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西行——朝拜拉卜楞

2021-01-14 時尚美妝匯總

旅行代表一種態度,

有的人喜歡熱鬧,喜歡去車水馬龍的豪華都市,

而有的人喜歡安靜,喜歡去人跡罕至的人間秘境。

都市固然熱鬧非凡,但是偶爾也要逃離都市的喧囂,

踏入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聖地,去享受自然的美好。

如果在內地,這個時候已經是花開旺盛的時候,夏天的感覺不時襲來。但五月份的這裡卻是大雪紛飛,一片冰雪世界,白茫茫的草地,悠閒的犛牛,還有躺在路邊打著傘遮擋風雪的放牧人。我和同事還只穿著襯衫加薄外套,被這突如其來的高原世界驚呆了,看著車窗外放牧的牧民,依然是厚厚的皮衣裹得嚴嚴實實,藏族的氈帽下只露出黝黑的臉龐。路面上的雪雖然被來往的車輪輾壓殆盡,沒有堆積,但路邊草場基本上已經被大雪覆蓋,白茫茫一片,已經幾乎分不清是雪還是羊,僅有白雪中露出一絲青草的綠意,才讓人知道,這不應該是冬天的季節。

過卓尼、臨潭兩縣後公路一直蜿蜒曲折向上,逐漸把草原甩在後邊,高山草甸映入眼帘,我這才驚呆,原來這裡海波已經較高。記得在地理書裡有講到,高山草甸一般在三千米以上才有。因沒有測量工具,也沒有任何準備,僅是因為遭遇岷縣大洪水,被迫改道從這裡北上蘭州,只是知道有這麼一條路可以到達,卻沒想到與這樣的美景邂逅。中午時分到達合作市區,路上行人依舊稀少。稀稀拉拉幾個藏民在風雪中匆匆而過,靜寂的城市沒有沿海都市的繁華,被白色覆蓋在這高山雲巔,似雲似霧的空氣環繞著這個屬於安靜的高原城市。因為急著趕路,所以也沒有停留,便從市區外圍的國道穿行而過,幾個小時後綠色漸入眼帘,到臨夏的時候,已經春天的景象。因為工作原因,直奔蘭州。

到蘭州與同事會和,辦完事。得以喘息的機會,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計劃南下區瞻仰藏傳佛教中最著名的格魯派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一大早從蘭州南上高速出發,沿著來時的路先到臨夏,後走國道前往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縣。中午時分,到達夏河縣城。縣城沿著一條小河所建,典型的藏族風格建築和諸多的藏族同胞,感受到了濃厚的藏族氣息。來來回回穿梭的喇嘛與各地前來參觀的遊客佔據了這個小小的縣城,各式藏族服飾店鋪和餐廳密密麻麻分布在街道兩旁。看到這和內地完全不一樣的特色,才回想起來,這裡屬於甘南藏族自治州。

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主寺之一,在這裡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的歷史。敬奉佛教的藏族同胞把自己的孩子從小送到這裡來,學習知識。有宗教學,也有醫學,較為全面的學習,使得這裡成為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寺廟位於縣城北邊,緊挨著縣城,由此可見,夏河縣應該是因拉卜楞而建的。如果沒有來過這裡的人,肯定以為寺廟應該是在一座深宅大院內,被高大的圍牆圍起來,深不可測。但這裡卻恰恰相反,各種殿堂分布在街道的各個角落,看似章亂無序地任意排列。我們也帶著一顆敬仰和崇敬的心,在各個殿堂裡靜靜走過,跟著藏民一起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尼輪,為自己祈禱,希望在佛祖的指點下,讓自己的心靈得以淨化,不再為世間的種種而煩惱。六字真言時時刻刻在耳邊迴響,雖然我不明白它的真實含義,但這種渾厚的聲音讓我已經拋卻世間的痛苦,帶著潔淨的身軀進入這無比高大的佛教殿堂。心靈的淨化,精神的升華,跪拜在佛祖面前,聞著濃濃的酥油燈燃燒的味道,聆聽佛祖的教誨。如果我來生轉世,我願做一名為佛祖守候點燈的守門人,不再問世間的紅塵與雜擾,生長在這高原之巔敞開心靈的懷抱,虔誠地誦讀六字真言,洗清曾經的罪過。

