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青寅。
英雄聯盟在前段時間再次進行了10.10的版本更新,很「均衡」地對七個英雄進行了增強、對七個英雄進行了削弱。
不知道朋友們是否像我一樣只要看到了有新版本的更新說明,就一定要把英雄改動一字不差的都去看一邊。而英雄聯盟作為一個已經發展了十年的老遊戲,設計師們好像也是越來越不受拘束,一個個的都放飛了自我。
我還清楚地記得他們在改動鑄星龍王時所發布的公告:
「儘管奧瑞利安 · 索爾在路人局中幾乎不會出現,但是在高端局中他的勝率高得令人髮指,所以我們決定重做龍王W的機制,巴拉巴拉……」
What?
Excuse me?
如果要評價一個英雄做得成功與否,其中的一個標準就是下限要低、上限要高。但是成功取代了提莫,新晉成為人氣最高的亞索,我也沒覺得他的下限有多低。甚至曾經還有過「十索九坑」的傳言,畢竟託兒索、兒童劫的稱號都不是白來的。可是鑄星龍王的下限和上限也未免也太高了一點,高到沒有人玩也依然還是被削弱。
同樣面臨這個苦惱、但是境遇更加悲慘的,就是我們親愛的刀妹。
我一直懷疑她名字起得不好,因為我每每想打出「刀妹」二字時,輸入法最先給我跳出的總是「倒黴」。我心想刀妹的英文名不會跟中文的「倒黴」倆字撞車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未免也太巧了。於是我特意來到翻譯網站想查一下英文的「倒黴」怎麼說,畢竟這個詞好像上學時老師並沒有教過。
然後我就得到了下面的結果:
刀妹可能是英雄聯盟裡最悲情的人物,那場景只有老玩家歷歷在目。
曾幾何時,只要有英雄過於強大,刀妹就一定會變成最終的「受害者」:
「EZ太強了,我們削刀妹吧。」「豹女太強了,我們削刀妹吧。」「劍聖太強了,我們削刀妹吧。」……「奶媽太強了,我們削刀妹吧。」
反正不管是誰,最終被削的一定都是刀妹。
然後削削削,削到最後女刀有點沒法玩了,於是設計師們發布重磅消息:
「我們經過長期的觀察之後決定,重做女刀!」
重做的女刀在又經歷了幾次削弱之後,開始變得和龍王一樣難覓蹤跡。不過刀妹雖然操作上限變得很高,但時機合適時確實也依然能夠C得起來。不過這依然阻擋不住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逐漸放棄了刀妹,選擇了版本強勢的諾手、劍姬等英雄。
而在刀妹經歷了N多個版本的沉寂以後,官方終於將正道的光指向了她。而在這次對刀妹的增加中,設計師竟然還添加了這麼一段「嘲諷」的話:
「艾瑞莉婭現在是一個除了職業選手之外在所有玩家手中都弱勢的英雄「「她【終於】被冷落了」「【可以】把她往【正確】的方向調整了」
這是什麼意思?說得好像設計師一直都想加強刀妹來著!這就是得了便宜還賣……哎不對,好像得了便宜是刀妹哈,那咱不說話了。反正設計師這段話說的是挺氣人的,這種奇葩的腦迴路確實是讓人不太能夠理解。
本次刀妹是加強了E技能的傷害。就我卑微的女刀操作而言,如果E技能沒有命中,那就完全可以視為「誰也打不過」;而這次對E技能加強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即便是E命中了,女刀與敵人的對抗還是會處在劣勢之中」。如果如此高miss的技能還伴隨著傷害不足,那確實是挺致命的一個問題。
什麼?你說女刀的E沒什麼不好命中的?那你一定是女刀大神,空間幾何感要比我等凡人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