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世襲王爺,2014年去世活了88歲,臨終遺願讓人感動

2020-12-22 假如我是狐城

兩千兩百年之前,秦始皇第一次嘗試在中國大地上建立了封建大一統帝國,一百多年之前,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帝國清朝土崩瓦解。袁世凱和南方革命軍脅迫溥儀退位,清朝從此滅亡,而隨著清朝滅亡的還有自古以來的爵位等級制度。

因為爵位等級制度的滅亡,使得清朝晚期的王侯成為了絕響。到新中國成立之前,也幾乎沒人去承認清朝冊封的哪些滿清世襲王爵。

然而新疆卻是一個意外,因為清朝政局的動蕩使得新疆無人顧及,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重新關注新疆,連帶著新疆的一位王爺也被承認。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達買提·麥合蘇提。他的壽命十分悠長,一直活到2014年才去世,而他死後居住的地方也成為了新疆地區的著名景點,被人們叫做庫爾王府。

清朝王爺制度如何產生

要了解中國歷史上這最後一任王爺就必須去了解清朝的王爺制度。那到底什麼才是王爺呢?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看法,秦漢時期的王爺有土地的實際控制權,是坐鎮一方的諸侯,但到後面郡縣制推行到全國以後,王爺由過去的實封慢慢變成了虛封。由一種代替皇帝統治偏遠地區變成了一種榮譽稱號。

清朝建立的時候,除了冊封大量的滿洲藩王之外,也冊封了一些漢族藩王,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但到康熙皇帝後期,又裁撤了這些漢人王爺,因為他們對於清朝統治威脅實在太大,所以清朝後期的王爺就變成了一種享受高官厚祿的王爺稱號。不能擅自離開自己名義上的封地,沒有皇帝聖旨不能進入京城。

但也有一些例外,像蒙古和新疆地區冊封的王爺不僅擁有高官厚祿,還擁有對自己轄區土地的管理權。這些王爺在清朝一般被稱為鐵帽子王。在新疆地區就有一個庫車王的封號,一直從清朝消滅準葛爾之後就存在延續到清朝滅亡。

最後一任庫車王的傳奇生涯

清朝滅亡之後,按道理來說,與封建帝國制度並存的王爵制度也應該隨著滅亡,可隨著中原地區的內亂和新疆地區的偏遠,使得庫車王這一爵位依舊正常的傳承交替。

第十一代庫車王買合甫孜因為生理原因沒有兒子,所以不得不從近親子嗣之中選取一個來繼承自己的王位。而在1927年11月14日出生的達吾提·麥合蘇提剛好被伯父買合甫孜選中,成為了第十二代庫車王。1941年的時候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承認。人送外號達吾提王。

到新中國成立之後達吾提·麥合蘇提依舊健在,只不過人生旅途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在經歷許多挫折與打擊之後依舊能夠做到問心無愧,改革開放之後,他的名譽和身份得到恢復。當地政府和一些企業為他修繕了閒置多年已經破舊不堪的王府,耗資1300多萬。使得這位中國最後一位王爺的晚年有了一個溫馨的家。

