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在親密關係裡,對「浪漫」渴求的背後,其實是她(他)覺得「你不愛她(他)」。
親密關係是一件需要維護的東西,在這期間感情如果不去積累,就只能淪為消耗品,最終消失殆盡。而浪漫就是讓親密關係連接起來的過程,也就是緩解這段關係出現的倦怠、煩躁、失望和不滿等情緒的存在,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情感粘合劑」吧。
在大多數直男的眼裡,浪漫可能就是「瞎矯情」,他們會說「正常一點不好嗎?」、「電視劇看多了吧你」、「沒事少想些有的沒的」。然而事實是,懂點浪漫的小情侶確實比不懂浪漫的戀人要滋潤一點、開心一點甚至相愛一點。
浪漫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人可能認為生活中的小驚喜就是浪漫,有人認為兩個人長長久久才是最大的浪漫,有人認為最完美的浪漫莫過於整個世界只有你最懂我。
當然這些都對,因為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浪漫,關鍵是看雙方能不能互相理解和包容,只有思想上達到浪漫的共通,才能及時發現和創造出屬於雙方共同的浪漫。
01 獨屬於自己的浪漫,別人可能不懂
朋友是一個不懂浪漫的人,而她的女朋友又是一個不會「要浪漫」的人,當朋友在類似「情人節」這樣 的節日有事的時候,她說的永遠都是「先去做你的事吧」,而不是「就今天完整地陪陪我好嗎」?
朋友也不會說什麼「事情啥時候做都行,陪你才是最重要的」,他只會回答「好,那我先去了。」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覺得朋友不愛她女朋友,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他很愛她。
他把她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女朋友,也真正把她放在了以後的人生中。在他的規劃裡,每一步都是他們攜手要走過的,比如以後兩人要怎麼組建家庭,工資怎麼分配,雙方父母要怎麼孝敬,有了孩子怎麼辦等等。
她女朋友雖然不滿於他的不夠浪漫,或者說「缺乏情調」,但她明白他就是這樣一種人,做的比說得多,會讓人踏實心安,日子雖然平淡卻很幸福的原因。
換個角度看,也許這就是獨屬於他們自己的「浪漫」吧,畢竟沒有什麼比把自己放在心上,放在人生版圖裡更讓人高興的了。
02 浪漫不能當飯吃,但能讓飯好吃
和上一對不同的是,小李是一個喜歡浪漫的人,悲催的是他可能不太會表達,經常給人一種強硬的感覺,所以哪怕是好心做好事,也被他搞得總會讓人不高興。
比如女朋友穿件新裙子給他展示的時候,他會說:「這幾天比較冷,儘量不要穿裙子」,再比如女朋友給他送飯的時候,他又會說:「樓下就有賣的,隨便下去吃點比你送得快多了」。嗯,還能說什麼呢?讓他孤獨終老吧。
當然了,孤獨是不會孤獨的,他們感情還是很好的,而且他女朋友很聰明,你不是不懂怎樣浪漫嗎?好,那我就教你唄。
從此以後,他女朋友就走上了無限誇讚他的道路,吃飯也誇、穿衣也誇、做事也誇,有時候真是誇得小李「不好意思」,當然其實他內心還是很受用的,有誰不希望得到愛人的認可呢,對吧?所以漸漸地,小李也會正面地稱讚女朋友,甚至有時還會主動製造點小驚喜什麼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互贊,他很明顯感覺到自己比以前要更加幸福,因為這些動聽的「浪漫語言」,他們的感情也更進了一步。
可見,浪漫雖然不是愛情的日用品,卻也是感情的調味料,可以讓「愛情」這頓飯,更加好吃。
03 浪漫的真正作用,是讓人感覺到愛
人是需要「愛」的生物,因為人是靠「愛」活著的,無論是父母的愛,還是戀人的愛,抑或是來自於小動物的親暱,「被愛」是一件讓人擁有幸福感的事。
就像近年來被人熱烈討論的「原生家庭」問題,其主角都是從小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因為重男輕女、重幼輕長、家長們養而不教等之類的問題,導致孩子從小就承擔家庭的傷害,來自世上本應該最親密的人的傷害,其經歷不免讓人唏噓,但同時也更應該引起反思。
在親情的世界裡,也應該存在「別樣的浪漫」,比如父母親的重視和鼓勵,兄弟姐妹的支持和開導,一個人的背後如果有這樣一個堅固的後盾,那麼他也會更加幸福,有一個更加完整的人生。
所以,愛情裡需要浪漫,親情裡也需要浪漫,長久的親密關係,浪漫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每個人的人生裡都充滿浪漫、遍布真情,相信幸福,也不一定不會遠,它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