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差

2020-12-15 逍遙閣娛樂

說到上個世紀的電影市場,香港功夫片幾乎是所有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每一位年輕的男人心中一定住著一位黃飛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電影裡一般,飛簷走壁、行俠仗義。

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清朝年間,佛山武術大師黃飛鴻為了拯救當時的中國,與洋人浴血奮戰、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

作為中國武打片的標誌性人物,黃飛鴻在李連杰之前已經得到了不少人的演繹,其中有關德興主演的系列電視劇,甚至拍攝了80集之多,但都沒有讓國人如此深刻。

直到徐克導演找到了李連杰,這才讓黃飛鴻的形象真正地深入人心,創下2967萬港元票房的傲人成績。

不過徐克在前期準備和選角的過程中,並非是一帆風順。早在1983年,徐克導演就已經開始構思把黃飛鴻這個人物搬到大熒幕上,因為沒有中意的主演,也就一直沒有繼續推進。

大概到了1990年的時候,嘉禾準備投拍《黃飛鴻》,李連杰也剛好拍完《龍行天下》從美國回來,這才讓這部經典作品終於有了雛形。

與之前的作品不同,徐克這次對"黃飛鴻"的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包括在許多武打動作的設計上,請來了真正的黃飛鴻傳人做武術指導,還大膽地將一些天馬行空的動作加入到影片當中。

在人物形象上,李連杰俠骨柔情、肆情瀟灑的演繹,讓他幾乎成為黃飛鴻的代名詞。

自此之後,徐克導演和李連杰接著合作了《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並且每一部都保持著三千多萬左右的票房紀錄,讓黃飛鴻的形象徹底地印刻在觀眾心中。

然而,在各種換人換角的風波之下,《黃飛鴻》系列的影響力逐漸式微,香港的武俠電影也漸漸地山河日下。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之後,徐克導演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成績都很差。

由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上映14天,票房成績只有1100萬港幣。由甄子丹主演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上映12天便被下架,只拿到680萬票房,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換角是一方面,作品質量開始下降也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與此同時,大環境的變化,讓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終將走向落幕。美國的科幻電影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大陸第五代導演的崛起讓大家的目光開始轉向內地市場。