晚年的達吾提·麥合蘇提因為身體原因對很多事情都是有心無力,但其他事做不了不要緊,可他對於國家的熱愛卻一絲都沒有減少,為此他還專門讓兒子買了一面國旗掛在床頭,在去世之後,他居住的地方成為了新疆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被當地人叫做庫車王府,而他為百姓服務的初衷和拳拳愛國之心也在當地廣為流傳,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前往參觀。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位王爺,經歷6次婚姻,活到2014年去世前把國旗掛身旁
    本文,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王爺」 (庫車王)。清朝王爺成為庫車王公元1750年,清王朝冊封「米爾扎蕚特伯克」為第一代「庫車王」,世襲罔替。後來達吾提又相繼找了3位妻子,第三任妻子名叫「妮莎汗」,是一個比達吾提小五六歲且結過一次婚的農村女子,但是這任妻子最終還是和他離婚了。第四任妻子名叫古麗(化名),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之久,但是最後也因為種種原因,兩人還是離婚了,而此時的達吾提已經步入晚年。他的第五任妻子名叫「熱婭那木」,比達吾提小40歲……達吾提曾擔任過自治區的政協委員,庫車縣政協副主席。
  • 中國最後的王爺,如今依然住在王府,活到2014年,死後國旗要放旁邊
    談到我們國家最後的王爺,他的封地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新疆呢,在新疆有個城市叫庫車,在庫車城有個庫車王,他是中國最後的王爺,叫達吾提買合蘇提。很多人可能對這最後一個王爺並不了解,即使是庫車王這個名字,大家也很少聽說過吧?許多人都沒聽說過庫車王,這也很正常,因為庫車王的稱號出現於乾隆時期。
  • 1992年,最後一位開國元帥逝世,他去世前,留下了怎樣的遺願?
    在1992年的時候,最後一位元帥,聶榮臻元帥也離我們而去。而在他彌留之際,又囑咐了身邊的人什麼事情,有怎樣的遺願呢?聶帥的革命生涯聶帥,給人的形象就是儒雅的形象。他在幼年的時候就博覽群書,像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等,聶帥都看過。要說他參加革命的念頭,還是因為他看了《新青年》雜誌。
  •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隱姓埋名活到2014年,臨終前說出皇家醜聞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隱姓埋名活到2014年,臨終前說出皇家醜聞 導語: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之後,原本的清朝貴族,也都變成了普通人。而清朝時期,女子地位低下,所以很多人都銷聲匿跡了,不過也有比較出名的。
  •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照片:活到04年,臨終前說一句話,讓世人敬佩
    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照片:活到04年,臨終前說一句話,讓世人敬佩 2004年8月9日百位弔唁者在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了清朝的最後一位格格愛新覺羅韞歡(又名金志堅)。這是一位有著極為尊貴出生的格格,她是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最年幼的妹妹、是醇榮王府最受寵的七格格。
  • 同事臨終囑託,上海88歲阿婆守護「鐵盒秘密」40年
    同事臨終囑託,上海88歲阿婆守護「鐵盒秘密」40年 2020-11-20 0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哈裡違背曾祖母臨終遺願,為梅根放棄職責,背負不孝不忠的罵名!
    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宣布放棄他們的職責,以「開闢一個新的進步的角色」,之後,他們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推出了「阿奇維爾」(archewell)這個新品牌,並且與Spotify播客和Netflix公司進行交易,利用王室身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然而,哈裡的曾祖母,也就是在2002年去世的伊莉莎白,對此事將不會太高興。
  • 《猴娃》:16歲夭折的「靈猴」,臨終讓六小齡童完成自己的遺願
    把自己結交的戲曲班子的人全都拉了過來,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表演團隊。到了1929年,成立了同春舞臺,劇院主要以猴戲表演為主,章益生憑藉多年的經驗把猴戲演繹的活靈活現,被觀眾稱呼為「賽活猴」。做「六齡童」的兒子太難章金星生於1950年,浙江紹興人,1993年播出的八集電視劇《猴娃》就是講述的他的一生。
  • 川島芳子的妹妹,低調活了95歲,臨終前,替姐姐說出了多年的秘密
