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李連杰離開香港前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為黃飛鴻挽回了尊嚴

2020-12-15 沐風少年

文/沐風少年

1997年,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的上映標誌著香港影市開始逐漸被好萊塢佔領。

在這種條件下,香港電影人在製作上也開始向好萊塢的電影模式靠攏。

永盛電影的向華強在這一年推出了李連杰主演,徐克編劇,洪金寶導演的大製作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三大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做陣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拿中堅作品抵禦好萊塢大片的滾滾洪流。

電影不同於黃飛鴻前三部都是在中國本土發生故事,這次為了迎合好萊塢,向外國影片看齊,製作人把故事發生地索性搬到了美國加州舊金山。

內容

故事主要講述黃飛鴻帶著十三姨與鬼腳七前往舊金山參加弟子牙擦蘇在那裡開辦的寶芝林分部的開業典禮。

但是在前往途中卻遭遇一夥印第安人的襲擊,黃飛鴻與十三姨和鬼腳七失散。

黃飛鴻在與印第安人的衝突中不慎碰到一塊大石導致昏迷,後被另一夥當地人飛鷹族所救。

在飛鷹族部落黃飛鴻逐漸醒來,但是他卻什麼都想不起來,每天對著十三姨的一封信發呆。

鬼腳七與十三姨找到牙擦蘇,他們到處尋找黃飛鴻並張貼尋人告示。

十三姨有一天在市集上碰到黃飛鴻,但是黃飛鴻由於失憶卻認不出十三姨是誰。

更由於平日與黃飛鴻交好的印第安人少女袒護黃飛鴻導致十三姨大吃其醋,回到牙擦蘇處準備一走了之。

就在這時候黃飛鴻被飛鷹族人送回,十三姨才打消要走的念頭。

為了喚起黃飛鴻的記憶,鬼腳七和十三姨等人做出種種努力,最後終於將他的記憶喚回。

此時在華人聚居的地方一夥匪徒到來,他們將銀行的錢全部搶走。

小鎮上的鎮長等人認為是黃飛鴻等華人所為,所以將他們全部抓了起來準備處死。

在行刑的這天飛鴻等人被押上絞刑臺,其他華人則端上餃子為他們送行。

就在即將行刑的下一刻,搶錢的匪徒出現了,他們的到來讓人群轟散,百姓紛紛逃離現場。

飛鴻等人也趁亂擺脫用於行刑的繩套。

為了討回華人的清白,飛鴻等人與匪徒們打在一處,最後全部匪徒被消滅,華人得到了清白,一雪前恥。

指摘

本片雖然取得3030萬的票房並且雄居當年排行第三位,但是並沒有取得良好口碑。

本片最大弊病在於虎頭蛇尾的故事設定。

全片一百分鐘差不多有一個小時在講述黃飛鴻失憶後在部落生活的場景。

而在失憶後馬上就遭遇了匪徒的襲擊,用了僅僅三十分鐘的時間來展示大反派與飛鴻的衝突和緣由。

這樣的安排給觀眾一種草草了事的感覺。

武打情節也安排的非常突兀,好像是「為了打而打」。這樣的情節不暢,張力不足,自然會引起觀眾的不滿。

儘管本片票房成績不俗,但那是李連杰大明星的充分號召力在起作用,並非影片本身的優秀。

此片口碑的失落作為導演的洪金寶恐怕難辭其咎。

編劇雖然是徐克,但是作為導演如果不具備辨別劇本優劣的火眼金睛恐怕只能說明他是一個不合格的導演。

洪金寶這次算是把徐克與李連杰好不容易打造的黃飛鴻招牌給搞砸了。

後序

黃飛鴻電影雖然是取材自粵語老片,但是給他活力的卻是徐克。

徐克將家國情懷與厚重歷史融入黃飛鴻俠義精神的大氣之中,使這一具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IP重新煥發生機。

在1991年推出首部作品之後兩三年內跟風作品接踵而至。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黃飛鴻之鬼腳七》,《黃飛鴻之王者之風》等等。

更有甚者還有王晶的惡搞作品——《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

這些跟風電影毫無疑問都落得了失敗的下場,有的雖然取得了看上去還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都沒有達到李連杰創造的高峰。