從拉卜楞的街巷種走出,藏傳佛教的禱告聲依舊迴響在耳邊,久久不能離去。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繼續向西,下一站桑科草原。記得來的時候在卓尼、臨潭縣境內看到過草原,但桑科這種規模和名氣的草原還是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與之親密接觸。從拉卜楞出來,一路向西,大約十多公裡,便來到桑科草原。開著車在草原裡馳騁,雖然沒有傳說種的那樣美麗,沒有電視裡的那種感覺,但對第一次身心融入草原的我,所有的一切顯得那麼新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夏河一處小眾景點,拉卜楞寺最大的單體建築,能俯瞰拉卜楞寺全貌
    很多人去過這個小眾景點,只不過沒有刻意去關注它的名字,貢唐寶塔是拉卜楞寺的地標性建築,因外表是金黃色,所以在陽光下非常耀眼。登上寶塔頂部的開放空間,整個拉卜楞寺建築群盡收眼底;這裡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偏愛的地方,也是拉卜楞寺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
  • 世界藏學府、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 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 拉卜楞寺的活佛轉世系統
    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格魯派自15世紀以後實行活佛轉世制度,因此,拉卜楞寺也施行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拉卜楞寺及其屬寺的一般活佛由嘉木樣活佛卜算決定。活佛,按字面意思就是活著的佛,實際上是指已經修行成佛的人。
  • 行走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寺院,雪景超美
    拉卜楞寺深秋時節,凜冬未至,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寺的清晨忽然飄起了鵝毛大雪,整個曬佛臺都被霧氣和雪花所籠罩。 舉目望去,氤氳著霧氣的拉卜楞寺好似一個神秘的世界,美得莊嚴肅穆。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0.5公裡處,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有著「世界藏學府」的美譽。作為甘肅地區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藏傳佛教寺廟,它也是當地喇嘛的最高學府。
  • 作為地名的拉卜楞
    拉卜楞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寺院最高活佛的府邸。因此,拉卜楞寺所在的地方就被稱為拉卜楞。在歷史上,作為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的勢力非常強大,其屬寺有108座,影響力遍及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因此,拉卜楞作為地名,既指拉卜楞寺的所在地也指拉卜楞寺在政教方面所輻射到的地區。
  • 甘南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
    臨夏 州位於 黃河 上遊,東臨 定西 市,西倚 青海 省,南靠 甘南 藏族自治州,北瀕 蘭州 市,是 甘肅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漢藏貿易樞紐。臨夏臨夏這些照片基本是行車途中拍攝的,有些照片拍虛了。臨夏臨夏 的民居也非常有特色,這棟民居的屋頂非常獨特,在其他地區還是很少見。
  • 遊行記,拉卜楞寺,郎木寺
    拉卜楞寺來由介紹:夏河拉卜楞寺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高佛學學府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這是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直奔夏河,在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名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聽古老的傳說,看輝煌雄偉的寺院,感受一路磕長頭的信徒和藏民轉經的虔誠。由於進入少數民族自治區,一路上全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和佛教寺廟。這是拉卜楞寺的售票處。拉卜楞寺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0.5公裡處。
  • 鳥卜在拉卜楞流行較廣
    鳥卜鳥卜在拉卜楞流行較廣,也是一種原始古老的佔卜法這種卜法是根據鳥的叫聲,尤其是通過烏鴉的叫聲來進行預測,判斷吉兇,如黃昏時烏鴉在東方尖叫預示仇敵在向自己逼近,從西南方向輕叫,則又預示自己的願望將得以實現;聽見烏鴉在背面叫預示辦事能成,前面叫,則又預示兇多吉少。
  • 甘肅夏河的拉卜楞寺,世界藏學府,東方梵蒂岡
    敦煌莫高窟堪稱世界藝術寶庫;天水麥積山石窟譽為東方雕塑館;夏河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武威白塔寺是西藏歸屬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拉卜楞寺大門位於夏河縣的拉卜楞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 甘肅夏河辦則柔比賽 「現代表達」拉卜楞傳統文化
