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的活佛轉世系統

2021-01-09 青青與世界

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格魯派自15世紀以後實行活佛轉世制度,因此,拉卜楞寺也施行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拉卜楞寺及其屬寺的一般活佛由嘉木樣活佛卜算決定。

活佛,按字面意思就是活著的佛,實際上是指已經修行成佛的人。藏語稱活佛為朱古,朱有幻化的意思,古為身體,朱古就是化身。

活佛之位,在藏傳佛教各派中屬於至高無上的尊位。佛家認為,要成活佛,一般必須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條件:一是前世造化的天資和佛門獲取的資歷(指在拉薩三大寺);二是淵博的學識和修煉成道之功夫;三是行大道、積善德、濟世人之功德。佛教認為,一個合格的活佛應在佛學上有所建樹,一般是精通三藏淨盡前世之習氣,斷除今世之困惑,已達明心見性之大德。這才是真正的活佛。活佛的名號,一般世代相傳,活佛的法位,可以轉世繼任。

在拉卜楞寺,除了寺主嘉木樣呼圖克圖外,還有很多品位不同的活佛。按其品位等級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類:嘉木樣。為全寺之主,歷史上管轄全寺及所屬寺院、部落的政教大權。

第二類:賽赤:包括貢唐倉、薩木察倉、火爾藏倉、德哇倉、喇嘛尕若倉、阿莽倉等6位。

第三類:堪布:包括郭莽倉、嘉倉、德唐倉、堪布·諾門罕、堪布·俄項格勒合倉等16位。

第四類:相當於堪布佛位:包括江若倉、雍若倉、惹倉、念智倉、索智倉等42位。

第五類:側席地位(即大經堂集會時,坐在中排左側,左大右小)的活佛:包括賽理倉等20位。

第六類:位置在側席以上、堪布以下的有甘加白石崖寺的女活佛貢日倉。因系女性,不能在拉卜楞寺學經,但有她的活佛公署,用以居住和辦公。

通過對活佛的簡單解析和對拉卜楞寺活佛轉世系統的了解,對於我們進一步認識和掌握歷史上拉卜楞寺及拉卜楞地區早期社會歷史狀況和宗教文化的特點,有著重要的歷史及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遊行記,拉卜楞寺,郎木寺
    拉卜楞寺來由介紹:夏河拉卜楞寺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稱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樣佛官),「拉章」音變為「拉卜楞」,意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售票處大廳,全是賣紀念品的。這是高原獨特的【格桑花】。
  • 甘南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
    貢唐寶塔貢唐寶塔位於 拉卜楞寺 西南角,現存寶塔是被毀塔基上重 新建 造的金碧輝煌的佛教建築,其造型莊重,設計新穎,在世界塔類建築史上,可謂匠心獨具,別具一格。歷世貢唐倉為賽赤活佛,任 拉卜楞寺總法臺、攝政等職,在 拉卜楞寺 享有崇高地位。現存寶塔建成於1993年7月,共有五層,高達31.33米,塔呈菩提式,佔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剎、塔瓶和塔座組成。
  • 世界藏學府、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 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從而使其確定了在藏傳佛教中顯赫地位,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與達賴喇嘛並稱為藏傳佛教最具影響力的活佛系統。在西藏有著非常高的宗教地位。活佛在西藏地區是絕對權利擁有者,因此很多利益集團為了得到活佛稱號將政教大權攬入手中,而賄賂「吹忠」。更有多個教派活佛出自一家的荒唐事。清乾隆四十九年噶瑪噶舉派紅帽系十世沙瑪巴活佛「曲珠嘉措」與在「扎什倫布寺」擔任寺主活佛的「仲巴呼圖克圖」哥哥因財產糾紛問題記恨在心,通敵叛國。兩次挑唆廓爾喀國王(今尼泊爾)發兵西藏。
  • 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世界藏學府,東方梵蒂岡
    拉卜楞寺大門位於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樣佛宮),「拉章」音變為「拉卜楞」,意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 夏河一處小眾景點,拉卜楞寺最大的單體建築,能俯瞰拉卜楞寺全貌
    很多人去過這個小眾景點,只不過沒有刻意去關注它的名字,貢唐寶塔是拉卜楞寺的地標性建築,因外表是金黃色,所以在陽光下非常耀眼。登上寶塔頂部的開放空間,整個拉卜楞寺建築群盡收眼底;這裡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偏愛的地方,也是拉卜楞寺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
  • 活佛如何轉世,如何挑選?活佛的歷史
    1283年,噶瑪拔希逝後,該派僧侶宣布他是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的轉世,於是他成了第一世活佛,因其生前受蒙古汗王蒙哥賜給金邊黑帽,因而又叫黑帽系活佛。另外還有紅帽系活佛則因受賜金邊紅帽而得名。活佛轉世在當時情況下無疑是穩定教派、爭取世俗支持的最佳措施。因此,此舉一出,其它各派爭仿效。
  • 行走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寺院,雪景超美
    拉卜楞寺深秋時節,凜冬未至,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寺的清晨忽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整個曬佛臺都被霧氣和雪花所籠罩。 舉目望去,氤氳著霧氣的拉卜楞寺好似一個神秘的世界,美得莊嚴肅穆。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0.5公裡處,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有著「世界藏學府」的美譽。作為甘肅地區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藏傳佛教寺廟,它也是當地喇嘛的最高學府。
