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等了10年,就是在等李連杰「長大」

2020-12-15 電影大菠蘿

《壯志凌雲》李連杰首部黃飛鴻作品。

你不知道的那些幕後故事。

01

老怪徐克從電視臺轉投電影後,沒個兩三年就拿了最佳導演獎。

一心想打造武俠江湖的徐克,在公司所安排項目之外。

終於有時間開始構思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了。

當時徐克深受胡鵬導演影響。

看了大量關德興老先生的作品後,讓他深深愛上了黃飛鴻這一人物形象。

在80年代初,徐克就已經打算把黃飛鴻重新帶回大熒幕了,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演員開拍,成名已久的動作明星們都已老去,作為頂流的七小福形象上又極為不符,甄子丹雖然各方麵條件比較優秀,但入行較晚,更沒有什麼代表作品,自然不入徐克法眼,趙文卓那時候還在家裡玩泥巴。

而唯一人選,最適合的人選,也就只有李連杰了。

在創作《壯志凌雲》劇本時,黃飛鴻已是黑旗軍教頭,民團總教練,名聲在外,李連杰雖能勝任,但卻略顯年輕,因此,該計劃只能暫時擱置下來。

02

之後徐克接拍了公司安排的多部犯罪,喜劇類型電影,因忙於和吳宇森合作《英雄本色》等系列動作影片,徐克多年來一直未能兌現自己的武俠夢。

10年光景轉瞬即逝。

嘉禾主動找上徐克準備啟動新武俠計劃,還沒討論個半天,徐克就已經把《壯志凌雲》的初稿交給了鄒文懷,並要求黃飛鴻一定要李連杰來演。

那時候正好是李連杰拍完《龍行天下》剛剛回國不久,遭遇票房口碑雙失利,陷入演藝事業低谷的他自然是一口答應。

03

徐克自從有了再拍黃飛鴻的想法後,李連杰就已是他心目中的人選了。

《少林寺》裡的武僧,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與其他做武行出身的動作演員相比,多了一種武術大家風範。

雖還未脫稚嫩,但氣質卻已天然形成。

從李連杰的成名作,徐克就開始關注他了,包括他後續一些作品,像《南北少林》《海燈大師》等,徐克都會拿來作為未來塑造人物的資料仔細查閱。

李連杰接演此片後,憑著黃飛鴻這一角色成功擺脫低谷。

而徐克也正式打開了那扇武俠世界的大門。

04

在拍攝期間,初期進組的武術指導是劉家良先生。

當時因為這件事,還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其原因是中途更換武術指導以及影片落幕後武術指導一項的署名。

作為一部以動作為核心的武俠電影,武術指導在拍攝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劉家良先期進組是真,中途離開也是真,外界報導是創作理念未達共識只是客氣話罷了,對於影片所呈現出的動作效果未達成一致才是劉家良離開黃飛鴻劇組的真實原因。

嘉禾當時想開創不同以往的武俠片風格,而徐克對於動作上的要求也是以瀟灑飄逸為主。

他想塑造的是熒幕英雄,而非真正的武術大師。

就拿黃飛鴻的大招無影腳與醉拳為例,放大動作就是為了製造觀影效果,這更貼近如今我們所說的玄幻武俠風格,只是稍作誇張化處理而已,但劉家良先生卻想已真實拳腳為動作基底,身為洪拳宗師,他無法接受這種不合常理的動作設計。

其實雙方在出發點上並無問題,只是創作理念不同而已,但因都是業內說一不二的人物,即使想結束這次合作,也要找回些許面子,才導致最終不歡而散。

1994年,嘉禾投拍《醉拳2》成龍飾演另一版不同李連杰風格的黃飛鴻。

劉家良不僅做了聯合執導,還擔任了該片的武術指導,並親自上陣飾演武狀元福民祺,兩場真拳實腳的打鬥戲,算是正面回應了徐克,兩人從此也暗暗較上了勁。

只可惜,這邊剛與徐克槓上,那邊成龍就給出了一個難題。

作為導演之一,劉家良想在影片中融入更多較為傳統的洪家武打風格,但成龍身為主演,卻想把自己獨有的成式喜劇動作元素作為主要呈現效果展現給觀眾,兩人又有了分歧,當時成龍在嘉禾如日中天,劉家良最終只能讓步,未達初衷,從此鮮有合作。