    :房家梁     7月下旬,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第三屆拉卜楞則柔大賽在桑科草原舉行。   7月下旬,夏河縣第三屆拉卜楞則柔大賽在桑科草原舉行。夏河縣縣長張志紅介紹說,夏河縣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是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匯帶,自古有「東通三隴,南接四川,西連康藏,北近青蒙」之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藏漢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則柔是拉卜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夏河獨特的文化資源稟賦,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裡的一塊瑰寶。
  • 西行敘事 懸崖上的曲德寺
    圍繞著協格爾山,你可以從東、北、西三個方向眺望山巒。並感受那懸崖上的寺廟的凌空險峻。人生之路,在每一個人心裡:波折與平坦,那光影感動了我,快速的,留下他的影子,成為我西行中珍貴的影像。朝拜煨桑的,是寺廟的常客。
  • 拉卜楞寺正月毛蘭姆法會之三:曬佛節
    曬佛節,是拉卜楞寺正月毛蘭姆,即祈願大法會的又一重要的宗教活動。曬佛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舉行,曬佛地點在拉卜楞寺的南山麓。所謂曬佛,就是將巨大的釋迦佛或阿彌陀佛或宗喀巴大師的刺繡像在露天展出。巨幅的刺繡像大約寬為40米,長約100多米。
  • 2020朵朵家一路向西之西行記
    於是,愛玩的朵爸朵媽帶上小朵,開啟了我們一家的西行之旅。。。帶著一顆說走就走的心,帶上一個會拍照的愛人,帶上我最愛的他們,踏上一路向西的旅程。。。我們出發啦!路線安排:內江——古爾溝——紅原——郎木寺——夏河——尕海—阿萬倉——久治——阿壩縣——馬爾康——成都準備工作:1、50倍以上的防曬霜、披肩、圍巾、帽子一個都不能少。
  • 甘南藏傳佛教學府拉卜楞寺,聖潔之感佔據著我的心靈
    藏傳佛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兩郊的大夏河,是世界上藏學體系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院。坐北向南的拉卜楞寺總面積八十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十多萬平方米,主要雄偉的宮殿建築九十多座,包括佛殿、學院、大活佛宮邸、僧舍及法苑、經壇、佛塔等,是一組莊嚴巍峨、氣勢磅礴、宏壯雄偉、金碧輝煌的極具藏民族獨特風格的建築群。近似梯形的拉卜楞寺建築材料就地取材,外部的建築材料是石料,內部建築材料是木材。各種建築以不同的顏色區分不同的功能和級別。
  • 西行漫記·01 出發!西行四人組
    以我的看法,別人出去是玩,他是找虐,經常會不管自家生意,一個人扛著幾十斤的行李在荒郊野外搞重裝徒步。在本地的旅遊圈子裡,他的名聲赫赫。反正我對那個圈子全然不了解,他說名氣很大就很大吧。以下為西行成員簡介,按照驢友們的安全準則,儘量不露真面目,也就是幹了壞事兒你也不知道是誰。第一位:李兄,五十六歲,資深驢友。他是隊伍的總指揮,本次行程的策劃者。四人中只有他去過西部多次,曾參團走過一次西藏。李兄身材高大,為人沉穩,計劃周密。他的攝影器材齊全高檔,還是隊裡其他成員的攝影師父,那麼,就是師父了。
  • 1936年夏河拉卜楞寺舊照,建築莊嚴巍峨且具有藏民族獨特風格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
  • 看點丨曬佛,祈求眾生平安,拉卜楞寺的這個大法會引人注目
    毛蘭木法會即夏河拉卜楞寺正月法會,藏語意為「祈願大法會」。拉卜楞寺毛蘭木法會源於1407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舉辦的祈願法會,第二世嘉木樣久美昂吾(1728年-1792年)時流傳至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毛蘭木法會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隆重、神秘的法事活動也吸引了眾多的旅遊者。
  • 冬遊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建築
    冬天的拉卜楞寺沒什麼遊客,甚至可以說是沒有遊客。我住的青旅全店僅我一人。但是在日落前,寺廟的熱鬧卻絲毫未減,轉經的人們一大早便開始了。貢唐寶塔是少數可以入內並登上的佛塔,單獨收費,門票20元。但是這個冬天甘南景區全部免費,必須上去打個卡。加上平臺應該是三層,可以總覽寺廟的風光。
  • 拉卜楞人將思想高尚的人稱為「散巴尕繞」(意為「潔白的心靈」)
    在拉卜楞,「白」除在表達色彩本身意義上同漢文化相同外,從轉義方面講,則與漢文化的觀點恰恰相反,多代表合理、正確、忠誠、純潔以及至高無上的意思。是故,拉卜楞人將思想高尚的人稱為「散巴尕繞」(意為「潔白的心靈」)。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白」是美好、正義、高尚、純潔、祥和、光明、善良、真誠、喜慶、合理、正確、祝福等之代名詞,它在拉卜楞人的生活中有著突出地位和廣泛體現。
  • 西行漫記·04 倒行逆施
    頭痛是我的老毛病,18歲到現在,也習慣了,吃幾粒去痛片,不當回事就行。據說頭痛是高原反應最常見的表現,這是人體典型的神經反應,任何緩解頭痛的藥物都行,反正都是治標不治本。開門見雨,看來原計劃就要變了。6月到8月是西藏的雨季,其實並不太適合旅遊,9月和10月最合適,乾燥,雨水又少,氣溫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