  • 1936年夏河拉卜楞寺舊照,建築莊嚴巍峨且具有藏民族獨特風格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
  • 關於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起源
    活佛轉世制度由藏傳佛教噶舉派創立。具體來說,起源於噶舉派噶瑪噶舉支派下的黑帽系。黑帽系的建立也和活佛轉世制度密不可分。在講述轉世制度起源之前,我們先用一張圖來了解一下噶舉派的傳承。四大支派中的噶瑪噶舉派先後建立了黑帽系、紅帽系、司徒系、巴俄系、賈曹系等幾個活佛轉世系統,其中黑帽系和紅帽系最為著名。圖中紅字部分(同時用紅色虛框箭頭標出),就是首創活佛轉世制度的黑帽系在整個噶舉派傳承中的大致示意。
  • 作為地名的拉卜楞
    拉卜楞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寺院最高活佛的府邸。因此,拉卜楞寺所在的地方就被稱為拉卜楞。在歷史上,作為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的勢力非常強大,其屬寺有108座,影響力遍及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因此,拉卜楞作為地名,既指拉卜楞寺的所在地也指拉卜楞寺在政教方面所輻射到的地區。
  • 甘南藏傳佛教學府拉卜楞寺,聖潔之感佔據著我的心靈
    藏傳佛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兩郊的大夏河,是世界上藏學體系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院。坐北向南的拉卜楞寺總面積八十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十多萬平方米,主要雄偉的宮殿建築九十多座,包括佛殿、學院、大活佛宮邸、僧舍及法苑、經壇、佛塔等,是一組莊嚴巍峨、氣勢磅礴、宏壯雄偉、金碧輝煌的極具藏民族獨特風格的建築群。近似梯形的拉卜楞寺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外部的建築材料是石料,內部建築材料是木材。各種建築以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的功能和級別。
  • 藏傳佛教轉世系統
    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2月10日,1936年的12月10日為第四世活佛-扎西·隆多旦曲尖措的誕辰日。四世活佛-扎西·隆多旦曲尖措1936年12月10日,出生於湟中縣共和鎮南村。1939年藏曆三月,被認定為第三世扎西活佛金巴頓珠嘉措的轉世靈童。1940年藏曆十月,被迎至塔爾寺扎西院坐床。
  • 拉卜楞寺正月毛蘭姆法會之三:曬佛節
    曬佛節,是拉卜楞寺正月毛蘭姆,即祈願大法會的又一重要的宗教活動。曬佛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舉行,曬佛地點在拉卜楞寺的南山麓。所謂曬佛,就是將巨大的釋迦佛或阿彌陀佛或宗喀巴大師的刺繡像在露天展出。巨幅的刺繡像大約寬為40米,長約100多米。
  • 依靠他改革活佛轉世制度
    導言:在乾隆皇帝的晚年,他主持制定並頒發施行了《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民族、宗教、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事務作出系統規定,確立了駐藏大臣按《章程》代表國家行使處理重大事項的權力,對維護統一,防止分裂,發揮了歷史性作用。
  • 從政治和人性的角度,詮釋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
    如果藏傳佛教沒有出現教派,那麼大概率上說,可能就不會有活佛及活佛轉世制度出現。所以,所想要弄清楚,活佛轉世制度出現的原因。首先要搞明白,藏傳佛教為什麼會出現教派?作為一個後發的外來宗教系統,集中全部力量擊倒發源於本土,且底層民眾基礎雄厚的苯教,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所以,佛教集團的高層不會想,也不會允許任何分權的傾向。再說,當時佛教勢力能否掌權是未知數,想分也不見得有!
  • 冬遊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建築
    冬天的拉卜楞寺沒什麼遊客,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遊客。我住的青旅全店僅我一人。但是在日落前,寺廟的熱鬧卻絲毫未減,轉經的人們一大早便開始了。貢唐寶塔是少數可以入內並登上的佛塔,單獨收費,門票20元。但是這個冬天甘南景區全部免費,必須上去打個卡。加上平臺應該是三層,可以總覽寺廟的風光。
  • 看點丨曬佛,祈求眾生平安,拉卜楞寺的這個大法會引人注目
    毛蘭木法會即夏河拉卜楞寺正月法會,藏語意為「祈願大法會」。拉卜楞寺毛蘭木法會源於1407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舉辦的祈願法會,第二世嘉木樣久美昂吾(1728年-1792年)時流傳至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毛蘭木法會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隆重、神秘的法事活動也吸引了眾多的旅遊者。
  • 一個人的西行——朝拜拉卜楞
    得以喘息的機會,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計劃南下區瞻仰藏傳佛教中最著名的格魯派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一大早從蘭州南上高速出發,沿著來時的路先到臨夏,後走國道前往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縣。中午時分,到達夏河縣城。縣城沿著一條小河所建,典型的藏族風格建築和諸多的藏族同胞,感受到了濃厚的藏族氣息。來來回回穿梭的喇嘛與各地前來參觀的遊客佔據了這個小小的縣城,各式藏族服飾店鋪和餐廳密密麻麻分布在街道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