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訪談|東營區弘文小學校長張志永: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2020-12-14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為著力打造「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的東營區教育品牌,深化落實「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思路,展示東營市東營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一校一特,一校一品」風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區教育局推出《校長訪談》欄目,對東營區各校(園)長進行專訪,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

東營區弘文小學是2019年7月成立的一所年輕的學校,張志永任校長。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學校建構了「融和」核心理念文化體系,構建了「立德樹人」新生態,致力於用實際的辦學行動交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答卷。

「快樂空竹」特色課程成為弘文小學一張金名片

走進弘文小學,遠遠就看見校園處處都有孩子們練習空竹的身影。「抖空竹」已經成為了弘文小學孩子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小小的空竹深受著孩子們的喜愛。

每逢大課間時間,東營區弘文小學百名學生集聚操場,伴隨著清脆悠揚的古箏樂曲抖起五彩斑斕的空竹。幾百隻空竹齊躍學生兩手之間,隨著繞線、外拋、迴環等一系列動作,空竹或在繩間劃出優美的曲線,或騰起空中演繹彩蝶飛舞的畫卷,昂首、轉身、抖肩、彈跳……學生們在享受抖空竹技藝的同時達到了運動健身的目的。

校長張志永介紹,「快樂空竹課程」已經成為學校體藝課程的亮點、特色和品牌。空竹校本課程的設置實現了「弘文娃」都會抖空竹,低年級學生的空竹課以學習抖空竹為主,高年級的課程中則加入了更多有關空竹文化的內容。學校創編了空竹操,在大課間時間師生玩空竹,開展班級空竹擂臺賽、空竹考級、空竹個人表演賽、邀請東營市空竹運動協會來校表演、指導等活動來弘揚空竹傳統文化。同時,空竹還與美術、音樂、語文等其他學科結合,學生們畫空竹、唱空竹、寫空竹,引導學生對空竹進行創新。

走進弘文小學的「空竹展覽館」,各類空竹顏色各異、大小不一被一一展示在眼前,在這個「空竹的世界裡」,非遺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推廣,空竹的科普知識介紹得十分全面,小學生們也在此「曬」出了有關空竹感悟的手抄報和小作文。

校長張志永表示:有什麼節日或者有什麼活動,空竹都是學校必演的一個項目,空竹作為弘文小學的特色項目,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一個窗口,也可以說成了弘文小學孩子的一個標記。空竹花樣有上百種,學生學會一種花樣之後都會有一種成就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元融和課程」讓孩子健康成長

「偉大就是把平凡做到極致,品牌就是把正確精心重複;堅持一日一遍,一周一遭,一月一回。」張志永說。 「顯性課程1+1、晨讀午練常態化、閱讀書寫思維導圖美噠噠、勞動課程你我他、空竹文化手腿搖、多元評價你最好」六大工程載物有道,潤物有聲,孩子的學習興趣自然水漲船高。

為了孩子們真正受益,用心用智慧開發了「快樂空竹」「快樂足球」「快樂閱讀」「快樂書寫」等必修課程,還開發了「剪紙課程」「快樂橄欖球」「快樂圍棋」等多門興趣選修課程。獨具匠心地將課程建設與德育工作相結合,分別開發了主題節日課程、校外紅色研學課程、弘文娃走進田間綜合實踐課程、周末學堂課程、快樂種植課程等多彩課程,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此豐富「多元融和課程」體系。張校長說:「特色課程的整合、多元化發展,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核心,融合德育、勞動、美育、智育等教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實現了特色課程的專項化提升。」

漫步於弘文小學校園,你會發現課程育人的理念已經在這裡逐步形成,內容多元、內含豐富的多彩課程逐步完善。閱讀課,書聲琅琅,傳誦經典;空竹課,開啟心智,陶怡情操;一張張彩紙在孩子們靈動的手中幻化無方……

校長張志永介紹,「多元融和課程」的設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特長與藝術修養的提升,更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提升了教師的課程力,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

與此同時,學校為了更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優秀教師的成長,開展教學開放課、骨幹教師示範課、中老年教師引領課、青年教師匯報課、人人一節達標課等專業培訓,讓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都能有臺階、有發展、有成長。紮實開展「常規性小組教研+共享性主題教研」同步推進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每周一次的「常規性小組教研」,教師圍繞單元備課中的具體問題進行集中交流、討論單元、課時教學目標的解讀等,分享教學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架好託管服務「連心橋」 走好教育益民「初心路」

校長張志永對記者講道:「針對家長接送孩子難的問題,學校堅持問題導向,開門辦學,努力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服務,以「早能進、午能休、晚能護」為己任,成立了弘文託管中心,解決了學生課後無人照管、家長接送難的問題。」學校託管服務工作開展一年多,始終堅持「讓校園成為人文家園」的辦學願景,潛心做教育,用心來育人,把託管服務作為學校與家長的「連心橋」切實解決家長難題,走好教育益民「初心路」。