05

《壯志凌雲》這部影片,成就了徐克,也成就了李連杰。

他為《黃飛鴻》系列,打開了全新篇章,這不僅僅只是因為在動作元素上的創新,更多的是這部影片讓故事背景以及內核得以全面升華。

黃飛鴻不再是一位被神化的英雄。

他在徐克版中,代表的是其實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種民族力量。

徐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憑藉著敏銳的電影洞察力,以及對於創作的再造力。

成功讓《黃飛鴻》脫胎換骨,涅槃重生。

為世人留下了這部經典傳世之作。

相關焦點

  • 1993年,王晶深知拍不過徐克,卻用盡全力顛覆李連杰的「黃飛鴻」
    1991年,徐克為李連杰量身打造《黃飛鴻》,顛覆之前《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中「功夫小子」的形象,憑藉氣定神閒的招式和落落大方的儒雅風範,成為香港的新偶像。趁熱打鐵,徐克緊跟又拍了《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和《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片子雖然賣了不少錢,不過李連杰沒有得到應有的片酬,因此和嘉禾產生了矛盾。
  • 趙文卓離開徐克的第二年,徐克改換李連杰為男主角,一部經典誕生
    終於在完成了《刀》之後,徐克決定不再與趙文卓合作,不久後,徐克離開了嘉禾,自此兩人漸行漸遠,趙文卓也徹底離開了徐克。不過徐克與趙文卓的這次「分手」,第二年卻促成了徐克與李連杰分手4年後的再次「牽手」。01、1996年出走嘉禾的徐克,正式為永盛籌備漫改超級英雄電影《黑俠》,《黑俠》這個電影項目,早在1994年徐克在嘉禾時,就已提上了日程,那時作為李連杰接班人的趙文卓是男主角的不二人選。
  • 王晶當年深知拍不過徐克,便用盡全力顛覆李連杰的「黃飛鴻」
    1991年李連杰參演黃飛鴻的拍攝,是導演徐克專門為他量身定做的。跟以往李連杰拍攝的電影不同,以前李連杰拍攝少林小子少林寺等等,這類型的武打片中的功夫小子形象完全被黃飛鴻所顛覆,李連杰,扮演的黃飛鴻,在戲中,面對什麼敵人都是氣定神閒,做事沉穩幹練,一副大家氣派。黃飛鴻剛出來的時候迅速躥紅,電影票房大賣。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中華英雄》票房慘敗,讓李連杰對電影失去信心。甚至遠走美國準備隱居起來不過在1989年,李連杰碰到了徐克。當時徐克來美國學習好萊塢的電影技術,順便來找李連杰聊聊天。沒想到兩人越聊越投機。一起約定拍《龍行天下》。
  • 徐克棄用趙文卓再次合作李連杰,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在北美非常賣座
    沒想到1996年,徐克離開嘉禾再次啟動《黑俠》時卻已是物是人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黑俠》的幕後故事。 1991年5月,李連杰與嘉禾的合約即將到期之際,李連杰讓經紀人羅大衛為他向嘉禾追討未付的300萬片酬,但羅大衛卻拒絕了李連杰的要求。不僅如此,他還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如果李連杰要解約,他以後10年內的作品都會被抽傭。兩難之下嘉禾再次向李連杰提出續約兩年的要求,李連杰表示可以考慮但需要時間冷靜一下。後來嘉禾公司高層研究決定不續約,也沒有支付他的片酬,至此,李連杰離開了嘉禾。
  • 1993年,失去李連杰的徐克,為甄子丹拍了一部經典,卻只上映12天
    90年代初,徐克、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熱潮。 1992年,在拍攝了《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後,李連杰離開徐克,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而失去李連杰的徐克,也開始尋找新的打星,作為自己的銀幕合作夥伴。
  • 李連杰與徐克分道揚鑣,王晶趁虛而入,狂攬1800萬票房
    1991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壯志凌雲》10年計劃,終是順利打開了武俠世界的大門。李連杰憑藉此片迅速擺脫低谷,徐克也趁此熱度接連打造《黃飛鴻》系列電影。此時,李連杰有了自立門戶的想法。1992年,李連杰的正東電影公司,掛牌營業。對外正式宣布自己離開了嘉禾。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造成這種全面潰敗的原因,就是武俠電影熱潮帶來的盲目跟風,令市場飽和,觀眾審美疲勞。如今回顧1993年,香港電影市場的那場群雄逐鹿大戲,其實比武俠電影本身還要精彩得多。一、徐克的電影工作室的歷史拐點1993年對於徐克來說,過得相當不順心。2月中旬上映的《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為他拿到2746萬港元票房(文中所提到的票房成績都以港元為單位,下不再重複)。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幾乎全軍覆沒,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徐克當時拍攝完成《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之後,《黃飛鴻》系列的主演者李連杰便離開了嘉禾影視獨自發展,失去李連杰的徐克為了完成自己的《黃飛鴻》系列作品輾轉找到了趙文卓,邀請他成為後續影片的主演。 面對自己全部的IP即將拍完,徐克必須要開發其他類型的影片,於是,有了徐克親手執導的電影《青蛇》這部作品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竟淪為炮灰