總而言之,正是因為黃飛鴻系列,才讓徐克和李連杰成為影壇的一代傳奇,也正是因為所有電影人的努力,才讓電影中的民族氣節走到人們心中。只是不知這樣的盛景何時再現。

相關焦點

  • 徐克看走眼,趙文卓拍《黃飛鴻》接連失利,李連杰回歸立馬大賣3026萬
    在影壇找對搭檔很重要,能成為大導演或大牌巨星的人都有自己最默契的另一半。比如周星馳和李力持,李連杰和徐克,甄子丹和葉偉信,周潤發和王晶等。 《黃飛鴻》系列是90年代最受觀眾歡迎的票房大爆款之一,片商怎麼會放過這棵搖錢樹,於是徐克火速找來趙文卓救場。
  •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洪金寶比肩徐克
    而李連杰的古裝版橫空出世後,立刻就風靡了全亞洲,在韓國,東南亞等市場大破票房紀錄。後來趙文卓頂替李連杰接拍,結果觀眾一邊倒不認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功夫皇帝已然是無人能替代了。《黃飛鴻》系列是影壇的賣座保證,只要是李連杰主演票房還從未失手過。90年代中期開始,港片開始走下坡路,那時候市場大縮水不景氣,但這個IP依舊票房火爆。
  • 92年李連杰拍黃飛鴻,要找個能打的出演反派,徐克真找來一個高手
    在一部好的作品當中光有主角是不夠的,需要出現一個能夠和主角勢均力敵的反派,這一點在動作片中尤為重要,反派能夠從側面突顯主角的英勇,還能夠和主角來一段激烈的打鬥戲,刺激觀眾的荷爾蒙,1992年時,李連杰拍攝電影《黃飛鴻》,要找最能打的來演反派,徐克叫來了一個高手。
  • 李連杰與徐克分道揚鑣,王晶趁虛而入,狂攬1800萬票房
    李連杰,名聲在外。雖然李連杰第一次踏入好萊塢以失敗告終,但《黃飛鴻》系列,總算是為其挽回了顏面。在群雄爭霸的嘉禾時期,李連杰的成名要晚於「七小福」同屬動作領域,自然是紛爭不斷,成名後,雙方關係更是被激化。
  • 1997,李連杰離開香港前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為黃飛鴻挽回了尊嚴
    但是在前往途中卻遭遇一夥印第安人的襲擊,黃飛鴻與十三姨和鬼腳七失散。黃飛鴻在與印第安人的衝突中不慎碰到一塊大石導致昏迷,後被另一夥當地人飛鷹族所救。在飛鷹族部落黃飛鴻逐漸醒來,但是他卻什麼都想不起來,每天對著十三姨的一封信發呆。
  • 嘉禾重拍《黃飛鴻》,韓國狂賣1000萬美元,李連杰不愧是票房福將
    有人會說是《西遊記》《封神榜》等文化瑰寶,其實都不是,真正能產出高票房徵服外國觀眾的是《黃飛鴻》。說起這個IP那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遠古版關德興就影響了幾代人,後來嘉禾重啟找來武術冠軍李連杰翻拍,這版的影響力更是空前絕後風靡全球。《黃飛鴻》系列是港片史上最偉大的題材之一,它的影響力可不是其他電影能相媲美的。
  • 王晶當年深知拍不過徐克,便用盡全力顛覆李連杰的「黃飛鴻」
    1991年李連杰參演黃飛鴻的拍攝,是導演徐克專門為他量身定做的。跟以往李連杰拍攝的電影不同,以前李連杰拍攝少林小子少林寺等等,這類型的武打片中的功夫小子形象完全被黃飛鴻所顛覆,李連杰,扮演的黃飛鴻,在戲中,面對什麼敵人都是氣定神閒,做事沉穩幹練,一副大家氣派。黃飛鴻剛出來的時候迅速躥紅,電影票房大賣。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1986年,李連杰自導自演《中華英雄》票房慘敗,讓李連杰對電影失去信心。甚至遠走美國準備隱居起來不過在1989年,李連杰碰到了徐克。當時徐克來美國學習好萊塢的電影技術,順便來找李連杰聊聊天。沒想到兩人越聊越投機。一起約定拍《龍行天下》。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畢竟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李連杰很快就被香港電影大佬羅維邀請復出和當時還是星仔的周星馳拍了《龍在天涯》,現在看來李連杰和周星馳簡直就是神仙陣容,可那時星爺離大紅還差幾分火候,李連杰處於低谷。《龍在天涯》香港票房僅680萬。
  • 1993年,王晶深知拍不過徐克,卻用盡全力顛覆李連杰的「黃飛鴻」
    1991年,徐克為李連杰量身打造《黃飛鴻》,顛覆之前《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中「功夫小子」的形象,憑藉氣定神閒的招式和落落大方的儒雅風範,成為香港的新偶像。趁熱打鐵,徐克緊跟又拍了《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和《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片子雖然賣了不少錢,不過李連杰沒有得到應有的片酬,因此和嘉禾產生了矛盾。
  • 趙文卓離開徐克的第二年,徐克改換李連杰為男主角,一部經典誕生