為了保證託管服務工作品質運行,通過建立機制等方式推動工作落實。弘文小學還專門制定安全預案,建立360度無縫隙管理模式,推行一天一表制,每天確定託管服務人數、點到、記錄並存檔,責任到人,確保每一位託管學生的在校安全。

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校長張志永認為:是小草就讓它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成棟梁之才;真正好的教育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找幸福;教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從而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滿足社會各方面的迫切需要。

在此思路引領下,基於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生源素質狀況以及多年教育經驗,學校確立了「融和」核心理念下「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的辦學理念、「養成習慣,培養品格,發展能力,提升素養」的四維辦學目標、「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讓班級洋溢成長氣息、讓校園成為人文家園」的辦學願景。

採訪近尾聲時,對於學校的下一步工作,校長張志永講道:「新學校就會有新挑戰,也會有新希望;學校將繼續弘揚「寬弘自強、人文和諧」的精神,直面挑戰,開拓思路,攻堅克難,以昂揚的鬥志,精心譜寫教育篇章,為弘文的每一個孩子全神努力,讓每一個弘文家長放心滿意。」

相關焦點

  • 校長訪談|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校長荊瑞娟:與生命同行,讓生命美好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區教育局推出《校長訪談》欄目,對東營區各校(園)長進行專訪,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創建於1964年9月,系勝利油田建校最早的一所學校,2005年隨著辦學體制的改革,更名為東營市勝利第一小學,荊瑞娟任校長。
  • 校長訪談|東營市勝利花苑中學校長李召學:根植齊魯教苑,葉茂華夏杏壇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區教育局推出《校長訪談》欄目,對東營區各校(園)長進行專訪,發掘辦學治校的先進理念,分享教書育人的經驗成果。為了探尋勝利花苑中學這所年輕學校未來的發展之路,本期《校長訪談》欄目,我們走進花苑學校,對校長李召學進行了專訪。東營市勝利花苑中學校長李召學【記者】李校長您好,目前咱們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是什麼?當了這麼多年的校長,請切身談一下您的體會吧。
  • 迎接建黨100周年訪談錄·校長在線專訪|濟南市景山小學韓廣玲
    為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濟南市教育局打造「初心·迎接建黨100周年特別報導之校長在線」欄目,通過直播訪談、圖文、視頻、海報等呈現形式,展現學校如何在黨建引領下,做好有溫度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丁蕙實驗小學校長沈建華:以生為本,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成長
    丁蕙實驗小學校長沈建華:以生為本,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成長 2020-12-02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對話英國Top20女校校長-低齡留學深度訪談St Catherine’s School
    前言在訪校期間,Chester老師邀請到了學校的校長進行了一場深度訪談。所以今天Abby介紹的主要是Zoey、Henry一家、Chester老師和St Catherine’s School(聖凱薩琳女子學校)老師之間的深度訪談,一所學術頂級並富有古典氣息的英國女校。這篇深度訪談幫助廣大家長朋友們更細緻地了解這所中學和英國私立教育的一些情況,比如,St Catherine’s歷史、校長介紹、小學、中學學術成績和畢業生去向、入學申請等等。
  • 訪桐梓縣黃蓮鄉安星小學校長周廷猛
    他是一個在鄉間扛著鋤頭家訪的鄉村教師,把艱辛的任教工作當作一種修為;  他是山旮旯裡百餘學生的「留守爸爸」,甘做教育的「拓荒牛」;  ……  他就是全國優秀教師,桐梓縣黃蓮鄉安星小學校長周廷猛。  10月8日,記者對話周廷猛,聽這位善良質樸的鄉村教師講述多年堅守的不易,講述對大山裡孩子的愛。
  • 日出江花紅勝火 記城陵磯小學校長黃宏和他的優秀團隊
    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傑 在被譽為長江中遊第一磯的城陵磯江邊,坐落著一所非同尋常的小學--城陵磯小學。帶領這一群可愛的孩子們的,是一位跟著名笑星黃宏同名同姓的校長。  「真誠熱情面帶燦爛微笑地打招呼,是實現我們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最佳方式和境界,我們努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捕捉令人難以忘懷的美的鏡頭和教育的機會」。黃宏校長說,主動向人打招呼,它改變的是學生的生命狀態,是比學生的分數更為重要的東西。 在這座學校裡,你看不到「打不出門的毽子」,城陵磯小學的孩子們個個開朗、陽光,臉上掛滿了自信的笑容。 眼前的黃宏校長,五十出頭,一臉慈愛。
  • 如何提升校長的價值領導力
    我當過4所學校的校長,雖然這些學校各不相同,但我努力讓他們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好學校。做好頂層設計,為學校「量體裁衣」1991年,我追隨自己的夢想順利成為一名教師,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第一小學任教。2007年,我被調任瓊山第五小學做校長。
  • 齊魯名校長 | 山東省昌樂二中校長趙豐平:培養「中國心、世界眼...
