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代表一種態度,
有的人喜歡熱鬧,喜歡去車水馬龍的豪華都市,
而有的人喜歡安靜,喜歡去人跡罕至的人間秘境。
都市固然熱鬧非凡,但是偶爾也要逃離都市的喧囂,
踏入那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聖地,去享受自然的美好。
如果在內地,這個時候已經是花開旺盛的時候,夏天的感覺不時襲來。但五月份的這裡卻是大雪紛飛,一片冰雪世界,白茫茫的草地,悠閒的犛牛,還有躺在路邊打著傘遮擋風雪的放牧人。我和同事還只穿著襯衫加薄外套,被這突如其來的高原世界驚呆了,看著車窗外放牧的牧民,依然是厚厚的皮衣裹得嚴嚴實實,藏族的氈帽下只露出黝黑的臉龐。路面上的雪雖然被來往的車輪輾壓殆盡,沒有堆積,但路邊草場基本上已經被大雪覆蓋,白茫茫一片,已經幾乎分不清是雪還是羊,僅有白雪中露出一絲青草的綠意,才讓人知道,這不應該是冬天的季節。
過卓尼、臨潭兩縣後公路一直蜿蜒曲折向上,逐漸把草原甩在後邊,高山草甸映入眼帘,我這才驚呆,原來這裡海波已經較高。記得在地理書裡有講到,高山草甸一般在三千米以上才有。因沒有測量工具,也沒有任何準備,僅是因為遭遇岷縣大洪水,被迫改道從這裡北上蘭州,只是知道有這麼一條路可以到達,卻沒想到與這樣的美景邂逅。中午時分到達合作市區,路上行人依舊稀少。稀稀拉拉幾個藏民在風雪中匆匆而過,靜寂的城市沒有沿海都市的繁華,被白色覆蓋在這高山雲巔,似雲似霧的空氣環繞著這個屬於安靜的高原城市。因為急著趕路,所以也沒有停留,便從市區外圍的國道穿行而過,幾個小時後綠色漸入眼帘,到臨夏的時候,已經春天的景象。因為工作原因,直奔蘭州。
到蘭州與同事會和,辦完事。得以喘息的機會,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計劃南下區瞻仰藏傳佛教中最著名的格魯派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一大早從蘭州南上高速出發,沿著來時的路先到臨夏,後走國道前往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縣。中午時分,到達夏河縣城。縣城沿著一條小河所建,典型的藏族風格建築和諸多的藏族同胞,感受到了濃厚的藏族氣息。來來回回穿梭的喇嘛與各地前來參觀的遊客佔據了這個小小的縣城,各式藏族服飾店鋪和餐廳密密麻麻分布在街道兩旁。看到這和內地完全不一樣的特色,才回想起來,這裡屬於甘南藏族自治州。
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六大主寺之一,在這裡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的歷史。敬奉佛教的藏族同胞把自己的孩子從小送到這裡來,學習知識。有宗教學,也有醫學,較為全面的學習,使得這裡成為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寺廟位於縣城北邊,緊挨著縣城,由此可見,夏河縣應該是因拉卜楞而建的。如果沒有來過這裡的人,肯定以為寺廟應該是在一座深宅大院內,被高大的圍牆圍起來,深不可測。但這裡卻恰恰相反,各種殿堂分布在街道的各個角落,看似章亂無序地任意排列。我們也帶著一顆敬仰和崇敬的心,在各個殿堂裡靜靜走過,跟著藏民一起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尼輪,為自己祈禱,希望在佛祖的指點下,讓自己的心靈得以淨化,不再為世間的種種而煩惱。六字真言時時刻刻在耳邊迴響,雖然我不明白它的真實含義,但這種渾厚的聲音讓我已經拋卻世間的痛苦,帶著潔淨的身軀進入這無比高大的佛教殿堂。心靈的淨化,精神的升華,跪拜在佛祖面前,聞著濃濃的酥油燈燃燒的味道,聆聽佛祖的教誨。如果我來生轉世,我願做一名為佛祖守候點燈的守門人,不再問世間的紅塵與雜擾,生長在這高原之巔敞開心靈的懷抱,虔誠地誦讀六字真言,洗清曾經的罪過。
從拉卜楞的街巷種走出,藏傳佛教的禱告聲依舊迴響在耳邊,久久不能離去。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繼續向西,下一站桑科草原。記得來的時候在卓尼、臨潭縣境內看到過草原,但桑科這種規模和名氣的草原還是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與之親密接觸。從拉卜楞出來,一路向西,大約十多公裡,便來到桑科草原。開著車在草原裡馳騁,雖然沒有傳說種的那樣美麗,沒有電視裡的那種感覺,但對第一次身心融入草原的我,所有的一切顯得那麼新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