    終於在完成了《刀》之後,徐克決定不再與趙文卓合作,不久後,徐克離開了嘉禾,自此兩人漸行漸遠,趙文卓也徹底離開了徐克。不過徐克與趙文卓的這次「分手」,第二年卻促成了徐克與李連杰分手4年後的再次「牽手」。此後徐克放棄趙文卓,離開嘉禾,與永盛開啟合作,《黑俠》的項目也自然被永盛接手。徐克將《黑俠》項目交給了弟子李仁港指導,在主演的人選上卻犯了難,「儀表正氣,功夫了得」,除了趙文卓,似乎沒有再合適的人選了,百思不得解時,徐克靈光一閃,想起了自己的久違老搭檔李連杰。
  • 如影影視排行榜,功夫巨星前五強,李連杰只能排第三
    如影影視排行榜:功夫巨星前五強 說起功夫巨星你會最先想到誰?是李連杰、成龍還是甄子丹,今天我們就以此為主題,來給功夫巨星排個TOP5,希望能夠得到朋友們的共識。首先我們要界定一下功夫巨星的標準,第一:必須本人是功夫高手。第二:出演電影的影響力。第三:影迷對其擁戴程度。
  • 事實證明,這些武俠片因失去了主演李連杰,票房皆慘敗
    時隔27年,主角幾乎全換,特別是少了李連杰,就算再拍出來也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味了。王晶是個聰明人,他在90年代他與李連杰曾有過一段親密合作,也知道李連杰的票房號召力有多大。事實上自1994年的與李連杰拍完《新少林五祖》後,至今26年,王晶一直都沒再碰過武俠題材電影。
  • 彭于晏重拍《黃飛鴻》,但票房只收1.84億,觀眾還是只認可李連杰
    比如《黃飛鴻》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等,這些作品其他人就很難挑戰成功。內地市場崛起後,很多爆款都重新改編或翻拍了,但能獲得成功的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一部都沒有。彭于晏是年輕一輩藝人比較有實力的,但他挑戰「黃飛鴻」角色也不行,觀眾還是只認可李連杰版的黃師傅!《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大家都看過吧?
  • 1992年,《東方不敗》香港票房第八,但韓國卻奪冠,李連杰旺票房
    李連杰在影壇就是「超級大神」級別,他出道就是巔峰,整個八十年代他單部電影和總票房都是歷史第一人。九十年代又再創事業高峰,《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東方不敗》等片全亞洲都大賣。如果單從香港的票房看,李連杰就是一位很普通的大牌明星而已,但在其他市場有誰能比得了?90年代初期那幾年的海外票房連成龍都壓不住他,功夫皇帝就火到那樣的程度。
  • 1992年,李連杰拍黃飛鴻,要找最能打的來演反派 徐克叫來一個高手
    1992年,李連杰拍黃飛鴻,要找最能打的來演反派-徐克叫來一個高手 想必很多粉絲朋友們都知道,在上個世紀,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功夫明星,也正是因為如此真正的通過功夫而創出一片天地的明星,少之又少。但是無論是李小龍,成龍,甄子丹,李連杰,洪金寶。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
  •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鬼才徐克合作李連杰黃霑,當之無愧的經典
    香港電影從誕生開始就經常採用中國功夫題材來拍攝電影,其中經常使用的IP人物就是"黃飛鴻"這個在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人物。從1949年開始,港圈就開始拍攝有關黃飛鴻的電影,而飾演黃飛鴻這個人物的就是德才兼備的關德興。
  • 1993年,失去李連杰的徐克,為甄子丹拍了一部經典,卻只上映12天
    90年代初,徐克、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在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熱潮。 1992年,在拍攝了《黃飛鴻3之獅王爭霸》後,李連杰離開徐克,開始獨立發展自己的電影事業。而失去李連杰的徐克,也開始尋找新的打星,作為自己的銀幕合作夥伴。
  • 徐克等了10年,就是在等李連杰「長大」
    在80年代初,徐克就已經打算把黃飛鴻重新帶回大熒幕了,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演員開拍,成名已久的動作明星們都已老去,作為頂流的七小福形象上又極為不符,甄子丹雖然各方麵條件比較優秀,但入行較晚,更沒有什麼代表作品,自然不入徐克法眼,趙文卓那時候還在家裡玩泥巴。而唯一人選,最適合的人選,也就只有李連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