而這次李連杰時隔四年之後再次擔當大任終於將屬於黃飛鴻的輝煌拿了回來。

而這部電影也是李連杰在即將奔赴美國離開香港影壇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

相關焦點

  •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洪金寶比肩徐克
    關德興的上古版《黃飛鴻》也是老一輩人心中的經典,不過它的版本年代太久遠了,而且那時候技術落後,所以他的電影在亞洲市場的表現一般。而李連杰的古裝版橫空出世後,立刻就風靡了全亞洲,在韓國,東南亞等市場大破票房紀錄。後來趙文卓頂替李連杰接拍,結果觀眾一邊倒不認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功夫皇帝已然是無人能替代了。
  • 97年,李連杰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至於李連杰,徐克早在《少林寺》在香港上映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這位靈氣的功夫小子,直到1989年,兩人才在羅大衛的牽頭下合作了《龍行天下》。 01、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 在拍攝《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的時候,李連杰和嘉禾因為「片酬」問題,出現了罷拍事件,後來在各方調解下才復拍。 《黃飛鴻》三部曲之後,李連杰和嘉禾分道揚鑣,自組正東電影公司,打造了《方世玉》、《方世玉續集》、《太極張三丰》、《精武英雄》等經典。
  • 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進入好萊塢片場的電影軼事
    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動作片中以出色的打鬥表演贏得了眾多動作影迷的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熱潮,而成龍、洪金寶、李連杰也不約而同地在1997年進入好萊塢片場。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相繼進軍好萊塢,開始在北美電影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差
    說到上個世紀的電影市場,香港功夫片幾乎是所有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每一位年輕的男人心中一定住著一位黃飛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電影裡一般,飛簷走壁、行俠仗義。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
  • 功夫皇帝李連杰,他還欠我們一部電影
    聽說最近李連杰身體不好,已經不再拍攝電影,這位功夫皇帝拍過很多經典的武打片,是國際武打巨星。1963年4月26日,李連杰出生在北京市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裡,是全家最小的孩子。1971年,被教練吳彬看中,開始武術生涯。
  • 李連杰在香港拍的最後一部電影,你知道哪一部嗎?
    《殺手之王》是由董瑋執導,李連杰、曾志偉、任達華、梁詠琪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1998年4月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它也是李連杰進軍好萊塢前在香港拍的最後一部電影。傳聞他自稱為「熾天使」,但殺手界卻尊稱他為「殺手之王」。當年侵略中國的一日本人在香港被「熾天使」殺害。殺手(李連杰飾)為了得到酬金找出了「熾天使」,原來「熾天使」是一香港專殺壞人的警察指揮官。李連杰後來與「熾天使」一同殺死了想殺「熾天使」獨得酬金的日本暴徒,成為第二代「熾天使」——殺手之王。
  • 功夫皇帝李連杰,好萊塢為他定製電影,做慈善前曾與死神擦肩而過
    兩歲喪父,八歲習武,十一歲奪冠,十六歲拍攝電影火遍全國。李連杰的人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還曾經兩次與死亡擦肩而過,但是他從來沒放棄過自己的演藝事業,最終被國內外譽為功夫皇帝,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代功夫皇帝李連杰。1963年,李連杰出生在北京一戶普通的家庭裡。
  • 《黃飛鴻》烏鎮熱拍 彭于晏:每晚夢到李連杰
    黃飛鴻系列電影回歸  在還沒有《葉問》之前,武術大師黃飛鴻曾經是影視圈取材的焦點。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黃飛鴻》系列電影就一直是香港電影界大力打造的賣座招牌。但到1997年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儘管有洪金寶、李連杰聯手,但市場反應平淡,該題材在銀幕也就此擱置。
  • 功夫經典!李連杰演藝生涯裡,最重要的十部電影
    就算N部曲加一起也一樣,至於本片有多經典,在中國功夫電影中的意義,恐怕是個喜歡電影的中國人都知道,這裡也就不再廢話。 ,因此對於李連杰而言絕對意義非凡,可惜的是本片的流傳程度一般,因此並非為大眾熟知。
  • 外媒評李連杰10大最佳動作片,《黃飛鴻》系列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李連杰,享譽世界聞名國際的華人功夫巨星之一。像李小龍、成龍一樣,在全世界家喻戶曉。1982年,21歲他憑《少林寺》一炮而紅,之後遇見導演徐克和元奎,炮製了《黃飛鴻》《方世玉》等一系列新武俠經典,奠定了華人功夫巨星的地位。1997年,李連杰赴美國好萊塢發展,開始國際功夫巨星之路。
  • 元彪的最後一部動作大片,功夫電影的「輓歌」,票房卻只有300萬
