讓我們心動的亮點;慢慢相處以後,這些不同大多成了矛盾的來源。在親密關係中,減少衝突並有效的調節情緒,是關係幸福的關鍵。
  • 心理學:婚姻關係中,不得不明白的N個道理
    ,可是,高質量的陪伴和消磨時間,始終是兩碼事兒。 這一個動作就叫自由,也叫親密更是邊界感,可能外人眼裡看,會覺得遊戲重要還是媳婦重要,但是外人永遠在關係外,以旁觀者的眼光看待問題,而對於身在關係中的兩個人來說,這種或許是最舒服的感覺。
  • 心理學告訴你:親密關係的不幸,來源於你的原生家庭!
    這種原生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大多數是缺愛的、自卑的、又有很強的自尊心,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一旦出現跟伴侶出現矛盾和摩擦,就會下意識的選擇迴避的態度,來規避問題,因為在他們心裡,只有這種方式才是拯救自尊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我不解釋,矛盾就不會激化,爭吵才會停止,但是這樣真的好嗎?答案是,NO。
  • 心理學:愛情不僅需要激情,親密關係裡的真相你知道嗎?
    前言: 在親密關係當中,做道德評判總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評判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道德評判永遠無法挽救一段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如果你把快樂附著在他的行為之上,所以你就把力量給了他,並沒有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你覺得你為對方而改變了,可是你有一個隱藏目的: "我改了,所以你也應該改。」 對方還不改是因為你希望對方改,對方探悉到了你的意圖。
  • 52「親密關係」鱷魚愛上長頸鹿|如何構建積極的親密關係?
    我是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認證指導師的培訓學員。傳播幸福的科學讓你們收穫幸福與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如何順利開啟一段親密關係,當進入親密關係後,又如何順利度過幻滅的階段,包容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並解決雙方的矛盾,共創彼此都幸福的生活呢?我想給大家聊聊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之間的愛情故事。
  • 心理學:戀愛關係變淡,是從不再願意分享心事開始的
    1.說出心聲,代表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 親密關係專家克裡斯多福 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強調:最初我們被某人吸引,通常是源於孩提時代沒有被滿足的情緒上的需求
  • QQ新版親密關係不顯示標識怎麼辦 在哪怎麼設置圖標顯示方法
    QQ親密關係是新版手機QQ推出的功能,如果你和你的閨蜜、情侶綁定親密關係後,發現沒有圖標顯示是不是很不習慣呢?那麼,QQ親密關係不顯示標識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解決辦法吧!  qq新版本情侶閨蜜基友標識不顯示怎麼辦  和好友建立親密關係後,能看到右邊有個親密關係標識。如圖所示
  • 對229名成年自閉症的調查:他們喜歡獨處還是希望有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對普通人來說,從情感需求到心理健康,穩定的親密關係有太多好處,而尋求親密關係受挫時,我們可能會感覺自卑、沮喪,孤獨,與社會隔絕。這對自閉症人士來說也是如此嗎?他們是更喜歡獨處,還是需要親密關係?
  • 線上社交關係的幻覺:有人陪伴,卻無須付出友誼
    《群體性孤獨》是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哈佛大學社會學和人格心理學博士雪莉·特克爾(Sherry Turkle)的著作,作者在網絡社交文化領域有很深入的洞察,對現代人的焦慮和孤獨也提出了十分有意思的觀點。
  • 好的親密關係,在於好好說話
    在兩性關係中,這樣的吵架場景大家一定很熟悉:男人回家很晚,一到家什麼也不做就葛優癱,身上還有酒氣。女人看不下去,向男人咆哮:「天天回來這麼晚,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還知道家裡有人嗎?」男人也煩躁無奈:「我怎麼就天天了?我賺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女人繼續:為了這個家?
  • 《鞋帶》:當親密關係成為彼此的羈絆,別忘了讓愛情回歸初心
    小說中的故事又何嘗不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情,正如《親密關係》中指出的:當愛情從最初始滿是美好和希望的月暈階段褪去,過高的期望背後,難免掉入幻滅的深淵。而在幻滅階段,人通常會出現四種偏差行為:——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 《分手心理學》:療愈受傷的心靈,帶你走出情感沼澤,重建自我
    作者告訴我們,親密關係的破裂會帶來自我認知的動蕩,而動蕩期是重建自我最好的時機。有人曾說過,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正是因為原來深深愛過,所以傷害才來得更加濃烈。作者不但分析了為什麼會有這種受傷害的感覺,也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停止應激反應之後的怨與恨。
  • 親密關係一定需要浪漫嗎?需要!
    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在親密關係裡,對「浪漫」渴求的背後,其實是她(他)覺得「你不愛她(他)」。親密關係是一件需要維護的東西,在這期間感情如果不去積累,就只能淪為消耗品,最終消失殆盡。而浪漫就是讓親密關係連接起來的過程,也就是緩解這段關係出現的倦怠、煩躁、失望和不滿等情緒的存在,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情感粘合劑」吧。在大多數直男的眼裡,浪漫可能就是「瞎矯情」,他們會說「正常一點不好嗎?」、「電視劇看多了吧你」、「沒事少想些有的沒的」。
  • 親密關係|克裡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序+第一章
    時間:2020年12月12日摘錄:· 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
  • 心理學專家:3歲前不陪伴,再努力也白搭
    由於在0-3歲期間,缺乏和媽媽的親密接觸,無法建立良性的依戀關係,這些孩子跟媽媽感情都不親密。 3歲前父母不陪伴,再努力也白搭 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早的心理發展會經歷3個階段,對周圍人的關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心理學: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你覺得「我不配」
    很多女孩子可以和男生做好「哥兒們」,做好朋友,卻總是難以進入親密關係。即使是心裡暗戀了這個男生許久,有許多的機會可以捅破這層窗戶紙,讓雙方的關係進入到新的關係中。但這樣的女生就是不願意捅破,更是懼怕捅破,有著十分迴避和抗拒的心理。
  • 我10歲的兒子談戀愛了,該怎麼辦?讓最美好的關係有最舒適的距離
    讓最美好的關係,有最舒適的距離12歲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根據生理學的研究,青春發育期的兒童在促性腺荷爾蒙以及其他荷爾蒙的協同作用,生殖內分泌系統開始啟動並活躍運轉。這不僅讓個體在生長、發育、代謝、內分泌以及心理狀態等各方面發生顯著的變化,還開啟了個體對愛情以及性的幻想大門。
  • 《分手心理學》:那些分手的人,到底在糾結什麼?點破人性的真實
    對此,現在市面上,教你如何戀愛的書籍很多,但是從腦科學、心理學角度來剖析分手創傷治癒的書,卻鮮少稀缺。很慶幸,我有機會翻閱到曹雪敏的經典好書——《分手心理學》。斯滕伯格認為,愛是激情、親密和承諾。在任何一段親密關係裡,好的感情都蘊含著激情、親密與承諾。好的愛情與婚姻,一般是雙方都能提供良好的性價值、情緒價值、經濟價值,讓激情、親密以及承諾更好地落實與升華。
  •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 王允親密關係一覽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許多玩家還不了解他的親密關係,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相信會有所幫助。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