    川島芳子原名叫金碧輝,她原本是清朝的一個格格,是純正的中國人。但是一生做的都是極盡破壞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事情,她的一生,幾乎都是在位日本人賣命,直到最後日本在侵華戰爭裡戰敗才停止。 在清末皇室的歷史上,川島芳子是不得不提的人物,然而還有一個人,在當時同樣是一個人人喊打的大漢奸,名金默玉,是川島芳子的親妹妹,如今前者早已死去多年,而後者直到2014年才逝世,享年95歲。
  • 55歲老鸚鵡年老去世,臨終前只對老主人說4個字,主人遺憾終身
    主題:55歲老鸚鵡年老去世!臨終前只對老主人說4個字!主人遺憾終身。 但是這隻55歲老鸚鵡年老去世,臨終前只對老主人說4個字,讓主人都遺憾終生。
  • 大將陳賡58歲去世,妻子為何留下遺願:讓丈夫與前妻合葬
    但令人可惜的是,在1939年的時候,王根英因為搶救我黨的一個重要文件,在撤退的半路上,遭遇到了敵軍的重重包圍,不畏生死,壯烈犧牲了,年僅32歲。當時,陳賡大將正率部西進。當他突然聽到妻子犧牲的噩耗後,悲痛萬分,失聲痛哭。後來,我軍粉碎了敵軍鐵壁合圍大掃蕩後,每個人都非常興奮。但唯獨陳賡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 他是中國第一高僧,活了120歲,臨終給後人留一字,點醒無數世人
    虛雲大師被世人稱為是「中國第一高僧」,他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原籍是湖南湘鄉,俗名為蕭古巖,他的父親蕭玉堂在清朝廷做官,官位不小。相傳蕭古巖的母親顏氏和父親在觀音廟求子後,兩人同時夢見了一個身穿青袍的長鬚老者騎著老虎來到了他們的床前,還頭頂觀音,之後就懷上了蕭古巖。
  • 清朝最後一位公主——2004年去世,臨終前說出溥儀不敢說的話
    隨著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滿清王朝頃刻傾覆。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歷朝歷代,前朝天潢貴胄很少能夠獨善其身,大多都會成為眾矢之的,難以善終……然而,這位大清王朝最後的格格,是名副其實的公主,雖然滿清王朝的覆滅讓她失去了倚仗,但是她卻能夠平安度過一生,安享晚年一直活到2004年才去世,那麼這位亡國公主是誰呢?
  • 臨終關懷中心護士長讓病人體面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每30天,孫文喜都會目送約12個臨終病人邁向生命的終點。  她是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的護士長,每年參與「擺渡」約上百個罹患晚期癌症的生命從瀕死期啟程,再駛往彼岸。  2017年3月,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設立在三級綜合醫院內的安寧療護中心。
  • 著名舞蹈家陳愛蓮逝世,父母雙亡一生傳奇,臨終遺願未實現好遺憾
    11月21日凌晨,著名舞蹈家陳愛蓮因病逝世,享年81歲。消息曝光後讓許多粉絲都悲痛不已,在2019年12月的時候,80歲高齡的陳愛蓮還曾在一檔舞蹈電視劇演出。用實力證明舞蹈家並不是年輕女孩的專利,沒想到今天卻溘然長逝。
  • 漫畫《瑪法達》作者去世 享年88歲
    【新華社微特稿】漫畫《瑪法達》作者、阿根廷畫家季諾9月30日去世,享年88歲。與季諾合作多年的編輯、阿根廷拉弗洛爾出版社負責人丹尼爾·迪賓斯基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這一消息。他寫道:「這個國家和世界上所有好人都會悼念他。」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而這時的塔斯馬尼亞人,還處於原始公社制早期階段,僅有6000餘人共20個部落,面對已經開始工業化的英國人哪裡是對手。 這次英國人的殖民在澳大利亞歷史上都是十分灰暗的一章。殖民者對與當地住民採取了完全隨意的態度,毫不在乎的破壞他們的一切。在1835年的時候,塔斯馬尼亞人僅剩下了不到200人,其餘全部在殖民者手下失去了生命,非常慘烈。
  • 雍正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子孫世襲罔替的權力,為何被慈禧給廢了
    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所有王爺們最想得到的爵位封號,因為清朝的爵位,隔代是要降級的。比如說你是親王,那麼一般情況下,世襲你爵位的下一代只能是郡王,除非他自己也立下大功。但是鐵帽子王就不同了,這玩意兒就是個萬金油,你是鐵帽子王,那麼你的世代子孫都能繼承鐵帽子王的爵位,這就是世襲罔替,永不降級的特殊待遇。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王爺們,他們爭取不到皇位以後,就想著爭取一個鐵帽子王噹噹。不過很可惜,整個大清朝,只有12位鐵帽子王。
  • 雍正嘉獎怡親王胤祥世襲罔替的資格,為何到了慈禧時期,被她廢了
    鐵帽子王絕對是清朝所有王爺們最想得到的爵位封號,因為清朝的爵位,隔代是要降級的。比如說你是親王,那麼一般情況下,世襲你爵位的下一代只能是郡王,除非他自己也立下大功。
  • 清朝王爺表面風光消遣,為什麼內心悲涼?這不是想要的生活
    為了避免明代宗室爵位泛濫的現象,清代制定降襲制度,也就是說,親王去世後,只有一個兒子可以繼承爵位,但在等級上要下降一級。 同時,清朝還為降襲設置了底限,比如親王爵位(一級)降到奉恩鎮國公(五級)後就不再降襲,郡王爵位(二級)降到奉恩輔國公(十二級)後就不再降襲。而最低級的奉恩將軍爵位在承襲三次之後就自動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