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王英傳》、《後漢紀卷十》、《佛祖統紀》等史籍都記載了「漢明帝夜夢金人」的事情,漢明帝曾夢到西域的佛陀,因此遣使去天竺求佛經,佛教的一些得道高僧也開始頻繁來到中國,之後佛教在我國生生不息,即使經歷過多次的打擊,佛教在我國的依然十分巨大。
虛雲大師被世人稱為是「中國第一高僧」,他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原籍是湖南湘鄉,俗名為蕭古巖,他的父親蕭玉堂在清朝廷做官,官位不小。
相傳蕭古巖的母親顏氏和父親在觀音廟求子後,兩人同時夢見了一個身穿青袍的長鬚老者騎著老虎來到了他們的床前,還頭頂觀音,之後就懷上了蕭古巖。當時蕭玉堂已經40歲了,所以很寶貝這個孩子。
據《自述年譜》介紹,蕭古巖剛生下來時是一個肉團,顏氏受驚不輕因此去世了,第二天有個賣藥翁經過蕭家,就剖開了肉團,蕭古巖並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而蕭古巖是由庶母王氏撫養長大,庶母是個溫和的女人,對蕭古巖當成自己的親兒子一樣對待。
蕭古巖13歲時,他的祖母去世,蕭古巖便跟著父親送祖母和生母的靈柩回到湘鄉安葬,當時家中正在作佛事,蕭古巖第一次看到佛像經書、三寶法物就被深深地吸引了,4年後蕭古巖再捺不住內心所想,打算出走了。
不過蕭古巖的行動被蕭玉堂發現了,於是蕭玉堂在半途把蕭古巖抓了回來,還給蕭古巖娶了兩個妻子,希望蕭古巖因為男女之事不再出家,不過蕭古巖絲毫不貪戀女色,也不曾碰過兩個妻子。
1858年,蕭古巖再次離開家人,到了福建鼓山湧泉寺出家,次年受戒,當時他的父親蕭玉堂也派人四處打聽兒子的消息,蕭古巖擔心再次被父親抓回去,就隱居在山後的巖洞裡,之後聽到蕭玉堂告老返鄉回了湘鄉才回到寺內。
虛雲大師27歲離開了鼓山,先後在江浙名山大剎參訪耆宿,研習經教,參究禪宗,後又參訪陝西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薩三大寺,並由西藏到印度、錫蘭和緬甸等國朝裡佛跡,這段修行期間,增加了虛雲大師的所見所聞。
1901年時,虛雲大師在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歸化寺講《圓覺經》、《四十二章經》,皈依他的人達到了三千多,大理的提督張松林因此親自帶著人,將虛雲大師迎接到大理府,在三塔崇聖寺講《法華經》,皈依者有數千人。
後來虛雲大師只身前往南洋,在南甸太平寺講《阿彌陀經》,在麻六甲青雲亭將《藥師經》,在吉隆坡靈山寺將《楞伽經》等,前後皈依者共有數萬餘人。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虛雲大師回到了國內,朝廷賜了虛雲大師紫衣、玉印,並賜封號為「佛慈弘法大師」,當時國內再次進行了對佛教的打擊,因為有虛雲大師,佛教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得到了復興。
1959年,120歲的虛雲大師圓寂,留下舍利數百粒,虛雲大師在死前,還寫了一字留給後人,即「戒」,點醒無數世人,不過平常人想要做到「戒」,也是非常難的。
他是中國第一高僧,活了120歲,臨終給後人留一字,點醒無數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