    文圖 | 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恆山東有各類學校3.77萬所,各類在校生1989萬人,教職工150萬人,其中不乏有許多優秀的教師、校長,還有培養出許多國之棟梁的名校,為了宣傳典型、表彰先進,山東省教育廳發起「齊魯名師·名校·名校長高端訪談」系列活動。
  • 以靜育人德滿園——記耒陽市五裡牌小學校長段星蓮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張楊 通訊員 陳列民 王書雯2016年,耒陽市五裡牌小學還是一所薄弱的農村小學,學生700餘人,僅有一棟教學樓20名教師。這蛻變,離不開學校的校長段星蓮。這位在教育一線奮鬥了33年的老教師,多次被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十佳校長和先進個人。「靜文化」培養學生靜心品質「有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到底什麼是好校長?
  • 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青島電子學校校長崔西展:教育的意義不僅僅...
    半島記者 劉金震面對疫情,島城教育系統紛紛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進行廣泛宣傳,科學地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保證停課不停學。為了更好地進行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師生、家長的影響,彼此借鑑好的經驗做法,半島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專欄,特邀島城各學校校長作客,來聽聽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們都是如何應對的。
  • 校長戴「面具」上場拔河,還沒開始對面就「崩」了,學生:優秀
    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甚至是大學,每年學校都會定期舉辦運動會。而舉辦運動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培養學生們的體育競賽精神,增強體魄。雖然在運動會上能夠上場的運動員很少,但是在觀眾席上的我們看著運動員們激情四溢的比賽,心裡也是非常的激動。
  • 校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真理還是謊言?
    對這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家和校長都非常推崇這句話,而教師們則比較反感這句話,甚至有些教師覺得這是「老師脖子上的一把枷鎖」,讓許多老師覺得不好好教學生,就是自己沒教好。許多人錯誤的理解!
  • 一起看看校長訪談→
    5年前,威爾斯校長接到了來自哈羅教育的「橄欖枝」,隨後曾陸續擔任哈羅北京的低年級學部校長及哈羅上海的副校長,如今,哈羅海口成為她和家人中國之旅的第三站。英式學校最值得一提的是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講究學生各方面的培養。在中學和高中階段,除了GSE和A-Level課程,學生們還會花不少時間在體育、美術和音樂等被曾經被不少家長視為「不重要」的課程上,更多像Wailes這樣的教師在其中發揮出專長。
  • 馬雲對話百名校長: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校長的領導力
    馬雲公益基金會最主要的切入點就是鄉村教育。我認為,中國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在農村。正因為最薄弱,也許我們的改革阻力不會太大,也最有機會成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當時做鄉村教育的時候,我們決定先從老師入手。大部分鄉村教育都在辦學校,辦了很多所希望學校,也有很多人一直專注於支持孩子。我認為只有幫助好老師,才能幫助好學生。
  • 宿林生校長二三事
    宿林生校長二三事原創作者|暖暖宿林生,男,50歲,中等個,身形瘦削,架一副眼鏡,面相質樸,山東省平度市古峴小學校長,可他這校長,太「不像」校長了。▲山東省平度市古峴小學校長宿林生給合唱學生伴奏編教材,上寫字,這校長太不會「享受」印象裡,校長們政務繁忙,大都不上課,可宿林生校長不。
  • 紫雲一所鄉村小學校長的治校經
    晚上9點多,紫雲自治縣第四小學宿舍樓內泛著點點燈光,不時傳出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    「孩子們,你們最近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哪些困難?」校長於以佳每天總會抽出時間,隨機走進孩子們的房間,坐下來與孩子們談心交流。
  • 喜訊||萊西市第一中學、店埠鎮中心小學校長入選第三批青島名校長
    喜訊||萊西市第一中學、店埠鎮中心小學校長入選第三批青島名校長 2021-01-04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領學生跳鬼步舞的校長何以獲贊無數?
    最近,四川涼山州的一名校長帶領著400多名小學生跳鬼步舞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某平臺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50萬,很多人為他們點讚。視頻中的這名「網紅校長」名叫阿說木加,今年45歲的他從教已經26年,從2018年開始擔任涼山州喜德縣則約鄉中心小學校長。
  • 廈門市集美區實驗小學正式揭牌 校長為300多名學生戴上福袋
    9月1日,廈門市集美區實驗小學校園旗幟飛揚,全體師生和廣大學生家長齊聚操場,隆重舉行廈門市集美區實驗小學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  揭牌儀式  共鑄輝煌  在歡騰的鼓聲中,校門緩緩開啟,葉秀萍校長牽著一年級學生代表走上紅地毯步入校園。孩子們也和自己的家長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雄糾糾、氣昂揚地依序入校,儀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