    在打入好萊塢的幾位巨星中,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皆以「功夫」站穩腳跟,就連不會功夫的周潤發,在好萊塢也拍攝了《防彈武僧》這樣帶有顯著功夫色彩的影片,周潤發拍功夫片,有沒有搞錯啊!《刀》在這樣的背景下,導演元奎,聯手老搭檔劉鎮偉,並找來自己的師兄弟元彪、元華、元德等人,由邵氏公司出品,方逸華擔任監製,打造了一部功夫大片《馬永貞》,這不僅是元彪主演的最後一部動作大片
  • 趙文卓離開徐克的第二年,徐克改換李連杰為男主角,一部經典誕生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1995年,在經歷接連幾部電影的不如意之後,徐克集結張國榮、趙文卓、鍾鎮濤、袁詠儀、熊欣欣,拍出了大賣3112萬港元的美食題材賀歲片《金玉滿堂》。此後徐克放棄趙文卓,離開嘉禾,與永盛開啟合作,《黑俠》的項目也自然被永盛接手。徐克將《黑俠》項目交給了弟子李仁港指導,在主演的人選上卻犯了難,「儀表正氣,功夫了得」,除了趙文卓,似乎沒有再合適的人選了,百思不得解時,徐克靈光一閃,想起了自己的久違老搭檔李連杰。
  • 黃飛鴻和葉問的最後一戰
    硬橋硬馬的《黃飛鴻》在五、六十年代拍了幾十部,當時的拍攝速度號稱「七日鮮」,也就是七天時間就能拍完一部電影。1951年2月,香港正式實行邊界管理,結束與內地的自由往來,在港的廣東人自此和親人天各一方,《黃飛鴻》也成了他們寄託鄉愁的舞臺。
  • 從黃飛鴻到霍元甲,趙文卓把李連杰的經典武俠角色都演遍了
    出身武術世家的趙文卓,8歲習武,也和李連杰一樣精通百家拳,後來也獲得過全國武術冠軍,並評選為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憑藉矯健的身手和俊朗的外形,趙文卓從李連杰的電影中出道,並被當成是李連杰的接班人來培養。於是,他在拍完與嘉禾合作的第三部《黃飛鴻》電影《獅王爭霸》之後,就不再與嘉禾合作,而是開拍自己的《方世玉》。1991年,李連杰回到香港主演的第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馬上引起轟動,掀起了港臺的一波武俠電影熱潮,李連杰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武俠片的第一男主角。
  • 徐克格局最大的一部《黃飛鴻》:李連杰「罷拍」,成龍獻唱片尾曲
    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在香港賣了2967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8位,徐克成功斬獲金像獎最佳導演,李連杰走在大街上人人喊他「黃師傅」,緊接著徐克趁熱打鐵拍攝了《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這一部徐克把故事的舞臺從佛山市井搬到了廣州,讓黃飛鴻行走在百日維新、白蓮教、革命黨這些歷史事件中。
  • 電影倚天屠龍開拍續集?瘋狂的1993年為何被稱為李連杰「功夫年」
    李連杰出道的並不晚,依照現在的明星平均出道年紀來算,李連杰算是一個標準的童星,17歲的他就擁有了人生裡的第一部主角作品,而這部作品便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少林寺》,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李連杰開啟了屬於他的四十年功夫皇帝生涯,最終這部籌拍了兩年的作品,在1982年正式上映,取得了過億的驚人成績。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畢竟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李連杰很快就被香港電影大佬羅維邀請復出和當時還是星仔的周星馳拍了《龍在天涯》,現在看來李連杰和周星馳簡直就是神仙陣容,可那時星爺離大紅還差幾分火候,李連杰處於低谷。《龍在天涯》香港票房僅680萬。
  • 1991年,李連杰「黃飛鴻」的輝煌下,五位知名導演跟風,部部慘敗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1991年,徐克搭檔李連杰,在關德興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勇者無懼》上映的十年後,重啟「黃飛鴻」這個大IP。由徐克設計,李連杰塑造的青年版黃飛鴻,一改以往版本老成持重的宗師形象,顯得帥氣、謙卑又富有活力,給人耳目一新。
  • 90年代初李連杰主演的十部經典武俠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
    被譽為「功夫皇帝」的李連杰可以說是武俠電影最具代表的人物。他在影片中顯示出了武打方面的表演天賦,他的功夫使力量與美感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了力量、速度、柔韌三者有機融於一體的武術美感。動作柔中帶剛、敏捷漂亮,招式中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哲學意境。李連杰的功夫展現了他深受傳統中國文化薰陶的思辯,並且具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儒雅。他的一招一式華美如舞,內含豐富的中華武俠精髓。
  • 元奎、李連杰合作的六部港片,一部曾被禁止上映,一部還成了爛片
    《方世玉》上映後,李連杰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搞怪表演,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美國《娛樂周刊》也將該片評選為「史上最佳19部功夫影片」之一。看到了《方世玉》的成功,元奎又乘熱打鐵,推出了《方世玉2》。在1993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大戰中,《方世玉》兩部曲一度超越《黃飛鴻3》、《東成西就》等經典,併入圍當年票房排行榜前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