    香港有不少系列電影,要說最多最長壽的話,當屬黃飛鴻系列,一代代香港電影人對此樂此不疲,從關德興老爺子開始,然後成龍、劉家輝、王群、李連杰、趙文卓等,都塑造過這一形象。不過許多人一提到黃飛鴻的話,第一個先想到李連杰,想到徐克執導的黃飛鴻系列電影。
  • 徐克的漫改電影之路,合作張學友兩度受挫,搭檔李連杰造就經典
    此時的徐克,也走上了漫改電影之路,並為張學友、李連杰等人,打造了不少漫改題材的電影作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徐克的漫改電影之路。 在這部《黑俠》中,徐克再度坐上了監製、編劇的位置,把導演的工作,交給了美術設計出身的李仁港。 徐克出色的故事改編、李仁港末世感十足的美術風格、李連杰精彩的打鬥表演,讓這部《黑俠》成為了漫改港片大銀幕上的一部經典。 《黑俠》在1996年上映,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 徐克的「漫改熱潮」之路:先後受挫張學友,搭檔李連杰造就經典
    但他不僅在武俠電影領域,還在喜劇驚險片喜劇電影等領域活躍1990年代初,香港電影界掀起了「漫畫電影熱潮」許多日本名作的漫畫,但香港的電影被人根據真人版電影此時的徐克,走上了漫畫電影的道路,並為張學友李連杰等人,創作了許多漫畫電影題材今天,我們來談談徐克的漫畫電影之路
  • 92年,徐克在《黃飛鴻3》給李連杰安排了吻戲,不過也挨了7個耳光
    本片1992年12月24日在臺灣省先上映,1993年2月11日才在香港上映,在香港斬獲2746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6名。這是「黃飛鴻宇宙」中格局最大的一部電影,1992年,徐克帶著全劇組來北京實地拍攝。故事的舞臺從省城廣州直接搬到了北京,有了大量舞獅、跑馬的大場面,慈禧、李鴻章等大人物紛紛登場。
  • 1991年,讓李連杰罷拍的就是這部電影!成龍唱的主題曲
    但是羅維是典型的識金不會用金,曾經的成龍如此,現在的李連杰也是如此。給羅維工作兩年後李連杰也漸漸的在喪失朝氣和鬥志。羅維的兒子羅大衛這時出現了,他說服了李連杰加入嘉禾。就這樣在羅大衛幫助下李連杰加入了嘉禾,籤下了2年4部戲的合約。
  •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差
    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清朝年間,佛山武術大師黃飛鴻為了拯救當時的中國,與洋人浴血奮戰、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直到徐克導演找到了李連杰,這才讓黃飛鴻的形象真正地深入人心,創下2967萬港元票房的傲人成績。
  • 徐克看走眼,趙文卓拍《黃飛鴻》接連失利,李連杰回歸立馬大賣3026萬
    比如周星馳和李力持,李連杰和徐克,甄子丹和葉偉信,周潤發和王晶等。導演手下有強將,演員有人氣能扛票房,這樣的組合合作起來往往事半功倍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當年讓他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的是找到了功夫皇帝,他和李連杰一拍即合兩人相互成就成為影壇佳話。不過後來因為嘉禾欺壓李連杰拒付片酬,最終導致這對黃金搭檔分道揚鑣。
  • 李連杰恩師執導了一部《黃飛鴻》,劇情簡直就是李連杰版的複製
    古龍無比鬱悶的說到:「世人只知道鄭少秋而淡忘了古龍,仿佛楚留香本身就是鄭少秋。」一個角色一旦被演員演活,結果確實如古龍所說那樣。黃元申就是霍元甲,梁小龍就是陳真,李連杰就是黃飛鴻,周潤發就是賭神,無可代替,也無可取代。自1991年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大火後,李連杰就成了黃飛鴻的最佳代言人,提到黃飛鴻必提李連杰,提到李連杰必提黃飛鴻。
  •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洪金寶比肩徐克
    後來趙文卓頂替李連杰接拍,結果觀眾一邊倒不認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功夫皇帝已然是無人能替代了。《黃飛鴻》系列是影壇的賣座保證,只要是李連杰主演票房還從未失手過。90年代中期開始,港片開始走下坡路,那時候市場大縮水不景氣,但這個IP依舊票房火爆。
  • 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進入好萊塢片場的電影軼事
    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動作片中以出色的打鬥表演贏得了眾多動作影迷的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熱潮,而成龍、洪金寶、李連杰也不約而同地在1997年進入好萊塢片場。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相繼進軍好萊塢,開始在北美電影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